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彥澂
Yan-Cheng He
論文名稱: 玻色凝結體原子數穩定性之研究
Study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Atom Number in Bose Condensates
指導教授: 余怡德
Ite A. Yu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理學院 - 物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4
中文關鍵詞: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玻色凝結體蒸發式冷卻雙磁光陷阱吸收影像法光抽運法
外文關鍵詞: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BEC, evaporative cooling, double MOT, absorption image, optical pumping
相關次數: 點閱: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實驗室成功地實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之後,我們希望能夠確實掌控這套實驗系統每次所產生的玻色凝結體原子數之穩定性,期盼達成原子數量的擾動率在5%之內。因此,本篇論文主要在研究玻色凝結體原子數之穩定性。
    論文中第一章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理論提出至真正實現的歷程簡介;第二章為利用吸收影像法測量原子數之原理介紹;第三章為改變玻色凝結體實驗參數及改善實驗系統,測量其對玻色凝結體原子數穩定性之影響;第四章為利用光抽運法測量原子數之原理介紹;第五章為將光抽運法測量系統最佳化;最後第六章為結論:我們的玻色凝結體實驗系統每次所產生玻色凝結體的原子數量,其實相當穩定,利用光抽運法量測的原子數量約六萬個,擾動率約4.4%。


    摘要 Ⅰ 致謝 Ⅱ 目錄 Ⅲ 第一章 簡介 1 第二章 吸收影像法測量原子數 2 2-1 吸收影像法之原理 2 2-2 雷射及光路架設 4 2-3 時序控制 7 第三章 玻色凝結體實驗系統之改善 8 3-1 實驗參數的影響 8 3-1-1 2nd MOT原子數 8 3-1-2 磁光陷阱光強度 10 3-1-3 偏極梯度冷卻後溫度 11 3-1-4 載入光作用時間 13 3-1-5 TOP磁陷阱 14 3-1-6 RF功率 16 3-2 實驗系統的影響 18 3-2-1 數據分析方法 18 3-2-2 開銣原子源方式 20 3-2-3 TOP線圈 22 3-2-4 影像光強度 24 第四章 光抽運法測量原子數 28 4-1 光抽運法之原理 28 4-2 雷射及光路架設 31 4-3 時序控制 34 第五章 光抽運法測量系統之最佳化 36 5-1 實驗參數的影響 36 5-1-1 RF關閉時序 36 5-1-2 探測光強度 38 5-1-3 探測光脈衝時間 41 5-1-4 Probe及Repumping shutter開啟時序 43 5-1-5 Probe及Repumping beam與BEC原子作用時間 45 5-2 BEC原子之生命週期 50 5-3 OP第一點數據之說明 51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53 參考文獻 54

    [1] S. N. Bose, Z. Phys. 26, 178 (1924).
    [2] A. Einstein, Sitzungsber. Kgl. Preuss. Akad. Wiss.(1924).
    [3] E. Raab, M. Prentiss, A. Cable, S. Chu, and D. Pritchaed, “Trapping of neutral sodium atoms with radiation pressure,” Phys. Rev. Lett. 59, 2631 (1987).
    [4] H. F. Hess, “Evaporative cooling of magnetically trapped and compressed spin-polarized hydrogen,” Phys. Rev. B 34, 3476 (1986).
    [5] M. H. Anderson, J. R. Ensher, M. R. Matthews, C. E. Wieman, and E. A. Cornell, “Observation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in a dilute atomic vapor,” Science 269, 198 (1995).
    [6] K. B. Davis, M.-O. Mewes, M. R. Andrews, N. J. van Druten, D. S. Durfee, D. M. Kurn, and W. Ketterle,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in a gas of sodium atoms,” Phys. Rev. Lett. 75, 3969 (1995).
    [7] 陳易馨,清華大學物理碩士論文,“銣87原子玻色-愛因斯坦凝結之實現” (2006)。
    [8] 陳漢璋,清華大學物理碩士論文,“玻色凝結體形成過程之探討” (2006)。
    [9] 林聲群,清華大學物理碩士論文,“玻色凝結體原子數之量測” (2006)。
    [10]李益志,清華大學物理碩士論文,“雙磁光陷阱的冷原子傳輸研究” (2005)。
    [11]Ying-Cheng Chen, Yean-An Liao, Long Hsu, and Ite A. Yu, “Simple technique for directly and accurately measuring the number of atoms in a magneto-optical trap,” Phys. Rev. A 64, 031401 (2001).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