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佩文
Pei-Wen Chu
論文名稱: 大學生單一/多重戀情者的依附風格與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
The Research of Single/Extradyadic Lover's Attachment Styles and Gender Role Attitude-Case Study of University Stuedents
指導教授: 連廷嘉
Ting-Chia Lie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1
中文關鍵詞: 多重戀情者依附風格性別角色態度
外文關鍵詞: Extradyadic lover`s, Attachment styleds, gender role attitude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單一/多重戀情者的依附風格與性別角色態度相關研究,以全國北、中、南、東地區共250位大一至大四男女(男性110人,女性140位)之公私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關係結構問卷-中文版」與「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並以卡方考驗百分比同志性檢定、單因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典型相關與區別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
    一、 大學生曾有多重戀情經驗者,占全樣本四分之一。
    二、 不同性別、地區與戀愛次數對不同戀情者有其差異性。性別方面,男性在多重戀情經驗上高於女性;地區方面,曾有多重戀情經驗者以北區高於其他三個地方;戀愛次數方面,戀愛次數1-3次者,其發生多重戀情經驗者高於其他。
    三、 不同戀情者其依附風格有顯著差異。多重戀情者其焦慮依附與情侶間焦慮依附高於單一戀情經驗者。
    四、 不同戀情經驗者其性別角色態度未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 依附風格與性別角色態度具有積差相關存在。
    六、 依附風格與性別角色態度有典型相關存在。以母親焦慮依附與性別角色態度中的分量表有其負相關存在。
    七、 依附風格與性別角色態度能有效區分大學生不同戀情經驗,其中以情侶間焦慮具有較高的決定係數,其解釋力為62.2%。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ingle/extradyadic lover`s attachment styleds and gender role attitude-cas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250 university students (110 males, 140 females) in Taiwan.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Relationships Structures Questionnaire-Chinese, and Gender Role Attitudes.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e analyzed by χ2,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discriminate analysis method. We discovered the r Attachment Anxiety of Romantic Partner could be used to discriminate extradyadic lovers effectively . The proportion of correct classification was about 62.2%. Finally,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counselor to the future studi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愛情關係與多重戀情經驗 9 第二節 依附風格 21 第三節 性別角色態度 25 第四節 依附風格、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 32 第三章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1 第五節 實施程序 45 第六節 資料處理 47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 48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與大學生戀情差異情形 48 第二節 不同戀情經驗與依附風格的研究 53 第三節 不同戀情經驗與性別角色態度的研究 62 第四節 依附風格與性別角色態度相關情形 68 第五節 依附風格、與性別角色態度區別不同戀情經驗之大學生 83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7 第二節 結論 90 第三節 建議 92 參考文獻 95

    TVBS民意調查中心(2004年6月23日)。愛情忠誠度與包容。TVBS新聞網。引用TVBShttp://www.tvbs.com.tw/FILE_DB/files/chunruh/200406/chunruh-20040629115123.pdf
    丁青慧、劉香玲、連廷嘉(2008年10月)。大學對劈腿的看法-新竹地區為例。臺灣心理學會年會發表論文。臺北:師範大學。
    王慶福、王郁茗(2007)。大學生性別角色取向與人際能力、關係適應之比較。中山醫學雜誌,2(18),217-230頁。
    王慶福、張德榮、林幸台(1995)。愛情關係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3,92-126頁。
    田安里(2004)。雙薪家庭夫妻的性別角色態度與角色承諾對婚姻滿意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朱慧瓊(2002)。與已婚男性交往之未婚女性心理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何冠瑩(2003)。大學生愛情關係之生氣表達、生氣滿意度對愛情滿意度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心理,臺北市。
    何英奇(1981)。大學生性別角色與自我概念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4,221-230。
    余鎮民(1999)。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現象學方式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佩倫(2007)。大學生愛情品質因素探討: 人格特質、擇偶偏好與衝突調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縣。
    吳昭儀(2004)。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昭儀、吳麗娟(2005)。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241-263頁。
    呂盈潔(2009)。多重戀情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呂貞儀(2009)。大學生愛情態度與愛情衝突的生氣情緒表達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宋孟玲(2009)。大學生愛情關係忠誠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怡真、林以正(2006)。愛情關係中的情緒表達衝突之縱貫研究。中華心理學刊,1,53-67頁。
    李建偉(2010)。愛情公寓網路同居之研究:人格特質、愛情態度、愛情關係品質與不 忠的傾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美枝(1995)。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美枝、鐘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特質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12(6),260-299。
    李島鳳(2003)。依戀愛情關係的女人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卓紋君(1998)。當今心理界對愛情的研究與方向。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3),
    卓紋君(2004)。台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6,17-117。
    周文心(2011)。大學生性別角色特質與愛情風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林永貞(2012)。戀愛中大學生愛情風格、性態度與親密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宜旻(1994)。愛情類型、嫉妒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縣。
    林怡君(2005)。大學生性別角色取向、性別平權態度與成功恐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林明德(2009)。戀愛出軌者的故事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旻沛、丁建谷、賴雅純、柯慧貞(2005)。不同成人依附類型大學生在網路沉癮傾向之差異。中華心理衛生學刊,4(18),93-119。
    林機勝(1996)。師院生性別角色、工作價值與任務承諾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林鑫琪、蔡素妙(2007)。大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與人際依附關係之分析研究。教育暨外 國語文學報,5,35-50。
    邱碧慧(1994)。不同依附類型之成人在人際互動中的歸因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施慧明(2009)。涉足婚外情之未婚女性其自我覺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北市。
    柳杰欣、吳麗娟、林世華(2009)。適婚男女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0),641-662。
    洪敏峰(2007)。發展多重戀情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孫育智(2004)。青少年的依附品質、情緒智力與適應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縣。
    孫頌賢、李宜玟(2011)。約會伴侶的愛情動機導向與愛情依戀系統之關聯性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0,95-110。
    孫頌賢、修慧蘭(2007)。成人依附的測量:成人世界中不同依附對象的測量差異與關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31-51。
    徐萬隆(2002)。台商外派大陸員工婚外情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包二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秦穂玟、黃馨慧(2011)。青少年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高中職學生為例。應用心理研究期刊,49,219-251。
    康健雜誌編輯部(2010年2月)。劈腿會不會變成一種習慣。康健雜誌,135,。
    張妤玥、陸洛(2007)。愛情關係中對方衝突管理方式與自身關係滿意度之關聯。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2),155-178。
    張志揚(2010)。大學生性別、性別角色取向與共依附對愛情關係品質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張秋蘭(2000)。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麗英(1996)。男性婚外情研究:一位女性新聞工作者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張儷馨(2005)。大學生性別、依附風格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實踐大學,臺北市。
    莊慧琳(2009)。大學生愛情關係之寂靜自我、愛情風格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許儀貞、吳麗娟(2004)。台灣成年女性性別角色特質、共依附和自尊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36),85-107。
    陳乃綺(2012)。臺北地區未婚男女愛情風格與婚姻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陳月靜(2001)。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的研究。通識教育年刊,3,29-42。
    陳怡憓(2009)。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自尊與愛情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亭潔(2011)。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關係品質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淑菁(1995)。女性生涯團體對增進高職女生生涯相關行為及態度的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皎眉(1995)。兩性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勤惠(2000)。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彭莉惠(2003)。女性婚外情慾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彭懷真(1993)。親密關係的學習:大學生的兩性發展考驗。婚姻與家庭月刊,大學生特刊,3。
    黃可欣(2006)。戀愛中大學生性別角色態度、人格特質與愛情態度知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倩倩(1996)。臺北市大學生性別角色、自我概念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黃碧慧(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關係忠壓力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韞臻、林淑惠、林佳筠(2011)。大學生性別角色、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學校衛生,59,105-131。
    楊美貞(2004)。台灣地區女大學生性別角色與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楊茜如(2000)。大學生愛情觀、性別角色與兩性關係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彰化市。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董福強(2004)。高職學生愛情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縣。
    劉玟英(2011)。大學生愛情中的愛情關係攻擊、愛情關係滿意度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劉玫英(2011)。大學生愛情中的愛情關係攻擊、愛情關係滿意度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劉涵穎(2009)。大學生多重戀情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青少年依附關係、知覺父母語言關係、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37),319-344。
    蔡永新(1998)。大學男性角色衝突與求助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蔡宗和(2009)。未婚男女之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
    鄭媄穗(2011)。探討大學生性別角色認同與人格特質及工作期望類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黎佩欣(2010)。大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與其婚姻角色期望、生涯抱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黎麗貞(1997)。大學女生性別角色、生涯自我效能、生涯阻礙與職業選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縣。
    羅瑞玉(2000)。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量表初探。學生輔導,70,132-151。
    羅瑞玉、徐西森、連廷嘉(2002)。台灣地區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之探討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2,685-722。
    羅瑞玉、郭明堂、張麗麗(2000)。性別角色態度量表之編製與常模建立之研究。教育部八十八年度委託專案研究報告,未出版。
    蘇巧因(2008)。劈腿者人格特質、愛情風格與衝突因應策略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蘇倩雪(2002)。屏東地區高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龔鈴智( 2005 ) 。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縣高職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高雄縣。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Boekhout, B A., Hendrick, S. S., & Hendrick, C. (2003). Exploring infidelity: Developing the relationship issue sxale. Journal of Loss & Trauma, 8(4), 283-306.
    Bowlby, J. (1958).The nature of the child’ tie to his mother.International Jorunal of psychoanalysis, 39, 350-373.
    Browm, E. M. (1999). Affairs: a guide to working through the repercussious of infidelity. New York : John Wiley.
    Buss, D. M., Larsen, R.,Westen, D.,& Semmelroth, J (1992). Sex differences in jealousy: Evolution psysiolog, and psycholo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 3, 251-255.
    Buunk, B., & Bakker, A. (1995). Extradyadic sex: The role of descriptive and injunctive norm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32, 312-318.
    Davidson B, Sollie D L. (1987). Sex role orientation and marital adjustment. Soc behav and Personality, 15, 59-69.
    Dion, K. L., & Dion, K. K. (1993). Gender and ethnocultural comparisonsin styles of love.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7, 463-473.
    Feldan, S. S., & Cauffman, E. (1999). Sexual betrayal among late adolescents: Perspectives of the perpetrator and aggrieved.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ts, 28, 235-257.
    Feldman, S.S., & Cauffman, E. (1999). Your cheating heart: Attitudes, behaviors, and correlates of sexual betrayal in lat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9(3), 227-252.
    Ganong, L. H., & Coleman, M. (1985). Sex, sex roles, and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43(3), 405-411.
    Hazan, C., & Shaver, P,(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11-524.
    Hazan, C., & Shaver, P. R.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ation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511-524.
    Hendrick, C., & Hendrick, S. (1986). Atheory and method of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2), 392-402.
    Levy, K. N., & Kell, K. M. (2010). Sex differences in jealousy: A contribution from attachment theo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2), 168-173.
    Roscoe, B., Cavanaugh, L E., & Kennedy, D. R. (1988). Dating infidelity: Behaviors, reason and consequences. Adolescence, 89(23), 35-43.
    Rubin, Z. (1970). Measurement of romantic love. Joru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265-273.
    Schmookler, T., & Bursik, K. (2007). The value of monogamy in emerging adulthood: A gendered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6(24), 810-835.
    Sheppard, V., Nelson, E., & Andreoli-Mathie, V. (1995). Dating relationships and infidelity: Attitudes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 21, 202-212.
    Sternberg, R. J(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al Review, 93, 119-135.
    Wang, Y. F., & Neville, H. A. (2006, August). Testing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Relationships Structures Questionnaire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New Orleans ,LA .
    Yarab, P. E., Sensibaugh, C C., & Allgerier, E. R.(1998). More than just sex: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self-defined unfaithful behavior in heterosexual dating relationship . Journal of psychology & Human Sexually. 10(2), 45-57.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