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婕縈
Chieh-Ying Lin
論文名稱: 孩子和我,在部落格─部落格融入教學之行動研究
Students and Me on Blog─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Blog Integrating into Teaching.
指導教授: 陳美如
Dr. Mei-Ju Che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3
中文關鍵詞: 部落格資訊融入教學表達與溝通
外文關鍵詞: blog,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在探討Blog融入教學之歷程與結果,不僅暸解小學五年級學生在Blog上的表達改變和其學習回饋,也暸解融入後班級內部關係的改變。研究者採取行動研究的方法而產出各種策略、省思,最終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研究分析所依據之蒐集資料有Blog上的文章、學生作業、觀察記錄、研究日誌、訪談、問卷、錄影等。
    研究主要結論是:1.部落格有助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透過豐富的影音、對話回應,保存學習的歷程;2.好的教學主題、學生的表達對話與溝通才能豐富教學與網誌;3.部落格提供對話機會,也協助呈現自我;4.部落格融入教學,學生回饋抱持肯定態度;5.部落格能熱絡彼此的關係;6.部落格和學生能持續受到滋養、成長的關鍵,在於教育者的用心經營。
    對教學者建議為:1.Blog能實施於其他年級學童,協助其學習;2.建議搭配小組合作制度;3.教學者可善用其他益助教學之網誌平台;4.教師應具備基本資訊配備和能力;5. 部落格有其他資源可供運用。
    期望本研究經驗可以作為未來之參考與省思。


    Students and Me on Blog─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Blog Integrating into Teaching.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the blog integrating into teaching. It not only to understand Elementary School Grade Five students’ expressing on blog and feeling on this teaching method but also to know relationship changing in class. Researcher used action research as the main methodology to make strategy and to revise. Finally, researcher propose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The collected data of the study was according to blog records, students’ homework, observation records, interview, daily researching record, questionnaire and video, etc.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Blog benefits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And it can save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discussion with a rich audio-visual.
    2. Appropriate teaching subject and students’ expression and discussion can rich teaching and blog.
    3. Blog provides opportunity for communication and helps to renderings self.
    4. The stud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blog integrating into teaching.
    5. Blogs can be warm relationship with each other.
    6. Blogs, and students can continue to be nourished and to grow hinges on the intentions of educators.
    The suggestions of this study for teachers are as follows:
    1. Blog can be used on other grade students to help them learning.
    2. The blog integrating into teaching can be used with 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3. The educators can take advantage of other platforms of blogs to help teaching.
    4.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basic technology equipment and the ability.
    5. There are various resources for blogs are available.
    We hope the consults of this research can give a experience reference and thinking deeply in the futur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部落格的意涵與功能 9 第二節 部落格在教學上的應用 16 第三節 思考與表達對話 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30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6 第四節 研究規劃歷程 41 第五節 研究效度與信度 49 第四章 行動歷程的結果分析 51 第一節 教學實施與歷程 51 第二節 歷程中的問題與改變 81 第三節 部落格融入教學後的學習回饋 108 第四節 行動歷程中的人我關係 12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9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44 英文部分 147 附錄 附錄一 教學實施後調查問卷一 148 附錄二 教學實施後調查問卷二 149 附錄三 部落格使用後調查問卷 150 附錄四 閱讀教材目錄表 152 表次 表2-1 Blog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之比較表 18 表2-2 Blog與傳統的學習歷程方式之比較表 18 表2-3 全國碩博士論文與教學相關之部落格論文簡易整理 21 表3-1 班級學生性別與家中網路資源調查表 32 表3-2 觀察記錄表 37 表3-3 省思札記 38 表3-4 資料蒐集彙整表 40 表4-1 學生對部落格上照片、影片的期待程度調查明細表 89 表4-2 學生之閱讀喜好與書寫心得感想書寫困擾的調查結果 109 表4-3 部落格融入後學生之閱讀喜好與心得書寫成果調查結果 110 表4-4 學生對於部落格融入校本課程活動的看法調查結果 113 表4-5 學生對於對他人意見的興趣調查結果 114 表4-6 學生對於學生部落格使用的成效調查結果 115 表4-7 第一題問題學生回饋答案明細表 116 表4-8 第二題問題學生回饋答案明細表 117 表4-9 第三題問題學生回饋答案明細表 118 表4-10 學生對於自建部落格的意願程度之調查結果 119 圖次 圖3-1 班級部落格首頁 45 圖3-2 研究步驟流程圖 48 圖4-1 Youtube上的學生影音資料 56 圖4-2 部落格上的文章標籤 57 圖4-3 網誌上張貼網誌使用方式的文章 58 圖4-4 回應方式修改前後對照圖 65 圖4-5 學生校園植物解說部落格圖文 71 圖4-6 青春期心裡變化教學投影片 74 圖4-7 學生遇上性騷擾如何應變投影片 75 圖4-8 寫出自己的煩惱之引導投影片 76 圖4-9 思考異性相處的方式之教學投影片 77 圖4-10 部落格上的問題發文 79 圖4-11 部落格文章排列的方式 83 圖4-12 供使用者點選的訂閱選單 86 圖4-13 電子郵件發佈功能 90 圖4-14 跟隨帳號出現的logo小圖 91 圖4-15 教室兩排並列座位排列平面圖 94 圖4-16 教室分組座位排列平面圖 94 圖5-1 電子問卷 141 圖5-2 線上書櫃 142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古瑞勉(譯)(1999)。Laura E. Berk、Adam Winsler著。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台北市:心理。
    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雙月刊,87,22-48。
    林克寰(2004)。你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Blog 是甚麼碗糕啊?取自
    http://www.ebao.us/portal/showcontent.asp?INDEX=2368
    林淑美(2005)。BLOG在課後輔導之應用。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凱胤、王國華、蔡維真(2006)。以Blog作為互動視學習利成檔案平台之運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7(4),26-40。
    林晏宇(2007)。英語多媒體寫作之初探:以大學生部落格寫作表現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邦文(譯)(2008)。Ira Shor、Paulo Freire著。解放教育學─轉化教育對話錄。台北市:巨流。
    周立軒(2005)。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私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網路傳播組碩士論文。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官容鳳、張裕幸(2004)。從出版寫作與傳播媒介看「部落格」的發展與應用。國家圖書館館刊,2,143-161。
    施瑞瑄(譯)(2006)。誰沒部落格!(Blog Story)。Cyril F. & Emily T. 著。台北市:商周。
    郝永威(2009)。部落格在教育上的意義初探。中等教育,60(1),156-167。
    徐慧敏(2007)。班級部落格的教學與傳播意涵:以宜蘭縣國小班級部落格為例。佛光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順孝(2004)。部落格在教育上的應用。取自 http://blog.chinatimes.com/ashaw/archive/2005/08/11/10530.html (2009/3/20瀏覽)
    陳佩正等(譯)(2005)。Ethan Mintz & John T. Yun著。錯綜複雜的教學世界(上)─糾纏不清的內外世界。台北市:心理。
    莊雅如(2005)。以Weblog為基礎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雪華(2005)。網路部落格在教學上的應用—以國小英語教材教法課程為例。教師之友,46(5),34-42。
    郭喬智(2006)。部落格融入自然教學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6)。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張春興、林清山(民78)。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傅安生(2004)。Blog部落格在校園的應用。北縣教育,50,59-64。
    黃彥達(2005)媒體,社群,Blog(三)解構Blog。udn聯合新聞網。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88683 (2009/4/1瀏覽)
    黃貞瑜(2007)。Blog出閱讀的火花-國小四年級學童網路讀書會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志鴻(2007)。國小教師運用部落格輔助班級經營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筱涵、曹立勳、呂苡榕、劉瑞瑜、黃夢羽(2005)。部落格之發展與概況--以臺灣地區為例。世新印刷學報,11,211-228。
    鄒景平(2003)。Elearning心法第126講:讓blog為我們加值。取自 http://home.hotbook.com.tw/cgi-bin/read.cgi?id=8&num=6 (98/3/20)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台北市:心理。
    蔡美華(譯)(2003)。Mills, G. E.著。行動研究法。台北市:學富文化。
    蔡紫德(2007)。WEB2.0,讓「資訊」不止是融入於課堂教學─以討論版與部落格搭建展心的生活科技教士。中等教育,58(2),104-114。
    蔡亞芸(2008)。以班級為群組之部落格運用於國小視覺藝術教學。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士毅(2005)。融入數學史並結合部落格教學對國中生數學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平方根與商高定理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志傑(2008)。Blog運用在偵錯式數學寫作上對國小學童文字題解題表現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1994)。提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研究資訊,11( 2 )。
    賴國賓(2004)。愛上Blog。師友,443,78-81。
    謝國平(1998)。語言學概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鍾聖校(1997):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
    糜榴麗、裴普賢(譯) (民52)。泰戈爾著。泰戈爾詩集。台北市:三民。
    藝立協(2003)。Blog部落格線上出版.網路日誌實作。台北市:上奇科技。
    顧建新、趙友華、何曙榮等(譯) (2004)。Freire,P著。被壓迫者教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貳、 英文部分
    Baggaley, J . (2003). Blogging as a course management tool.The Technology Source Archives.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8, from http://technologysource.org/article/blogging_as_a_course_management_tool/
    Du, H. S.,&Wagner, C. (2005). Learning with weblog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38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ystem Sciences.Hawaii.
    Dyrli, E. (2005). School blogs. District Administration, 41(10), 69.
    Flatley, M. E. (2005). Blogging for enhanc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68(1),77-80.
    Gavelek, J,& Raphael, T. ( 1996 ). Changing talk about text: New role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Language Arts, 73(3),182-192.
    Hourihan, M. (2002). What we are doing when we blog. O’ Reilly Web Devcenter.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8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javascript/2002/06/13/megnut.html
    Quible, Z. K. ( 2005). Blogs: A natural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course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68(1), 73-76.
    Wells, L.(2006). Blog it: An innovative way to improve literacy. Reading Today, 24(1), 40.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