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綉端
論文名稱: 結合語法與修辭的成語教學研究-以鐵山國小六年勤班為例
指導教授: 黃陶陶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04
中文關鍵詞: 成語成語教學語法修辭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idiom, idiom instruction, syntax, rhetoric,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於國民小學實施結合語法與修辭的成語教學之可行性及侷限性,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的方式,以研究者任教之六年級學生為教學研究對象,實施結合語法與修辭的成語教學。研究者設計的成語教學課程,依據學生能力興趣及學習需求,以成語結構與修辭、搭配文體的成語、趣味成語等三大主軸,規劃十二個單元進行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成語的語法、修辭技巧,賞析成語意涵的文化之豐、意境之美,以及運用在語文文字中所散發的生命力。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成語的能力。
    本研究獲致的結論如下:
    一、藉由成語教學能增進學生對成語定義和特色的了解。
    二、藉由成語教學能讓學生了解成語的語法結構及修辭技巧。
    三、藉由成語教學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藉由成語教學能增進學生運用成語的能力。
    五、藉由成語教學能提升學生各類語文表達能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加以探討、省思,對於成語教學及未來研究提供建議。做為教師及後續研究者實施成語教學之參考。

    關鍵字:成語、成語教學、語法、修辭、行動研究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carrying out the Chinese idiom instruction of combining syntax and rhetoric with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Also, we will discuss about the problems that may occur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present the solutions and strategies.
    The research uses an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aking the six-grade students who are the researcher’s students as the target group and teaching them idioms that combine syntax and rhetoric. The idiom instruction course is based on three main topics: the structure and the rhetoric of the idioms, the idioms that go along with the text and interesting idioms. The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welve units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abilities, interests and learning need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we lead the students and teach them how to master the syntax and the rhetorical techniques of the idioms while analyzing the cultural abundance, the beautiful meanings and the vitality of the idioms when applying them in words. This course will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ies in using idioms nimbly.
    The research obtains the conclusions as below:
    1. Through the idiom instruction course, the students will hav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fin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ioms.
    2. Through the idiom instruction course, the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syntax and rhetorical techniques of the idioms.
    3. Through the idiom instruction course, the students’ interests in learning languages will be increased.
    4. Through the idiom instruction course, the students will develop better idioms application abilities.
    5. Through the idiom instruction course, the students’ expressive abilities in various languages will be elevated.
      At last, we will discuss and review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offering suggestions on idiom instruction for its future research. This report may be a reference to the teachers and be further used by researchers on idiom instruction.

    Key words: idiom, idiom instruction, syntax, rhetoric, action research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成語的定義與來源 7 第二節 成語和四字格、慣用語、諺語及歇後語的辨析 12 第三節 成語的結構和感情色彩 20 第四節 成語的語法與常用修辭格 29 第五節 成語教學探討與教育價值 37 第六節 臺灣、大陸地區與成語教學相關之研究 4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9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5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情境 63 第三節 成語教學之設計與單元教學 67 第四節 研究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83 第五節 資料的檢核 85 第四章 成語教學之實踐歷程 87 第一節 課程介紹與教學前測 87 第二節 成語結構、來源特色與其修辭教學 98 第三節 配合各類文體的成語教學 124 第四節 趣味類成語教學 185 第五章 教學成效與教學省思 245 第一節 教學成效 245 第二節 教學省思 26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73 第一節 結論 273 第二節 建議 278 參考文獻 281 一、專書 281 二、期刊論文 282 三、網路資料 286 附錄 287 附錄一 前測問卷 287 附錄二 後測問卷 288 附錄三 給家長的一封信 293 附錄四 新加坡小學成語表 294 表次 表2-1 成語與四字格、歇後語、諺語及慣用語之辨析 19 表2-2 成語結構分類比較表 24 表2-3 成語修辭格式一覽表 35 表2-4 近年來臺灣地區成語教學相關論文一覽表 48 表2-5 臺灣地區國小成語教學相關論文一覽表 50 表2-6 近年來大陸地區成語教學相關論文一覽表 56 表3-1 鐵山國小學生語文能力背景SWOTS分析 65 表3-2 康軒版本國語文教科書一到六年級成語一覽表 68 表3-3 康軒版本國語文教科書成語源流分析表 72 表3-4 康軒版本國語文教科書成語修辭分析表 73 表3-5 康軒版本國語文教科書成語結構分析表 75 表3-6 康軒版本國語文教科書成語分類表 80 表3-7 成語教學課程大綱 82 表3-8 各種原始資料編碼的意義 85 表4-1 成語教學前測成語認知與態度彙整表 88 表4-2 成語教學前測成語語彙統計表 89 表4-3 成語教學前測成語語彙彙整表 90 表4-4 成語教學前測非成語語彙彙整表 91 表4-5 成語教學前測成語故事填答彙整表 92 表4-6 成語教學前測學生填答成語故事來源分析彙整表 94 表4-7 成語教學前測成語和一般語詞差異彙整表 95 表4-8 成語教學前測學生填答運用成語之好處彙整表 96 表4-9 成語教學活動設計一 98 表4-10 第一單元成語組成成分的詞性分析學生填答彙整表 103 表4-11 第一單元成語結構學生填答彙整表 105 表4-12 第一單元成語特色學生填答彙整表 106 表4-13 成語教學活動設計二 111 表4-14 第二單元成語修辭格式學生填答彙整表 117 表4-15 第二單元學生課後心得彙整表 119 表4-16 成語教學活動設計三 124 表4-17 第三單元成語義涵填答彙整表 130 表4-18 第三單元成語應用填答彙整表 131 表4-19 第三單元成語造句彙整表 131 表4-20 第三單元學生課後心得彙整表 132 表4-21 成語教學活動設計四 138 表4-22 第四單元成語填空填答彙整表 145 表4-23 第四單元成語應用填答彙整表 145 表4-24 第四單元成語造句彙整表 146 表4-25 第四單元學生感興趣類別填答彙整表 147 表4-26 成語教學活動設計五 151 表4-27 第五單元學生感興趣類別填答彙整表 157 表4-28 第五單元成語造句彙整表 159 表4-29 第五單元學生活用成語填答彙整表 160 表4-30 成語教學活動設計六 164 表4-31 第六單元成語造句彙整表 169 表4-32 第六單元活用成語填答彙整表 171 表4-33 第六單元學生感興趣類別填答彙整表 172 表4-34 成語教學活動設計七 175 表4-35 第七單元學生感興趣類別填答彙整表 180 表4-36 第七單元成語語義判別填答彙整表 181 表4-37 第七單元字面義與引申義區別填答彙整表 181 表4-38 成語教學活動設計八 185 表4-39 第八單元成語填空彙整表 192 表4-40 第八單元成語語義判別填答彙整表 192 表4-41 第八單元同義反義成語區別填答彙整表 193 表4-42 第八單元學生學習興趣填答彙整表 193 表4-43 第八單元成語造句彙整表 195 表4-44 成語教學活動設計九 199 表4-45 第九單元學生學習興趣填答彙整表 206 表4-46 第九單元成語造句彙整表 207 表4-47 第九單元包含數字的類成語語義判別填答彙整表 208 表4-48 第九單元成語褒貶義區分填答彙整表 209 表4-49 成語教學活動設計十 212 表4-50 第十單元學生學習興趣填答彙整表 219 表4-51 第十單元成語語義理解填答彙整表 221 表4-52 第十單元成語運用填答彙整表 221 表4-53 第十單元成語結構填答彙整表 222 表4-54 成語教學活動設計十一 226 表4-55 第十一單元學生學習興趣填答彙整表 233 表4-56 第十一單元成語造句彙整表 234 表4-57 第十一單元成語運用填答彙整表 235 表4-58 第十一單元成語結構填答彙整表 236 表4-59 第十一單元圖畫成語彙整表 236 表4-60 成語教學活動設計十二 240 表5- 1 成語教學後測問卷學生自我學習狀況評估統計表 245 表5-2 成語教學後測問卷各類成語填答則數彙整表 247 表5-3 成語教學後測問卷語義理解填答彙整表 248 表5-4 成語教學後測問卷成語應用填答彙整表 249 表5-5 成語教學後測問卷成語故事義涵填答彙整表 251 表5-6 成語教學各單元學習單成語結構認識彙整表 255 表5-7 成語教學學習單成語修辭認識結果彙整表 256 表5-8 成語教學學習單成語特色認識填答結果彙整表 256 表5-9 成語教學學習單成語義涵理解填答結果彙整表 257 表5-10 成語教學學習單成語造句填答結果彙整表 258 表5-11 學生聯絡簿成語應用情形 263 圖次 圖3-1 研究流程圖 60 圖3-2 研究進度干梯圖 62 圖3-3 康軒版本國語文教科書各年級教材成語編排數量直條圖 71 圖4-1 小天使位置示意圖 110 圖4-2 S17漫畫版塞翁失馬 184 圖5-1 S15聯絡簿回應 264 圖5-2 S15聯絡簿運用成語情形 267 圖5-3 S12聯絡簿運用成語情形 268 圖5-4 S16聯絡簿運用成語情形 269 圖5-5 S21聯絡簿運用成語情形 270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辭典編輯室編(1996)。現代漢語辭典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孔令達、姚國榮主編(1998)。語法.修辭.邏輯。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王寧、鄒曉麗(1999)。詞彙應用通則。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史式(1979)。漢語成語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向光忠(1982)。成語概說。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字解文說工作室(2002)。胸有成竹說成語。臺北:商周出版社。
    何三本(2002)。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杜淑貞(1986)。小學作文教學探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新建,羅新芳,樊鳳真(1997)。成語和諺語。鄭州:大象出版社。
    汪中柱(2007)。成語原來如此。臺北:如意文化出版社。
    邢公畹(1994,第一版)。現代漢語教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武占坤、馬國凡(1980)。諺語。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臺北:遠流出版社。
    夏征農主編(1992)。辭海。臺北:東華。
    馬國凡(1997)。成語。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崔希亮(1997)。漢語熟語與中國人文世界。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康軒版(2007)。語文領域本國語文第1-12冊 。臺北:康軒文教事業有限公司。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莫彭齡(2001)。漢語成語與漢文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李麗霞(2001)。行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新雄等編著(2005)。語言學辭典增訂版。臺北:三民書局。
    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南宏圖書公司。
    黃光雄、簡茂發(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師大書苑。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慶萱(2002)。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
    楊家駱編纂(1958)。中華大辭典。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溫端政 (2005)。漢語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國小戲劇創作課程之教學轉化。臺北:師大書苑。
    臺灣商務編纂(1991)。辭源增修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劉叔新(2005)。漢語描寫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潔修(1985)。成語。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潔修(2003)。成語源流大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劉蘭英、孫全洲主編(1990)。語法與修辭。臺北:新學識出版社。
    鄭振濤主編(1996)。語文百科大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錢玉蓮(2006)。現代漢語詞彙講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繆天華等編(1987)。成語典。臺北:復興書局。
    羅竹風主編(1992)。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日日談】迎接中文時代的來臨(2004/3/1)。國語日報,第2版。
    文非(1999)。感情“變色”的成語。閱讀與寫作, 3, 43-44。
    王化鵬(2001)。漢語成語中的歷史文化積澱。煙台師範學院學報,18(4),82
    王聿發(2001)。成語中的修辭格。北京教育,5, 29。
    王淑貞(1998)。成語的趣味教學(一)。建中學報,4, 39-61。
    王淑貞(1999)。成語的趣味教學(二)--生肖成語彙編及應用。建中學報,5,551-576。
    王月鳳(2005)。國民小學本國語文審定本成語內容分析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王美玲(2004)。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成語教學。湖南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論文,未出版,湖南。
    古敬恆(1994)。成語語義特點的文化觀照。綏化師專學報,3, 41。
    左林霞(2000)。成語褒貶色彩的歷史演變。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17:6, 17。
    左東琳(2002)。語文教學中的成語教學。遼寧師範大學學科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遼寧。
    左志軍(2006)。從認知角度看漢語成語習得。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山東。
    朱小明(2006)。論新加坡小學的華文成語教學。暨南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廣東。
    田少青(2002)。教學中的幾個問題。大連民族學院學報,4, 87-88。
    任庚(1997)。成語教學探微。寧夏教育,Z2, 60-61。
    伍騰(1999)。四個字構成的詞語不一定是成語。湖南教育,1, 42。
    江惜美(1994)。成語故事教學指導。國語文教育通訊,8, 31-35。
    何永清(2005)。成語的語法與修辭及其教學探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6:1, 13
    何淑貞(2005)。成語是言語的珠璣。中國語文,99(3), 4-7。
    呂杰(2007)。漢語成語的修辭功能。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1。73-74。
    李炳傑(1986)。成語的語法。中國語文,58(6), 20-28。
    李嫻霞(1995)。論漢語成語的價值系統。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 54-55。
    吳秋梅(2007)。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二年級寓言式成語故事教學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清山、林天佑(1999)。教育名詞-行動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27,66-68。
    汪美玞(2008)。多媒體融入國小四年級成語教學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卓享億(2006)。成語故事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運用於國小三年級閱讀教學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月萍(2004)。第二外語學習者處理成語的過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志成(2007b)。教育行動研究的迷思與省思。元智大學 第二屆倫理與身體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9。
    林繼生(1994)。積學以儲寶-做好作文平常的涵養工夫。國文天地,9(12),91-95。
    姚振強(2006)。成語教學點滴談。福建教育學院學報,5,99-100。
    姚鵬慈(2000)。”成語與文化”札記。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4, 86。
    封小雅(2002)。成語中的文化因素。語言研究,s1, 64-67。
    凌火元(2004)。把握成語規律,提高成語教學效率。廈門教育學院學報,6(4), 59-60接68。
    孫世民(1995)。談成語教學。中國語文,453,63-65。
    孫雪敏(1999)。成語語義褒貶轉化試析。語文建設,4, 19-20。
    徐秀華(2004)。寓言在國小語文教學之應用研究-以先秦寓言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徐春暖(2006)。淺析漢語成語語義的發展。陝西教育(理論版) ,2, 270。
    徐曉敏,鄭印(2003)。淺談成語、歇後語的區別與聯繫。克山師專學報,2,52。
    涂淑遠(2006)。國小高年級國語教科書中成語之內容分析及教學研究 。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語文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高思嘉(1996)。談談《西遊記》中成語、俗語的運用與儒家傳統。文史雜誌,4, 26。
    高紅芳(2004)。論漢語成語在中學語文學科中的教學功能。內蒙古師範大學學科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內蒙古。
    張文一(2006)。中高級程度留學生漢語四字格成語習得與教學。暨南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廣東。
    張少芳(2006)。漢語成語感情色彩轉化再析。漢字文化,4, 46。
    張志瑋(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國民小學低年級語文領域本國語文審定本修辭方式之比較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君松(2005)。泰國學生學習中文成語的困難及教學補救策略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英榮(1995)。成語教學點滴談。中國語文教學, 2, 86-88。
    陳詠濬(2007)。多媒體限制式寫作對學童寫作成效之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臺北。
    郭依婷(2008)。國小高年級成語電腦適性測驗之發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曹陽(2004)。“熟記成語”教學建議。小學教學研究,1, 10。
    莫彭齡(1996)。試論“成語聯想教學法”。常州工學院學報,3, 61-65。
    曾繁平(2001)。在成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語文教學與研究,23, 48。
    黃兵(2004)。漢語成語修辭的文化闡釋。宿州師專學報,19(1), 44。
    黃亭郡(2007)。電腦動畫融入國小成語故事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玲玲(1993)。當代常用四字成語研究。國立臺灣體專學報,3 , 156-158。
    黃福鎮(2001)。成語教學初探。國文教學,196, 86-90。
    黃麗輝(2004)。以漢語為母語的英語學習者對不同類型的英語成語的理解。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廣東。
    楊翠蘭(2005)。漢語成語的語法功能研究。煙臺教育學院學報,11(3), 23 。
    葉素吟(2007)。國小五年級成語寫作教學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董緒蘭(2008)。戲劇教學活動融入高年級成語故事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志基(2001)。注重發掘成語在語言學習中的獨特價值。語文建設,12,43。
    蔡智敏(2001)。學習中文四字格成語的困難及教學補救策略-以印尼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蔣曉杰. 黑嘉鑫(2006)。成語的意義建建及形式特徵。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5,14。
    蔣靜雅(2004)。不拘一格 教學成語。中小學教學研究,1,56。
    鄭培秀 (2005)。成語句法分析及其教學策略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鄭博真(1993)。資優學生成語教學及其評量題目設計舉例。特教園丁,9(2), 9-12。
    鄭雅霞、黃居仁(1989)。成語的語法表達形式與自然語言剖析。國文天地,5:6, 59-62 。
    鄭曉(2002)。漢語成語與漢民族文化。浙江師範大學學報, 27(3), 35。
    蕭嫺慈(2001)。關於學生成語練習的策略。中國語文,90(1), 71-73。
    謝新衛(2006)。第二語言教學中成語教學探析。語言與翻譯,4, 64-67。
    羅新芳、趙瑛(1995)。漢語成語四字格淺論。天中學刊,10(4), 62-63。
    劉冠妏(2007)。兒童中文成語理解能力之發展研究。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淑貞(2003)。成語教學方案對自閉症學生閱讀及溝通能力增進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蘇靜芳(2004)。國中國文成語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三、網路資料
    香港課程發展處目標為本課程中國語文科學習綱要補篇:第一及第二學習階段(小學一至六年級)(1996)。2007.08.01擷取自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779&langno=2
    新加坡教育部制定小學華文課程標準(2002)。2007.08.01擷取自http://www.moe.gov.sg/cpdd/doc/chinese/CLSyllabus%202002%20%20Folder/CL%20Syllabus%20Primary%202002.pdf
    教育部成語典(2005)。http://140.111.34.46/chengyu/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