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惠瑜
Chiang Hui-Yu
論文名稱: 生命教育繪本融入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f Incorporating Picture Book of Life Education in Art And Humanity Instruction for The Sixth Grade Students
指導教授: 葉忠達教授
高榮禧教授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48
中文關鍵詞: 繪本生命教育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Picture Books, Life Education, An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繪本故事,進行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課程。針對六年級二十三位學生實施教學活動。活動單元為「夢想家」、「點出自己的色彩」、「大導演-時光機」、「散播愛」、「0.01的改變」、「世界大不同」等六單元。以引發舊經驗、故事導讀、討論分享、藝術創作、延伸活動及綜合討論的模式進行教學。 具體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繪本藝術教學與生命教育議題之內涵和特色。
    二、探討國小六年級學生在繪本藝術教學之生命教育學習歷程成效及影響。
    三、研究者運用繪本實施國小六年級生命教育教學之省思和成長。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與行動研究法,綜合研究之發現,得到結論如下:
    一、透過生命教育繪本營造有意義的學習情境,進行「實踐、體驗與反思」跨領
    域的藝術與人文教學,能培養學生自信心並加強學生積極正向的生命態度與
    人生觀。
    二、透過多元的生命教育繪本藝術教學引導學生抒發心情、探索欣賞生命意義之
    學習歷程,對學生的「批判思考」、「創作潛能」與關懷惜福感恩的概念具
    成效及影響。
    三、運用繪本實施國小生命教育教學,研究者與學生一起玩一起成長,找回教學
    的熱忱與自我的核心價值,體悟教學中默契建立的重要,將孩子的需求放在
    第一位,以陪伴讓孩子打開心房,孩子們就能懂得負責任、懂得如何愛自己、
    愛別人、關懷生命、關懷大地。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the idea of picture books for life education is incorporated in the visual art classes for the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ix relevant activities are designed for twenty-three participating students, and consist of “ Dreamer “, " Show yourself ", " Director - Time Machine ", " Spread love ", " Take small steps ", and " A lot of difference between you and me ". The students begin these activities by sharing their own experience, then do some stories reading and more experience sharing as well as art creation. The activities are then concluded with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s and conducting related exercises.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explore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icture book art teaching and the issues of life education.
    2. To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 impact of picture books art teaching on the sixth grad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3. To investigate the reflection of the sixth grade students as well as matureness of researcher from the use of picture books for life education teaching.

    This study adopt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an action research. After a comprehensive study period, we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Using the meaningful learning environment, created through life education picture book, for the teach of multi-discipline topics of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in arts and humanities, students can indeed increase their self-confidence and develop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life.
    2.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expressing their feelings and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life, guided by life education picture book art teaching, do show effectiveness and have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s' “ critical thinking "," creativity potential ", and “ concepts of caring and thanksgiving ”.
    3. The researcher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using the picture books for life education. Through this process not only students learn, but the researchers grow and learn as well. In particular, the researcher regain their enthusiasm in teaching, self worth and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understanding in teaching. Furthermore, they will pu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s their priority and keep the students company, causing the students to open their heart. As a result,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know how to love themselves, love others, and care for life and the earth.

    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次 V 圖次 IX 表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生命教育的緣起內涵與目標 15 第二節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與課程教學 24 第三節 繪本的基本概念運用與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價值 30 第四節 繪本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課程設計與教學 39 第五節 相關研究 55 第三章 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 69 第一節 研究對象及場域分析 69 第二節 研究工具 75 第三節 課程設計內涵與架構 78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96 第五節 研究效度與信度 9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檢討分析 101 第一節 「從心初發,重新出發」課程活動實施歷程 104 第二節 「從心初發,重新出發」課程活動實施成效分析 170 第三節 「從心初發,重新出發」課程活動實施檢討與省思 211 第四節 「大展身手大飽口福」延伸活動與綜合分析 24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67 第一節 結論 268 第二節 建議 275 參考文獻 281 一、中文部分 281 二、英文部分 289 三、網路資源 289 附錄 291 附錄一 繪本《一定要比賽嗎》:夢想家單元活動設計 291 附錄二 繪本《點》:點出自己的色彩單元活動設計 295 附錄三 繪本《花婆婆》:散播愛單元活動設計 298 附錄四 繪本《一點點》:0.01的改變單元活動設計 303 附錄五 繪本《你最重要的東西是甚麼》世界大不同單元活動設計 306 附錄六 繪本《一定要比賽嗎?》藝術創作家長回饋表 309 附錄七 繪本《點》藝術創作家長回饋表 310 附錄八 繪本《不是我的錯》藝術創作家長回饋表 311 附錄九 繪本《花婆婆》藝術創作家長回饋表 312 附錄十 繪本《花婆婆》藝術創作家長回饋表 313 附錄十一 繪本《一點點》藝術創作家長回饋表 314 附錄十二 繪本《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藝術創作家長回饋表 315 附錄十三 情緒面面觀-這真的都是我嗎?學生創作說明與研究者回饋 316 附錄十四 天生我材必有用學生作品 318 附錄十五 天生我材必有用學生創作說明與研究者回饋 319 附錄十六 點出自己的色彩:人人都是藝術家學生創作作品 321 附錄十七 不是我的錯學生創作作品 323 附錄十八 花的家學生創作作品 325 附錄十九 學生感恩卡或祝福卡創作作品 326 附錄二十 學生日行多善簿創作作品 327 附錄二十一 學生自畫像撕貼創作作品 329 附錄二十二 給N年後自己的話 331 附錄二十三 學生藝術先備經驗調查 333 附錄二十四 生活經驗調查表 334 附錄二十五 各單元上課提問或學習單提問與訪問題綱 335 附錄二十六 單元「夢想家」學生學習成效自評表 337 附錄二十七 單元「點出自己的色彩」學生學習成效自評表 338 附錄二十八 單元「大導演-時光機」學生學習成效自評表 339 附錄二十九 單元「散播愛」學生學習成效自評表 340 附錄三十 單元「0.01的改變」學生學習成效自評表 341 附錄三十一 單元「世界大不同」學生學習成效自評表 342 附錄三十二 繪本活動喜好評選表 343 附錄三十三 苜蓿芽培植家長通知單 344 附錄三十四 教學研究日誌 344 附錄三十五 生命教育繪本藝術課程家長回饋表之學生個人封面示例 345 附錄三十六 魯冰花大小事 34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素珍(譯)(2014)。花婆婆(原作者:芭芭拉庫妮)。台北市:三之三。(原著
    出版年:1982)。
    王德育(譯)(1987)。創性與心智之成長(原作者:Victor Lowenfeld)。台北市:三豪。(原著出版年:1947)。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新北市:心理。
    王文秀、田秀蘭、廖鳳池(2011)。兒童輔導與原理(第三版)。新北市:心理。
    甘麗華(2011)。生命教育:有靈性的生命力。新北市:高立。
    米亞(譯)(2012)。你最重要的東西是甚麼?(原作者:山本敏晴)。台北市:
    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05)。
    江孟蓉(譯)(2013)。療癒,從創作開始:藝術治療的內在旅程(原作者:Pat B. Allen)。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95)。
    朱惠瓊(譯)(2012)。藝術治療:自我工作手冊 (初版)(原作者:Cathy A.Mal
    -chiodi)。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年:2006)。
    何琦瑜、賓靜蓀、陳雅慧等(編)(2013)。翻轉教育:未來的學習.未來的學校.
    未來的孩子。台北市:天下雜誌。
    何福田(2001)。生命教育的由來與重要性。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
    (頁3-10)。台北市:心理。
    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2013)。搶救「無動力世代」。載於《親子天下》(編
    輯),翻轉教育:未來學習、未來學校、未來孩子。台北市:天下雜誌。
    吳秀碧(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台北市:心理。
    吳湘樺(編著)(2014)。你好色:窺探色彩心理學。新北市:大拓文化。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市:學富文化。
    吳榮鎮(2006)。生命教育推動的現況與展望。載於何福田(編),生命教育(頁
    9-21)。台北市:心理。
    吳庶深、蘇絢慧、蕭伊吟(2007)。讓生命因你而更美好。載於吳庶深(主編),
    生命真精彩:有效運用圖畫書進行生命教育教學(頁4-7)。台北縣:三之三。
    沈佳靜(2003)。幼兒繪畫表現分析與探討。幼兒保育學刊,1,64-79。
    李偉文(2010)。電影裡的生命教育。台北市:天下雜誌。
    李黑妮(2000)。傾聽孩子內心的風暴。台北縣:上游。
    李銘龍(1994)。色彩的意象:應用色彩學(頁15-38)。台北市:藝風堂。
    李佩芬、江美滿、黃雅妮、周彥彤(2015)。美力,孩子最強大的競爭力。載於李
    佩芬、江美滿、黃雅妮、周彥彤(主編),美力,孩子看不見的競爭力。台
    北市:親子天下。
    呂燕卿(1996)兒童繪畫發展之認識與實際。美育,69,11-26。
    呂燕卿(2002)。「生活課程」及「藝術與人文領域」之內涵,載於黃壬來(主編),
    藝術與人文育(頁367-400)。台北市:桂冠。
    呂燕卿(1994)。美勞科教學評量及作品評量。載於國民小學美勞科教材教法研
    究:美勞科研習進階教材。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吳永裕(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基礎概念。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
    叢(頁29-38)。台北市:心理。
    吳明富(2013)。推薦序。載於江孟蓉(譯),療癒,從創作開始:藝術治療的內
    在旅程(原作者:Pat B.Allen)。臺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95)。
    林繼偉、潘正德、王裕仁(2002)。學校生命教育現況分析。載於林治平(主編),
    生命教與集思:二OO一年海峽兩岸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宇宙光全人關懷。
    林真美(2010)。繪本之眼。台北市:天下雜誌。
    林真美(1999)。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樂趣。台北市:遠流。
    林真美(譯)(2005)。繪本之力(原作者: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台
    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1)。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運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曼麗(2000)。二十一世紀台灣視覺藝術教育新趨勢。載於王昭華(編),台灣
    視覺藝術教育研究(頁153-168)。台北市:雄獅。
    林幸宜(2005)。生命教育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金城財(2006)。一點點。台北市:慈濟禪播文化志業基金會。
    邱愛玲(2003)。中小學教師實施統整課程之問題評析與解決之道。中等教育,
    54(4),114。
    邱愛玲(2006)。綜合活動領域「生命教育」統整課程與多元智慧教學設計。載於
    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頁97-130)。台北市:心理。
    周淑卿(2002)。課程統整模式:原理與實作。嘉義:濤石文化。
    周逸芬(譯)(2010)。不是我的錯(原作者:克里斯強森)。新竹市:和英。(原
    著出版年:1973)。
    侯麗煬(譯)(1995)。孩子為什麼想自殺(原作者:Marian Crook)。台北市:生
    命潛能。(原著出版年:1988)。
    施瓊茹、羅淑齡(2014)。藝術與人文課本第七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
    理論與實務(頁1-22)。台北市:寰宇。
    孫效智(2009)。台灣生命教育的挑戰與願景。課程與教學季刊,12(3),1-26。
    徐素霞(編著)(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徐美鈴(2001)。生命的體會與反省。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
    39-50)。台北市:心理。
    陸雅青(1993)。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台北市:心
    理出版社。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
    陳英豪(2000)。生命教育-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工作。載於林思伶(主編),
    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序)。台北市:寰宇。
    陳宥潔(2007)。不同屬性國民小學階段視覺藝術課程發展設計之比較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南華大學,花蓮縣。
    陳淨修(2005)。生命教育:活出生命的色彩。台北縣:新文京開發。
    陳幗眉、洪福財(2001)。兒童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陳柏伶(譯)(2007)。一定要比賽嗎?(原作者:潔美李寇蒂斯)。台北市:格林。(原著出版年:2006)。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台北市:三民。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5)。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動方案(103年-106年)。台北市:教育部。
    陶道毓、陳淑媛(2010)。生命教育在校園。中等教育,61(2),20-33。
    張德銳(2007)。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張春興、楊國樞(1986)。心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張碧如、孟祥仁(2014)。生命教育的推動與落實。載於張碧如、孟祥仁(主編),
    生命教育(頁31-59)。台北市:洪葉。
    張子樟(1998)。閱讀的喜閱:少年兒童文學品賞。台北市:九歌出版社。
    張子樟(2009)。如何問問題:兒童閱讀Q&A。台北市:幼獅。
    張淑美、楊秀宮、劉冠鄰、張利中、王慧蘭、陳錫琦...李育嬋等(譯)(2008)。生命教育: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原作者:John P. Miller)。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87)。
    張湘君、葛琦霞(2000)。童書創意教學:生命教育一起來。台北縣新店市:三之三文化。
    郭禎祥(1991)。藝術視覺的教育。台北市:文景。
    郭瑞榮(2004)。藝術與人文能力指標轉換之前提-以視覺藝術為例。教師天地,130,4-13。
    郭恩惠(2005)。生命教育:「人與己」(教師本)高階。台北縣:彩虹愛家生命
    教育協會。
    郭聰貴編(2001)。生命教育。台南市:南師院,輔導處。
    許榮哲(2001)。教室外的第一名。台北市:許榮哲著學前美術工藝教育研究社。
    馮朝霖(2000)。畫渾沌之情、原天地之美:從情意教育到教育美學。載於崔光
    宙、林逢祺(主編),教育美學(頁1-32)。台北市:五南。
    黃淑文(2013)。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台北市:天下雜誌。
    黃迺毓(2003)。童書大家庭。台北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
    黃才郎、蔡紹中(2015)。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台灣站導覽手冊。台
    北市: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
    理論與實務(頁241-253)。台北市:寰宇。
    黃筱茵(譯)(2013)。點(原作者:彼得雷諾茲)。新竹市:和英。(原著出版年:2003)。
    黃惠瑜(2011)。國小視覺藝術課程教學與評量之行動研究-以生命教育議題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淑芬(2009)。生命教育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一年級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品菁(2014)。創作生活記事繪本之教學策略-以國小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迺毓(2003)。家庭教育‧生命教育‧圖畫書。載於劉清彥、郭恩惠(主編),圖畫書的生命花園(頁Xii-Xv)。台北市:宇宙光全人關懷。
    黃庭郁(2001)。去年自殺死亡率再創新高。中國時報,9版。
    黃國禎(主編)(2016)。翻轉教室:理論、策略與實務。台北市:高等教育。
    黃政傑(2004)。生命教育之課程設計。載於圓照寺大乘同修會,金倫佛學教育學
    院(編輯),九十三年度生命教育教師研習營手冊:得渡鼓鐘(頁33-61)。
    高雄縣:九華圖書。
    黃翠吟(2012)。用心感動孩子。載於倪美英(主編),成為孩子的伯樂(頁2-5)。台北市: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黃壬來(2004)。以藝弘道-佛教精義與藝術教育的融合。載於圓照寺大乘同修會,金倫佛學教育學院(編輯),九十三年度生命教育教師研習營手冊:得渡鼓鐘(頁87-224)。高雄縣:九華圖書。
    曾雅雯(2011)。寺廟建築融入國小低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以清水「紫雲巖」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曾志朗(1999年1月3日)。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4版。
    楊鎮宇(2011)。「SUPER POWER教師」王政忠:陪孩子逆流而上。親子天下雜
    誌,29,144-146。
    楊慕慈(2003)。生命教育。台北市:禾楓書局。
    楊俐容(2013)我好,你也好:增進孩子的溝通技巧。嘉義市:耕莘文教事業。
    楊俐容、張黛眉(2011)EQ學園,好人氣養成班。台北市:親子天下。
    楊俐容、呂俐安、張黛眉、黃瑞瑛、楊雅明(2013)。我真的很不錯:提升孩子
    的自我概念。嘉義市:耕心文教。
    詹智禹(2014)。發現孩子的亮點。台北市:天下雜誌。
    溫惠珍(2010)。兒童美術教育相關理論探討。載於黃嘉勝(主編),視覺藝術領域教材教法(頁1-20)。台北市:五南。
    溫明麗、黃乃熒、林建福、黃純敏、黃桂君、陳怡如等(譯)(2002)。行動研
    究教育學(原作者:Richard D.Parsons,Stephanie Lewis Hinson&DeborahSardo
    -Brown)。臺北市:洪葉文化。(原著出版年:2001)。
    葉婷今(2015)。品格繪本教學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領域研究-以視覺藝術為主(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趙惠玲(2005a)。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趙惠玲(2005b)。我看故我在:視覺藝術教育的前世、今生與來世。在國立屏
    東師範學院編,藝術教育研究的回饋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增訂本(頁254-
    273)。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漢寶德(2006)。漢寶德談藝術教育。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鄭石岩(2006)。生命教育的內涵與教學。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頁
    23-49)。台北市:心理。
    鄭明憲(2015)。藝術教育的壓抑與轉變:視覺文化與教育的糾葛。載於趙惠玲(主
    編):當代藝術教育研究新視野:第一屆藝術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頁251-263)。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
    鄧運林(2001)。認識生命教育。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21-27)。
    台北市:心理。
    黎亦娟(2013)。繪本教學研究-以苗栗縣建國國小低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
    的理論與實務(頁37-48)。台北市:寰宇。
    劉清彥(2011)。閱讀裡的生命教育-從繪本裡遇見美麗人生。台北市:天下雜誌。
    劉玉玲(2002)。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蔣勳(2006)。美的覺醒。台北市:遠流。
    蔡汶芳(2013)。推薦序。載於江孟蓉(譯),療癒,從創作開始:藝術治療的內
    在旅程(原作者:Pat B.Allen)。臺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95)。
    錢永鎮(200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
    育理念與實務(頁127-149)。台北市:寰宇。
    謝蕙心(譯)(2008)。美與藝術是什麼呢?(LE BEAU ET L'ART, C'EST QUOI)(初版)。(原作者:奧斯卡.伯尼菲(Oscar Brenifier)。台北市:米奇巴克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6)。
    謝戌嘉(2011)。無字圖故事教學融入視覺藝術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一年級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謝依玲(2012)。帶著繪本去旅行。台北市:天衛文化。
    謝攸青(2003)。後現代藝術教育服務學習方案的理念與設計實例。屏師學報,
    18,363-402。
    謝攸青(2006)。後現代藝術教育:理論建構與實例設計。嘉義市:濤石。
    鍾美惠、陳湘怡、李潔芝(2012)。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國小生命教育課程,
    生命教育「人與自己」。台北市: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
    簡宛(譯)(2010)。愛.生活與學習。(原作者:利奧.巴士卡力)。台北市:遠流
    。(原著出版年:1982)。
    釋敬定(2004)。序文。載於圓照寺大乘同修會,金倫佛學教育學院(編輯),九
    十三年度生命教育教師研習營手冊:得渡鼓鐘(頁3)。高雄縣:九華圖書。
    嚴長壽(2011)。教育應該不一樣。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蘇振明(2002a)。圖畫書的定義與要素。載於徐素霞(主編),台灣圖畫書導賞(頁
    13-15)。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蘇振明(2002b)。圖畫書與兒童教育。載於徐素霞(主編),台灣圖畫書導賞(頁28-32)。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二、英文部分

    Taylor, P. G. (2002). Service-Learning as Postmodern Art and Pedagog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3(2), 124-140.
    Deway, J. (1953).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Deway, J. (1980).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Wide view.
    Krug, D. H. & Cohen, N. (2000). Curriculum Integration Positions and Practices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1(3), 258-275.

    三、網路資源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2015年4月23日)。彩虹簡介說明PPT【部落格文章資
    料】。取自https://www.rainbowkids.org.tw/index.php?module=intro&mn=3&id
    =198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5年4月23日)。2004年台灣「心貧兒」現象觀
    察報告【部落格文章資料】。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
    /70/218
    視覺素養學習網(2015年05月09日)。藝術的構成元素第二講色彩【部落格文
    章資料】。取自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chap04/chap04-02.htm
    新竹教育大學數位教育學習網【部落格文章資料】(2015年5月9日)。取自
    http://www.aerc.nhcue.edu.tw/
    陳璿宇、黃莉卿(2015年06月05日)。人間福報員林講堂講座洪蘭:改變心態,
    改變生命【新聞群組】。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
    Unid=402923
    吳秀碧(2015年07月25日)。生命教育的意義【部落格文章資料】。取自
    http://www3.ctsh.hcc.edu.tw/~exec6/5life/article/life%20meaning.html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全民練五功主題網(2015年9月10日)。蘿蔔十月小人
    蔘的營養成分【部落格文章資料】。取自http://www.canceraway.org.tw/
    579aday/page.asp?IDno=86
    李雅筑(2015年09月15日)。熱血教師王政忠用企業家的創意與0.1的改變,
    讓孩子 看見自己的不一樣!【部落格影音資料】取自http://buzzorange.com/
    vidaorange/2015/09/15/teaching/
    流言追追追56集(2015年10月16日)。水結晶真的會被意念善惡而影響嗎?【影
    音資料】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ikM_dVeW9E
    楊鎮華(2015年10月25日)。談5C人才培育【部落格影音資料】。取自
    http://shs.ntu.edu.tw/shs/?p=21987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