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靜宜
論文名稱: 從魔咒中醒來的睡美人--- 一個論文難產的敘說探究
指導教授: 成虹飛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國民教育研究所
國民教育研究所(eng)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敘說探究說故事論文權威權力關係
外文關鍵詞: narrative research, story-telling, thesis, power, power relationship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這本論文寫的是一個關於「論文難產」的故事,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描述我在研究所裡面臨的人事物,以及我生產論文的漫漫旅程。
    曾經,我夢想成為一個研究生,而這個夢在自己的努力下成真了。我懷抱著美夢進入研究所,卻陷入一座蒼茫的森林,迷失方向,遺落了自己。至於那個屬於研究生神聖的使命---論文,隨著夢的變形竟也遙遙無期……
    但我始終沒有放棄,憑著僅剩的一絲絲氣力,我在研究所裡掙扎著求生存,我與自己的論文愛恨糾纏。終於,當我開始一點一點說出自己的故事,伴著不斷的反思之後,我發現,原來自己被封鎖在一個名叫權威的魔咒裡無能為力。
    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之後,我漸漸清醒,找到了森林的出口。


    Abstract

    This is a story about the difficulty in developing my thesis.
    I once had a dream. I dreamed about being a graduate student, and then my dream came true. But little by little, it was twisted. I was locked in an invisible cage. Hardly could I do anything about my thesis.
    I struggled for survival. With story-telling and continuous reflective thinking, I realized that I was stuck with the power relationship. Eventually, I found my way out.

    第一章 在敘說裡聽見自己 * 寫論文………………………………………………………1 * 研究對象與方法的轉變……………………………………7 * 敘事的光……………………………………………………10 * 研究之旅---夢的隱喻 ……………………………………13 第二章 夢的開始---森林的入口 * 進入森林前的準備…………………………………………14 * 不一樣………………………………………………………21 * 聽說成虹飛…………………………………………………27 第三章 慾望森林 * 塑型…………………………………………………………30 * 理論的抗拒…………………………………………………35 * 質與量的掙扎………………………………………………45 第四章 停•無聲的吶喊 * 團體模式---不說話 ………………………………………48 * 徬徨…………………………………………………………50 * 邪密祭典---論文計畫口試 ………………………………54 * 失敗之後……………………………………………………57 * 停……………………………………………………………60 第五章 夢境與現實 * 等待離開……………………………………………………66 * 動了…………………………………………………………69 * 好像認清了…………………………………………………70 * 現實…………………………………………………………80 第六章 夢醒---森林的出口 * 破除魔咒……………………………………………………89 * 永不停止的自我探究之旅…………………………………98 參考文獻………………………………………………………………100 附錄一 論文計畫內容精簡版 ………………………………………101 附錄二 女性意識的覺醒(札記) ……………………………………109

    參考文獻

    Alain de Botton (2001)。哲學的慰藉。(林郁馨、蔡淑雯譯)。台北:究竟。

    卡蘿•皮爾(2000):內在英雄:六種生活的原形。(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台北:立緒。

    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2002)。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易之新譯)。台北:張老師。

    亨利•克羅斯(2002)。故事與心理治療。(劉小菁譯)。台北:張老師。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第16期,P.23~69。

    麥克•懷特&大衛•艾普斯頓(2001)。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廖世德譯)。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陳孟瑩(1998)。被封住的嘴-由探究他人到自我探究。。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燕萍(2000)。我是誰?---一個女準教師性別主體意識的啟蒙過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英宏(2001)。主體形構、能動性與政治抵抗:以國內塑身論戰為例。東吳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

    霍桑(1804--1864)。 The Young Goodman Brown 。
    載於http://www.millionbook.net/wg/h/huosang/hsdp/016.htm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