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邱玉枝 Chiou yu-zhi |
---|---|
論文名稱: |
國小國語教科書修辭教學內容之研究-以康軒版為例 |
指導教授: | 王振世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8 |
中文關鍵詞: | 國小國語 、教科書 、修辭教學 |
外文關鍵詞: |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textbook, rhetoric teaching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康軒版十二冊國小國語教科書為研究對象,針對教學指引及習作練習中出現之修辭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探討,將修辭教學內容分「消極修辭」與「積極修辭」。研究所得結論如下:
一、消極修辭
1.「同義近義詞分辨」內容:各冊指引及習作中出現的「同義近義詞分辨」以「詞」為內容者,主要出現的詞性種類依次為:動詞、形容詞、名詞、副詞。
2.「同義句式認識」內容:意思相同的主動句與被動句的句式互換出現最多。
3.教科書「同義近義詞分辨」內容中,出現詞義相近而詞性不同的情形,凡此詞語選擇內容,因詞性不同,用法不同,故不屬於「同義近義詞分辨」探討範圍,應歸為語法教學內容的詞性用法辨析。出現詞義完全不同的情形,也不屬於「同義近義詞分辨」探討範圍。
二、積極修辭
1.指引與習作出現次數均多的5類修辭格依次為:類疊、譬喻、摹況、轉化、感嘆。
2.指引與習作出現冊數均多的6類修辭格依次為:譬喻、類疊、摹況、排比、感歎、轉化。
3.指引教學內容共出現20類修辭格,而習作練習只出現16類修辭格,未在習作出現練習內容的修辭格有4類,分別是:映襯、呼告、回文、層遞。
4.在康軒版國小十二冊國語教科書中,有14類修辭格教學內容定義或舉例有待商榷,分別是:轉化、類疊、感歎、譬喻、雙關、設問、誇飾、頂真、鑲嵌、示現、呼告、借代、映襯、層遞。
This study is based on KANG HSUAN VERSION-12 TEXTBOOKS-in elementary school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rhetoric teaching contents mentioned in teaching guide and exercise books, which divides rhetoric teaching contents into“negative rhetoric” and “active rhetoric. The summary is as the following:
1. Negative Rhetoric
(1)The content of ”To Tell Synonyms with same meanings”:
The synonym use the words as the content in each teaching guide and exercise books
are Nouns, Verbs, Adjectives and Verbs.
(2)The content of “TO know the sentences with same meanings:
The active and passive and active sentences in same meanings are mostly replace
by each other.
(3)The words in same meaning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tent of “to tell synonym” in textbooks, which are not in the range of “to tell synonym due t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 usages. It should be attributed the content of “to tell the words characteristics in language rules teaching contents. The same words with different meanings are not of the range of “to tell synonym, neither.
2. Active Rhetoric
(1)The five same mostly mentioned rhetoric ones are repetition, simile, imitation, metonymy an exclamation.
(2)The six mostly mentioned rhetoric ones are simile, repetition, imitation, parallelism,
exclamation and metonymy.
(3)Teaching guide books have 20 different rhetoric ones, but exercise books has 16 only.
Contrast, apostrophe, chiasmus and climax are the four ones not mentioned in exercised books.
(4)There are 14 definitions or examples in rhetoric teaching contents waiting for further discussion and consideration- metonymy, repetition, exclamation, simile, pun, hypothesis, hyperbole, anadiplosis, inlay, synesthesia, apostrophe, antonomasia, contrast and climax.
一、專書
方文一(1980)。同義詞辨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希杰(2004)。漢語修辭學-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6)。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
修訂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德春主編(1987)。修辭學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王德春(1991)。妙語傳神-語用修辭技巧。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布裕民、陳漢森(1993)。寫作語法修辭手冊。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何三本(2001)。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
份有限公司。
吳正吉(1986)。活用修辭。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
版股份有限公司。
杜淑貞(1986)。國小作文教學探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杜淑貞(1997)。小學生寫作知識的理論與實踐。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
版社。
杜淑貞(1998)。小學生文學原理與技巧。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杜淑貞(2000)。現代實用修辭學。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李維琦、黎千駒(2003)。現代漢語實踐修辭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
版社。
李慶榮(2002)。現代實用漢語修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沈謙(1991)。修辭學。臺北:空中大學出版中心。
沈謙(2002)。修辭方法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徐芹庭(1971)。修辭學發微。臺北:台灣中華書局。
唐鉞(1923)。修辭格。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張弓(1993)。現代漢語修辭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康軒文教(2007)。國小國語課本第一、三、五、七、九、十一冊。臺北: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2007)。國小國語習作第一、三、五、七、九、十一冊。臺北: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2007)。國小國語教師專用課本第一、三、五、七、九、十一
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2007)。國小國語備課用書第一、三、五、七、九、十一冊。
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2008)。國小國語課本第二、四、六、八、十、十二冊。臺北: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2008)。國小國語習作第二、四、六、八、十、十二冊。臺北: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2008)。國小國語教師專用課本第二、四、六、八、十、十二
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2008)。國小國語備課用書第二、四、六、八、十、十二冊。
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望道(1932)。修辭學發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滌華等 主編(1988)。漢語語法修辭詞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張嚴(1983)。修辭論說與方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台捷國際文化實業公司。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常德敏(2004)。實用現代漢語。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黃永武(1986)。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華宏儀(1990)。漢語消極修辭。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黃嘉雄等(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評鑑指標。臺北:教
育部。
黃慶萱(1975)。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黃麗貞(2007)。實用修辭學[增訂本] 。臺北:國家出版社。
傅隸樸(1978)。修辭學。臺北:正中書局。
楊孝濴(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
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頁809-831)。台北:東華
書局。
董季棠(1985)。修辭析論。臺北:益智書局出版社。
楊振蘭(1996)。現代漢語詞彩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黎運漢、張維耿(1993)。現代漢語修辭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歐用生(1998)。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
(頁229-254)。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蔡宗陽(2001)。應用修辭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蔡謀芳(1980)。表達的藝術-修辭二十五講。臺北:三民書局。
劉叔新(1993)。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劉蘭英、孫全洲(1990)。語法與修辭(下)。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
心。
駱小所(2007)。現代修辭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譚全基(1993)。修辭新天地。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二、期刊論文
江惜美(1999)。國民小學語文教材編輯芻議。民國以來國民小學語文課
程教材教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新竹師範學院語
文教育系,132-133。
何永清(1991)。國小中年級作文修辭教學之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
通訊, 2(2),67-72。
陳光明(2003)。近義詞分析的重要性-以國語科教材為例。人文及社會
學科教學通訊,14(3),146-155。
陳香如(1996)。國小國語課本中的修辭方式。國語文教育通訊,13,54-
68。
陳香如(1996)。國小國語教科書之修辭方式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26
(1), 291-322。
游家政(1998)。教科書選用的問題與改進。北縣教育,21,75。
蔡宗陽(1995)。從比較法談修辭教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6
(3),11-20。
蔡宗陽(1998)。修辭理論與作文教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
(3),52-62。
三、學位論文
王家珍(1998)。讀寫結合的修辭教學對國小兒童寫作修辭能力之影響。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花蓮。
吳純玲(2004)。國小童詩教材與童詩創作之修辭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
學進修部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君鴻(2005)。九年一貫國小高年級國語教科書修辭教學之探究-以南
一、康軒、翰林版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與文教育學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芳如(2003)。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辭格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洪正(2004)。國語教科書詩歌體範文之修辭研究-以九年一貫第一階
段之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志瑋(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國民小學低年級語文領域《本國語文》
審定本修辭方式之比較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
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招池(2003)。國語修辭教學程式性知識習得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
院台灣語文與語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香如(1997)。國小六年級兒童作文之修辭技巧分析-以嘉義地區為例。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
義。
張瓊華(2006)。國語教科書詩歌體範文之修辭研究-以九年一貫第二階
段之童詩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與文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楊淑雅(2003)。國小高年級國語教科書之修辭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四、網路資料
網路文章(無日期)。95國中基測作文精華摘錄2006.07.05。2007.07.20轉引自http://m2.takes.tpc.edu.tw/05xoop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01
國立編譯館九年一貫教科書審定資訊網(無日期)。國民中小學審定圖書。
2007.11.03轉引自http://210.71.57.61/Bulletin/PA01.php
康軒文教(無日期)。關於康軒經營成果。2007.11.03轉引自
http://www.knsh.com.tw/about/about.asp?go_Sub_Topic=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