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一青 Liu, Yi-Ching |
---|---|
論文名稱: |
數位心智圖教學策略在國小社會領域 的教學效益探討 The Study of Learning Effects on Using Digital Mind-Map Teaching Strategy in the Social Field of th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
指導教授: |
王子華
Wang, Tzu-Hua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8 |
中文關鍵詞: | 數位心智圖 、手繪心智圖 、社會學習領域 |
外文關鍵詞: | digital mind ma, schematic mind ma, social field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心智圖教學入導社會領域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本研究採取準實驗設計,以新竹縣某國小兩班共56位學童,藉由不同的課程設計,實驗組學童以「數位心智圖」融入社會領域,對照組學童以「手繪心智圖」融入社會領域。使用量表方式探討學童在社會科學習態度、學習成就及使用教學策略後之感受等層面的影響。
實驗結果發現,在社會領域導入數位心智圖或手繪心智圖,在學習態度皆有正面影響,而實驗組學生使用數位心智圖後,對於理解類的題目優於對照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皆對教學策略有正向且肯定的態度。
本研究分析歸納而獲得結論如下:
一、在學習態度方面:「數位心智圖教學策略組」和「手繪心智圖教學策略組」的學童,學習態度皆正向肯定。
二、社會領域學習效益方面:「數位心智圖教學策略組」和「手繪心智圖教學策略組」的學童在社會領域學習成績優於教學活動進行之前,實驗組學童對於理解類的題型為高於對照組學童。
三、在「數位心智圖」教學策略和「手繪心智圖」教學策略融入社會領域之學習感受方面:實驗組在經過「數位心智圖教學」策略和對照組經過「手繪心智圖教學」策略的感受,皆為正向。
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就心智圖教學方面以及對未來研究建議等二方面提出建議,作為未來教學和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effects on using digital mind-map teaching strategy in the social field for the 6th-year students of th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In this quasi-experiment, 56 students in Hsinchu county are invited to join this investig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urse design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pplies digital mind-map using Xmind software to the social field. By contrast, the control group applies schematic mind-map to the social field. The statistic method is used to explor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grade achieve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strategy in the social subject.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digital mind-map strategy (i.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schematic mind-map teaching strategy (i.e, the control group) both have positive effects from the aspect of the learning attitude. Especiall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the digital mind map has better understanding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have positive feedbacks for these two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findings and observat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After the experiment, in terms of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the digital mind-map teaching strategy and schematic mind-map teaching strategy have positive feedbacks.
2.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digital mind-map teaching strategy and schematic mind-map teaching strategy have better scores than those without using the mind map in the social subject. Furthermo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digital mind map has better understanding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 After the experiment, in terms of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the digital mind-map teaching strategy and schematic mind-map teaching strategy have positive feedbacks.
Finally, two suggestions will be provided in this thesis for the interested researchers' 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凰雅(2015)。合作學習法應用於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社會技巧之個案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嘉陵(2004)。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議題融入教學之探討。載於林生傳(主編),國民
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二)( 395-410頁)。臺北:教育部。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與評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高雄。
王金國(2002)。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王碧惠(2006)。合作學習對國小自閉症兒童合作技巧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王開府(2008)。心智圖與概念模組在語文閱讀與寫作思考教學之運用。國文學報,
43期,263-296。
王開府(2007)。概念模組在語文思考教學評量之運用──以心智圖為例。取自:
teach.eje.edu.tw/data/files/edushare/SIG00010/C3/1206889282.doc
王浩博(1997)。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標準與社會科未來走向。載於臺灣省國民教師研習
會(主編)。國民小學社會科新課程論文專輯(89-90頁)。
王瑞萍(2014)。數位心智圖法對國小四年級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
王美宜(2010)。心智圖教學法運用於國中九年級原住民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 。取自 (2015年12月5日)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
余政賢(2006)。國小社會領域應用數位式問題導向學習設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吳如真(2010)。心智圖法應用於國中生記敘文寫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海
洋大學,基隆。
李宜玫、王逸慧、林世華(2004)。社會領域分段能力指標之解讀-由Bloom教育目標分
類系統(修訂版)析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1-34。
李正芬(2014)。心智繪圖在國小六年級學生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李孟珍(2008)。國小兒童學習風格與社會學習領域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李佳恩(2015)。合作學習對國中七年級學習Scratch程式設計的學習態度及成效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李秋芳(2000)。國小高年級社會科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屏東。
李緒武,蘇惠憫(民77)。社會科教材教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緒武(1984)。社會科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惠芬譯(2009)。心智圖圖解術-系統思考創意滿點。中也楨二著。台北:世茂出版社。
李欣蓉(2005)。自主學習方案實踐中教師實務知識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台北教育大學,台北。
何榮桂(民91a)。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與策略。資訊教育,88,1-2。
何榮桂(民91b)。臺灣資訊教育的現狀與發展-間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資訊教育,87,22-48。
何榮桂、陳麗如(民90)。中小學訊教育總藍圖的內涵與精神。資訊教育,85,22-28。
吳佩珍(2014)。數位心智圖融入歷史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
八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吳國江(2004)。應用心智管理軟體在生活科技之教學。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3),48-58。
呂愛珍(民82)。國民小學社會課程與教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呂學書(2011)。利用心智圖軟體於國小潮間帶生態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
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呂婉榕(2011)。心智圖法融入寫作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語文創造力及寫作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邱建明(2005)。資訊融入國小社會領域教材資源庫之學習成效分析-以全球議
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
林生傳(民77)。新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清山(譯)(198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原作者:Maye)。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林佳芬(2013)。運用團體心智圖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之行動研究-以五年級社會科教學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林秀娥(2008)。心智繪圖在國小五年級記敘文寫作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秀娥(2008)。心智繪圖的理論與應用。國文天地,23,8,33-39。
林宛儀(2015)。國中生心智圖運用對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以八年級國文科為例(未出
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
林慧珊(2011) 。心智圖教學對五年級學童創造力與語文學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新小牛頓雜誌(2010)。亞馬遜雨林正在消失(2010年1月)。新小牛頓雜誌,64,1,20-25。
黃政傑、林佩璇(2004)。合作學習。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雅婷(2009)。台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PIRLS2006報告(第
二版)。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柯華葳、秦葆琦(民82)。學童在社會科還需加強的智能,國教學報,2,63-86。
柯華薇(2009)。教出閱讀力 2:培養Super 小讀者。臺北市:天下。
柯華薇(民86)。國民小學社會科新課程的特色。載於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室研習會(主
編),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147-153。
柯華薇(民88)。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殊工作小組。
邱垂昌、陳瑞斌(2000)。應用概念構圖於會計教學與評量之研究。政大學報,81,
37-66。
吳如真(2011)。心智圖法應用於國中生記敘文寫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
胡雅茹(2010)。心智圖超簡單。晨星:台北。
洪蘭(2003)。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臺北市:天下雜誌。
洪靖雅(2011)。電腦化心智圖應用於寫作教學對國小五年級新住民子女寫作態度與寫作
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
范美玲(2014)。心智圖法教學策略對國中學生創造力及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公民科
課程實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
范麗萍(2014)。心智圖教學對高一學生國文科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孫易新(2010)。培養孩子的思考力與學習力。台北市,浩域企管。
孫易新(2001a)。心智圖基礎篇mind mapping:多元知識管理系統。台北:耶魯。
孫易新(2001b)。心智圖進階篇mind mapping:多元知識管理系統。台北:耶魯。
孫易新譯(2003)。心智圖思考法(穿越時空的智慧四重奏)。(原作者: Buzan, Tony)台北:
浩域企管。
孫易新,陳素宜譯(2007)。心智圖魔法師。台北:耶魯。
孫易新(2013)。台灣心智圖法學位論文研究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台北。
孫易新(2013) 。心智圖理論與應用。台北:商周。
孫易新(2007),心智圖聖經-心智圖法理論與實務篇(原作者Tone Buzan) 台北:耶魯。
涂志賢、程一民(2001)。新北市教育中華民國102年3月/第六期,頁67-71。
徐藝華(民88)。增加互動促進學習-張清濱主任談小班教學的精神。師友,88年7月,
p.14-21。
張簡鈺靜(2014)。國小社會領域教學應用學習共同體策略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
未來少年月刊(2012)。動物大旅行(2012年10月)。未來少年月刊,22,41-43。
陳國彥(1998)。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教育。國教天地,128,8-11。
陳國彥(民88)。社會科課程與教學。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師
班上課講義。
陳盈達(2014)。心智繪圖法課程之學習成效研究-以南投縣政府社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
陳麗紅(2004)。資訊科技融入社會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
東師範學院,屏東。
陳麗華(2002)。教學特性與策略。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領域課程設計與教
學策略(193-256頁)。臺北:師大書苑。
陳瑞貞(2015)。心智圖教學策略對國小四年級閱讀理解與閱讀心得寫作之行動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陳素宜,孫易新譯(2007)。心智圖魔法師。台北:耶魯。
陳凱琦(2015)。合作式與個人式電腦心智圖對以英文為第二外語大學生的英文寫作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許永明(2015) 。結合科學閱讀與心智圖教學以提升國小學童科學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許素甘(2004)。展現你的創意:曼陀羅與心智繪圖的運用與教學。台北:心理。
張逸君(2009) 。 以心智圖建構經典童話的讀寫<灰姑娘>、<拇指姑娘>、<小美人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 。
章淑貞(2014)。基於賽局理論之電腦輔助合作學習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國語課
程學習態度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莊景益(2008)。心智繪圖結合摘要教學法與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寫
作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郭憲仁(2014)。分組合作學習對偏遠地區八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探討-
以平方根與近似值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郭碧雲(2015)。應用心智圖增進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寫作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教育部(民81)。國民小學教學方法手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7)。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8)。基本能力實踐策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國民小學教學方法手冊九年一貫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黃炳煌(2002)。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臺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主編)(民88)。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內涵及其示例。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民86)。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民87)。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雯琪(2015)。以心智圖法提升國小學生說故事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
游光昭、蔡福興(2001)。電腦化心智繪圖在創造思考教學上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34,
10,14-16。
游紹謙(2013)。心智圖法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以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
學,花蓮。
曾明鈺(譯)(2010)。心智圖活用術。(原作者:Tony Buzan)。台中市:晨星。
曾俊凱(民91)。從社會學習領域之發展談E世代教師專業成長。台北縣教育局
國教輔導團九年一貫手拉手EASY GO教育資源網站。
取自http://ezgo.tpc.edu.tw/social/main.htm
詹求孚;陳芳智(1990)(原作者: Buzan,Tony)。開發你的腦力。台北:遠流
廖久怡(2010)。心智繪圖筆記訓練方案影響國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
:以嘉義縣朴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鄒小蘭(2004)。心智圖的技巧與教學。創造思考教育,12,37-44。
趙健成(2009)。自由軟體心智圖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於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
歐用生(民88)。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盧富美(1994)。國民小學社會科教材教法。初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魏靜雯(2003)。心智繪圖與摘要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摘要能力
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蕭月穗(民89)。國小教室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國教之聲,第33卷第4期,p.12-16。
蕭雲菁(譯)(2006)。心智圖筆記術。(原作者:William Reed)。台中:晨星。
鄭秀方(2007)。心智圖法作文教學方案對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能力表現與寫作興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翟文明;楚淑慧(2008)。圖解思考法。黑龍江: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蔣素靜(民74)。課程目標之研究-並兼評述現行國小社會科目標(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PISA 2006閱讀素養表現特徵課程與教學季刊 2009, 13(1),頁21~46。
Xmind軟體網站,2015/11/20取自http://actsmind.com/blog/
貳、英文部分
Buzan,T.,&,B.(1993).The mind map book: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New Yook:Plume.
Buzan,T.,&,B.(1995).The mind map book-radiant thinking the major evolution in human thought.London:butler &Tanner Ltd.
Buzan,T.(1997).Use your head.London:BBC Worldwide.
Buzan,T.(2001).Head strong-how to get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fit.London:
Thorsons.
Buzan,T.(2002).How to mind map.London:Thorsons.
Buzan,T.,&,Jo,G.W.(2003).Brain Child-how smart parents make smart kids.London:Thorsons.
Collrtte,A.T. & Chiapprtta,E.L.(1989).Science instruction in the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s. Columbus,Ohio,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Irwin,J.W.(1991).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cesses(2nd ed.).Needham Heights,MA.:Allyn & Bacon.
Irwin,J.W.(2007).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cesses(3rd ed.).Boston,MA.:Allyn & Bacon.
Johnson,D.W. et al.(1993).Cir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m.Minnesota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Johnson,D.W. et al.(1994).The New Cir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School.ASCD.
Slavin,R.E.(1989).Research on cooperative learning:Consensus and controversy.Educ ational Leadershio,47(4),52-54.
Slavin,R.E.(1990).A practical guide to coperatine learning. Boston:Allyn and Bacon.
Williamson, P., & Carnahan, C . R.(2012).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files of high-fuctioning students on the sutism spectrum,: a grounded theory.Exceptional Children,78(4),499-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