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淳瑜
Yu, Chun-Yu
論文名稱: 桌上遊戲運用於華語詞彙複習之探討
A Study of Applying Board Games to Reviewing Chinese Vocabulary
指導教授: 劉宜君
Liu, I-Chun
口試委員: 張于忻
Chang, Yu-Hsin
吳貞惠
Wu, Chen-Hu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南大校區系所調整院務中心 - 中國語文學系所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5
中文關鍵詞: 詞彙學習策略遊戲式學習桌上遊戲
外文關鍵詞: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Game-Based Learning, Board game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對初級語言學習者來說,為了能有效表達、溝通,詞彙的學習是不可避免的;而對教育者來說,為了不讓學生在過程中感到枯燥、無趣,便開始探討許多實用且有趣的教學方式,桌上遊戲輔助教學便是其一。本研究即是利用桌上遊戲作為詞彙複習之活動,探討是否能夠提升學習者學習詞彙之效能。
    本研究為一先導性研究(pilot study),採取準實驗研究法,實驗組及控制組分別使用不同種類詞彙複習活動,實驗組運用桌上遊戲複習;控制組則採用一般操練活動複習華語詞彙。研究對象為捷克某大學漢語系一年級19名學生,實驗時間為六週,每週上課一次,每堂課50分鐘的實驗教學,共六堂課。
    本研究兼採質性及量化進行研究分析,質性資料包含學生心得回饋單簡答部分、研究者課室觀察紀錄以及教師省思札記;量化資料包含學生心得回饋單量表部分,研究資料採用單一樣本T檢定及敘述統計分析,而學生前測及後測分數,則採用ANCOVA檢定分析研究資料。
    研究結果發現桌上遊戲確實具有較好詞彙鞏固成效,且學習者對於運用桌上遊戲複習詞彙之課程具有相當的滿意程度,此外,雖說兩組學生於實驗結束後皆獲得進步,但根據ANCOVA檢定結果,實驗組學生成績進步幅度顯著高於控制組。
    最後,在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之教學建議,以供未來教學工作者與相關之領域參考。


    How to acquire vocabulary effectively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early stages of language education. In order not to make students feel bored in class, many practical and interesting teaching methods have been emerging in recent years. Learning language through board games is one of entertaining and popular ones. Therefor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use of two different tailored board games to see whether or not they can effectively review vocabulary taught in class.
         This study is a pilot study which adopts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includ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s table games to review Chinese vocabular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uses general training activities to review Chinese vocabulary. Nineteen freshmen in the Chinese Department at a Czech university were recruited as participants. The experiment lasted for 6 weeks, once a week and 50 minutes per lesson.
         This research utilized a mixed approach involv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board games did help students remember vocabulary and the learners were satisfied with using board games to review vocabulary. In addition, although both groups of students have improved after the experiment, according to the ANCOVA test,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chieved significantly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Finally, some teaching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teachers’ and related fields’ references.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詞彙學習策略 7 第二節 遊戲式學習 11 第三節 桌上遊戲 19 第四節 小結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研究方法及架構 32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6 第四節 教學設計 39 第五節 實施程序 45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0 第一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前測結果分析 50 第二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立即後測結果分析 53 第三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前、後測結果分析 55 第四節 學生之感受與回饋結果分析 64 第五節 課堂紀錄觀察及分析 76 第六節 教師之反思分析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2 參考文獻 95 附錄 103 附錄一 學生背景調查表 103 附錄二 學生心得回饋單 105 附錄三 課室紀錄觀察表 109 附錄四 教師省思札記 110 附錄五 詞彙理解前、後測驗卷 111 附錄六 實驗組教案範例 114 附錄七 控制組教案範例 115

    方永泉(2012)。遊戲、文化及教育,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方瑀紳、李隆盛(2013)。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的發展趨勢與問題探討,T&D
    飛訊,180,1-28。
    王金玉(2015)。運用桌上遊戲提昇小六學童英語拼字能力之效益。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台北市。
    王心怡(2016)。桌上遊戲搭配分組合作學習融入國小英語教學之分析。國立新
    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石裕惠(2016)。桌上遊戲融入國中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程度
    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台中市。
    吳子平、邱芳芸、陳鈺穎、溫曉君(2011)。桌上遊戲大觀園。Top 945 康軒學
    習雜誌,200,1-13。
    吳承翰(2011)。桌上遊戲參與型態對人際溝通改善之研究-以臺北地區桌上遊
    戲專賣店顧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昱禛(2016)。運用桌上遊戲於四年級英語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
    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新北市。
    吳姿怡(2017)。運用桌上遊戲提升國小六年級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
    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台中市。
    李芃娟(2016)。自製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之學習成效,
    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博士班,台南市。
    李秀宜(2017)。桌上遊戲融入低年級語文領域對學童學習動機之探究,崑山科
    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李佩珊(2017)。桌上遊戲對國小三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
    究。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科技學系,新竹市。
    李慧如(2017)。桌上遊戲融入差異化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與英
    語單字識字量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台南
    市。
    沈姿蓉(2006)。遊戲融入英語字母教學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
    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台北。
    吳翊琳(2018)。運用桌上遊戲輔助英語字彙學習知對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學系,台北市。
    林佳曄(2014)。遊戲式學習教材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
    訊管理學系,南投縣。
    邱子容(2017)。桌上遊戲對國小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邱楷婷(2017)。桌上遊戲融入視覺字彙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之識字能力影響,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邱鈴蓉(2017)。桌上遊戲融入英語教學對國中八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成就與態度
    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洪鳳瑛(2017)。字母拼讀教學結合桌上遊戲對國中特教生英語字會學習之個案
    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施惠玲(2000)。認字困難兒童之認字教學-一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紀姵羽(2016)。桌上遊戲應用於英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
    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台中市。
    徐右任(2001)。以遊戲教學法進行說話課程。師說,150,38-42。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憲卿、程炳林(2010)。成敗情境對行動與狀態導向者負向情感、自我效能與工
    作記憶容量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1(3),605-634。
    張雅婷(2015)。桌上遊戲之轉化與設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學系(含
    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台北市。
    莊玳翎(2016)。桌上遊戲融入七年級國文課程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
    與學習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曾靜華(2015)。桌上遊戲哆寶對國小英語低成就學童之字彙能力與學習態度
    之研究。華梵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新北市。
    黃千宜(2018)。桌上遊戲融入字母拼讀法對國小英語低成就學生的英語字會學
    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郭蓁蓁(2015)。桌上遊戲設計之研究:以環境教育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
    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陳秀英(1995),遊戲與英語教學,中等教育第 46 卷第 2 期。
    陳中雲(2000)。試論「Game」中譯。國民體育季刊,29(4),97-106。
    陳介宇(2010)。從現代桌上遊戲的特點探討其運用於兒童學習的可能性。國教
    新知,57(4),40-45。

    陳逸之(2014)。以桌上遊戲課程促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與普通班同儕融合之行動
    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貞元(2015)。以趣味式桌上遊戲發展想像力量測工具-以妙語說書人桌上遊
    戲設計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陳琬瑜(2015)。玩出家庭好關係。In 桌遊,2,49。
    陳琳依(2018)。應用桌上遊戲融入補救教學於英語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
    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梁培勇(2006),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游淑梅(2017)。運用桌上遊戲複習英語字彙對提昇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拼字能
    力的效益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程毓明、郭勝煌(2011)。遊戲式學習對學習成效影響之探討:以國中綜合活動
    童軍課程為例。工業科技教育學刊,4,25-32。
    楊懿麗(2006)。國內各級英語教學的詞彙量問題。《國立編譯館館刊》,34(3),35-44。
    楊又馨(2016)。桌上遊戲設計之研究-以英語教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
    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道格拉斯・布朗 H. Douglas Brown(2003)。原則導向教學法:教學互動的終極
    指南(施玉惠、楊懿麗、梁彩玲譯)。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2003),
    頁211。
    廖素霞(1992)。兒童遊戲理論。父母親,92,46-48。
    廖珍儀(2017)。運用桌上遊戲於拼讀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音韻覺識、音素。
    劉政宏(2009)。對學習動機最有影響力的動機成分?雙核心動機模式之初探。教育
    心理學報,41(2),361-384。
    劉忠岳(2015), 歐式桌上遊戲, 取自http://www.slideshare.net/scandinavik/ss-
    55122021.
    劉鈺琪(2018)。桌上遊戲融入華語文教學複習活動-以「驢橋」為例,國立政
    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台北市。
    蔡佳玲(2013)。應用幾何思考層次理論於國小平面幾何圖形概念桌上遊戲開發
    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蔡淑慧、沈俊毅(2013)。「Wii太鼓達人」遊戲融入國民中學音樂節奏教學之
    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5(2),1-26。
    蔡文榮(2014)。探討即時反饋系統運用在大學「管理數學」之教學現況。教育
    科學期刊,13(2),75-96。
    蔡佩蓁(2016)。結合桌上遊戲設計小五英語拼字學習教學課程之研究,國立交
    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新竹市。
    駱羿妏(2016)。桌上遊戲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英語字彙能力之影響,台北市立大
    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台北市。
    謝宜婷(2017)。桌上遊戲輔助國小語文課程之教學結果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
    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南投縣。
    鍾玉玲(2013)。桌上遊戲對國小ADHD學生注意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身心障礙特教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魏珮君(2017)。桌上遊戲融入差異化教學對國小英語學習成就與動機研究,淡
    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在職專班,台北市。
    蘇慧貞(1998)。我們在玩遊戲-生動的注音符號教學。幼教資訊,91,2-5。
    覺識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饒見維(1996)。國小數學遊戲教學法。台北:五南。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odrova, E., & Leong, D. J. (2005). Handbook of early literacy research. In D.
    Brown, H. D. B. & Lee, H. (2015).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480-486.
    Cross, D. (1995). A practical handbook of language teaching. Hertfordshire:
    Phoenix ELT.
    Chamot, A. U. (1987). "Inferencing: Testing the 'hypothesis-testing' hypothesis."
    In A. Wenden & J. Rubin (Eds.), Learner strategy in language learning ,71-83.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Chamot, A. U., & Kupper, L. (1989).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Foreign Language Annuals, 22, 13-24.
    David, M., Sutton, C. (2004). Social research: The basic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 Inc.
    Dickinson & S. Neuman (Eds.), Vygotskian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early literacy. 2, 243-256. New York: Guilford Publications.
    Dale, E. (1946). The cone of experience. In 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 37-
    51.
    Gray, W. D. (2017). Plateaus and Asymptotes: Spurious and Real Limits in Human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1), 59-67. New York: Dryden Press.
    In D. P. Ely & T. Plomp (Eds.), Classic Writings o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169 -
    180. Englewood: Libraries Unlimited, Inc.
    Ediger, M. (1999). Reading and vocabular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26(1), 7-15.
    Gaski, J.F. and Nevin, J.R. (1985)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Exercised and
    Unexercised Power Sources in a Marketing Channel.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2, 130-142. 
    Hedge, T. (200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ris, C., & Mayer, B. (2010). Child's play. Children & Libraries, 8(3), 47-48.
    Kaiser, H.F. (1958). The varimax criterion for analytic rotation in factor analysis.
    Psychometrika, 23(3), 187-200.
    Piaget,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Norton.
    Pajares, F. (1996). Self-efficacy beliefs in academic setting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6, 543-578.
    Newton, F. B., Kim, E., Wilcox, D., & Yeager, M. E. (2007). Administration and
    scoring manual for the Colleg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ventory (CLEI). Kansas,
    U.S.: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unseling Services.
    O'Malley, J. M., & Chamot, A. U. (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ver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 173-201
    Orensky, A.M. & Hastorf, P. W. (1991), Games for ESL students, Taipei: Caves
    Books.
    Petsche, J. (2011). Engage and excite students with educational games.
    Knowledge Quest, 40(1), 42-44.
    Perrotta, C., Featherstone, G., Aston, H., & Houghton, E. (2013). Game-based
    learning: Latest 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NFER Research Programme: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Slough: NFER.
    Rivers, Wilga M. (Ed.) (1987).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mitt, N. (1977).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In N. Schmitt & M.
    McCarthy(Eds.), 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pp.199- 22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inberg, J. (1992). Games language people play. Ontario: Domain.
    Shalva, S. (2002). Vocabulary practice games. English Teaching Forum, 40(2),
    34-37.
    Science Education Resource Center. (2016a). Game-based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serc.carleton.edu/introgeo/games/
    Treher, E. N. (2011). Learning with board gam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
    thelearningkey.com/pdf/Board_Games_TLKWhitePaper_May16_2011.pdf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lkins, D. A (1972).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Lodnon: Edward Arnorld
    Wenden, A., & Rubin, J. (1987). 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Zimmerman, C. B. (1997). Historical trends in second vocabulary instruction. In J.
    Coady, & T. Huckin (Eds.),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
    rationale for pedagogy ,5-19.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