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秀萍
論文名稱: 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苗栗縣一所國民小學為個案分析
指導教授: 鄭國泰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2
中文關鍵詞: 學校行銷立意抽樣夥伴學校紫牛管理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擬以研究者所服務的學校為個案學校,進行行銷策略在學校的應用研究。個案學校於民國五十五年設校,到民國五十八年才獨立成校。設校以來,全校學生人數大多維持於四百人左右,其間因人口外流,減為十一班。後來因多處住宅區相繼完成;加上政府政策--實施小班小校、降低班級人數,一度曾躍上13班的「仁」類學校。頭份大橋的完工,使整個交通逐漸便利。但少子化的影響,及家長為了孩子升學,選擇多元發展,利用上班之便,把孩子載至鎮上的大型學校就讀,造成個案學校優秀及入學的學生人數嚴重的流失;嚴重的學生流失雖不致面臨被併校、或裁校的危機。但為了突破家長陷於明星學校(大型)迷失的瓶頸,解決學校新生人數明顯減少的問題,有鑑於此,所以學校應如何設定明確的行銷目標與採取適當的策略執行,將學校辦學理念與特色廣為宣傳,並進一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即為此論文的研究緣由。
    基於上述動機,研究者著手進行個案學校在政府政策、社區家長、夥伴學校、及紫牛管理四方面詳加探討。試圖藉由這四個層面的各項觀念及問題探討,進行分析比較,以謀求個案學校當前諸項困境的改善與突破。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了解學校遠景的意義、內涵、類型外,並探討個案學校願景發展的相關課題;以內容分析法,針對苗栗縣公立國民小學的學校願景,作內容的分析與探討,以明瞭個案學校所處的優劣勢;以立意抽樣訪談法做深度會談,訪談對象設定於與個案學校有關聯的教育人士、社區家長、學校教職員工,探究其對行銷概念的認識程度,並分析衝突、對立、認同、建議的觀點,藉以瞭解行銷理念運用在學校組織的可行性,並深入探討學校行銷在實質上的運作、困境與策略的實務層面,以作為未來國民小學實施行銷管理的參考,期待對學校行銷策略有明確的方向與實質的效益。
    綜合上述,本論文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在教育主管單位方面:(一)訂定行銷推動辦法(二)改變財務支用辦法 (三)成立行銷部門統籌執行(四)民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五)執行過程中的考核與評鑑(六)獎勵及提供成功的經驗(七)成立「教改檢討委員會」。
    第二,在學校經營方面:(一)建立愉快和諧的校園氣氛(二)辦理學校行銷知能教育訓練(三)整合優勢的資源與行銷團隊(四)辦理多元活潑的活動與成果展(五)學校績效考核的應用(六)善用電腦資訊,儲存資源(七)運用網路進行學校課程、活動與形象行銷建立優質關係。
    第三,在教育人員方面:(一)利用網際網路、建立知識管理寶庫 (二)充實教職專業智能與進修行銷知能(三)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行銷(四)課程必須結合生活,用心營造學習環境(五)引導家長、社區多元參與。(六)塑造標竿學習的學習型組織。
    第四,在學生家長方面:(一)積極參與學校活動(二)家長主動提供資源,支援學校教學(三)重視親職教育,接受新知。
    總結來說,政府應釐清自己的角色,謹守分寸,勿做過多的介入、干預;並協助學校,經營創新,發展學校特色、落實教育目標的實現。而學校需營造良好學習環境,整合組織優勢資源,合作結盟、資源共享,組成一個跨功能的工作團隊,並使家長能充分協助與配合。唯有學校、家庭、及社會教育三管齊下,才能解決教育問題及阻礙、改善教學品質、靈活運用資源、提升優良形象,增加家長和社區人士對教育的信心,肯定學校的辦學績效,獲得社會資源的挹注,完成教育使命的永續發展。
    關鍵字:學校行銷、立意抽樣、夥伴學校、紫牛管理


    目 次 謝 誌 I 摘 要 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說明行銷管理的意涵 12 第二節 學校行銷的意涵與策略的發展 22 第三節 學校行銷的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過程 5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5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過程 66 第四節 預定進度表 72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73 第一節 分析個案學校組織概況與行銷方式 73 第二節 政府政策(POLICY)對學校行銷的重要性 91 第三節 社區家長(PEOPLE)對學校行銷的影響力 105 第四節 夥伴學校(PARTNERSHIP)對學校行銷的關係 117 第五節 紫牛管理(PURPLE COW MANAGE)對學校行銷的重要性 122 第六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131 第五章 建議與結論 142 第一節 建議 142 第二節 結論 154 參考文獻 157 壹、中文部分 157 貳、英文部分 163 參、參考網站 165 附錄 167 附錄一 歷年個案學校新生入學、在校生學生人數 167 附錄二 個案學校歷年教育補助經費 169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75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金興(2003)。北高兩市「九年一貫策略聯盟」之組織與運作。
    師友,427,33-35。
    王俊如(1992)。高等教育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朝貞(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行銷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義信(2003)。行銷是什麼:一本最實用的商談行銷聖經。台北:海鷗。
    王寶玲(2004)。紫牛學管理-EMBA01。創見文化(活泉書坊)
    王寶玲(2007)。紫牛學工作控管-EMBA 5。華文網股份有限公司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伊藤嘉博(2007)。BSC平衡計分卡實踐手法。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三次研討會資料。台北。
    李小芬(2001)。學校行銷。社教雙月刊,101,55~56。
    李淑媛、侯世昌(2007)。苗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知覺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與人力資源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231- 246)。
    李曉康、陳英泰(2002)。「市場化」趨勢對新加坡大學教育改革的影響。教育政策論壇,5(2),43~64。
    吳芝儀、李奉儒譯(M.Q. Patton 原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0 年)
    吳清山、黃久芬(1995)。美國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26。
    吳清山、林天佑(2001)。名詞解釋—策略聯盟。教育資料與研究,41,67。
    吳清基(2005)。九十四學年度全國高中高職五專多元入學委員會工作總檢討會」中的專題演講講稿。
    吳國泰(1997)。「行銷組合」在非營利成人教育機構推展教育活動上的策略組合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呂惠美(2001)。私立中等藝術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余欲弟譯(G. Terrill 原著)(2001)。服務行銷。台北:經典傳訊。(原著出版於2000年)
    余朝權(1999)。現代行銷管理。台北:五南。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1~29)。台北:三民。
    何福田(2004)。學校特色與自我行銷。研習資訊,21(6),1-6。
    邱玉淳(2006)。雙語學校外部行銷策略管理之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美杏(2002)。我國企業在WTO 政府採購協定架構下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裕哲(2003)。市場結構與行銷作為之研究-強化塑膠玻璃纖維與電子級玻璃纖維布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堯文(2004)。以精緻教育為理念、型塑優質校園文化-經營精緻學校的理念、策略與具體措施。百齡高中校長。
    林慶川(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與家長教育行銷實施現況之知覺與態度。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瓊惠(2004)。「臺東縣國民小學家長對學校行銷策略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麗菊(2001)。質性資料。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158-217)。嘉義:濤石。
    林建志(2003)。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建棕(2006)。一所百年老校活化創新~永續校園經營之個案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邵正宏(2000)。非營利電視台之行銷策略研究—以慈濟大愛與好消息頻道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頁141~158)。台北:巨流。
    苗如茵(2000)。成人高等教育行銷策略之研究:以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夏光華(2001)。大學推廣教育之行探討。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夏林清等譯(Altrichter H. & Posch P. & Someth B.原著)(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95 年)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21 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教育部(1999)。教育基本法。台北:作者。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1~29)。台北:三民。
    陳木金、邱馨儀(2007)。推動優質學校行政確保教育品質。載於2007.06.23.中華民國學校行政學會主辦「學校行政論壇第十八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231- 245)。
    陳信智(2005)。行銷理論應用於學校經營之探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瑞相(2005)。桃園縣公立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運作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瑞萍(2000)。師範院校招生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麗美(2005)。台中市國民中小學教育公辦民營可行性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許舒翔、周春美、沈健華(2002)。技職院校教育行銷策略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9,9~13。
    許詩旺(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梁曙娟(譯)(2003)。Seth Godin著。紫牛:讓產品自己說故事。台北:商智文化。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教師天地,第134 期,頁9-20。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張瑛真(2004)。學校行銷策略在國民小學之應用—一所臺中市國民小學之個案分析,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德銳(1998)。教育選擇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21,1~5。
    張德銳(1998)。以學校中心管理推動學校教育革新。教育政策論壇,
    第一卷,第二期,p.133~153。
    曾光華(1998)。行銷學。台北:三民。
    曾柔鶯(1998)。現代行銷學。台北:華泰。
    湯堯(2000)。學校經營管理策略:大學經費分配、募款與行銷。台北:
    五南。
    彭曉瑩(2000)。「師範校院教育行銷現況、因境及發展策略之研究」,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俊英(2001)。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
    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頁1~46)。台北:漢文。
    黃義良(2002a)。偏遠小學發展行銷的歷程、活動與困境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199~224。
    黃義良(2002b)。學校推動形象管理與關係行銷的具體做法。國教新知,48(4),71~79。
    黃義良(2004)。國民中小學學校行銷指標與行銷運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方法。台北:心理。
    黃曉芬(2003)。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三所私立國小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黃營杉(2000)。企業政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彭曉瑩(2000)。師範院校教育行銷現況困境及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彭曉瑩(2002)。教育行銷之理論與實務。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13(3),108~119。
    齊若蘭譯(2003)。從A到A+: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奧秘。台北:遠流。
    榮泰生(1997)。行銷管理學。台北:五南。
    臺北市教育研究展委員會(2006)。掌握趨勢,想像未來,優質是經營出來的~95年優質學校行政管理類得獎學校系列簡介,臺北市教育e週報,2006/7/12。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劉秀曦(2002)。內部行銷在學校教育革新上之應用。中等教育,53(3),94~105。
    鄧為丞(1998)。大學推廣教育之策略性行銷規劃。成人教育,45,33~39。
    蔡姿娟(2002)。學校選擇權在教育市場化下對義務教育的衝擊。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0,123~135。
    蔡雅賢(2002)。技職校院進修推廣教育行銷策略管理之研究—以A 學院為例。銘傳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碩士學程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禎佩(2002)。師範學院教育行銷研究-以屏東師院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鄭勵君(1998)。學校形象之行銷管理策略淺析。高市文教,63,55~59。
    謝文雀譯(P. Kotler & S. H. Ang & S. M. Leong & C. T. Tan 原著)(2000)。行銷管理-亞洲實例。台北:華泰。(原著出版於1999 年)
    謝水乾(2003)。台南縣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育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在職進修教育行政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戴國良(2002)。行銷管理。台北:五南。
    蕭富峰(1998)。內部行銷。台北:天下文化。
    饒見維(1997)。我國教育問題的整體分析、診斷與對策。發表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師範院校學術論文發表會。

    貳、英文部分
    Agar, M. H. (1980). The professional stranger: An informal introduction toethnography.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Aidman, A. (1995). Advertisin in the school. Urbana, IL: ERIC Clearinghous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89473)
    Blau, P. M., & Scott, W. R. (1962). Formal Organizations: A ComparativeApproach. San Francisco: Chandler.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2).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ooms, B. H., & Bitner, M. J. (1981).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organizationstructure for service firms marketing of service .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onnor, C. M. (1999). Marketing strategic one school's success story.Independent School, 58 (3), 38~42.
    Ely, M., Anzul, M., Friedman, T., Garner, D., & Steinmetz, A. M. (1991).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Circles within circles . Philadelphia: TheFalmer Press.
    Friedman, M. (1962). Capitalism and Freedo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Gronroos, C. (1984). A service quality model and its marketing implic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8, 36~44.
    Herman, R. H. & Heimovics, R. (1991). Executive leadership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 new strategies for shaping executive-board dynamic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odgkinson, H. (1989). The Same Client: The Demographics of Education andService Delivery Systems.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Demographic Policy.
    Kotler, P. (2003). Marketing management(11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Kotler, P., & Armstrong, G. (1996). Principles of marketing(6th 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 Fox, K. F. A. (1994).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eCompte, M. D., Preissle, J., & Tesch, R. (1993).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evitt, T. (1960). Marketing myopia. 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 5~56.
    McCarthy, E. J. (1971). Basic marketing: A managerial approach
    (4th ed.).Homewood, IL: R. D. Irwin.
    McMillan, J., & Schumacher, S. (1997).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conceptu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Taylor, R. E., & Darling, J. R. (1991). Perceptions toward marketing higher education: Do academic disciplines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3 (2), 17~38.
    Thomas, D. R. E. (1978). Strategy is different in service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6, 158~165.
    Waugh, C. A. (1998). School marketing 101. excellent marketing . Retrieved April 10, 2004.

    參、參考網站
    http://www.xcellentmarketing.com/html/articles/school1998.
    html(檢視於2007.08.23)
    http://163.21.249.242/News/News.asp?iPage=2&UnitId=249&NewsId=18615(檢視於2007.09.20)
    http://w3.blsh.tp.edu.tw/unit/a000/www/s-news.htm
    (檢視於2007.11.15)
    林堯文(年代不詳)。以精緻教育為理念、型塑優質校園文化─經營精緻學校的理念、策略與具體措施http://w3.blsh.tp.edu.tw/unit/a000/www/betters_3.htm
    (檢視於2007.11.15)
    台北市立內湖國民中學
    http://www.nhjh.tp.edu.tw/(檢視於2007.09.24)
    韋端(1996)。教育資源的現況與檢討。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6/
    (檢視於2008.03.29)
    張鈿富(1997)。教科文預算下限取消後的教育經費分配策略。http://www.kmtdpr.org.tw/4/26-2.htm (檢視於2008.03.29)
    張明輝(年代不詳)。精緻學校經營的理念與策略。
    http://web.ed.ntnu.edu.tw/~minfei/arical/betternessedncation-1.pdf (檢視於2008.04.29)
    教育經費的籌措與編列(1999)。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minfei/教育經費的籌措.htm(檢視於2008.03.29)
    教育經費國庫負擔法。http://www.hyes.tyc.edu.tw/titel/m2-2.htm (檢視於2008.03.30)。
    第四期諮議報告書-整體改進教育經費之籌措與運用。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tsy4_3-4.html (檢視於2008.03.30)。
    國語日報網站—資訊導航檢索--體檢教改 新政府將組委員會(劉偉瑩/臺北報導)。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55798&keyword=體檢教改(檢視於2008.04.27)。
    鄭光甫等(1996)。委託研究案《教育資源分配現況檢討及改革方向》。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7-18/ (檢視於2008.03.30)。
    蔡志鏗(2004)。教育廣場—大家談教育。國語日報兒童網。
    http://www.mdnkids.com/speak/detail.asp?sn=1431。(檢視於2008.04.30)。臺北市逸仙國小校長。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