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臆甄 Lin, I-Chen |
---|---|
論文名稱: |
性別平等教育繪本融入低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f Intergrating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nto the Field of Second Grade Visual Art Curriculum in Primary School |
指導教授: |
蕭銘芚
Shiau, Ming-Twen |
口試委員: |
黃銘祝
HUANG, MING-CHU 施富錡 SHIH, FU-CH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學院 - 藝術與設計學系美勞教師碩士在職專班 In-service Master Program of Arts Education for Teachers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53 |
中文關鍵詞: | 性別平等教育 、繪本 、視覺藝術教學 |
外文關鍵詞: | education of gender equality, picture books, visual art educa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性別平等教育的意涵與教學實踐,透過發展性別平等教育繪本融入視覺藝術的教學課程,探討性別平等教育繪本融入國小低年級視覺藝術課程的學生表現與反應。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與行動研究法實施,以研究者任教的國小二年級學生為教學研究對象,設計五個教學單元,共十五個教學活動,並以繪本導讀、體驗活動、討論分享、視覺藝術創作等方式進行教學研究,將學生學習單、學習心得單、作品、教學觀察回饋表、家長回饋及教學省思日誌等教學紀錄進行分析。綜合研究之發現,獲得結論如下:
一、透過利用性別平等教育繪本連結各項體驗活動及藝術創作,學童能將性別平等的觀念與自己做連結,並豐富視覺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
二、經文獻探討結果,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檢視、修正及調整,發展出一套以性別平等繪本融入低年級的視覺藝術課程。
三、運用繪本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不但能掌握性別平等的學習主題與學習內涵,且課程符合低年及身心發展。課程中的各項活動能提升學生的人際互動與溝通合作能力;運用不同媒材及表現方式創作,能延續學生的創作興趣。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教育應用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This study discusses and explores the mean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By integrating the picture books for gender equality into the visual arts courses, this study looks into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reactions of the 2nd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o such integrating course.
This study applies document analysis and action research methods, and targets the 2nd grade students in this researcher’s own elementary school. The integrating courses have five teaching units and fifteen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teaching methods investigated were introduction to picture books, learning through practicing and experiencing activities, experience sharing, and visual arts creativit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records for the study lists, the list of lessons learned, the works completed, the teaching observation feedback, the parental feedbackand the daily log on teaching reflection.
The results of the aforementioned combined study are as following:
1.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gender equality picture books into each experiencing activities and art creativities, the students learned to identify the concept of gender equality with themselves; such integration also enriched the topics and the contents of visual arts creativity.
2.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cuments as well as constant revisions and corrections during teaching process, the researcher develops a set of course based on gender equality picture books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visual arts classes for the 1st and 2nd grade students.
3.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ng picture books into the visual arts teaching allows the teachers to have a better grasp of the teaching topic and the learning content, and it’s also more suitable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lower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Each designed activity in the course shows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human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By employing different media materials and ways of perform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s in creativity were extended beyond the duration of such course.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researcher makes further suggestions for some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一、中文部分
丁雪茵、蔡志東、包康寧、陳靜妃、王千倖(2019)。性別平等教育教學資源手冊。新北市:心理。
王詩涵(2015)。國中特教班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融入繪本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
古素惠(2017)。生命教育繪本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二年級為例。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呂明娟(2007)。運用繪本進行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究--以國小二年級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李潔琳(2014)。分享式閱讀教學策略應用於國小一年級學童繪本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教育行政碩士班(夜間)碩士論文,台東縣。
幸佳慧 、馮季眉(2019)。焦點一:走進繪本《蝴蝶朵朵》的世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88,84 - 87
林素珠(2015)。運用繪本進行幼兒性別平等教育之個案研究。台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崇宏(2013)。傳統視覺藝術創作與數位視覺藝術創作知差異性比較研究。應用藝術與設計學報,7,49-63。
林宜敏(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運用。台北市:心理。
周新富(201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洪淑女(2014)。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小四年級視覺藝術領域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徐素霞編著(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教育部(2008)。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性別平等議題修訂說明。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性別平等教育。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生活課程課程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藝術領域課程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張文瀞(2015)。性別平等教育身體意象融入國中視覺藝術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秀萍(2006)。以繪本進行幼兒性別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屏東縣。
莊淑靜、郭明惠、陳孟傑、林芝宇、Kandy、胡敏華…晏向田(2017)。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理由讓每個孩子為自己的存在感到驕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9,69-82。
張嘉真(2019)。繪本教學理論與實務─原來繪本的「美」在「這裡」。台北市:五南。
陳螢蓁(2013)。繪本教學對身心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黃品菁(2014)。創作生活記事繪本之教學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黃智瑜(2011)。應用繪本實施性別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多元家庭型態」為主題。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屏東縣。
楊巧玲(2017)。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有多重大?從空無課程到正式課程。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9, 13-21。
楊巧玲(2018 )。可「融」可「主」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課程與教學。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4, 9 -11。
葉婷今(2015)。品格繪本教學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領域之研究-以視覺藝術為主。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趙予彤(2012)。走出生命的迷宮--繪本的療癒能量。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廖孟青(2009)。國中學生繪本創作教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黎亦娟(2013)。繪本教學研究-以苗栗縣建國國小低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蔡鳳娥(2012)。國小低年級兒童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行動研究-以視覺藝術課程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簡如敏(2019)。透過繪本教學進行國小視覺藝術單元課程「傳統建築裝飾」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台中市。
蘇振明(2002)。圖畫書的定義與要素。載於徐素霞(主編),台灣圖畫書導賞(頁13-15)。台北市:國立教育藝術館。
二、網路資源
13歲鍾明軒因煎熬爆紅,卻被霸凌 7年.. 如今他走過一切擁有百萬粉絲:「接受真實,才懂得愛自己」。CMONEY精選投資誌網站。2019年04月11日。取自:(2020.08.05)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166420
王子寧(2020.04.20)。葉永鋕媽媽:「如果知道送他到學校,會讓他死掉,我要一輩子把他揹在我的背上。」。親子天下網站。2020年8月5日。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5906-/?c=25
朱育嫻 (2020年04月17日)。熟人性侵占9成!隋棠下鄉教防治專家提醒:當孩子出現5個異常行為。健康2.0網站。2020年07月28日。取自:https://health.tvbs.com.tw/regimen/323413
吳柏緯(2019年05月17日)2019年5月17日──台灣寫下歷史,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報導者網站。2020年7月28日。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first-legalize-same-sex-marriage-asia-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