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佳臻 |
---|---|
論文名稱: |
探討流行文化與消費行為之關係 – 以偶像劇「小資女孩向前衝」片頭曲為例 |
指導教授: | 陳維棟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流行音樂 、消費行為 、課程統整 |
外文關鍵詞: | popular music, consumer behavior, curriculum integra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隨著當今科技發展迅速,大眾傳播媒體的資訊傳送,即便是國小中年級的學生都難以避免如此迅速又便捷的文化傳遞模式,流行音樂文化深深影響著學生的生活,帶動學生間在音樂的選擇和聆聽風潮。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中年級學生在流行歌曲中的消費行為,將流行歌曲教學融入國小中年級音樂課程中,選擇偶像劇所使用之片頭曲為例,以課程統整的概念進行教學,目的在培養學生選擇適當之流行歌曲的能力,並釐清流行歌曲教學融入音樂課程當中是否合適。
研究者先藉由文獻探討,選用流行歌曲中「歌詞與旋律、節奏的搭配」、「歌詞內容討論」、「流行音樂風格」三個層面進行教學,以課程學習單、教學觀察記錄、訪談記錄、錄音筆等工具進行分析,獲致研究結果如下:
一、流行歌曲融入於音樂課程教學是可行的。
二、流行歌曲融入音樂課程教學可協助學生多方涉略不同音樂類型。
三、流行歌曲融入音樂課程教學可協助學生在消費流行歌曲時有所選擇。
四、流行歌曲融入音樂課程教學對於建立學生正確價值觀念有所助益。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rrently, the information delivery via mass media becomes popular, thus even middle-grade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s can’t cut through such a quick and convenient pattern of culture transmission. Popular music has deeply impacted students’ life, spurring them to their preference in music.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se middle-grade students’ consumer behaviors in pop songs, so as to integrate popular music teaching into middle-grade music lessons in primary schools. It takes the opening songs of several idol dramas as samples to conduct teaching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so a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in selecting proper pop songs and clarify whether integrating pop songs in music lessons is appropriate.
The author conducts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matching of lyrics, melody and tempo, discussion on lyrics and style of popular music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alyzes with tools like worksheet, diary for instruction, interview records and recording pen, with research results stated as the following:
1.It is feasible to integrate pop songs into music lessons.
2.The integration can help students get access to different music styles.
3.The integration can assist students in selecting pop songs for consuming.
4.The integration can facilitate students to build up the correct value concept.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增訂八版)。台北:五南。
王宏松、施和伸、孫憶蘭、楊靜薇(1996)。青少年在流行什麼。台灣教育,546, 40-42。
王琬婷(2007)。國民小學生活主題統整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美珠(1996)。音樂社會學--一門研究音樂與社會之間交互關係的學問簡介。古典音樂,57,139-144。
王森平(譯)(1997)。William D. Wells & David Prensky著。消費者行為。台北:台灣西書。
王曉珏、宋傳杰(譯)(2001)。John Fiske著。解讀大眾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朱元鴻(1991)。消費-政治經濟學之外。當代,67,12~23。
李永剛(1990)。實用歌曲作法。台北:全音樂譜。
李亦園(主編) (1988)。社會科學概論。台北:五南。
李育倩(2010)。從文化接近性的觀點檢視台灣偶像劇價值觀。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崇、歐慧敏(2000)。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台北:心理。
李振邦(1978)。中國語文的音樂處理。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Storey John著。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
李慧菊(1999)。流行音樂歌著資本主義走。遠見雜誌。2月號,152,146~147。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
林生傳(編)(2004)。教學新世紀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林谷芳(1995)。藝術造詣與文化功能-兩個角度下看流行音樂。文訊,1995(9),18-19。
林炎旦(2003)。藝術與人文領域師資培育課成之整合規劃。國民教育,43(6),5-13。
林建煌(2007)。消費者行為(二版)。台北:華泰出版。
林婉茹(2009)。藝術化流行音樂在國小中年級音樂教學師應用研究。台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
林耀弘(2009)。流行音樂運用在國小高年級音樂創作課程設計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學。台北:五南。
季欣麟(1997)。宣傳不必等-上華唱片熱賣現象。遠見雜誌,135,85~90。
邱垂堂(2003)。從音樂欣賞到藝術與人文領域的統整教學。國民教育,43(6),24-29。
周淑卿(2003)。課程統整模式-原理與實作。台北:濤石文化。
岩淵功一(1998)。日本文化在臺灣:全球本土與現代性芬芳。當代,125,14-39。
金經言譯。音樂教育學與音樂社會學。中央音樂學院。
柯尹喬(2010)。台灣偶像劇品牌建構要素之初探性研究—以三立偶像劇為例。世新大學公共暨廣告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徐哲倫(2011)。成人學習鋼琴之消費行為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行銷及產業組碩士論文。
孫晉梅(2005)。運用流行音樂提升國小高年級音樂美感判斷力之實驗研究。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涂淑貞(2010)。台北縣林口鄉國小高年級學童流行文化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多元文化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馬任重(2011)。毒舌教練的台灣流行音樂講座。台北:左岸文化。
馬起華、修慧蘭、林顯宗、葉志誠、吳惠林、謝繼昌(編)(2007)。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弘揚。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高強華(1992)。青少年次級文化的瞭解和運用。台灣教育。511,11~15。
夏學理、凌公山、陳媛(編)(1999)。文化行政。台北:空大。
許允麗(2003)。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統整設計。國民教育,43(6),30-37。
陳子玲(1999)。屏東縣國小學童休閒零食內在知識、外在環境及其消費行為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坤宏(1998)。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陳建儒(2003)。台灣偶像劇弔詭價值觀分析及國小學童實施議題中心法教學之探討。台南大學國民教育所國語文教育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瑋臻(2011年11月3日)。重視品味生活-小資女孩華麗登場。大紀元時報。B3。
陳新轉(2003)。課程統整理論與設計解說。台北:商鼎文化。
陳樂融(2010)。我,作詞家,陳樂融與14位詞人的創意叛逆。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
郭信明(2011)。30年來台灣唱片在做什麼。台北:博客思。
郭為藩(2009)。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台北:心理。
康軒出版社(2008)。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課本第七冊。
康軒出版社(2009)。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手冊第八冊。
連麗雅(1998)。國小高年級學童偶像劇收視經驗之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梁蘊如(2011)。小資女孩向前衝原創小說。台北:角川。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9)。Robert Bocock著。消費。台北:巨流。
張君玫(譯)(2002)。John Storey著。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張統星(1991)。音樂科教學研究增訂版。台北:全音樂譜。
張淑美(1993)。社會心理學在「消費行為」上的應用。研習資訊,10(6),23-28。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黃玉芬(2009)。以符號消費為核心之國小視覺文化課程教學-以台灣偶像劇為設計素材。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黃長雲(1993)。當前兒童消費‧行為兩個面向的基本考察。研習資訊,10(5),32-26。
黃政傑(1993)。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暖雲(2006)。台灣偶像劇之優勢資源與產製策略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顗穎(2003)。流行音樂歌手形象、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譯瑩(1998)。課程統整之意義探就與模式建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4),616-633。
黃譯瑩(2003)。統整課程系統。台北:巨流。
葉美惠(2011)。花蓮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之研究。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 班碩士論文。
曾慧佳(2000)。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
曾慧佳(2002)。流行歌曲中的一些社會現象。近代中國,151,66-67。
楊士隆(1995)。大眾傳播媒體與校園學生暴行。學生輔導,37,28-35
楊兆禎(1987)。音樂創作指導。台北:全音樂譜。
楊全強(譯)(2006)。John Fiske著。解讀大眾文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楊蔭瀏、李殿魁等(1986)。語言與音樂。台北:丹青圖書。
趙培華(2000)。台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祐銘(2010)。臺灣國語流行歌曲歌詞用韻研究(1998~2008)。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劉德義(1979)。歌詞之創作與翻譯。台北:海豚出版事業。
潘淑娟(2004)。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觀點融入國小五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之教學運用-以亞洲音樂為素材。台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2),128-138。
翰林出版社(1998)。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第七冊。
翰林出版社(2000)。國民小學社會科領域備課用書第七冊。
翰林出版社(2012)。國民小學社會科領域第八冊。
盧貞穎(2006)。以欣賞代替判斷-從流行文化到家庭文化。人本教育雜誌,200,31-35。
賴錦標(1999)。國小六年級學生的認同與流行音樂消費行為的關係。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社會領域教學碩士論文。
薛梨真(主編)(1999)。國小課程統整的理念與實務。高雄:復文圖書。
魏宇凡(2007)。流行文化引進國小班級課程實施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學 碩士班碩士論文。
簡曉瑩(2003)。淺談流行音樂在藝術與人文領域中音樂教學的應用。國民教育,43(6),47-48。
蕭鴻榮(1978)。重視國與流行歌曲的社會價值。中國論壇,7(1),39-41。
網站部分
台視官網。小資女孩向前衝。2012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ttv.com.tw/drama11/OfficeGirls/default.asp?unit=1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2012年9月19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2012年8月19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維基百科。小資。2012年4月15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5%B0%8F%E8%B3%87%E9%9A%8E%E7%B4%9A
歌詞帝國。五月天-乾杯。2012年8月15日,取自
http://lyrics.oiktv.com/lyric.phpsid=2580&aid=2065&lid=19478
錢櫃全球娛樂網。新歌排行榜。2012年8月12日。取自
http://www.cashboxparty.com/billboard/billboard_index.asp?billboard=billboard_newbill.asp
錢櫃全球娛樂網。點播排行榜。2012年8月12日。取自
http://www.cashboxparty.com/billboard/billboard_index.asp?billboard=billboard_newbill.asp
KKBOX官網。華語人氣排行榜。2012年8月12日。取自 http://tw.kkbox.com/charts/chinese-index.html
外文部分
Cooper,B.Lee.(1991)“Lyrical Commentaries:Learning from Popular Music.”Music Educators Journal,v.77,n.8,pp56-pp59.
MacCluskey,T.(1979).The Peaceful coexistence between Pop and the Classics. Music Educators Journal,April,P56.
Pembrook, R.G.(1991).Exploring the musical side of pop. Music Educators Journal,77(8),P33-P34.
Thompson,D.(1979).Plugging into pop at the junior high level. Music Educators Journal,66(4),pp54-pp59.
Wright,E.O.(1979).Class Structure and Income Determination.NY.:Academic Press P39-P49。
Williams,R.(1984)。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P76~P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