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何宛茹 Ho, Wan-Ju |
---|---|
論文名稱: |
明星高中背景是否影響繁星入學管道學生表現?以國立清華大學為例 Does Prestigious High School Background Affect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Recruited through Multi-Star Entrance Method? Evidence from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指導教授: |
林世昌
Lin, Eric S |
口試委員: |
莊慧玲
Chuang, Hwei-Lin 黃朝熙 Huang, Chao-Hs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管理學院 - 公共政策與管理 Master Program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 |
中文關鍵詞: | 明星高中 、繁星推薦 |
外文關鍵詞: | prestigious high schools, multi-star entrance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運用「清大行政資料與問卷資料」中調查2012/2013/2014/2015清大畢業生的調查問卷資料,藉由迴歸分析來檢視明星高中且透過繁星推薦是否對清大學生成績造成顯著影響。本研究將可對媒體和社會大眾對繁星入學管道表現較優是否因為明星高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爭論提供實證數據。
本文主要實證結果顯示明星高中且入學管道是繁星推薦對學生學期平均成績並無正向影響,其他發現包括:1)明星高中背景對清大學生學期平均成績有顯著的正面影響。2)繁星推薦是入學管道裡學期平均成績最高的。3)高中時班級排名越好進入清大的學期成績也越好,男生成績又優於女生。4)父母親學歷、家庭薪資所得對成績是沒有顯著影響。5)明星高中學生來自五都的比例不高。
本研究顯示當前的繁星推薦管道學生的優秀表現並非肇因於明星高中的好表現,即使本文考量五種「明星高中」的定義,仍得到一致性的結果,鑑於繁星推薦有助於消弭城鄉差距,維持該入學管道應有其必要性。
關鍵字:明星高中、繁星推薦
The research utilizes administrative data and survey data of NTHU from 2012 to 2015 to evaluate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different college entrance channels, in particular the role played by entering the prestigious high schools. We then consider fiv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prestigious high schools” when conducting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ur main finding reveals that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prestigious high schools among those recruited through multi-star entrance method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academic performance than the non-prestigious high school counterparts. It is suggested to keep the multi-star entrance method to balance the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tials.
Keywords: prestigious high schools、multi-star entrance
中文參考文獻
王麗月,(2007):「 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決策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易茨,(2017): 「學測表現與入學管道對大學成績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丁亞雯(2000):「為孩子做好準備-檢視台北市實施高中多元入學方案」,師友,392,11-14。
李翊瑄(2015):「以政策利害關係人觀點評估大學繁星入學政策:以嘉義地須高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銀慶貞.陶宏麟.洪嘉瑜(2015),「由大學多元入學者的個人背景與滿意度評估多元入學的成效」,應用經濟論叢,98期。
楊玉惠(2013):「不同入學管道之大學生學習經驗與成效分析」,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博士班。
孫詠勝(2011):「以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東海大學參與繁星推薦之成效」,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李岳樺(2011):「不同入學管道是否會影響北部私立大學財金科技學生入學後表現」,銘傳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湘君(2013):「大學多元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效分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生命科學院為案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碩士論文。
陳意涵(2015):「大學多元入學管道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宜蘭大學為例」,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應用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蔡妤姍(2016):「科技大學畢業生之入學管道、學習成效與薪資所得之關係-以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簡育婷(2016):「多元入學管道與在校成績之關係-以國立中央大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熊念慈(2014):「台北市明星高中學生學習壓力與學習適應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洪嘉榮(2009):「明星高中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壓力關聯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宛君(2015),「有得必有失?明星高中與心理健康」,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洪亞岑(2008),「明星高中學生的學業成就、社會比較與學業自我效能之關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入學管道現行方案,http://www.jbcrc.edu.tw/。
英文參考文獻
Breland, H. R., Maxey, J., Gernand, R., Cumming, T., & Trapani, C. (2002). Trends in College Admission 2000: A Report of a National Survey of Undergraduate Admission Policies, Practices, and Procedures. ACT, Inc.,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The College Board,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and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
Chang, D. F. (2005). The Multiple Entrance Programs for the Universitie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Equality of Opportunities. Educational Policy Forum, 8(2), 1–24.
Eric S. Lin, Yi-Hung Hsieh, Wen Cheng, Shih-Yung Chiu (2017): ''Academic/Non-academic Performance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Does a Multi-Admission Program Make a Difference?''
Harman, G. (1994). Student Selection and Admission to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Asian Region. Higher Education, 27(3), 31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