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孟弋捷
Meng, Yi-Jie
論文名稱: 小說到電視劇跨文類比較研究—— 以《琅琊榜》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為例
A Research of Fiction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s—— Take “Nirvana In Fire” And “Nirvana In Fire II”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丁威仁
Ting, Wei-Jen
口試委員: 曾志誠
Tseng, Chih-Cheng
曾志誠
Tseng, Chih-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南大校區系所調整院務中心 - 中國語文學系所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琅琊榜》《風起長林》海宴改編敘事學讀者反應理論
外文關鍵詞: “Nirvana in Fire”, “Nirvana In Fire II”, Hai Yan, Adaptation, Narratology, Reader Response Theory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章節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步驟,以及文獻回顧與探討。第二章以海宴第一部作品《琅琊榜》小說改編電視劇談起,作者海宴在新興崛起的網路小說中,作品如何脫穎而出,再從敘事學理論探討敘述視角的轉換、人物與情節的異動進行析論;第三章以海宴第二部作品《風起長林》電視劇到小說做探討,直接劇本創作受到的環境因素影響,戲劇分鏡畫面的呈現,戲劇對白到小說文字上的更動、戲劇角色真實的演繹;第四章從讀者反應理論揭開序幕,論述兩部作品跨媒體融合效應,以觀賞者的角度來論述視覺意象的表現特徵,以及重視讀者在閱讀文本產生的反應。第五章結論則交代整體的研究成果和未來展望。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purpose, research scope, research methods and steps, as well as literature review and discussion. The second chapter starts with Haiyan’s first work "Langya Bang" adapted from a TV series. How does the author Haiyan stand out in the emerging online novel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rrative perspective, characters and plo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from the TV series to the novel, the second work of Haiyan "The Wind Rises from the Forest",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direct script creation,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drama storyboard, and the dialogue from the drama to the text of the novel The change of the drama and the re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drama; the fourth chapter kicks off from the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discusses the cross-media fusion effect of the two works, discusses the express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sual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iewer,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reader's experience in reading the text. reacti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fifth chapter explains the overall research results and future prospec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4 第四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6 第二章 《琅琊榜》小說改編推演進程 15 第一節 作者書寫環境 16 第二節 敘事模式建構 19 第三節 故事人物更變 25 第四節 故事情節異動 28 第三章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戲劇創作藝術進程 37 第一節 劇本創作環境 37 第二節 敘事畫面分析 40 第三節 故事情節轉換 44 第四節 角色塑造詮釋 72 第四章 《琅琊榜》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跨媒體藝術內涵 83 第一節 讀者反應理論 84 第二節 視覺意象的融合 86 第三節 讀者反應評析 91 第四節 小結 98 第五章 結論 99 第一節 研究成果 99 第二節 思想價值的傳達 101 第三節 琅琊榜系列作品與未來展望 102 參考文獻 104

    一、 專書
    (一)《琅琊榜》作品
    海宴:《琅琊榜.卷壹》新北:繪虹企業,2015年。
    ——:《琅琊榜.卷貳》新北:繪虹企業,2015年。
    ——:《琅琊榜.卷三》新北:繪虹企業,2015年。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上冊》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下冊》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
    (二) 近人論著
    Graeme Turner著,林文淇譯:《電影的社會實踐》,臺北:遠流,1997年。
    Linda Seger著,葉婉智譯:《改編之道—將事實與虛構故事改編成影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Louis D. Giannetti,焦雄屏譯《認識電影Understanding Movies》,臺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
    九把刀:《依然,九把刀:透視網路文學演化史》,臺北:蓋亞文化出版社, 2007年。
    尹興:《影視敘事學研究》,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年。
    毛凌瀅:《從文字到影像: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研究》,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弗‧雅‧普羅普著,賈放譯:《故事形態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6年。
    多賓著,羅慧生、伍鋼譯:《電影藝術詩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年。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年。
    西摩‧查特曼著,徐強譯:《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吳東權:《文學境界》,臺北: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李歐梵:《文學改編電影》,香港:三聯書店,2010年。
    林國源:《戲劇的分析》,臺北:書林書店,1986年。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8年。
    姚一葦:《戲劇原理》,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2年。
    姚一葦:《戲劇與文學》,臺北:遠景事業出版公司,1984年。
    姚一葦:《戲劇論集》,臺北:開明書店,1969年。
    姚一葦:《藝術批評》,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姜龍昭:《電視劇編寫與製作》,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姜龍昭:《戲劇編寫概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3年。
    胡亞敏:《敘事學》,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翁振盛:《敘事學》,臺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2010年。
    郝樸寧、李麗芬:《影像敘事論》,雲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
    馬以鑫:《接受美學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年,頁38。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陳永國:《理論的逃逸: 解構主義與人文精神》,臺北:秀威資訊出版社,2014年。
    陳曉春:《電視劇理論與創作技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麥肯:《電影:理論蒙太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5年。
    傅騰霄:《小說技巧》,臺北:洪葉出版社,1996年。
    喬治布魯斯東著,高駿千譯:《從小說到電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
    須文蔚:《台灣數位文學論》,臺北:二魚文化出版社, 2003年。
    馮際罡:《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臺北:書林書店,1988年。
    黃儀冠:《從文字書寫到影像傳播——臺灣「文學電影」之跨媒介改編》,臺北:台灣學生書局印有限公司,2012年。
    楊靜:《中國電視劇敘事文化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董希文:《文學文本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年。
    董希文著:《文學文本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年。
    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路易士‧賈內梯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臺北:遠流出版社,2001年。
    潘秀通、萬麗玲著:《電影藝術新論――交叉與分離》,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9年。
    盧卡奇著,楊恆達編譯:《小說理論》,臺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
    龍協濤著,孟樊策劃:《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
    戴京京:《超級IP:互聯網時代如何打造爆款》,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
    戴維‧洛奇著,劉英武譯:《小說的藝術》,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羅婷:《克里斯多娃》,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
    龔鵬程:《文學散步》,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二、單篇論文
    (一) 期刊論文
    王中棟:〈網路文學改編電視劇如何走向成熟以花千骨和琅琊榜為例〉《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報》14卷6期(2015 年12月),頁97。
    王思琪;王勇:〈_琅琊榜_中梅長蘇的人物形象分析〉,《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年第16卷第1期,頁186-187。
    王紋:〈網路小說的繼承與發展——淺析小說《琅琊榜》和小說《基督山伯爵》中的異同與創新〉,《鴨綠江》,2015 年第3 期,頁805-807。
    王晴慧:〈賦與志怪小說的敘事接軌—以接受美學為考察視角〉,(靜宜人文社會學報 第十三卷第二期),2019 年07 月, 頁43-77。
    王慧琪:〈電視劇《琅琊榜》對架空歷史小說改編的創新〉,《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0期,頁88-89。
    任娜:〈文學文本解讀中讀者反應理論的作用〉,《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頁254。
    沃爾夫岡.伊瑟爾(Iser,Wolfgang)著,金元浦、周寧譯:《閱讀活動—審美反應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年),頁43-44。
    柯品文:〈網路文學的題材塑造與媒體影響〉,《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7月),頁25-49。
    馬婷:〈網絡熱播IP劇的敘事策略與審美心理分析——以《甄嬛傳》《琅琊榜》《花千骨》為例〉,《新興傳媒》,2016年第21期,頁43-45。
    張湘君:〈讀者反應論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1993年6月),頁285-307。
    張湘君:〈讀者反應論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1993年6月),頁285-307。
    陳淑滿:〈析論網路文學的發展與閱讀〉,《正修通識教育學報》(2014年6月),頁85-108。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 期(2000 年8 月),頁17-20。
    程錫麟:《四川大學學報‧互文性理論概述》(1996年01期),頁78。
    劉振義:〈小說_琅琊榜_主要人物的情與義〉,《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8月第19卷第4期,頁62-64。
    劉森堯:〈從小書到電影〉,《中外文學》23卷6期(1994年11月),頁29。
    蔡玫姿:〈網路架空歷史小說初探:以謝金魚《拍翻御史大夫》為例〉,《台灣學誌》第14期2016年10月,頁1-27。
    鄭明憲:〈融合內外在因素以理解視覺意象的觀賞活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第七期》,(2013年3月),頁 183-204。
    魏笑玲,陳惠良:〈讀者反應理論與《跨國的雪》〉,《赤峰學院學報》(2011年6月),頁144。
    (二)學位論文
    吳宇宏:《城市之疏離、交錯與揉合──繪畫創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 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2年。
    李靈芝:《從互文性角度看改編電視劇《琅琊榜》》,陝西:西北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論文,2016年。
    杜昕:《跨媒介敘事理論研究》,河北:河北師範學院文藝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沈鷺:《網路文學的IP狂潮》,山西:山西師範大學戲劇與影學視碩士論文,2016年。
    孟娜:《論蕭紅小說的蒙太奇敘事》,東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孟艷:《中國網絡小說影視劇改編研究》,山東:山東師範大學電影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林致妤:《現代小說與戲劇跨媒體互文性研究:以《橘子紅了》及其改編連續劇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夏婷婷:《中國大陸網路小說的影視劇改編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高文婷:《中國網路小說電視劇改編的敘事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論文,2016年。
    莊鈺瑩:《文革小說改編電影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7年。
    陳姿羽:《海宴《琅琊榜》及其電視劇改編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黃偉筠:《嚴歌苓小說與張藝謀電影之互文性》,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年。
    黃愛玲:《李碧華小說《霸王別姬》與影視戲劇的互文性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廖玉姣:《中國網路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研究》,湖南:湖南科技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劉佳靜:《電視劇_琅琊榜_中的禮文化敘事及其傳播價值研究》,河南:公立鄭州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劉易安:《天地無限《第四名被害者》及其電視劇《誰是被害者》改編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年。
    劉際洋:《網絡IP劇的發展現狀研究》東北:東北哈爾濱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論文,2019年。
    鄧翔靖:《施蟄存小說創作與電影蒙太奇》,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6年。
    應志南:《全知者類型主角的創作研究——以 電視劇《琅琊榜》為例》上海:上海戲劇學院碩士論文,2017年。
    謝玓:《《琅琊榜》的跨媒介敘事研究》,四川:四川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碩士論文,2019年。
    三、網路文獻
    林淇瀁:《林淇瀁〈網路文學〉論文 3,高速公路下的沼地:析論臺灣網路文學傳播的窘境》,1998年4月3日,檢索日期:2022年10月30日https://tea.ntue.edu.tw/~xiangyang/netliter3.htm。
    〈侯鴻亮孔笙:不選熱衷綜藝演員!觀眾審美已糊塗〉,《豆瓣》,檢索日期:2020年6月6日https://www.douban.com/note/595253696/。
    《Youtube‧琅琊榜2超長預告:黃曉明深情凝望劉昊然,新梅長蘇恐有基情戲?》,2017年12月13日,檢索日期:2018年1月7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9iNoJdnwM。
    《金羊網‧《琅琊榜1》VS《琅琊榜2》》,2017年12月21日,檢索日期:2018年1月7日 http://news.163.com/17/1221/02/D6561CPJ00014AEE_mobile.html。
    曾索狄:〈《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口碑上揚 孔笙解讀創作思路〉,《人民網》2017年12月29日,檢索日期:2018年1月7日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7/1229/c40606-29735112.html 。
    〈《琅琊榜》製片人侯鴻亮專訪〉,《新浪娛樂》,檢索日期:2020年6月6日。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5a0de950101fnq8.html
    某知名小嗑學家:〈《電視劇》橫店獨家探班專訪主演 〉,《微博》,檢索日期:2020年6月6日https://www.weibo.com/1212182847/AE9RbpfPe?type=comment#_rnd1591453042362。
    林霓安:〈對話孔笙:《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開局慢熱,大格局需要適度鋪陳〉,《知乎》, 檢索日期:2022年6月6日https://zhuanlan.zhihu.com/p/32351947。
    〈郭京飛為什麼叫卡粉男孩外號怎麼來的 源於角色濮陽纓〉,《每日頭條》,檢索日期:2022年6月6日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p6952z2.html。
    〈《琅琊榜》戲說琅琊 佛牙花絮〉,《Youtube》,檢索日期:2022年9月14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wUZreZ2Do。
    〈侯鴻亮、李雪:做不到最好 乾脆不如不做〉,《新浪娛樂》,檢索日期:2022年9月16日。https://ent.sina.cn/tv/2015-10-14/detail-ifxirmqc5122341.d.html。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電影小百科》,檢索日期:2022年10月3日https://edumovie.culture.tw/activities_info.php?id=140。
    《揭秘古代「皇帝龍袍」的大學問》,2014年11月26日。檢索日期:2022年10月31日 https://kknews.cc/zh-mo/history/8l54r6q.html。
    〈漢服:古代禦寒衣服之裘服 - 知乎專欄〉《知乎》,2020年4月15日。檢索日期:2022年10月31日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0993941。
    《如何從服裝角度來分析琅琊榜與其他古裝劇的不同?》,2017年7月8日。 檢索日期:2022年10月31日https://www.zixundingzhi.com/all/5935ecde67a13635.html。
    Sabrina Yeunh:〈從互文性到「邊緣」文學的自主性——劉吶鷗引用穆杭的三個例子〉,《虛 詞》,檢索日期:2022年11月14日https://p-articles.com/critics/544.html。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分集劇情14-18〉,《電視貓》, 檢索日期:2022年12月8日https://www.tvmao.com/drama/JS5jKyk=/episode。
    《蒙太奇Montage》, 檢索日期:2022年12月8日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1385022/。
    〈《黨同伐異》|瘋狂天才背後的輝煌的失敗〉,《豆瓣電影》, 檢索日期:2022年12月10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034317/ 。
    〈《琅琊榜》《大江大河》將拍第三部 〉,《新華網》,檢索日期:2022年6月6日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20523/4b9c71e6c3e141f989303f56849e1ced/c.htm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