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毓玲
論文名稱: 整併、策略聯盟對偏遠小型學校之分班分校的研究~以苗栗縣國民小學為例
A Study on Consolidation and Strategy Alliance of Small-scale Elementary Schools---take Miao-Li City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 鄭國泰教授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所
Department of Enivonment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整併策略聯盟
外文關鍵詞: consolidation, Strategy alliance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是在探討苗栗縣偏遠小型學校之分班分校教師在教師工作、教育成本、社區發展上整併及策略聯盟兩種方式的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受試者為苗栗縣四所分班分校之國小教師25名,進行普查。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本節根據文獻探討及問卷的結果,歸納出以下研究發現:
    一、教師工作:多數受訪者偏向不太同意整併比策略聯盟能對教師工作此一面向更有幫助;但不同性別的教師對「減少教師行政工作分擔有顯著差異」,其餘人口變項並無顯著差異。
    二、教育成本:多數受訪者偏向不太同意整併比策略聯盟能對教育成本此一面向更有幫助。但在「人事經費支出」、「硬體建設經費支出」兩項上,偏多的受訪者同意整併比策略聯盟能更為有效節省支出。
    三、社區發展:表示多數受訪者大致同意在整併比策略聯盟對社區發展較為不利。「更不利原社區的文化發展」」、「更不利原社區的弱勢家庭」、「更會加速原社區的人口流失」三項多數受訪者同意整併比策略聯盟所帶來不良的影響更深;「對廢校校區的轉型利用,更有利原社區的發展」」、「更能引進更多的社區資源」兩項多數受訪者不同意整併比策略聯盟所能帶來的社區資源更多或廢校利用更好。
    其次根據研究目的、文獻探討、研究結論提出8項建議。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viewpoints of the remote districts teachers in small-scale schools on the consolidation and strategy alliance. The method adopted in this study is questionnaire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given to 4 small-scale schools in Miao-Li County and 25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study is a census.
    Based on the material analysis result,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eacher`s working:The most interviewees evaluation was lower. It means that they don`t agree that consolidation is less helpful than strategy alliance.
    2. Education cost:The most interviewees evaluation was lower. It means that they don`t agree that consolidation is less helpful than strategy alliance. But it`s an exception to "personnel expense" and " equipment expense".
    3. Community development:The most interviewees evaluation is higher. It means that they agree that consolidation is more harmful than strategy alliance. But the most interviewees don`t agree that consolidation can import more community resource and can use discarded school area.

    Key words: Strategy alliance, consolidation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1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四節 研究動機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5 第六節 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偏遠小型學校整併之基本概念 11 第二節 策略聯盟的基本概念 26 第三節 教師工作相關研究 50 第四節 教育成本相關研究 54 第五節 社區發展相關研究 5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2 第一節 研究對象 62 第二節 研究架構 6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6 第四節 研究時程 6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69 第六節 資料處理方式 76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77 第一節 分班分校國小教師對量表指標的認知狀況 7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分班分校國小教師對整併、策略聯盟的態度 85 第三節 苗栗縣偏遠小型學校之分班分校實施策略聯盟的現況 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2 第二節 建議 113 第三節 對未來的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16

    參考文獻
    李雅景(2002)。從整併政策探討策略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私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湯蔓娳(2004)。花蓮縣小型學校校長學校經營策略及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花蓮。
    鄧明星(2005)。花蓮縣國民學小學規模過小學校合班併校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花蓮。
    張早(2005),模糊理論應用於小型學校合併經營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彰化。
    張國輝(2005)。小型學校面臨整併的反應與因應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南。
    簡三郎(2007)。國民小學小校裁併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李瑞源(2007)。紀錄者位置的多元轉換:以拍攝六溪分校併校事件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未出版,台南。
    吳美慧(2007)。小型國民小學家長面臨學校整併認知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東。
    古秀英(2008)。臺中縣國民小學小型學校整併意見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郭秀玉(2008)。以分析層級法探究雲林縣小型學校發展策略。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林素琴(2008)。國民小學教師對小型學校整併政策意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劉菊珍(2008)。台北縣偏遠小型學校整併評估指標及配套措施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林文正(2001)。高雄縣偏遠地區學校教育資源整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高雄。
    陳世聰(2002)。金門縣國民小學教育資源整合可行性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台北。
    黃玉利(2002)。高雄縣國民中學應用策略聯盟開拓教育資源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高雄。
    林金祥(2005)。台東縣小型偏遠國民中學行政組織重整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花蓮。
    高慧如(2007)。桃園縣偏遠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投入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涂嘉梅(2008)。桃園縣偏遠地區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效能影響因素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未出版,台北。
    王聖政(2000)。台灣保險業異業聯盟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保險學系,未出版,台中。
    林容瑜(2001)。上市公司策略聯盟宣告對公司市值影響之研究—以電子業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林家煒(2001)。美國上市公司國際策略聯盟宣告對股東財富影響之研究。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桃園。
    陳昭男(2001)。台灣印刷電路板產業策略聯盟模式之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高雄。
    鄭心瑩(2002)。台灣高科技紡織品策略聯盟營運模式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之品服裝學系,未出版,台北。
    施祐吉(2003)。策略聯盟概念應用於國民小學經營之現況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東。
    陳妤婷(2003)。旅館業策略聯盟經營管理績效之研究—以寶島周遊聯盟為例。私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李瑋聆(2003)。2001年立法委員聯合競選文宣之構成—台北市北區民進黨籍候選人聯合文宣行程之參與觀察。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鍾東仁(2003)。大陸台商策略聯盟管理作為與其績效之關聯性研究。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桃園。
    蔡鳳薇(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策略聯盟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林茂山(2004)。電子產業市場領導者策略聯盟決策因素與績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台北。
    王忠銘(2005),連江縣國民中小學教育資源整併方案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趙廣文(2005)。高雄縣國民中小學資訊種子學校策略聯盟運作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鄭哲助(2005)。新聞行動內容服務策略聯盟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鍾依芳(2005)。策略聯盟宣告對公司價值的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陳佩芝(2006)。國民小學運用策略聯盟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花蓮。
    黎淑慧(2004)。論⋜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對社區發展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怡君(2005)。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未出版,台北。
    林孟儀、林妙玲報導(2006)。上學好難。遠見雜誌,243,150-160。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2008)。教育減法的時代?少子化的因應與省思。教育沙龍系列-活動手冊。台北市:作者。
    黃俊傑(2008)。小校整併芻議。學校行政雙月刊,56,頁155-169。
    徐易男(2005)。小型學校整併之可行性分析—以高雄縣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37,頁182-195。
    陳啟榮(2006)。裁併小班小校教育議題之分析。台灣教育,0:638,頁38-41。
    吳青松(1990)。國際策略聯盟與經營績效評估—美國電腦製造業實例。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科技研究發展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1-22。
    吳青松(1991),策略聯盟之組織運作與風險管理,錢談雜誌,15,頁113-115。
    林茂山(1992),中小企業合作經營特質與發展策略,台灣經濟月刊,15,頁48-50。
    司徒達賢(1996),中小企業之策略聯盟,經濟情勢暨評論,2:3,頁1-7。
    蔡東利(2003)。策略聯盟理念在國民小學教育之運用。教師之友,44(2),頁64-73。
    高孔廉、鍾東仁(2004)。大陸台商策略聯盟管理作為與其績效之關連性研究。中原學報,32(2),頁133-136。
    施祐吉(2005)。學校策略聯盟與合併之比較。台灣教育,636,頁38-42。
    李明仁、陳政見(2006)。教育策略聯盟的落實與展望。教師之友,47(4),頁2-9。
    李孟印(2006)。學校策略聯盟發展與實務--「福瑞龍」三校聯合運動會。竹縣文教,33,頁48-50。
    吳明烈(2007)。建立終身學習機構夥伴關係的策略聯盟作法研議。師大學報(教育類),52(3),頁1-18。
    秦夢群、黃麗容(2007)。學校實施策略聯盟之研究與展望。台灣教育,647,頁44-50。
    丁一顧、馬世驊(2007)。教育資源整合的另ㄧ章:策略聯盟模式理念與食物。教師天地,147,頁22-28。
    林志成、林仁煥(2008)。增能創價、策略聯盟與特色學校經營。學校行政雙月刊,58,頁1-20。
    吳金香、張茂源、王昇泰(2008)。開啟學校經營新契機—策略聯盟。學校行政雙月刊,56,頁170-184。
    潘清富(2004)。小型學校裁併實施成效之分析-以高雄縣為例。現代教育論壇,11,頁27-34。
    王湘瀚(2004)。台灣人口變遷對教育政策發展的影響。社會科教育研究,9,頁255-280。
    歐用生、郭明郎(2000)。臺北縣偏遠地區小型學校發展定位之研究。主辦單位: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委託單位:台北縣政府。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84)。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國民教育篇。台灣省:教育廳。頁153-154。
    曹翠英(2006)。策略聯盟。台北市:五南。
    徐震、林萬億(1983)。當代社會工作。台北市:五南。
    吳思華(1996)。策略九說。台北市:麥田。
    吳明隆、涂金堂(2007)。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教育部(2006a)。教育部「基礎型數位機會中心」計畫。2006.10.25會議修正通過。2009年10月26日。取自:http://itaiwan.moe.gov.tw/form/96project_all/about_96docproject_basic.doc
    教育部(2006b)。國民中小學之主管機關為縣市政府-教育部已研擬小型
    學校發展評估指標供縣市政府參考運用。2006年2月14日取自:http://tnta.tnc.edu.tw/tntaxoops2/uploads/dc8e2644-aa5b-d856.doc
    邱暉晏(2009)。裁併校面臨之問題。2009年10月26日。取自http://pd.hl.gov.tw/mediafile/175/news/229/2009-8/2009-8-26-12-1-30-nf1.pdf
    教育部(2009)。教育統計(98年版)。2009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publication.aspx?publication_sn=1337
    Badaracco Jr.,J.L.(1991),The knowledge link:how firm compete through strategic alliances, Boston,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Day,G.S.and S.Klein,(1987),Cooperative brhavior in vertical markets:The influence of transaction cost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ies,Review of marketing, Houston(ed.),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Hamel,G., Prahalad, C.K. & Doz,Y.L.(1989). Collaborate with your competitiors and w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elson, E. (1985). School consolidation. Eugene.
    Porter M.E., and Fuller R.(1986). Coalitions and Global Strategy, In Porter, M. 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 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
    Preffer,J.&G.Salancik,(1978),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New York:Harper & Row.
    Williamson,O.E.(1975),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New York:Free Press.
    Baranson,J. (1990) .Trans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Why,what, where andhow. Multinational business,2,54-61.
    Barney,J.B.(1986)`,Strategic factor marker:Expectations,Luck,and business strategy,Management science,42,1231-1241.
    Breuder,R.L.(1989).College Mergers:An Energing Alternative. Community technical and junior college journal,60(1),37-41.
    Kogut B.(1988),Joint Ventures﹐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9﹐319-332﹒
    Hennart,J.F.(1988), 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of Equity Joint Ventur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trategies management journal,9,361-374.
    Jensen, M.& Meckling, W.(1991). Specific and general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Wijkander, H.(Eds.),Main currents in contract economics. Blackwell Publishers, Oxford.
    Robinson, W. T.(1988).Sources of market pioneer advantages: The case of industrial goods industri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5:87-94.
    Zuckerman,H.S.&T.A.D`Aunno(1990),Hospital Alliances:Cooperative Strategy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Health care management review,15(2),21-30.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