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嘉勤
Chia-chin Wang
論文名稱: 幼兒園繪本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主題教學為例
Picture Books for Kindergarten Thematic Teaching: An Action Research
指導教授: 林麗卿
Li-Ching Li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幼兒園繪本教學主題教學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Kindergarten, picture book teaching, thematic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園教師如何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將繪本運用於主題教學歷程中,以啟發幼兒多元性的學習興趣。主要的研究問題為:(一)幼兒園教師在主題教學中以繪本作為教學媒介之策略為何?(二)在主題教學活動中應用繪本有哪些困難?因應策略為何?本研究採以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透過教學錄影、教學省思、課程與文件收集、教學研討等方式進行資料的收集。資料分析則採取紮根理論的精神,從原始資料的反覆閱讀中逐漸建構出編碼主軸。
    主要研究發現如下:一、有關行動歷程發展出的主要繪本教學策略分別為:(一)繪本引導主題概念的學習;(二)繪本延伸多元的主題教學活動;(三)繪本啟發幼兒深度思考及自我表達。二、行動研究歷程中主要面臨的困難有「教師與幼兒」、「園務與協調」、「繪本相關疑慮」三個面向。
    依據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二項結論,並對教師、幼兒園及未來的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字:幼兒園、繪本教學、主題教學、行動研究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how kindergarten teachers adopt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picture-book-related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hematic teaching in order to inspire children’s multiple learning interests.
    The major research questions are: 1). What strategies do kindergarten teachers employ while using picture books as a teaching media in thematic teaching? 2). What difficulties do teachers meet when they apply picture books to thematic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what are the possible solution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as an action research to improve my own teaching practice. I collected data through videotaping lessons and activities related to picture books, collecting my curriculum and activity plan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documenting my own reflections of teaching and discussions about instructional methods and contents with my teaching partner and fellow professionals. Following the spirit of grounded theory, I analyzed all the raw data repeatedly and gradually constructed my codings and interpretations to form my research findings.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my three major strategies of using picture books in thematic teaching were: 1). Using picture book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of thematic concepts. 2). Using picture books to expand the diversity of thematic teaching activities. 3). Inspiring children for more profound thinking and better self-expression through picture-book-related activities.
    Second, in using picture books as a media for thematic teaching, I have faced three dimensions of obstacles, including issues related to teachers and children, issues related to kindergarten administrative affairs and coordination, and issues related to picture books.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is study draws two conclusions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kindergarten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related topics.

    Keywords: Kindergarten, picture book teaching, thematic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目 錄……………………………I 表 目 錄………………………III 圖 目 錄………………………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繪本之探究……………7 第二節 主題教學………………13 第三節 文獻的啟示……………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31 第一節 研究流程………………31 第二節 研究場域及研究參與者…………33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39 第四節 研究信效度………………………43 第五節 研究倫理…………………………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47 第一節 行動循環歷程與主題課程的發展…………47 第二節 繪本運用於主題教學之策略………………65 第三節 教學困境與因應策略………………………103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117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117 第二節 建議…………………………………………121 第三節 成長與延續…………………………………123 參考文獻……………………………………………129 中文部分……………………………………………129 英文部分……………………………………………135 附錄…………………………………………………137 附錄一:「走向大自然」、「長大真好」主題收集的繪本…………137 附錄二:家長同意書……………………………………………………14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君(2008)。故事繪本與幼兒情緒教育之研究-以幼稚園大班為例。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慧芳(2012)。運用繪本教學改善幼兒同儕關係之成效。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江麗莉(2006)。繪我童年 閱讀起飛:幼稚園繪本教學資源手冊。台北:教育部。
    何三本(2003)。幼兒文學。台北:五南。
    余秀玲(2007)。家庭概念繪本應用於國小生活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吳淑玲、張育慈、沈怡伶、林妹靜、姚淑玲、張怡雯、陳玫君、彭梅玲、曾淑美、黃作后、劉素妹(2007)。繪本怎麼教?繪本創意與萌發。台北:心理。
    吳淑惠(2009)。繪本教學對幼兒自我概念與同儕互動影響之研究。 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吳惠玲(2009)。啟動幼稚園本位課程之研究-以「與老樹對話」主題教學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樎椒、張宇樑 (2006)。統整課程中的主題教學對幼兒教育的啟示。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Humanity Sciences, 1 (1), 131-146。
    吳麗雪(2008)。幼稚園發展主題課程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呂美穎(2006)。繪本在教學上的應用-以狗主題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李亞蒨(2008)。以圖畫書發展主題教學之音樂活動。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
    李坤崇 (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台北:心理。
    李奉儒(譯)(2001)。R. C. Bogda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嘉義:濤石。
    李昭瑩(2004)。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谷瑞勉(2010)。幼兒文學與教學。台北:心理。
    周淑惠(2002)。幼兒教材教法:統整性課程取向。台北:心理。
    周淑惠(2006)。幼兒園課程與教學:探究取向之主題課程。台北:心理。
    周筱卿(2010)。大班幼兒對同理心主題繪本之閱讀反應。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季蓉(2004)。主題中心式幼兒教育課程在台灣的實施發展與比較之研究-幼教學者和實務機構之觀點。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林真美(2003)。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台北:遠流。
    林真美(2010)。繪本之眼。台北:天下雜誌。
    林真美(譯)(2005)。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著。繪本之力。台北:遠流。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
    林惠娟(2004)。小白鯨洗衣店:從種子幼稚園的課程看主題教學的全貌。台北:光佑。
    洪雅慧(2007)。繪本融入課程進行幼兒責任教學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麗嬌(2009)。輔導一位幼稚園教師進行主題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夏紫涵(2008)。透過「繪本故事活動」課程增進學前融合班幼兒互動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徐世瑜、徐愛婷、賴寶蓮、陳淑茗、許育健、陳怡君、徐歷棻、宋秋美(譯)(2002)。Dorothy M.Campbell & Linda S.Harris著。統整課程發展-協同合作取向(Collaborative Theme Building-How Teachers Write Integrated Curriculum)。台北市:心理。
    徐素霞(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台北:格林。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張玲華(2009)。利用繪本進行生命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斯寧、潘世尊、陳淑琴、鄭舒丹、陳振明、柳嘉玲(2007)。建構主義取向的幼兒課程與教學-以台中市愛彌兒幼兒園探究課程為例。台北:心理。
    張櫻花(2006)。圖畫書教學提升幼兒環境覺知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婉菁(2011)。「科學好好玩」主題教學歷程之探究~以台中市一所公幼「白兔班」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秀梅(2006)。幼教工作者以繪本進行幼兒生命教育行動研究之省思。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秀萍(2006)。以繪本進行幼兒性別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冠潔(2002)。一位幼稚園教師在主題式課程中引導行為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春鳳(2011)。幼兒情緒與繪畫表現之探究:情緒繪本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美姿(2000)。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耿芳(2011)。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幼稚園主題課程之行動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陳淑君(2011)。主題繪本教學對幼兒語文與圖形創造力發展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幼稚園為例。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琴(2002)。課程統整模式探討。幼兒教育年刊,14,37-54。
    陳淑琴(2007)。幼兒主題與方案教學。載於陳淑琴、謝明昆、薛婷芳(主編),幼兒課程與教學-理論與實務(頁179-205)。台北:華都。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靜慧(2012)。繪本教學對中班幼兒同理心及利社會行為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陶英琪、陳穎涵(譯)(1998)。L, G. Katz & S.C. Chard著。探索孩子心靈世界:方案教學的理論與實務(Engaging Children’s Minds:The Project Approach )。台北:心理。
    游家政(2009)。幼稚園創新教學方案-統整主題單元的設計與評鑑。載於黃文樹(主編),幼稚園創新教學理念與實務(頁169-198)。台北:秀威資訊。
    黃文樹(2009)。幼稚園創新教學理念與實務。台北:秀威資訊。
    黃文樹(2010)。幼稚園繪本教學理念與實務。台北:秀威資訊。
    黃佳怡(2012)。運用繪本故事促進聽覺障礙幼兒與普通同儕互動知行動研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惠如(2010)。運用繪本教學於國小二年級學童生氣情緒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慧玲(2005)。繪本中的生命教育─以和英關懷系列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瓊秋(2006)。幼稚園主題課程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幼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 教師在職進修幼教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茂秀、黃盂嬌、嚴淑女、林玲遠、郭鍠莉(譯)(2010)。Nodelman, P.著。話圖:兒童圖畫書的敘事藝術(Words about pictures: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臺東市:財團法人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
    楊彩雲(2008)。運用繪本教學提升幼兒情緒能力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幼稚園教師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葉嘉青(譯)(2008)。Jalongo, M. R.(2004)。幼兒文學:零歲到八歲的孩子與繪本(Young children and picture books)。台北:心理。
    廖鳳瑞(1999)。開放式教育在台灣幼稚園的幾種風貌。載於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幼兒教育中心舉辦之「一九九八年國際幼兒教育課程」學術研討會手冊(頁49-55),嘉義市。
    廖儷湘(2012)。幼兒怎麼看?探究不同語文能力幼兒閱讀繪本的視覺焦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滌昭(譯)(2009)。松居直著。再次撒下幸福的種子。台北市:青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
    115-143。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蔡清田(2004)。課程發展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銘津(2010)。繪本及其在教學研究上的探討。載於黃文樹(主編),幼稚園繪本教學理念與實務(頁23-45)。台北:秀威資訊。
    鄭秀芬(2012)。生命教育繪本融入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幼兒園為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鄭博真(2008)。幼稚園主題課程和教學-融入多元智能設計和實施。台北:華立。
    盧美貴、郭美雲(2008)。幼兒生命「故事」的編織-幼稚園繪本教學策略的運用。台灣教育,645,2-9。
    賴又嘉(2010)。探繪本-幼兒性別觀點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安通(1998)。樹葉仔會講話。載於關文君、江姿蓉、陳復霞(主編),小袋鼠─葉子(頁26)。台北:上誼文化。
    謝琇妃(2009)。教育戲劇融入幼兒園主題教學之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鍾敏華(2003)。兒童繪本與兒童語文創造力之教學行動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鍾淑惠(2004)。幼兒圖畫故事書在蒙特梭利教學中之應用---以一所托兒所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簡楚瑛(2003)。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台北:心理。
    魏惠貞、黃瓊秋(2006)。幼稚園主題課程模式之探究。國教新知,53(2),8-17。
    蘇貞夙(2008)。運用繪本教學增進幼兒同理心發展之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蘇振明(2002)。圖畫書的定義與要素。載於徐素霞(主編),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頁13-15)。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英文部分
    Jalongo, M. R., Fennimore, B. S., Pattnaik, J., Laverick, D. M., Brewster, J., & Mutuku, M. (2004). Blended perspectives: A global vision for high-quality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2(3), 143-155.
    Kiefer, B. Z. (1982). The response of primary children to picture books. Doctoral dissert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Murphy, P. (2009). Using picture books to engag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iddle School Journal, 40(4), 20-24.
    Pringle, R. M., & Lamme, L. L. (2005). Using picture storybooks to support young children's science learning. Reading Horizons, 46(1), 2.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