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戴熒蓮
論文名稱: 生命教育融入一年級國語科教學之研究
指導教授: 簡翠貞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生命教育課程圖畫書國語教科書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Picture Books, Chinese Textbook,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是探討融入式的生命教育教學方案,利用圖畫書以「生命教育」的觀點融入國小一年級國語科的教學是本研究的重點。研究者以任教班級的學生為對象,利用學習單、小書製作、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表以及課堂和課後的觀察等各種方式蒐集資料,並分析這些資料,以了解學生在實施生命教育前、後觀念及行為的改變情形。

    本研究歷程主要想達到以下目的:
    一、瞭解兒童生命教育的意義及內涵。
    二、探究實施融入式生命教育過程後學生所產生的情意方面的變化。
    三、探究生命教育實施過程中,老師所面臨的教學困境。
    四、透過融入式生命教育課程的研究及成效,供相關人員作為推展生命教育的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學生方面
    (一)看重自己方面
    1、對所有生命的尊重
    2、肯定自己
    (二)尊重他人方面
    1、同儕關係的改變
    2、尊重和自己不同的人
    3、親友關係
    (三)敬重自然方面
    1、環保教育
    2、死亡教育
    (四)語文能力的提昇
    1、說(或寫)完整的句子
    2、抓住重點說話
    3、良好的聆聽態度
    (五)喜愛閱讀
    二、教學者的省思和成長
    (一)增進了師生的感情
    (二)在閱讀教學中讓我省思自己
    (三)為了配合國語科的教學,課程的編排未平均的顧及生命教育的每一個向度
    (四)缺乏體驗性的活動
    (五)閱讀教學之後的語文活動不夠多

    最後根據本研究的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如下:
    一、結論
    (一)生命教育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實現,不意見到成效,但仍可以見到學生觀念的改變。
    (二)情意教學的成效難以評量
    (三)生命教育融入課程中是必要的
    (四)運用圖畫書教導兒童生命教育是可行的
    二、建議
    (一)對教學者的建議
    1、老師可選擇適當的時機、科目,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學。
    2、可減少圖畫書的數量,配合其他的活動,或許更能深入探討生命的真諦,增加孩子的語文能力。
    3、要掌握適當的時間,隨機教學,成效才會更好。
    4、生命教育的教學應考慮小朋友的心理狀態。
    (二)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1、可把生命教育融入其他年級國語科的教學。
    2、可把生命教育融入其他學科的教學,比教孩子其他方面的知識更為受用。
    3、設計體驗活動時要注意後續的教學,以免抹煞了老師要學生體驗生命珍貴的美意。


    The research is meant to present curriculum design which infused life education with picture books in Elementary School ,Grade One, Chinese studies. The researcher tends to research the students who are in my class by learning sheets, producing little books, students’ presentation in class and teachers’ observation in or after class, analyze the data and know the changes of behaviors and concepts before and after life education.
    The purposes of my research are listed below.
    1. Realize the meanings and truth of children’s life education.
    2. Search the changes of students’ affectionate after the infusing of life education into teaching.
    3. Search the teaching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life education.
    4. Afford the references about life educa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the effect of infusing life education for those who want to promote it.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below
    1. About the students:
    (1)Respect oneself:
    a. Respect all lives
    b. Affirm oneself
    (2)Respect others
    a. The chang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ends
    b. Respect those who are different from oneself.
    c. Realize the closeness with relatives and friends.
    (3)Respect Nature
    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b. Death education.
    (4)Upgrade the language ability
    a. Say (or write)complete sentences
    b. Know the focal points of ones speaking
    c. Good listening attitudes.
    (5)Enjoy reading

    2. The introspection and progress of the teachers
    (1)Improve the feeling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2)Reflect oneself through reading teaching
    (3)In order to go with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xtbook, the curriculum may ignore some dimensions of life education
    (4)Lack of experiencing activities
    (5)Lack of language activities after reading teaching
    Based on above study results, this research make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s follows.
    1. Conclusions
    (1)Life education is completed in daily life, although not knowing the effect apparently, but, still, we can see the students’ changes about concept.
    (2)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affective education
    (3)It is necessary to infuse life education into curriculum
    (4)It is feasible to use picture books in children life education
    2. Suggestions
    (1)For the teachers:
    a. Teachers can choose the adequate time and subjects to infuse life education
    b. Decrease the amounts of the picture books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 activities, we may know the meanings of lives and improve the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ies of children.
    c. It will be better to choose the right time to teach and teach with time.
    d.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emotional conditions when life education is taught.
    (2)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searchers
    a. It will be possible to infuse life education into Chinese in other Grades
    b. Infusing life education into other subjects is more useful than the knowledge itself .
    c. When planning experience activities, one should pay attentions to the afterwards teaching
    in order not to stop the purpose of experiencing life.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國內生命教育的背景及沿革 ………………………………6 第二節 生命教育的意義 ……………………………………………7 第三節 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內涵 ……………………………………9 第四節 生命教育的目的 …………………………………………14 第五節 國小的生命教育 ……………………………………………18 第六節 生命教育與國小國語科的關係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課程研究架構及程序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情境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課程計畫……………………………………… 36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3 第四章 研究實施 …………………………………………………46 第一節 我長大了 ………………………………………………46 第二節 小花小草的世界 ……………………………………59 第三節 好朋友握握手 …………………………………68 第四節 快樂時光………………………………………… 77 第五節 我會唱兒歌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0 第一節 教學結果 ……………………………………………90 第二節 結論 ……………………………………………97 第三節 建議 ……………………………………………… 101 參考書目…………………………………………………………… 103 附錄一《我不知道我是誰》學習單…………………………………109 附錄二《媽媽生了小弟弟》學習單…………………………………110 附錄三《小房子》學習單……………………………………………111 附錄四《小布種豆子》教學設計……………………………………112 附錄五《花婆婆》教學設計…………………………………………114 附錄六 小書製作 (一) …………………………………………116 附錄七 小書製作(二) …………………………………………117 附錄八 小書製作(三) …………………………………………118 表次 表2–1 生命教育的意義 ……………………………………………8 表2–2 生命教育的內涵(孫效智) ……………………………11 表3–1 生命教育融入一下國語科課程計畫表 ……………………37 表3–2 本研究使用的圖畫書簡介 …………………………………40 表3–3 原始資料編碼代表的意義 …………………………………44 表4–1 學習單–種豆子的感想 ……………………………………48 表4–2 上課發言–閱讀《花婆婆》的感想 ………………………51 表4–3 上課發言–「你要為班上做什麼事,讓班上更美麗?」 52 表4–4 學習單–「如何讓世界更美麗?」………………………53 表4–5 學習單–請家人說一說自己的優點。 ……………………57 表4–6 上課發言–在《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圖片中看到了什麼 60 表4–7 學習單–閱讀《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後的感想 61 表4–8 學習單–閱讀《玫瑰花開了》後的感想 …………………62 表4–9 學習單–真花和假花有什麼不同 …………………………63 表4–10 上課發言–「朋友是什麼?」 …………………………70 表4–11 上課發言 –閱讀《南瓜湯》後的感想 …………………70 表4–12 學習單–閱讀《威廉的洋娃娃》後的心得 ………………78 表4–13 學習單–閱讀《我們的樹》後的感想 ……………………80 表4–14 學習單–想對校園中喜歡的樹說的話 ……………………81 表4–15 學習單–閱讀《媽媽生了小弟弟》後的感想 ……………83 表5–1 生命教育圖畫書教學時間表 ………………………………90 表5–2 上課發言–本學期印象最深的一本書 ……………………98 表5–3 情意教學評量表 ……………………………………………100 圖次 圖3–1 生命教育融入國語科之教學課程架構圖 ……………………32 圖3–2 研究流程圖 ……………………………………………………33 圖3–3 教學現場平面圖 ………………………………………………35

    壹、中文書籍:

    方素珍譯 芭芭拉•庫尼圖、文(2002)。花婆婆。台北:三之三。

    市川里美(1997)。玫瑰花開了。台北:漢彥文化。

    台北市立興華國小師生著(2002)。打開一本書–興華國小師生共讀記錄 第一冊。台北:遠流。

    台北市立興華國小師生著(2002)。打開一本書–興華國小師生共讀記錄 第二冊。台北:遠流。

    台北市立興華國小師生著(2002)。打開一本書–興華國小師生共讀記錄 第三冊。台北:遠流。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李紫蓉圖 崔麗君文(1994)。媽媽生了小弟弟。台北:光復。

    邱孟嫻譯 Lars Klinting圖、文(1999)。小布種豆子。台南:企鵝圖書。

    林真美譯 維吉尼亞•李•巴頓圖、文(2001)。小房子。台北:遠流。

    林敏宜(2003)。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

    林鶯譯(1999)。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戰。台北:張老師。

    約克•米勒圖、文(2002)。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新竹:和英文化。

    柯倩華譯 溫蒂•凱瑟曼文、圖 芭芭拉•庫尼圖(2001)。艾瑪畫畫。台北:
    三之三。

    柯倩華譯 伊芙•邦婷圖 泰德•瑞德文(2001)。我們的樹。台北:上堤文化。

    柯倩華譯 海倫•庫柏圖、文(2003)。南瓜湯。新竹:和英文化。

    桂文亞譯 辛茜亞•勞倫特圖 史蒂芬•格梅爾文(2003)。親朋自遠方來。台北:遠流。

    夏林清等譯 Altricher, Posch & Somekh 著(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
    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孫效智等編著(2004)。歌詠生命的旋律:九年一貫生命教育教案。台北:幼獅。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陳佳禧(2001)。生命教育之體認。台北:水牛出版社 。

    康軒(2003)。國小國語一下。台北:康軒文教。

    康軒(2003)。國小國語一下教師手冊。台北:康軒文教。

    張湘君、葛琦霞(2000)。生命教育一起來。台北:三之三。

    郭恩惠譯 強布雷克圖 薛弗勒文(2001)。我不知道我是誰。台北:格林文化。

    張輝道(2003)。生命教育 Go Go Go。台北:天衛文化。

    楊茂秀譯 珍妮兒•肯儂圖、文(2003)。星月。新竹:和英文化。

    楊清芬譯 夏洛特•佐羅托圖 威廉•潘訥•杜•波瓦文( 1998)。威廉的洋娃娃。台北:遠流。

    趙映雪譯 漢思•威爾罕圖、文(2003)。我永遠愛你。台北:上誼文化。

    趙鏡中主編(2000)。童書演奏 兒童讀物如何進入教學現場。台北: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劉清彥譯 湯姆•波爾圖 羅伯•英潘文(2000)。世界為誰存在。新竹:和英文化。

    劉清彥、郭恩惠(2003)。圖畫書的生命花園。台北:宇宙光。

    貳、期刊、論文部分:

    王佩蓮(2001)。在自然科和環境議題教學中落實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務。教育
    資料集刊,26,185–214。

    孔建國(1998)。點燃生命的火炬。輔導通訊,55,11-14。

    丘愛鈴(2001)。國小「生命教育」統整課程之設計。教育資料集刊,26,289-316。

    朱榮智(2001)。孔子的生命教育思想。教育資料集刊,26,81-94。

    李文瑞、林耀堂(2001)。台灣天主教會學校的生命教育–檢視其生命教育的推展及其特性。哲學雜誌,35,64-70。

    李玉貴(年不詳)。以「圖畫」「故事」「書」–培養閱讀與寫作能力
    2004年8月10日
    引自http://www.near.edu.tw/issue/J1/v18n5/5.htm

    何秀珠(2002)。生命教育「體驗活動」實施之省思-從國小全校性「護蛋活動」談起。研習資訊,19(5),80-87。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10-15。

    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台灣教育,580,12-18。

    吳財順(2000)。掌握生命脈動確立人生方向。北縣教育,33,18。

    吳敏而(2002)。國語實驗課本中之「生命教育」。研習資訊,19(5),64-72。

    吳清基、蘇進棻(2001)。新世紀的教育展望。研習資訊,18(2),1-5。

    吳庶深(2002)。活出生命的彩虹-談生命教育的意義。研習資訊,19(5),17-22。

    李華玲(2004)。楊梅國小五年一班生命教育閱讀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思伶(2003)。生命教育教學法實用篇。
    2004年12月7日引自
    http://www.iewst.fju.edu.tw/life/Book/生命教育教學法實用篇.doc

    徐美蓮、薛秋子(2000)。以建構教學編織生命教育統整課程。國教天地,134,84-85。

    孫效智(1999)。生死尊嚴與生命智慧。台灣教育,580,2-8。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4。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哲學雜誌,35,4-29。

    孫效智(2002)。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上)。研習資訊,19(5), 7-15。

    唐慧文(1999)。關懷生命首部曲–試談九二一震災與高中生命教育的關係。高中教育,7,35-37。

    郭秀光(2001)。生命教育之我見。教育資料與研究,39,62-66。

    張郁芬(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探究與實施。教師之友,42(2), 15-16。

    張茂源(2002)。珍惜擁有 把握現在 學校生命教育的實施。研習資訊,19(5), 34-37。

    張振成(2001)。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39,49-52。

    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開始–九年一貫課程中生命教育的規劃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26,237-264。

    張添洲(2002)。以學生為主體之生命教育教學策略。2002年全國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117-129。

    張德聰(2001)。生命教育的回顧與省思–綻放生命的花朵。教育資料與研究,39,11-12。

    陳德光(2001)。生命教育的宗教學基礎初探。教育資料集刊,26,59-80。
    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輔導通訊。55,6-10。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03-117。

    楊仲鏞(1998)。做個生命的好管家。輔導通訊,55,22-23。

    連廷嘉、潘郁琪(2002)。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以高中音樂科融入式課程為例。輔導通訊,69,25-29。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劃(九十年至九十三年度)。教育部。

    教育部(2003)。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
    http://210.60.194.100/life2000/lifehistory.htm

    黃玉輝(2001)。九年一貫課程中的生命教育實施策略。竹縣文教,24,84-91。

    曾志朗(1999年1月3日)。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第4版。

    黃義良(2000)。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北縣教育,33,69-77。

    曾煥棠(2001)。社會關懷教育與生命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6,131-152。

    鄭石岩(2000)。生命教育從何著手。北縣教育,33,18-24。

    劉仲芳(1999)。生命教育的課程內涵與實施。南投文教,12,14-16。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7-48。

    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39,18-20。

    劉源明(1998)。談生命教育之推展。輔導通訊,55,47-48。

    劉瑞瓊(1999)。如何落實推動生命教育,教導學生熱愛生命。台灣教育,580,54-58。

    劉鳳鸞(年不詳)。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華文世界的兒童文學創作。
    2004年12月7日引自
    http://www.fgu.edu.tw/literary/Wc-literature/drafts/HK/liu-feng-01.htm

    錢永鎮(1998)。生命教育的實施背景及基本理念。研習資訊,15(4),23-30。

    錢永鎮(1999)。如何推行生命教育–理論篇。台灣教育,580,25-28。

    錢永鎮(2000)。生命教育之套餐課程。北縣教育,33,53-57。

    錢永鎮(2001)。校園推動生命教育的具體做法。教育資料與研究,39,21-27。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