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穆鶯 |
---|---|
論文名稱: |
九年一貫數學領域第二階段教科書量與實測教材之比較分析 |
指導教授: | 林碧珍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教科書 、量與實測 、內容分析法 、認知過程 |
外文關鍵詞: | textbook, measurement, content analysis, cogni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比較依據九年一貫暫行綱要編輯的不同版本第二階段(四、五年級)數學領域教科書在量與實測主題下教科書編寫之異同,選定A版本、B版本、C版本三個版本之課本和習作為研究對象。
採用的研究方法有兩種,先以「文獻分析法」蒐集相關的文獻,整理出國小量與實測教材之數學內容分類和認知層次分類,歸納出一套數學內容和認知過程雙向細目分析表,再以「內容分析法」藉此雙向細目分析表為分析架構,進行以課本之布題和習作之例題為單位的內容分析。
本研究在數學內容分為「屬性和單位」和「工具、方法和公式」兩項主類目。在「屬性和單位」下細分為如下五項次類目:「初步概念」、「非標準單位」、「標準單位」、「單位化聚」、「保留概念」;在「工具、方法和公式」下細分為如下四項次類目:「工具測量」、「估測」、「公式求量」、「計算測量問題」。在認知過程分為「知道事實及程序」、「使用概念」、「解決問題」三項類目。
綜合比較三版本之數學領域課本和習作,主要有下列發現:
一、三版本在「屬性和單位」和「工具、方法和公式」這兩部分的比例,除了C版本課本外,三個版本其百分比皆大約在4:6,因此可以看出國內在量與實測主題下較強調在「工具、方法和公式」。另外,各版本數學內容在九項次類目教材分布以A版本是較平均的。
二、在數學內容的九個次類目中以「計算測量問題」在三版本皆受重視,不管在課本或習作,其排序皆為第一或第二;以保留概念最不受重視,排序皆為第八或第九。
三、三版本在「屬性和單位」的處理上,是相當偏重在知道事實及程序的層次,皆不低於23﹪,相對而言,使用概念和解決問題的比例都相當低,使用概念不高於10.02﹪,解決問題不高於8.38﹪。
四、三版本在「工具、方法和公式」的處理上,相較於「屬性和單位」的部分,三版本在後兩個認知層次的比例都提高了。在這部分,三版本認知過程在課本和習作的百分比排序皆如下:A版本為知道事實及程序→解決問題→使用概念,B版本為知道事實及程序→使用概念→解決問題,C版本為使用概念→知道事實及程序→解決問題。
五、各版本認知過程百分比排序如下,A版本:知道事實及程序→解決問題→使用概念;B版本:知道事實及程序→使用概念→解決問題;A版本和B版本在課本和習作對於認知過程百分比的排序都是一致的,而C版本採解決問題的比例最低,而在課本以使用概念最高,而習作採知道事實及程序最高。
六、若不論各層次百分比的多少,只看布(例)題在雙向細目分析表呈現的完整性,以A版本較佳,其次為B版本,而C版本忽略了比較多的部分。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於教育行政單位、數學教科書編輯委員、教師評選教科書、教師實施教學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議。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measurement category materials for grade 4 and 5 mathematics in the existing textbooks editing according to the 9-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of School Mathematics. Three versions of textbooks and students’ worksheets were analyzed.
The study started with related literatures searching via “literature analysis”. From this analysis, the dimension/category/sub-category classification of the mathematics content and cognition was concluded. Then a framework of analysis including two dimensions: Mathematics content and Mathematics cognition was built up. Problems covered in the textbooks and students’ worksheets from versions A, B and C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framework.
In this study, the content dimension included two main categories: attributes and units, and tools, techniques and formula. Attributes and units, includes five sub- categories: basic concepts, non-standard units, standard units, conversion among units and conservation. While for the other categories, the sub-categories included: measurement by tools, estimation, calculation by formula and measurement problem by computation. For the cognitive dimension, it included three domains: knowing facts and procedures, using basic concepts and solving problem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included:
1.Comparing among the example/test percentages of attributes and units, and tools, techniques and formula in 3 versions showed that the category tools, techniques and formula was much emphasized in the measurement domain.
2.In all versions of text and exercise book, among the 9 sub-categories of the content dimension measurement problem by computation was the most highlighted one. The sub-topic conservation was the least one.
3.With respect to the cognitive dimension, the knowing facts and procedures was highly weighted while using basic concepts and solving problems were not as so.
4.Compared to that in the attributes and units category, all 3 versions spend more coverage on the last 2 domains of cognitive dimension in the category of tools, techniques and formula.
5.For version A and B, the textbooks and students’ worksheets had same ranking of problem percentage among the three categories within the cognitive domains. For version C, ranking was different between textbooks and students’ worksheets.
6.I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blems from the textbooks and students’ worksheets in the two-dimensional coordinates was checked, version A was the most evenly spreading, the second was B. Many categories or domains were missed for C.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 suggestion and possible subsequent studies will be proposed.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民82)。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石番(民88)。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市:幼獅。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協會(民85)。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標準。台北市:編者,32-41。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民86)。國小審定本教科書評鑑報告。台北市: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號:0001。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民87)。國小審定本教科書評鑑報告。台北市: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號:0002。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民88)。國小審定本教科書評鑑報告。台北市: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號:0003。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民89)。國小審定本教科書評鑑報告。台北市: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號:0004。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民90)。國小審定本教科書評鑑報告。台北市: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號:0005。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民93)。數學科教科書評鑑報告。台北市: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朱玉如(民92)。台北市國小學童面積概念學習情形之探討。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建正、鐘靜、呂玉英、胡鈺麟(民89)。國小數學教材分析-長度。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出版。
朱建正、林昭珍、胡鈺麟(民90)。國小數學教材分析-面積。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出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民92)。審查合格之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參考書之銷售行為適法性行業警示。http://www.ftc.gov.tw/20000101299901011593.htm
利玉芳(民92)。國小二年級學童長度概念之診斷教學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玉琴(民85)。國小學生的量與實測概念。研習資訊,13(3),第11-14頁。
沈佑霖(民92)。國小六年級學童體積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穎(民91)。國小數學教科書內容分析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健誼(民91)。直觀法則對K-6年級學童在體積概念學習上的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家同(民93)。教科書變輕了,弱勢學生擔子變重了。2004.01.19/聯合報/民意論壇。http://www.csie.ncnu.edu.tw/~rctlee/article/930119.htm
李調棟(民83)。國小四年級學童對面積問題自發性之解題類型研究。台北東園國小。
林清山(民83)。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邱淵(民78)。教學評量。台北:五南。
林慈容(民90)。從單位量的觀點探討一位國小六年級學童的面積及體積概念。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珍、蔡文煥(民92a)。我國國小四年級學生在國際教育成就測驗2003試測的數學成就表現。九十二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林碧珍、蔡文煥(民92b)。四年級學生在國際教育成就調查試測的數學成就表現。科學教育月刊。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1)。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七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八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九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3)。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十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徐明珠(民92)。教科書民編與統編本問題探討。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改分析。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B-092-002.htm
徐存姮(民92)。診斷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的體積直觀迷思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建民(民87)。國小新舊課程學生在測量概念上之解題表現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敬文(民78)。我國國小學童測量概念發展之研究。省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第一期,第183-219頁。
許乃賜(民93)。動態幾何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圓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天水(民87)。國小學童長度測量概念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仁邦(民85)。數學實驗教學法-面積與體積的計算。國教月刊,42(9,10),第28-33頁。
郭生玉(民78)。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連安青(民86)。教科書開放政策。政策研究叢書,42,31。
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9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9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評鑑指標。台北市:教育部。http://140.122.120.230/9cc/textbook%20source/911textbook/index. htm
陳甲辰(民90)。我國國小中年級自然科教科書內容分析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玟穎(民91)。國民教育階段啟智班學生長度概念與長度測量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祝芬(民83)。國中教科書選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張英傑、鐘靜、譚寧君和陳光勳(民87)。國民小學新課程低年級數學科教科用書使用意見調查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65-170頁。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1)。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七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八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九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3)。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十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淑怡(民93)。國小五年級學童容量概念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論文。
陳雪華(民91)。探討國小四年級學童直觀面積概念在動態診斷教學下之成效。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穎希(民90)。國中數學新舊教材之比較研究-從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測驗的後續調查來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陳豐祥(民83)。布魯姆認知教學目標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2),第74-117頁。
張清濱(民85)。教科用書的編印、審定與選用:一些理論與實務的探討。研習資訊,13(4),第9-10頁。
陳錦波(民90)。國小數學教科書選用規準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諭陵(民83)。布魯姆認知目標分類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至成(民86)。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方案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花蓮市。
黃至成,游家政(民87)。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的問題。課程與教學,1(1),第57-76頁。
黃光雄(民71)。教育目標與評鑑。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黃光雄(民74)。認知領域目標分類。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黃金鐘(民86)。新課程中年級容量教材的設計。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中年級)~協助兒童認知發展的數學課程。板橋:教師研習會,第150-164頁。
黃政傑(民82)。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第224-242頁。
黃炳煌(民78)。課程理論之基礎。台北市,文景出版社。
游家政(民87)。教科書選用的問題與改進。北縣教育:21 期,75.83 頁。
葉連祺和林淑萍(民92)。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5期,第94-106頁。
楊坤霖(民92)。國民小學中年級學童自然科學業成就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中市。
楊瑞智(民85)。量與實測教材的參考活動與教學。國教月刊:42(9、10),第48-56頁。
端木蓉(民86)。問題解決-應用認知原則的數學教學。國教輔導:37(1),第39-43頁。
鄭世仁(民84)。我國國小教科書之內容分析-以兒童概念發展為依據。(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報告編號:NSC 84-2411-H*134-004)。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鄭蕙如(民90)。九年一貫課程數學學習領域評鑑工具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歐用生(民83)。兩性平等的道德課程設計。兩性教育及教科書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歐用生(民85)。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標準。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蔡青田、陳正昌(民78)。國民小學教科書內容之檢討。現代教育,1(13),第72-84頁。
劉秋木(民85)。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蔣建忠(民91)。K~六年級學童長度迷思概念的直觀規律類型之研究國小學童長度測量概念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蔡麗蓉(民92)。國小數學科審定本教科書分數教材之內容分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1)。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學指引(第七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學指引(第八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學指引(第九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3)。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學指引(第十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先得(民83)。政治意識型態與中國大陸小學教科書內容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文化教育組碩士論文。
顏明仁(民90)。Bloom認知分類在科技教育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34卷4期,第2-9頁。
顏慶祥(民86)。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比較。載於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分析。台北市:五南。
藍明智(民82)。Bloom和Quellmalz認知領域目標分類比較。中等教育,44卷3期,第58-61頁。
顏若映(民81)。教科書內容設計與閱讀理解之認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研究,第15期,第101-128頁。
譚寧君(民84a)。面積與體積的教材分析。84學年度數學教育研討會論文暨會議實錄彙編,第27-37頁。國立嘉義師院。
譚寧君(民84b)。面積概念探討。國民教育,35(7,8),第14-19頁。
譚寧君(民86)。面積與體積的教材分析。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中年級)~協助兒童認知發展的數學課程。板橋:教師研習會,第175-192頁。
譚寧君(民87a)。國小兒童面積迷思概念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院學報,第11期,第573-602頁。
譚寧君(民87b)。從兒童的時間迷思概念看教師對兒童知識的了解。八十七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047-1062頁。
譚寧君(民88)。從兒童的測量迷思概念看教師對兒童測量知識的了解。國立台北師院學報,第12期,第407-436頁。
鐘靜(民90)。認識量與實測的教材架構與能力指標。國民教育,41(6),第6-13頁。
鐘靜、朱建正、林素微、魯炳寰(民89)。國小數學教材分析-重量和容量。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出版。
鐘靜、魯炳寰、林素微(民90)。國小數學教材分析-時間與速率。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出版。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L. W., & Sosniak, L. A. (Eds.)(1994).Bloom’s taxonomy: A forty-year retrospective. Chicago, IL: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nderson, W., & Krathwohl, D. R.(Eds)(2001).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NY: Longman.
Baroody, A. (in press), Teachiing mathematics developmentally to children classfied as learning disabled. In D.Reid, W.Hresko,and H. Swanson (eds.)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earning disabilities. Austin, TX : pro-ED.
Bloom, B. S., Englehart, M. D., Furst, E. J., Hill, W. H. Krathwohl, D. R.(1956).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1 :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McKay.
Bloom, B. S., Madaus, G. F. & Hastings J. T.(1981).Evaluation to improve learning. N. Y.:McGraw-Hill.
Lin, F.L(1983).Textbooks as Source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Bulletin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No.28, 558-569.
Mullis, I. S,Martin, M.O.,Smith,T.A, Garden, R.A, Gregory, K.D,Gonzalez,E.J, Chrostowski, S.J & O’conner, K.M.(2001). TIMSS Assessment Frameworks and Specifications 2003,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Lynch School of Education, Boston Colleg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2000)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ewton S. Metfessel, W. B. Michael, and D.A. Kirsner (1969). Instrumentation of Bloom’s and Krathwohl’s Taxonomies for the Writing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6.1969, p.p. 227-281.
Quellmalz, E.S.(1985).Developing reasoning skills. In J.R. Baron & R.J. Sternberg(Eds.),Teaching thinking skills : Theory and practice(p.p.86-105).New York : Free man.
Venezky, R.L. (1992). Textbooks in School and Society. In P.W. Jackson,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eds.). N.Y.:Macmillan.
Wilson(1971).In Bloom, B.S.,Hastings J.T. & Madaus, G.F.(1971).Hand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 N.Y.: McGraw-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