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界旭
LAI CHIEH HSU
論文名稱: 「懸祕.空間」一個人的對話 .賴界旭陶藝創作論述
SECRET SPACE / MONOLOG. A Creative Describing of Pottery Art . Lai chieh-hsu
指導教授: 葉俊顯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1
中文關鍵詞: 懸祕自我探索形式風格綜合媒材
外文關鍵詞: secret, self-exploration, form, mixed-media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懸祕.空間」在精神上的意義是將自己隔離在人群之外,以個人的主觀意識去面對世事的變化。而這個空間是極自我、封閉、脆弱、私秘的,它隱藏在每個人的心中的某個角落。在藝術層面,去尋找每個可能的空間表現,可以是二度與三度空間的轉換、空間幻覺的製造、也可能是實境的虛擬…。「一個人的對話」則是以自己的角度,去詮釋不斷碰觸到的現實問題,藉由內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動過程,去傾聽心中最真實的聲音,進而走出自我的設限。

    本創作的研究方法是以理論探討與實際創作互相整合,研究者藉由學理基礎分析綜合個人想法、生命體驗、美學觀點、創作理念來逐步完成展覽與論文編寫。

    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 緒論:說明研究之創作動機與目的、方法與步驟、創作範圍與限制、重要名詞解釋。第二章 學理基礎:先了解自我探索、時間、空間、女性主義與個人思想的關連性,幫助自己在創作上能更充分展現對話的深入性。再探討相互關聯的藝術家:芙麗達.卡洛、瓦特.侯爾、薩爾瓦多.達利、瑪莉蓮.萊文、摩利茲.柯尼利斯.艾薛爾、貝芙麗.馬耶里、茱蒂.芝加哥、道格.傑克等的藝術理念,加以整合、印證、釐清,使個人的創作方向更加確定。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訴說個人成長、學習與行旅的體驗所激發的創意理念,並介紹構想中的造形要素語彙與形式風格、陶藝創作分析與綜合媒材技法。第四章 作品說明:作品分成—空間裝置系列、空間游走系列、空間錯置系列,藉由說故事的方式介紹創作源起與製作過程,並以新詩的手法呈現作品的內容。第五章 結論:將創作論述做總結與檢討,以作為下一階段創作的起點。


    Secret space mentally means to isolate oneself from others and to confront changes with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the space is extremely personal, closed, fragile and private. It is hidden in a certain corner of one’s heart. From the artistic aspect, the space display could be the conversion of two dimensional space into three,
    illusional space or virtual reality. Monolog is to interpret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one’s own angle. By means of the inner interaction, one can listen to the real voice coming from one’s heart and can leave one’s limitation behind.
    The research of this creation is to integrate the theory discussion and actual creation. On the base of the theories, the researcher not only analyzes but synthesizes personal opinions, life experience, aesthetical angles, and creative ideas to fulfill the exhibition and the thesis gradually.
    The context is divided into 5 chapters. Chapter 1, exordium, declares some points- the motivation, purposes, methods, procedures, limitations and some major explanations of nouns. Chapter 2, theoretical ground, first discusses the connection of self-exploration, time , space, feminist and personal ideas to develop the depth of monologs in pottery creations. And then deals with the artists’ theories from Frida Kahlo, Walter Hall, Salvador Dali, Marlyn Levine, M.C. Escher, Beverly Mayeri, Judy Chicago, and Doug Jack to clarify the aim of the creation. Chapter 3, creative ideas and practice, concerns in growth, learning, and the inspiration of traveling experience. And it also introduces the lexicons of sculpt elements, style and the technique of pottery creation and mixed-media.Chapter 4, works description, says the works include the series of space installation, space roving and space dislocation. By story telling, the motive of the creation and the procedures is uncovered. The works are displayed in free verse style. Chapter 5, conclusion, makes a conclusion of the pottery creation and review it to foresee the next stage of creatio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創作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創作方法與步驟…………………………………………………6 第三節 創作範圍與限制…………………………………………………8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9 第二章 學理基礎…………………………………………………………10 第一節 自我的探索………………………………………………………10 第二節 時間的剎那即永恆………………………………………………14 第三節 空間的幻覺………………………………………………………19 第四節 女性主義…………………………………………………………24 第五節 綜結………………………………………………………………28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29 第一節 創作理念…………………………………………………………29 第二節 造型要素語彙與形式風格………………………………………36 第三節 創作媒材與技法…………………………………………………42 第四章 作品說明…………………………………………………………44 第一節 空間裝置系列……………………………………………………44 第二節 空間游走系列……………………………………………………51 第三節 空間錯置系列……………………………………………………56 第五章 結論………………………………………………………………72 第一節 創作研究之總結…………………………………………………72 第二節 檢討與展望未來…………………………………………………73 參考文獻 …………………………………………………………………75 附錄 ………………………………………………………………………78

    中文部份

    潘麗珍等譯(1997)。蒙田隨筆全集。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林驤華、徐和瑾譯(1995)。辯證理性批判。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蔡美麗(2003)。黑格爾。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齊克果(2005)。懷疑者。台北:商業周刊出版公司
    勞倫斯‧高文爵士等(1992)。大英視覺百科全書9。台北:台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
    吳山主編(1991)。中國工藝美術辭典。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燁(2005)。佛洛伊德心理哲學的智慧。台北:吉根出版社
    維基線上百科。綜合媒材。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20日,取自http://zh.
    wikipedia.org/wiki/%E7%B6%9C%E5%90%88%E5%AA%92%E6%9D%90
    維基線上百科。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2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6%A0%BC%E8%92%99%E5%BE%B7%C2%B7%E5%BC%97%E6%B4%9B%E4%BC%8A%E5%BE%B7#.E6.9C.AC.E6.88.91.E3.80.81.E8.87.AA.E6.88.91.E8.88.87.E8.B6.85.E6.88.91
    卡爾.榮格等(1989)。自我的探索-人類及其象徵。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海登.賀蕾拉(2003)。揮灑烈愛。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愛德華.路希—史密斯(1999)。二十世紀偉大的藝術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
    林培菁主編(1997)。陶藝雜誌15期。台北:五行圖書出版公司。
    林培菁主編(1997)。陶藝雜誌17期。台北:五行圖書出版公司。
    林培菁主編(2000)。陶藝雜誌29期。台北:五行圖書出版公司。
    演培法師著。業及依業而有的輪迴。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20日,取自http:// book.bfnn.org/books2/1280.htm
    吳忠超譯。霍金 -「宇宙的起源」講座內容全文。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20日,取自: http://tvcity.tvb.com/focus/content_385.html
    龍樹菩薩著 姚秦三臟法師 鳩摩羅什譯。中觀論。【觀本際品第十一】
    鯨向海。有一天變成了大叔。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20日,取自http:// www.
    wretch.cc/blog/EYEtoEYE/2114803
    策略出版社。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2008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bookstrg.com/shtml/Reading/jing/077.htm
    佛教在线--金剛經 第一章涅盤的境界。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20日,取自http://big5.fjnet.com/wywz/wywznr/t20080412_67724.htm
    林文琦譯(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葦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羅伯特.德夏尼、吉勒斯.內雷(1999)。達利。德國:塔森出版社
    林品章(1994)。商業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佟景韓、易英主編(1995)。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造型藝術美學卷。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秀雄譯(1994) 。美術設計的點‧線‧面。台北:大陸書店
    張建成、呂靜修譯(1996)。設計基礎(上、下)。台北:六合出版社
    班納迪克.塔森(1995)。M.C.Escher艾薛爾的幻覺藝術。德國:塔森出版社
    曾曬淑(199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女性主義觀點的美術史研究〉載於 人文學報第十五期 。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ntnu.
    edu.tw/fna/gender.art/main_2.htm
    廖雯(2001)。不再有好女孩了:美國女性藝術家訪談錄。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謝東山(2005)。台灣現代陶藝發展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薛瑞芳(2003)。釉藥學。台北: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董蘇學譯(2001)。現代歐洲陶藝教室。吉林市:吉林美術出版社

    英文部份

    Tickner, Lisa:“Sexuality and/in Representation : Five British Artists”, Difference. On Representation and Sexuality, exh. cat.,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New York 1984, pp.19,28; Gouma-Peterson/Mathews, 1987, pp.346-347.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