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佩珊 Pei-Shan Lin |
---|---|
論文名稱: |
校園比賽文化之探究-以一所小學為例 Exploration of Competition Culture in Campus- Case Study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
指導教授: |
陳美如博士
Mei-Ju Chen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6 |
中文關鍵詞: | 教育競爭 、學校文化 、比賽文化 |
外文關鍵詞: | Competition in Education, School Culture, Competition Culture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CC國小為例,探討校園中比賽文化的樣貌、形成的脈絡並分析比賽文化對於學校師生的影響,同時也針對校園比賽文化潛藏的教育問題提出反思,希望對所有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於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本研究採質性之個案研究方式,透過訪談學校行政人員、級任教師與學生、參與觀察學校內相關比賽活動歷程記錄以及蒐集相關文件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歸納結論如下:校園比賽文化以多元的形式蓬勃於學校文化之中;校園比賽文化形成的脈絡主因於教育體系的評鑑制度,以及學校教師對於教育競爭正向效應之認同。而校園比賽文化能發揮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的正面效應,亦有增加教師工作負擔與擠壓正式課程時間影響教學品質的負面效應。校園比賽文化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供學生展現不同潛能的機會,同時也潛藏著學生競爭意識高漲與家庭階級再製的負面作用。
In this study, CC elementary school has been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faces of the competition culture, the formation context and analyze how the competition culture influences the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Reflections are also proposed for the hidden educational questions of competition culture in campus .Then,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 of the research,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schools, and for all educators to consult and reflect.
This study adopt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approach. This method is by interviewing school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observing the relevant competitions and activity record in school, and collecting relevant documents to analyze these datum.
In this study,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Competition culture in campus in diverse forms is thriving in school culture. The main reason of competition culture in campus context is due to the form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Education System, and teachers agre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in education. Competition culture in campus can enhanc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But the negative impact is to increase the workload of teachers and squeeze the formal curriculum time, and then influence teaching quality. Competition culture in campus can stimulate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it provides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show different potentials. But the negative impact is the rising competition sense on students.
一、中文部分
王佳(2013)。不一樣的孩子心理學:60招教養讀心術,輕鬆教出好孩子。臺北市:采實文化。
王金國(2000)。表現有效教學行為,發揮小班教學精神。國教輔導,40(2),20-24。
王為國(2000)。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俊秀(2003)。校園文化在台灣:通識視窗與潛在課程。學生事務,41(4),10-18。
王守紀、楊兆山(2002)。教育競爭異化現象透視。教學與管理,7-10。
吳清山(2015)。冰山效應。教育研究月刊,264,148。
吳明隆、蔡博(2013)。「名次」隱含的意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4),23-27。
李若瑋(2015)。王的迷思。師友月刊,583,60-61。
李燕(2005)。教育競爭的哲學反思。當代教育科學,5,9-12。
李國霖(1995)。社會蛻變中的台灣學校文化。中國大陸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李莉莉(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激勵策略與教師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易璁(2009)。競爭的迷思:國小教師的勞動過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林信榕(2007)。校長領導與學校文化探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
林姿慎(2004)。學校體制中的規訓與抗拒-一個國小教師的現場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逢祺、洪仁進(2007)。課程與教學哲學 教育哲學評述(四)。臺北市:師大書苑。
邱世明(2013)。超級比一比。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4),10-11。
周新富(2013)。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范國睿(1995)。教育競爭理論研究透視。教育理論與實踐,15(6),18-22。
胡火燈(1999)。創造學校文化再造的契機。教育資料與研究,1312,68。
秦維紅(2002)。論競爭是人的本性。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5),135-139。
張裕用(2008)。競爭合作-誰該在學校層面中佔主導。教育科學論壇,247,68-70。
張可婷(譯)(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Uwe Flick著)。新北市:偉伯文化國際。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紅葉文化。
陳俞閔(2015)。領導風格、組織文化、參與態度與凝聚力關係之研究-以南華大學系學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文燕(1998)。國民教育經費分配之研究-以北高兩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光雄(1989)。潛在課程的概念。教育資料文摘,134,102-112。
黃素惠(1997)。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校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彥超(2013)。國民小學教師文化之理論模式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之泓(2012)。拒絕再製,與多元文化教學:以東南亞新住民子女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游佳雯(2005)。提升我國私立大學競爭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葉書宏(2015)。如何養出「好學生」—臺灣教育脈絡下的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慣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葉川榮(2009)。國中階段的學業競爭現象(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川榮(2013)。學校教育與排名運作機制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4),4-9。
葉丙成(2016)。去你的人生勝利組。親子天下雜誌,79,臺北市。
詹正信(1999)。攜手希望快樂行~如何營造快樂學習的校園文化。教育資料與研究,30,58。
楊雅妃(2012)。偏鄉小學教師文化樣貌之研究-新北市一所偏鄉學校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鄧佳茜(2008)。城市教育競爭力指標系統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秀心(2013)。臺灣縣市教育競爭力定位與群聚關係之研究-以多元尺度及集群 分析法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
樊學良(2003)。綜合高中競爭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顏百鴻(2009)。不同激勵機制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網路學習意願、參與程度及滿意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二、英文部分
Cantador, I., & Conde, J. M. (2010).Effects of competition in education:
A case study in an e-learning environment. In Proceedings of the IADI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learning 2010.
Francis Dunlop (1976).Competition in Education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6(3),127-134.
Verhoeff, T. (1997). The role of competitions in education. Future World: Educating for the 21st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