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瑋祺 Hsu, Wei Chi |
---|---|
論文名稱: |
漢代婦女服飾研究 The research of female costumes in Han Dynasty |
指導教授: |
朱曉海
Chu, Sherman |
口試委員: |
劉增貴
李貞德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文社會學院 - 中國文學系 Chinese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論文頁數: | 84 |
中文關鍵詞: | 漢代 、婦女 、服飾 |
外文關鍵詞: | Han Dynasty, Female, Costumes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探討漢世婦女服飾儀制及其相關問題。第二章至第四章擬將漢代婦女服飾分作髮式、身服、足衣乃至佩飾,並分別就其形制、用途及其背後所蘊含之意義加以考釋,試圖透過傳世文獻及出土材料還原漢世婦女服飾之面貌。第五章則藉由漢代婦女服飾所呈現之樣貌,觀察經典與現實、男性與女性間的異、同,並就其所凸顯出的時代及性別意義加以闡述,冀能以此管窺漢代風俗、文化之一隅。
This dissertation is focus on the problems of female costumes in Han dynasty. From chapter two to chapter four, the writer divided the female costumes to several parts, including the hairdo, clothing, shoes, and adornment. Based on the written and archeological materials, the writer not only tries to return the original shape of female costumes in Han dynasty, but also tries to find out the purpose and the meaning of these costumes.
Chapter five will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costumes from male to female and from the written material and archeological material. By these differences, the writer will discuss the customs and cultural meaning of Han dynasty.
一、 傳統文獻
經部:
孔穎達:《周易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孔穎達:《毛詩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賈公彥:《周禮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賈公彥:《儀禮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孔穎達:《禮記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邢 昊:《論語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邢 昊:《孝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邢 昊:《爾雅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王念孫:《釋名疏證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周祖謨《方言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3)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
史 游:《急就篇》(湖南:岳麓書社,1989)
孫星衍:《蒼頡篇》(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
史部: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2)
班 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
范 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
沈 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劉 歆:《西京雜記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北平:中華書局,1982)
宗 懍:《荊楚歲時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子部:
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
楊柏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
陳 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崔 寔:《四民月令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65)
桓 寬:《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應 劭《風俗通義校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劉 向:《説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王 符:《潛夫論箋校正》(臺北:中華書局,1985)
焦廷壽:《焦氏易林》(臺北:藝文出版社,1970)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應 劭:《漢官儀》(臺北:藝文出版社,1966)
丁 孚:《漢儀》(臺北:藝文出版社,1966)
集部:
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
蕭 統:《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歐陽詢:《藝文類聚》(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李昉 宋 太平御覽
章 樵:《古文苑》(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
二、 出土文獻
廣州巿文物管理委員會:《西漢南越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湖南省博物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 》(湖南:湖南出版社,1992)
何介鈞:《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北京:文物,2004)
傅舉有、陳松長:《馬王堆漢墓文物》(湖南:湖南出版社,1992年)
河南省商丘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芒碭山西漢梁王墓地》(北京:文物,2001)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蕭縣漢墓》(北京市:文物,2008)
南京博物院:《四川彭山漢代崖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廣西貴縣羅泊灣漢墓》(北京:文物,1988)
南京博物院:《邳州山頭東漢墓地》(北京:科学,2010)
胡平生:《敦煌懸泉漢簡釋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吳礽驤:《敦煌漢簡釋文》(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
甘肅省文物研究所:《居延新簡 : 甲渠候官》(北京:中華書局,1994)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居延新簡 : 甲渠候官與第四燧》(北京:文物,1990)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四川漢畫像石》(鄭州:河南美術,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石刻線畫》(鄭州:河南美術,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江蘇,安徽,浙江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河南漢畫像石》(鄭州:河南美術,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陝西,山西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2000)
中國畫像磚全集編輯委員會:《河南畫像磚》(成都:四川美術,2006)
中國畫像磚全集編輯委員會:《四川漢畫像磚》(成都:四川美術,2006)
中國畫像磚全集編委會:《全國其他地區畫像磚》(成都:四川美術,2006)
宿 白:《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2.墓室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姚鐘華:《古滇青銅器畫像拓片集》(昆明:雲南美術,2008)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青銅器全集》(台北:錦繡,1989)
李正光:《漢代漆器藝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王國維:《流沙墜簡 屯戍叢殘考釋》(杭州:浙江教育,2009)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西安理工大學西漢壁畫墓發掘簡報》(文物,2006年第五期)
王學理、吳鎮鋒:《西安任家坡漢陵從葬坑的發掘》(考古,1976年02期)
三、 近、今人著作
王國維:《觀堂集林》(香港:中華書局,1973)
王關仕:《儀禮服飾考辨》(台北巿:文史哲,1977)
王宇清:《中國服裝史綱》(臺北:中華大典編社會,1969)
王朝聞:《中國美術史》(濟南:齊魯書社,2000)
李大釗:《李大釗全集》(石家庄市 : 河北教育,1999)
李貞德:《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2009)
李正光:《漢代漆器藝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1992)
邱仲麟:《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 聯經,2013)
岑大利:《中國髮式習俗史》(昆明:雲南教育,2001)
林淑心:《衣錦行 : 中國服飾史相關之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朱睿根:《穿戴風華 : 古代服飾》(臺北:萬卷樓,2000)
朱存明:《漢畫像之美 : 漢畫像與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周 汛:《中國傳統服飾形制史》(臺北:南天出版社,1998)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臺北:丹青圖書,1986)
周 天:《中國服飾簡史》(香港:中天出版社,2011)
周學鷹:《解讀畫像磚石中的漢代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
姚偉鈞、張志雲:《楚國飲食與服飾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馬大勇:《華服美蘊:追夢中華衣冠禮儀》(北京市:文物,2009)
陳娟娟:《服飾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陳瑞庚:《士昏禮服飾考》(臺北:中華書局,1986)
陳茂同:《中國歷代衣冠服飾制》(湖北:新華出版社,1993)
高春明:《中國歷代婦女妝飾》(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
高春明:《中國古代平民服裝》(臺北:臺灣商務,1998)
高春明:《中國服飾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孫 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孫 機:《中國古輿服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秦蕙田:《五禮通考 二六二卷》(臺北:臺灣商務,1983)
原田淑人:《中國服裝史研究》(合肥:黃山,1988)
許南亭,曾曉明:《中國服飾史話》(北京:輕工業,1989)
黃能馥:《中華服飾藝術源流》(北京巿:高等教育,1994)
黃能馥:《衣冠天下 : 中國服裝圖史》(北京:中华书局,2009)
黃能馥:《中國服裝史》(北京:中國旅游,1995)
黃鳳春、黃婧:《楚器名物研究》(武漢:湖北教育,2012年)
黃寬重:《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臺北市:中硏院 聯經,2009)
黃以周:《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2007)
程瑤田:《儀禮喪服文足徵記》(板橋:藝文印書館,1971)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
華 梅:《古代服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葉劉天增:《中國紋飾研究 》(臺北:南天書局,1997)
葉大兵:《頭髮與髮飾民俗:中國的髮文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趙承澤:《中國科學技術史 紡織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趙 豐:《中國絲綢通史》(蘇州:蘇州大學,2005)
趙連賞:《中國古代服飾圖典》(昆明:雲南人民,2007)
駱崇騏:《中國歷代鞋履研究與鑒賞》(上海:東華大學,2007)
駱崇騏:《中國鞋文化史》(上海:科學技術,1990)
閻步克:《服周之冕 : 周禮六冕禮制的興衰變異》(北京:中華書局,2009)
錢 玄:《三禮通論》(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戴欽祥:《中國古代服飾》(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四、 單篇論文
郭 敏:《論先秦時期頸飾習俗的演變》(河南: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四期)
盧兆蔭:《漢代貴族婦女喜愛的佩玉-玉舞人》,《收藏家》(1996年03期)
龐 慧:《史記對漢初人口狀況的記載分析》,《管子學刊》(2005年第三期)
程章燦:《環佩響如何》,《古典文學知識》(2011年第四期)
古 方:〈論西漢中期玉器風格的變化及其社會背景〉《中原文物》(2013年第五期)
五、 學位論文
徐 蕊:《漢代婦女服飾的考古學觀察》(河南: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羅 微:《古代漢族女性服飾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
孟 華:《漢代婦女妝飾風俗初探》(陝西: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
多麗梅:《中國古代組玉佩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黃 誠:《漢代佩飾玉與佩玉思想研究》(江蘇:江蘇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