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沛瑄
論文名稱: 新住民子女音樂學習態度與音樂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 —以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為例
指導教授: 張蕙慧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新住民子女音樂學習態度音樂學習成就
外文關鍵詞: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music learning attitude, music learning achievement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住民子女之音樂學習態度與音樂學習成就之現況,與其影響因素,及不同背景因素所產生的影響。研究以文獻分析探討音樂學習態度、音樂學習成就與新住民子女之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並以自編之「苗栗市國民小學中高年級新住民子女音樂學習態度與音樂學習成就問卷」,針對146位苗栗市八所國小之新住民子女進行調查,採描述性統計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法進行事後比較、Pearson積差相關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作為問卷數據之佐證。

    最後提出論如下:
    (一)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新住民子女的音樂學習態度與音樂學習成就,均屬於良好。
    (二)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不同背景變項的新住民子女的音樂學習態度及音樂學習成就有顯著差異。
    (三)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新住民子女的音樂學習態度及音樂學習成就與家庭背景無關。
    (四)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新住民子女的音樂學習態度與音樂學習成就有顯著相關。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及未來研究作為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between music learning attitude and achievement of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and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ts literature review was to analyze music learning attitude, music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music learning attitude and achievement of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The data collection wa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for music learning attitude and achievement of 10 to 12 years old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Miaoli city.” The subjects consisted of 146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from eight elementary schools in Miaoli city.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to perform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s method and Pearson’s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presented as followings:
    1. Music learning attitude and achievement of 10 to 12 years old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Miaoli city were good.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effects between music learning attitude and achievement of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3.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between music learning attitude and achievement of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in family background.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music learning attitude and achievement of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study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organiz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es.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名詞釋義.........................................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音樂學習態度的意義與內涵.........................7 第二節 音樂學習成就之相關探討..........................20 第三節 新住民子女之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相關探討........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對象..............................4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50 第三節 研究工具........................................52 第四節 資料處理........................................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59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與現況之分析....................59 第二節 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新住民子女音樂學習態度與 音樂學習成就之現況..........................64 第三節 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不同背景變項的新住民子女 的音樂學習態度及音樂學習成就之現況分析......68 第四節 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不同家庭背景之新住民子女 的音樂學習態度與音樂學習成就之差異分析......73 第五節 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新住民子女的音樂學習態度 與音樂學習成就之相關分析....................87 第六節 訪談資料結果與分析..............................88 第七節 綜合討論........................................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9 第一節 結論............................................99 第二節 建議...........................................101 參考文獻..............................................106 附 錄.................................................129 附錄一 專家效度檢測問卷...............................129 附錄二 專家效度審核意見統整...........................134 附錄三 預試問卷.......................................141 附錄四 正式問卷.......................................146 附錄五 訪談內容與紀錄.................................1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內政部戶政司(2009)。戶籍人口統計月報-各縣市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2009年7月22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1-0.html。
    內政部統計處( 2009)。內政部統計通報九十八年第三週-97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統計。2009年7月22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王文科(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王玉屏(1982)。國中低收入學生行為困擾、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光宗(2003a)。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光宗(2003b)。外籍母親面向與教師策略。南縣國教,9,28-29。
    王光宗(2003c)。我是外籍新娘。我也是一個母親-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 入學後初探。南縣國教,9,29-31。
    王妙如(2005)。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校教育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明道管理 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美惠(2005)。外籍配偶家庭及其幼兒學校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 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王智明(2003)。高一僑生的生活適應、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雅萍(2004)。學童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相關性之研究: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 女之比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福林(1990)。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 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筱雲(2005)。 外籍配偶親職效能感課程設計實施與成效評估研究。國立嘉義 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瑞壎(2004)。大陸和外籍新娘婚生子女適應與學習能力之探究。台灣教育,26, 65-31。
    尤婉芬(2007)。城鄉差異影響國中生音樂學習態度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彰化縣為 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方淑玲(1991)。國小音樂資優學生音樂性向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 刊,105,66-89。
    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 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
    吳宜錞(2005)。外籍配偶子女之家庭學習環境對其國語文能力發展的影響。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明隆(2000)。SPSS 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芝儀、劉秀燕(2004)。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 究。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117-148)。
    吳承津(2009)。青少年氣質、自我調節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 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美菁(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 例。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秋帆(2008)。國小音樂才能班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相關性之研究。國立台 南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吳悅如(2009)。文化資本對國小學童的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影響-以宜蘭地區 六年級國小學童為例。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
    吳挺溦(2006)。「一校一藝團」計畫下國中音樂藝團學生音樂學習態度之調查研 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台南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南。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6-12。
    吳裕益(1993)。台灣地區國民小學學生學業成就調查分析。初等教育學報,6, 1-31。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台北:五南。
    吳瓊汝(1998)。國中學生之學習態度。台灣教育月刊,566,44-50。
    李清榮(2004)。高雄市國小教師領導類型、班級氣氛與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灣之生活適應。社 區發展季刊,105,101-108。
    李瑞娟(2006)。外籍配偶子女國小一年級國語文學習成就之研究 ─以新竹縣竹 北市、竹東鎮為例。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義平(2006)。影響國中生數學學習成績之因素分析─以台中市安和國中為例。 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坤崇(1992)。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後續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5, 83-122。
    李默英(1983)。年級、性別、角色、數學學習態度與數量成就的關係。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官淑如(1997)。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公欽(2003)。分段能力指標在九年一貫課程所代表之意涵─以藝術與人文學習 領域為例。美育雙月刊,131,43-44。
    林生傳(1994)。我國高級中學階層化之研究。教育研究與資訊,2(3),48-69。
    林志成(2006)。行動智慧概念對新移民女性及其子女教育之啟示。載於玄奘大學 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之「外籍配偶與社區 學習」一書(31-62),台北:師大書苑。
    林忠信(2006)。國小原住民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以南投縣原住民學生為例。 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崇德(1995)。小學生心理學。台北:五南。
    林淑玲(1981)。家庭社經地位與學前教育對學齡兒童學業成就之影響。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淑真(2006)。國小學童父親父職角色性別角色與父職實踐之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台 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何佩珊(2008)。新移民子女在國小階段的教育問題探討。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巫有鎰 ( 1997 )。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 較。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金武昌(2004) 。影響高級職業進修學校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金清文(2002)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余民寧(1986) 。自我控制的理論與技術。教育與心理研究,9,145-176。
    邱汝娜、林維言(2005)。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 顧與輔導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05,6-19。
    邱佳樁(2003)。SPSS進階篇。台北:師大書苑。
    卓思廷(2008)。國三學生學習態度、家庭支持、數學學習環境與其數學成就之相 關研究 —以基隆市某國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在職專 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武嘉莉(2009)。母親社經地位、音樂教養態度與兒童音樂性向之相關研究。國立 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洪千惠(2006)。國小二年級學童整數乘法教材教學實驗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 學數理研究所(數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洪世明(2003)。現階段我國跨國婚姻狀況探討--與日本比較。中央警察大學外事 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洪榮正(2004)。職業婦女親職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侯駿廉(2006)。國小學童學習態度、頓悟思考能力及其對教師教學風格感知之研 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
    施信華(2001)。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 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柯乃文(2006)。台東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之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國立 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 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
    姚世澤(1993)。音樂教育論述集。台北:師大書苑。
    姚如芬(1993)。高雄地區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其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胡報治(1972)。國小高年級兒童學業成績的非智力性相關因素。國立政治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雅玲(2005)。女姓越南籍配偶對智能障礙丈夫態度之轉變歷程。中原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唐璽惠(1988)。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態度師生互動親子關係與英語科成就之相關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柴素靜(2007)。彰化、南投地區國小五年級學童對外籍教師英語教學之學習態度 調查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1(1),47-66。
    秦夢群(1993)。教育概論。台北:高等教育。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5)。解開面對新移民的焦慮。學生輔導,97,6-27。
    翁慧雯(2004)。搭起學習的另一座橋-以外籍配偶子女進行課後輔導之行動研 究。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文隆(1997)。台中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 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芳全(2007)。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台北:心理。
    張志銨(2002)。高職新課程實施後汽車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相關研究 。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研究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秀梅(2003)。不同能力分組方式在合作學習應用中對學習態度和學習成就的影 響。淡江大學英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明慧(2004)。新移民女性的母職困局—「新台灣之子」發展遲緩論述的緊箍咒。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春興(1998)。心理學原理。台北:東華。
    張淑猜(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本國國語文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淵程(2001)。高級職業學校全面實施學年學分制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之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張瑞湄(1989)。小學要採何種方式的教學 。師友,230,58-59。
    張維琴(2004)。外籍配偶識字教學方案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 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德永(2006)。從成人教育相關理論談外籍配偶教育的實施。載於玄奘大學教育 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之「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 一書(91-104),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銳(1997)。國民中學能力分班的省思。康軒教育雜誌-國小版。30,7。
    張蕙慧(1995)。兒童音樂與心理學關係析論。新竹師院學報,8,137-164。
    梁良淵(2007)。探討嘉義地區國小學童之休閒活動類型、學習態度與網路成癮之 相關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曹理、何工(2001)。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上海:上海音樂。

    粘松傑(2009)。性別角色、多元智能及學習動機與自然科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 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教育部統計處(2009)。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統計(94~97學年度)。2009 年7 月22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教育部編印(2004)。外籍配偶家庭教育推展手冊。台北:教育部。
    莫藜藜、賴珮玲(2004)。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 發展季刊,105,55-65。
    莊惠君(2000)。幼兒音樂學習原理。(譯自:Gordon,E.E.(1990)A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ung children.)台北:心理。
    許芳禎(2005)。資訊科技融入直笛教學對不同學習型態的國小三年級學童學習成 就與學習態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 東。
    許殷誠(2005)。從國小教師觀點探討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因素。國立屏 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許雅惠(2004)。台灣媳婦越南情:一個質性角度的觀察。社區發展季刊,105, 176-196。
    郭生玉(1972)。國中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永欽(2001)。家庭背景對子女教育成就之影響。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 文,南投。
    陳江水(2003)。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 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伶姿、游宗穎、周振和(2005)。高學業成就之新住民子女家庭教養方式與學習 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秀芬(2005)。國小學童A型行為組型與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 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佩足、陳小云(2003)。外籍新娘子女的語言發展問題。國小特殊教育,35,68-75。
    陳佳韻(2004)。台中市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態度之調查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 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金蓮(2005)。四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昭宇(2004)。運動教育模式對學生技能學習與學習態度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郁秀(2001)。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台灣音樂。取自 http://content.edu.tw/primary/music/tp_ck/hanmusic/main_7.htm
    陳英豪、汪榮才、李坤崇(1993)。國中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 究。國教之友,44(3),5-14。
    陳清花(2004)。澎湖縣新移民女性子女學校學習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雪玉(2005)。發展新移民文化:談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教育輔導措施。教師天地, 135,35-42。
    陳彩卿(2009)。彰化縣國中三年級學生在數學態度、自我效能與學習成就之研究。 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智龍(2005)。新竹市新移民女性子女國民小學階段學習適應良好之成功個案研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湘淇(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 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幼教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陳翠華(1996)。國小學生家庭環境、心理特質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陳碧容(2004)。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灣地區 東南亞籍新娘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
    陳碧雲、魏妙如、郭昱秀(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 - 以學前教 師的觀點為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52-55。
    陳曉雰(2002)。吳漪曼──教育愛的實踐家。台北:文建會。
    陳曉嫻(2005)。音樂資優教育在各國的實施方式。國教輔導,44(6),37-41。
    陳麗娟(1994)。我國國民補習學校班級氣氛及其與成人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研 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馮莉雅(2003)。影響國中數學科低成就學生學習之因素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20,79-99。
    曾玉玲(2003)。臺北市高智商低成就國中學生學習信念與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永美(2003)。多元智能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社會領域 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曾秀珠(2005)。外籍配偶教育課程規劃之芻議。社區發展季刊,105,227-234。
    曾雪娥(2005)。多元文化教育的再一章:新移民及新臺灣之子的家庭教育。教師 天地,135,50-55。
    黃正治(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辦理外籍配偶識字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信誠(2002)。家庭教育資本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居住嘉義偏遠地區與一般 地區國中生之比較。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關念相關之研究。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雅芳(2005)。新移民女性親師互動與子女學校生活感受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富順(1974)。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集刊,16,383-486。
    黃琬玲(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師 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琪媚(2005)。國中生的父母親管教方式、制握信念、學習壓力與學習成就之研 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朝凱(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森泉、張雯燕 (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 育研究,8,135-169。
    黃綺君(2005)。新竹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新 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慧美(2003)。國小二年級學童使用電腦輔助學習之學習態度分析研究。國立嘉 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嘉義。
    黃馨慧(2005)。外籍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師天地,135,19-25。
    童江雪(2008)。影響新臺灣之子學習成就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銘 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艾俐(2003)。台灣變貌-新移民潮。天下雜誌,271,94-99。
    溫明麗(研究計畫主持人)(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台北:國 立教育資料館。
    楊文碩(2004)。器樂教學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音感及節奏能力-以直笛為例。屏東 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屏東。
    楊昭瑾(2006)。母語飄搖,升學加分當猛藥?/淡化政治考量,保障學子權益/包 容扶助弱勢,才是多元社會。國語日報,95.09.21。
    楊淑朱、邢清清、翁慧雯、吳盈慧、張玉巍(2004)。雲林縣外籍 女性配偶子女 在校狀況之調查研究。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149-178。
    葉孟宗(2004)。跨國婚姻家庭之外籍配偶其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研究。國立中 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柳眉(2009)。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策略對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肅科(2005)。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 133-149。
    詹秀員(2006)。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探討外籍配偶社區教育之理念與策略。載於 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之「外籍配 偶與社區學習」一書(191-246),台北:師大書苑。
    廖佩泠(2004)。工業設計系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的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 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潘詩婷(2002)。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佳文(2000)。國小弱視學童歸因方式、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台南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熊淑君(2004)。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金山(2003)。台灣人口成長與國民小學校數調整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 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劉恆佳(2003)。隔代教養高學業成就兒童之學習歷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芳玲(2005)。新移民女性子女的學業成就與家長參與之關聯分析。元智大學管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劉珠利(2005)。婦女主義理論的觀點對大陸及外籍配偶現況之啟示。社區發展季 刊,105,44-54。
    劉萬來(2008)。苗栗縣沿海四鄉鎮國民小學新台灣之子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研 究。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苗栗。
    劉燕饒(2001)。國民中學資優學生時間管理、學習態度、學業成就與生活適應關 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 化。
    歐洲教育資訊網(2004)。歐洲移民兒童教育融入。擷取自Eurydice 出版< Integrating Immigrant Children into Schools in Europe>,September 2004, http://www.eurydice.org/Doc_intermediaires/analysis/en/migrants.html
    歐哲華(2005)。國小學童書包管理、學習態度與生活管理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歐遠帆(1996)。從標準與課程探就美國音樂教育之現況與發展趨勢。載於台北市 立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主編:世紀末的回顧-各國音樂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69-88。
    鄭慧鈴(2004)。主題式統整課程對國中學生音樂學習態度與成效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增財(1995)。台北市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習態度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耀嬋(2002)。國小融合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特 殊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蔣金菊(2005)。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屏東縣曙 光國小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蔡奇璋(2005)。外籍配偶參與子女的學習障礙及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榮貴、周立勳、楊淑朱等(2004)。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教育部專案 委託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
    蔡榮貴、黃月純(2004)。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 32-37。
    蔡擇文(2003)。國小五年級自然科融入STS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批判思考與科技 創造力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鄧運林(1992)。自我導向學習對成人學生學習行為、學業成績影響之實驗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秀珍(2004)。國小學童中外籍新娘子女與本籍婦女之子女學習問題及相關因素 之比較分析。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嘉義。
    駐加拿大代表處文化組(2004)。加拿大增撥專款加強新移民語言訓練以加速其融 入主流社會。國際教育資訊第二十二輯,2004.05.07。

    駐紐約辦事處文化組(2002)。美國教育部撥款協助新移民學生有效學習英語。國 際教育資訊第一輯,2002.09.10。
    盧秀芳(2003)。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盧秀嫚(2002)。音樂教師影響子女音樂學習成長相關因素之硏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音樂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盧美貴(1982)。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態度及困擾之調查分析。教與學,4(5),23-27。
    賴文男(2005)。表現評量對國小學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 之影響。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數理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賴保禎(1996)。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空中大學。
    賴政宏(2005)。班級氣氛對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 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美鈴(2003)。美國藝術教育政策總論。在林曼麗編著,世界重要國家中小學藝 術教育課程統整 模式參考手冊,83-86。台北:國立藝術教育館。
    錢宗忻(2004)。澎湖縣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態度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 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蕭秀娟(2007)。運用音樂輔導活動方案以提昇國小學童班級氣氛及情緒智力之實 驗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音樂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戴鎮州(2005)。大陸與外籍配偶問題與可能出路:社會人文觀點省思。社區發展 季刊,105,90-100。
    繆敏志(1990)。單親兒童學業成就、人格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季宏(1973)。智力、學習習慣、成就動機及家長社會地位與國中學生學業成就 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惠卿(2007)。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外籍配偶子女的國語文學習成 就之探討-以南投縣國小三年級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新竹。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 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鍾文悌(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 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鍾淑慧(2005)。幼兒音樂性向與音樂表現能力發展因素。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鍾菊蘭(2005)。台北地區國民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生音樂學習態度之調查研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茂發(1981)。我國國小及國中學生的智力發展。教育心理學報,40,125-148。
    藍瑞霓(1990)。「空軍軍官學校與屏東師範學院學生對學校態度」之問卷調查研 究。測驗與輔導,100(6),2005-2008。

    顧燕翎、游詒君(2005)。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 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05,20-29。
    蘇郁惠(1993)。兒童音樂性向發展與音樂環境關係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6, 265–292。
    蘇郁惠(1998)。兒童音樂性向測量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班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郁惠(2004)。青少年音樂態度兩性差異及性別角色因素之探討。新竹師院 學報,18,363-386。
    蘇郁惠(2005)。青少年流行音樂偏好、態度與音樂環境之相關研究。藝術教育研 究,9,1–32。
    鐘重發(2003)。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英文部分
    Abeles, H. F., Hoffer, C. R., & Klotman, R. H. ( 1995 ).. Foundations of Music Education. New York: Schrimer Books.
    Allport, G. W.(1935). Attitudes. In C. A. Murchison(Ed.), A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pp. 798-844). New York: Russell & Russell.
    Berk, L. E.(2000). Child development.(5th Ed.). London: Allyn & Bacon.
    Bourdieu, P.(1977).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Karabel & A. H. Halsey(Eds.),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pp.487-511).N.Y.: Oxford University.
    Boyle, J. D., & Radocy, R. E. ( 1987 ).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musical experiences. New York: Shirmer Books.
    Broberg,A. (1997).Child care and early development: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care and its effects on child development. Goteborg:University of Gotebor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Brozo, W. G.(1982). Differential study skills of successful and failing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Learning Skills, 2(1), 29-35.
    Burstall, C.(1975). Factors affecting foreign-language learning: A consideration of some relevant research findings.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Abstracts, 8, 5-125.

    Chaerul, A.(2002). A study of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physics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 based on gender and grade level among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students in Indonesi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Las Cruces: 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
    Clark, C. M. & Peterson, P. L.(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 In M. C. Wh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pp.255-298).New York:Macmillan.
    Coleman, J. S.(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vard University.
    Darom, E., & Rich, Y. ( 1988 ). Sex difference in attitudes toward school. British Jou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8 ( 3 ) , 350-355.
    David, S. D., Marion, S. F., & Charles, R. M.(1999). Parenting of devoiced mothers and a link between social status and boy’s academic outcomes: Unlocking the effects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Child Development, 70(5), 1231-1245.
    Echols, P. S.(1981).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mathematics and the variables of teacher attitude, parental attitude,achievement, ability, sex of the student, and grade level of the student.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ouston, Houston.
    Fant, G. ( 1995 ). Motivation Ideas For The Musical Ensemble. Music Education National Conference, 81 ( 5 ), 17-20.

    Gagne, R. M. & Briggs, L. J.(1979).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olda, S. G., & Phyllis, B.(1993). Family factors related to children’s intrinsic/extrinsic motivational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Child Development, 64, 1461-1474.
    Katz, D.(1960).The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ttitudes. Public Opinion.
    Kuo, D. H., & Hauser, R. M.(1995). Treads in family effects on the education of black and white brother.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8, 136-160.
    Magel, S. G.(1992). Modes of development for school principal:Pathways to succes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sterman, K. F., & Kottkamp, R. B.(1993). Reflective practice for educators: Improving schooling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wbury Park: Corwin Press, Inc.
    Pedrick, D.(1998). Effective Practice Makes Sucessful Performance. Music Education National Conference, 85(2), 33-35.
    Posner, J. K., &Vendell, D. L. (1994). Low-income children’s after-school care: Are there beneficial effects of after-school porgrams? Child development, 65,440-456
    Utsumi, M.C., & Mendes, C. R.(2000). Researching the attitude toward Mathematics in basic education. Education Psychology, 20(2), 237-244.

    Woolcock, M. & Narayan, D.(2003). Social capital: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olicy. In E. Ostrom & T. K. Ahn(Ed.), Foundations of social capital(pp.416-440). 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