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靖琍
Chiu Ching Li
論文名稱: 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永續校園的認知及課程教學看法之研究
Teachers' Cognitions of Sustainable Campus and Opinions about It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A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指導教授: 詹惠雪
Chan Hui Hsueh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1
中文關鍵詞: 永續校園永續校園認知課程與教學
外文關鍵詞: Sustainable Campus, Cognitions of Sustainable Campu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桃園縣國小教師對永續校園的認知,並且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學校環境變項之教師對永續校園在定義、目標、與內涵等層面之認知情形及對推動永續校園之課程與教學看法為何,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教育單位參考。
    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受試者為桃園縣縣65所公立國民小學的600位教師。以自編「桃園縣國小教師對永續校園的認知及教學看法問卷」為研究工具,分別以描述性統計、t 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論如下:
    一、 桃園縣國小教師普遍認同永續校園的軟體層面包含校園教學利用及永續校園生活。
    二、 有任教生活課程、語文、綜合及數學領域的教師、女性教師、年資15年以上教師、導師、參加環境教育相關研習36小時以上的教師對永續校園的認知較高。
    三、 桃園縣國小教師認為永續校園最適合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參加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相關活動對教師規劃永續校園之課程與實施教學最有幫助,實施課程的最佳方式為融入各學習領域,教學時應先帶著學生參與和執行校園環保活動,整合與分享資源的第一步是調查並了解校園內的動、植物、生態及校園建築特色。
    四、 在教育部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補助項目中,各校施作最多的項目是資源流與能源流循環主題
    五、 在校園中「資源回收再利用」、「節約能源設計」、「落葉堆肥」及「教學農園」是最易結合課程、可行性高且應優先推動的改造主題。
    六、 桃園縣國小教師認為推動永續校園所面臨的困難為空間不足、人力欠缺、經費過少、管理困難、及缺乏整體的規劃。應先培養正確的觀念,再加上行政的配合,並從日常生活中做起方能推動永續校園。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investigate teachers’ cognitions of Sustainable Campus in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oyuan county, (2)to examine the cognitions of teachers’ 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schools’environmental variables on “the definition, goal, and content of Sustainable Campus”, and the opinions about implementing th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Campus, and (3)to provid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is investigation i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ubjects included 600 teacher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65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The survey instrument is a self-designed instrument entitle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Cognitions of Sustainable Campus and Opinions about It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n Taoyuan County Questionnai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t-test and one-way ANOVA are used for the data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
    1.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generally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the renovation of Sustainable Campus’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cluding using the campus to teach and living in the sustainable campus.
    2. There are higher level cognition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mong teachers who teach Life Curriculum, Language Arts Field, Integrative Activities Field, and Mathematics Field; female teachers; teachers who have 15-year work experience; homeroom teachers; and teachers who took part in workshops abou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ver 36 hours.
    3.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consider that the topic of Sustainable Campus suits to be integrated in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eld best; taking part in activities about Sustainable Campus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elps teachers to plan and teach the curriculum of Sustainable Campus; the best way to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to integrate into the 7 Learning Fields; when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lead students to carry out activities about Camp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rst ;and the first step of integrating and sharing resources is to investigate and find out animals, plants, ecology, and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n campus.
    4. In the category of aid grants about "Taiwan Sustainable Campus Project" promot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pics of recycling resource flows and energy flows are found most.
    5. The renovating topics on campus are “resources recycling and reusing ”, “designs of saving energy”, “dried leaves compost”, and “instructional garden” which are the easiest to combine with curriculum, the most feasible and have a high priority in implementing.
    6.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consider that the encounting difficulties in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Campus are hard management, and lack of space, human resource, budget, and integrated planning. We should cultivate the correct concepts, have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 and do it by ourselves in daily life to implement Sustainable Campus.

    Key Words: Sustainable Campus; Cognitions of Sustainable Campu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5 第三節 名詞解釋.......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環境教育、永續發展與永續校園.......11 第二節 我國的永續校園政策.......21 第三節 永續校園的課程與教學 .......46 第四節 相關研究.......5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7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73 第四節 研究實施.......8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8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85 第一節 桃園縣國小教師對永續校園的認知情形之結果分析.......85 第二節 桃園縣國小教師對推動永續校園的看法之結果分析.......109 第三節 桃園縣國小教師對推動永續校園的困難與建議意見之結果分析.......12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3 第一節 結論.......133 第二節 建議.......136 參考文獻.......139 一、中文部份.......139 二、網站資料.......143 三、西文資料.......144 附錄.......147 附錄一 桃園縣國小教師對永續校園的認知與課程教學看法問卷(草案).......147 附錄二 專家效度問卷.......153 附錄三 專家修改意見.......165 附錄四 第一次預試問卷.......176 附錄五 第二次預試問卷.......182 附錄六 正式問卷.......18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方余信(2008)。苗栗縣竹興國民小學執行永續校園環境改造成效之研究。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 鑫(1987)。環境教育的理念架構。台北︰國科會科教處研究報告。
    王 鑫(1994)。發展教師環境教育哲學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 鑫(1998)。我國環境簡史。全國環境教育計畫整合及推行計畫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環境協會。
    王 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7,87-103。
    王 鑫(2000a)。環境教育與永續校園。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6。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王 鑫(2003)。邁向21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環境教育資訊網。2008年4月30日。取自:http://eeweb.gcc.ntu.edu.tw/eeweb_new/index.php。
    王 鑫(譯)(2000)。英國生態學校運作模式之規劃。台北市: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協會,取自:http://www.eco-schools.org2002。
    王佩蓮(2000)。國小環境教育檢核表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 319-346。
    王俊秀(2000a)。通識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的連結:議題與展望。環境教育季刊,43,8-17。
    王俊秀(2000b)。永續校園與永續校員:環境社會學的想像。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190。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王俊秀(2001)。非核家園與永續校園:環境社會學的想像。論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舉辦之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王珮蓮(2000)。國小環境教育檢核表之探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319-346。
    王筱雯(2000)。台大校總區校園環境教育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懋雯(1995)。環境教育的定義:目標與內涵。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環境教育專輯(頁35-54)。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江哲銘(2004)。永續校園中的永續環境教育契機。教育研究月刊,128,43-54。
    江哲銘、蘇慧貞(2004)。教育部永續校園推行緣起、目標與內涵。2008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archilife.ncku.edu.tw/Gschool%20Webs/ user/data/教育部永續校園推行緣起公告版.pdf
    行政院(2003)。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行政院。
    余志鴻(2007)。新竹縣國民小學永續校園環境規畫與用後評估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學校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余宗翰(2000)花蓮縣國小教師運用戶外環境教育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清山、林天祐(2004)。教育新辭書。台北:高等教育。
    李公哲(1998)。永續發展導論。台北: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李俊德(1994)。教育部推行環境教育計畫及推動現況。環境教育季刊,20,1-5。
    李聰明 (1987) 。環境教育。臺北市:聯經。
    汪靜明( 2000)。 學校環境教育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8-34。
    汪靜明(2000 a)。生物圈2號的生物省思與學習。環境教育季刊,42,8-12。
    汪靜明、林文源、李欣怡、陳加慶(2000)。我國中等學校環保小組運作及環境教育主題工作現況分析— 以北區九縣市中學為例。環境教育季刊,44,73-93。
    汪靜明、張春莉(1996)。河川環境教育概念階層建構之研究,師大學報,41,541-572。
    周 儒(1993)。環境教育的規畫與設計。環境教育季刊,16,17- 25。
    周昌弘(1997)。生態平衡與永續發展。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2,11-22。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David C., Engleson, Dennis H., Yockers著)(2003)。 環境教育課程規劃 (一版一刷)。台北:五南。
    林永河(2004)。桃園縣國民中學實施學校環境教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明瑞(1999)。永續校園。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6,23-42。
    林建棕(2006)。一所百年老校活化創新~永續校園經營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敎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建棕(2007)。營造綠色校園。2008年3月21日取自: http://www.giee.ntnu.edu.tw/greenschool/main/GS-PingSee-Lin.doc 。
    林素華、侯怡秀(2007,9月)。台灣與澳洲推動永續發展教育現況探討。載於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舉辦之「2007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45),花蓮縣。
    林憲德(2004)。永續校園的生態與節能計畫。台北:詹氏書局。
    林靜伶、周儒(譯)(1989)。Stapp 原著。環境教育的教學模式。台灣教育,461,28-36。
    林聰明(2006)。九十五年度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評鑑訪視報告。2008年3月21日取自:http://sdee.tyc.edu.tw/2007/main/p2-1-9.htm。
    柯 份(2006)。臺北縣國民中小學實施永續校園成效及遭遇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麗卿(2006)。永續校園環境教育策略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妙琴(1994)。談中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之必要性。中國環保,19,72-74。
    高翠霞(1989)。環境教育之理念。環境教育季刊,3,8-11。
    張子超(2000) 。國民中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之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32,31-34。
    張子超(2000a)。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12-21。
    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子超(2004)。 永續教育的意涵。教師天地 ,132, 4-10。
    張子超(2005)。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環境教育融入。2005桃園縣94年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推展研習手冊,75-80。桃園縣:桃園縣教育局。
    張子超(2005a)。九年一貫課程境教育能力指標的涵義與架構。教育研究月刊,193期,5-15。
    張子超(2005b)。永續校園課程發展。2005桃園縣94年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推展研習手冊,81-91。桃園縣:桃園縣教育局。
    張玉蓮(2004)。臺灣地區各縣市教育局推動學校環境教育現況之調查問卷。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明侃(2006)。環境教育評鑑後的一些想法。2008年3月21日取自:http://sdee.tyc.edu.tw/2007/main/2_promotion/219_visit_eva/95/95_report03.htm。
    張金淑(2006)。永續校園的推動與展望。學校行政雙月刊,44,頁66-84。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
    張偉閔(2006)。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利用永續校園環境教學之多重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隆盛、葉俊宏(1999)。永續發展的精髓-簡樸生活。環境教育季刊,37,2-11。
    教育部(2002)。綠校園:打造永續、綠色、健康的校園環境。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3)。打造綠校園Taiwan Green School:世界接軌的學習環境──永續、生態、環保、健康。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4)。綠校園計畫專案報告。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5)。永續校園推廣計畫專案報告。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6)。教育部補助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作業要點,中華民國95年2月7日台環字第0950008511C 號令修訂。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1998)。中華民國教育部邁向二十一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行動策略(1998年至2004年)。台北:教育部。
    曹定人(1997)。永續發展:範疇的探討。台灣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128-141。台北市: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陳文尚(1999)。校園「環境永續」概念的意義。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6,7-18。
    陳王琨(1997)。環境教育原理與實務。台北:淑馨出版社。
    陳永仁、劉佳鈞( 1994)。 環境保護署之環境教育政策與宣導經驗。環境教育季刊, 20, 6-23。
    陳俐親(2005)。永續校園計畫的執行歷程研究:以九十二年度花蓮五所國小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湜雅(2004)。 永續大學校園規劃設計準則及台灣33所大學現況調查研究。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碧霞(2006)。桃園縣95年度國中小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評鑑第二組初評報告。2008年3月21日取自:http://sdee.tyc.edu.tw/2007/main/2_promotion/219_visit_eva/95/95_2nd_set_result.htm。
    曾正茂( 1990) 。我國環境教育之推動與展望。環境教育季刊, 7, 16-24。
    游秀華(2005)。永續校園環境改造之成效探討-以臺南市國小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湯志民(2004)。學校綠建築的規劃與設計。中等教育,55(1),4-30。
    黃文煜( 1996)。國民中學校園環境教育之研究-以台北縣六國中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乾全(1991)。學校環境教育之探討。健康教育,67,54-56。
    黃朝恩(1993)。永續發展概念的教材設計。環境教育季刊,18,21-32。
    楊冠政(1989)。環境教育概述。環境教育季刊,1,6-17。
    楊冠政(1991)。學校課程環境化-學校實施環境教育的首要工作。環境教育季刊,11,頁5-20。
    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季刊,19,2-14。
    楊冠政(1996)。 環境倫理學說概述(1)--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環境教育季刊, 28, 7-20。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明文書局。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再版)。臺北:明文書局。
    楊冠政(1999)。永續發展的倫理。環境教育季刊,37,82-86。
    楊冠政(2000)。環境倫理--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環境教育學刊,1,1-11。
    楊冠政(2001)。邁向二十一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倫理。中等教育,52(2),4-19。
    楊曜駿(2005)。策略聯盟運用於永續校園推動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茂森(2003)。中部地區國小永續校園內涵之研究-以自然環境的觀點進行探討。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葛孟麗(2006)。桃園縣95年度國中小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訪視評鑑心得感想。2008年3月21日取自:http://sdee.tyc.edu.tw/2007/main/2_promotion/219_visit_eva/95/95_report02.htm。
    廖文斌(2004)。發展永續教育由經營優質校園做起。2005年1月10日取自http://163.21.44.150/03/9307.doc
    熊召弟(2001)。環境教育融入學校課程的理念與實務。國民教育,42(1),7-12。
    齊祿禎(2006)。國小環境教育課程實施與環境教育輔導團運作現況研究-以臺北市永續校園夥伴學校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木賢(2006)。台灣中小學校規劃設計的現況與未來。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9期,145-164 。
    劉清水(2000)。環境教育與自然保育。社教資料雜誌,258,1- 40 。
    劉雲傑(2007)。學校如何進行永續校園局部改造─以桃園縣新屋鄉「楊光、綠意、水新屋」策略聯盟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51,188-213。
    蔡雅慧(2004)。生態工法應用於永續校園水域棲境構築之規劃探討-以屏東科技大學為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蔡碧螢(2004)。地方教育局對推動綠色學校計畫之探討-以桃園縣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權鑫(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綠色學校推動歷程與阻礙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黎慶達(2006)。桃園縣95年度國中小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評鑑初評結果報告。2008年3月21日取自:http://sdee.tyc.edu.tw/2007/main/2_promotion/219_visit_eva/95/95_1st_result.htm。
    謝振華(2006)。校園永續行動方案與實務策略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簡馨怡(2007)。永續校園局部改造使用後評估-以中台灣國小為例-。國立雲林科 技大學空間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羅涵勻(2005)。國民小學永續校園環境規劃與使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宏仁(2000)。從永續發展談永續校園。國教世紀,189,65-69。
    蘇育任(2000)。綠色化學與新世紀的環境教育。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192-193。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蘇慧貞、蕭瑞堂( 2000)。發展中的環境教育與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的策略。臺灣教育, 33, 2-11。
    二、網站資料
    永續校園全球資訊網。2008年5月31日,取自:http://www.esdtaiwan.edu.tw。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04a)。台灣永續發展宣言。2008年4月26日取自http://ivy2.epa.gov.tw/nsdn/ch/PAPERS/DEVELOPMENT.htm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04b)。台灣二十一世紀議程。2008年4月26日取自http://ivy2.epa.gov.tw/nsdn/ch/PAPERS/_Toc54516278
    桃園縣國民小學校別資料,2008年5月31日,取自:http://www.tyc.edu.tw/boe/statistical_data.htm#statistical_data3_11
    桃園縣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全球資訊網(2006)。2007年9月2日,取自:http://sdee.tyc.edu.tw/2006/02_school_08_map.htm。
    桃園縣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全球資訊網(2007)。2007年9月2日,取自:http://sdee.tyc.edu.tw/2007/main/p2-1-9.htm。
    桃園縣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全球資訊網(2008)。2008年9月2日,取自:http://sdee.tyc.edu.tw/content.php?F_Id=2。
    國立中山大學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網站。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2008年3月18日,取自:http://sdee.nsysu.edu.tw/index.htm。
    國家永續發展資訊網。全球永續發展的源起與發展。2007年9月2日,取自:http://sd.erl.itri.org.tw/ncsd/chinese/glbtrend/sd_globe/ch5.htm
    教育部(2003)。教育部永續校園改造資訊網。2007年9月2日,取自:http://www.archilife.ncku.edu.tw/Gschool%20Webs/user/home/index.asp
    教育部國教司(2009)。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2009年2月23日,取自: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教育部環保小組(無日期)。教育部永續校園全球資訊網。2007年8月18日,取自:http://www.esdtaiwan.edu.tw
    臺灣師大環教所(無日期)。綠色學校的理念―發展緣起與國外發展。2007年12月14日,取自:http://www.giee.ntnu.edu.tw/ greenshool/main2/sub3-2.htm。
    臺灣之永續發展(2004)。2008年2月14日,取自:http://www3.nstm.gov.tw/review/tss/ixt3.htm。

    三、西文資料
    Bakshi, T. S. (1980). Wh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 S. Bakshi, & Z.Naveh(Ed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inciples,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pp. 9-13). New York: Plenum.
    Huckle, J. & Sterling, S.(1997)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2nd ed.). London: Earthscan, 3-17.
    Nebel, B. J. & Wright, R. T. (2000) Environmental Science: The Way the World Works(7 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Odum, H. T. (1980) Challeng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 S. Bakshi, & Z.Naveh(Ed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inciples,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pp. 15-17). New York: Plenum.
    Palmer, J. A. (1997) Beyond science: Global imperative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21st century. In P. J. Thompson(Ed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r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pp. 3-11). New York: Peter Lang.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