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貞蒂
Hsu, Chen-Ti
論文名稱: 荀子對於「知通統類」的實踐: 以「倫類」的知識本體為例
The Practice of Comprehensive Categorization in the Xunzi: Focus on the Ontology of Human Relationships
指導教授: 祝平次
Chu, Ping-Tzu
口試委員: 侯道儒
Skonicki, Douglas Edward
徐聖心
Xu, Sheng-X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中國文學系
Chinese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7
中文關鍵詞: 荀子倫理倫類分類Protégé 本體編輯器知識本體知識結構
外文關鍵詞: Xunzi, ethics, lei, lunlei, categorization, Protégé Ontology Library, ontology, knowledge structure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從《荀子》當中與倫理相關的分類作為研究焦點,運用美國史丹福大學所開發的Protégé本體編輯器(Protege Ontology Library)建立《荀子》關於「倫類」論述的知識本體,全面且系統地整理《荀子》當中與倫理相關的分類,考察當中的分類形式與結構,以不同於往的研究視角,加以佐證、補充前人的研究成果並且探討《荀子》論述「倫類」的實作意義。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介紹建構「倫類」結構的Protégé工具,並且回顧《荀子》關於「類」的研究,定義目前學界對於「倫類」的看法;「倫類」的定義清楚了,在第二章則是界定符合「倫類」的項目與範圍,以及分析這些「倫類」項目的語言形式;在第三章,便是要組織這些符合「倫類」範圍的語言,將倫理分類結構化與系統化;在第四章,則是依照這個「倫類」的知識結構並且使用Protégé的檢索功能,進一步探討這些倫理分類的方法,再論述這些方法的原則和目的。而在第五章的結語中,除了總結前四章,還透過人、天、物三者的關係,再次強調荀子的學說以「人」為中心,而「人」是促成「倫類」的基本元素;並且簡單比較了《論語》、《孟子》與《荀子》三者對於倫理的討論,得出荀子比孔子、孟子更加地重視倫理「該如何實踐」的問題上,也就是「類」的方法與原則。在最後,針對知識本體這種對於人文學科來說相當新穎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可能的發展。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o use Protege Ontology Library to construct the ontology of lunlei in Xunzi and regards the related categorization of ethics as a research focus. 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organizes the related categorization of ethics in Xunzi and analyzes the pattern and structure of categorization. I provide a brand-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offer some evidences, reexamine previous studies and analyze the practical meaning of lunlei in Xunzi.

    This thesis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In chapter 1,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purpose is mentioned. Protege Ontology Library which is the tool to construct the lunlei structure is introduced. Also, I review studies on lei in Xunzi and provide a definition of lunlei. In chapter 2, I narrow the item and scope of lunlei and analyze the language forms of lunlei. In chapter 3, I organize and systemize what are covered in the scope of lunlei. In chapter 4, I probe into the way to classify those lunlei based on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lunlei and the search function in Protégé. The principle and purpose are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Chapter 5 is the conclusion. I not only summarize chapter 1 to chapter 4, but also add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heaven, and things. The core idea of Xunzi which regards human as center is also emphasized. The basic element of lunlei is human. I also compare the idea of ethics between Lunyu, Mengzi and Xunzi. Compared with Confucius and Mengzi, Xunzi heavily focuses on the way to put ethics into practice and the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lei. At the end, I point out that the future vision of ontology, which is a brand-new method for the humanit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3 第三節 研究回顧與探討 9 一、 「類」觀念研究 9 二、 「統類」思想研究 13 三、 「推類」思維研究 16 第二章 《荀子》「倫類」的範圍和分類形式 19 第一節 倫類的範圍 19 第二節 單詞的分類形式 23 一、 政治身分、社會身分、職業身分、人格身分 23 二、 人物之名 26 第三節 詞組的分類形式 28 第四節 段落標題的分類形式 29 第五節 小結 31 第三章 《荀子》「倫類」的分類結構 33 第一節 《荀子》「倫類」知識本體的組成 33 第二節 《荀子》「倫類」知識本體的建置 38 一、 決定知識本體的領域和範圍 39 二、 匯集重要的字詞或項目在知識本體上 40 三、 定義知識本體類別及類別階層(Class) 40 第三節 《荀子》「倫類」知識本體的功能 40 一、 一般檢索 40 二、 進階檢索 42 三、 視覺化檢索 46 第四節 小結 48 第四章 荀子對於「倫類」方法的實踐 50 第一節 「倫類」的分類方法 52 一、 社會羣體的成員 52 二、 人物的教材性質 56 三、 行為的指導方針 62 四、 設立階段性目標 66 第二節 「倫類」的分類原則 71 第三節 「倫類」的分類目的 77 一、 合理地分配資源 78 二、 君王的治國手段 83 第四節 小結 87 第五章 結語 89 徵引書目 94

    一、 專著
    俞仁寰:《從類字透是荀子政治思想之體系》,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1962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1979。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柯雄文著,賴顯邦譯:《倫理論辯:荀子道德認識論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初版。
    楊長鎮:《荀子類的存有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周志煌:《物類與倫類:荀學觀念與近現代中國學術話語》,臺北:洪葉文化,2013年。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5年。
    佐藤將之:《荀學與荀子思想研究:評析‧前景‧構想》,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5年。
    佐藤將之:《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二、 期刊論文
    曾春海:〈荀子思想中的「統類」與「禮法」〉,《輔仁大學哲學論集》13期,1981年。
    韓德民:〈君子人格:荀子社會理想的主體呈現〉,《面向二十一世紀:中外文化的衝突與融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88年。
    張亨:〈荀子的禮法思想試論〉,《臺大中文學報》2期,1988年。
    黃居仁:〈語意網、詞網與知識本體:淺談未來網路上的知識運籌〉,《佛教圖書館館訊》33期,2003年。
    張斌峰:〈荀子的「類推思維」論〉,《中國哲學史》2期,2003年。
    王惠臨:〈Ontology含義及中文翻譯探討〉,《熱點詞‧觀點詞縱橫談》6卷4期2004年。
    馮志偉:〈關於術語ontology的中文譯名──「本體論」與「知識本體」〉,《第六屆漢語詞彙語意學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
    陳平坤:〈荀子的「類」觀念及通類之道〉,《臺大哲學論評》31期,2005年。
    黃偉明:〈《荀子》的「類」觀念〉,《邏輯學研究》2卷3期,2009年。
    張曉光:〈荀子推類思想探析〉,《邏輯學研究》33期,2009年。
    訾其倫:〈論先秦儒家的推類理論〉,《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
    樓燕芳:〈荀子聖人理想人格的現實意義〉,《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版)》 3期,2010年。
    吳樹勤、楊學坤:〈理論與實踐張力關係中的荀子「禮義之統」思想〉,《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9卷3期,2012年。
    楊秀宮:〈荀子「統類」及其哲學〉,《邯鄲學院學報》22卷4期,2012年。
    徐晨飛、倪媛:〈基于屈原作品的楚辭知識本體構建思路及實現方法〉,《數字圖書館論壇》5期,2015年。
    馮俊:〈荀子「多言而類」的禮學闡述》,《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
    李暢然、王小婷:〈荀子的「類」觀念及其與戴震思想的關聯〉,《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8輯,2016年。
    李巍:〈邏輯方法還是倫理實踐──先秦儒墨「推類」思想辨析〉,《文史哲》5期,2016年。
    于淼:〈道德語言的分類與運行:一種對荀子名學的現代詮釋〉,《中國文化論衡》1期,2017年。
    王凱歌、袁剛:〈荀子的禮義之統與統類心〉,《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2017年。
    佐藤將之:〈《呂氏春秋》和《荀子》「類」與「染」之相應思想〉,《政治科學論叢》74期,2017年。

    三、 學位論文
    林建邦:《荀子理想人格類型的三種境界及其意義──以示、君子、聖人為論述中心》,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4年。
    郭迎春:《淺析荀子的人物形象》,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信賢:《基於知識本體的中醫虛證辨證系統》,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所碩士論文,2016年。

    四、 網頁資料
    徐晨飛、錢智勇、端木藝、周建忠(南通大學楚辭研究中心):《東亞楚辭文獻數據庫建設及語義化應用研究進展綜述》,數位典藏‧數位人文DADH 2015國際研討會,網址(http://www.dadh-record.digital.ntu.edu.tw/config_xml/2015config/programINFO/pdf/1130/Paper%20Session%201/PS1-1.pdf),2018年7月下載。
    STANFORD, CA:Protégé 網站(https://protege.stanford.edu),2017年10月下載。
    王文君,〈初探Ontology〉(http://myweb.ncku.edu.tw/~ftlin/course/CAAD/CourseInformation/document/Ontology.pdf),2004年7月更新,2018年5月下載。
    Natalya F. Noy and Deborah L. McGuinness:〈Ontology Development 101: A Guide to Creating Your First Ontology〉 (https://protege.stanford.edu/publications/ontology_development/ontology101.pdf),2018年5月下載。
    Matthew Horridge:“A Practical Guide To Building OWL Ontologies Using Protégé 4 and CO-ODE Tools Edition 1.3”〈使用Protégé 4與CO-ODE工具1.3版本建置OWL知識本體的實用手冊(http://people.cs.vt.edu/~kafura/ComputationalThinking/Class-Notes/Tutorial-Highlighted-Day1.pdf),2011年更新,2018年5月下載。
    STANFORD, CA:「Protégé wiki」網站(https://protegewiki.stanford.edu/wiki/DLQueryTab)2018年7月下載。
    中央研究院語言所:中央研究院上古漢語標記語料庫(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cgi-bin/kiwi/akiwi/kiwi.sh?ukey=1826848771&qtype=-1)2018年7月檢索。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