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宜華 |
---|---|
論文名稱: |
高科技企業轉型之道-以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in high-tech companies : A case study of VIS |
指導教授: | 丘宏昌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管理學院 - 科技管理研究所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3 |
中文關鍵詞: | 世界先進 、企業轉型 、關鍵成功因素 、核心競爭力 |
外文關鍵詞: |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key success factors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簡稱「世界先進」)的前身為工研院次微米製程技術發展計畫,1994年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積電」)率同其他十三家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世界先進公司,這個計畫的宗旨,是繼續發展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的設計、生產和行銷。
然而DRAM傾向是一種標準品,市場價格競爭劇烈,世界先進規模不如國際大廠,也沒有穩定的技術合作夥伴,因此1999年始導入邏輯產品代工,2000年宣布轉換跑道,轉型為晶圓代工廠商,2004年正式結束DRAM生產業務,成為100%客製化的晶圓代工公司。歷經一連串大刀闊斧的改革,世界先進從原來負債超過一百億元的燙手山芋,搖身一變成為全球知名的利基型晶圓代工廠,亦是全球唯一成功由DRAM廠轉型為晶圓代工的公司。
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是依據Yin(1994)所提出的個案研究法,透過次級資料之蒐集與分析,對於現階段電腦產業發展與競爭概況作一了解,並透過書籍與訪談深入探討世界先進發展歷程,從早期的DRAM生產與開發起家,在其營運低點決定轉換跑道,如何歷經一連串的技術與組織變革後,成功轉型為利基型晶圓代工公司。
1.沈耀華(2005),世界先進董事長的『柔軟成功學』,商業周刊,第935期。
2.伍忠賢(2000),企業轉型的策略方案抉擇,管理雜誌,第314期,頁106-110。
3.周旭華譯(1999),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Michael E. Porter著,天下遠見出版社。
4.徐聯恩(1996),企業變革系列研究,華泰書局。
5.徐作聖、邱奕嘉(1990),高科技創新與優勢,遠流圖書公司。
6.陳銘薰(1999),企業改造的再省思--企業變革管理之門,中衛簡訊,第139期,1999年3月,頁22-29。
7.陳明璋(1996),企業轉型的策略與成功關鍵,貿易週刊,1690期,1996年5月,頁18-21。
8.陳明璋(1995),「企業轉型的經營策略與作法」《扭轉乾坤-台灣企業突破變局的成功實例》,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頁13-14。
9.天下編輯(1997),《大企業變身法》,台北:天下雜誌出版,頁80。
10.陳萬(民96),個案研究法,華泰書局。
11.科恩 Cohen, D. S.(2006)變革領導—實踐企業變革關鍵的8個步驟The Heart of Change Field Guide,天下遠見出版。
12.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培生教育出版。
13.蘇立瑩(1994),《也有風雨也有晴-電子所二十年的軌跡》,工研院電子所出版,頁26-38。
14.袁素萍(2003),企業轉型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EMBA)專班碩士論文。
15.邱淳青(2009),價值創造與成長理論—以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蘇艷文,王碩文(1999),晶圓代工業特性及市場趨勢,1999年11月,新電子科技,頁70。
17.王興毅(1998),晶圓代工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1998年10月,電子產業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