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毛鈺棻
Mao, Yu-Fen
論文名稱: 論訴願制度下之正當法律程序 ─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訴願決定為中心
Due process of law under the administrative appeal system ─Centered on the appeal decision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the Executive Yuan
指導教授: 陳仲嶙
Chen, Chung-Lin
李怡俐
Lee, Yi-Li
口試委員: 梁志鳴
Liang, Chiih-Ming
莊弘鈺
Chuang, Hung-y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科技法律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w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正當法律程序正當行政程序訴願決定量化研究環保署
外文關鍵詞: due process of law, administrative due process, administrative complaints, quantitative resear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訴願權」乃我國憲法所明文保障,而訴願之目的,在於糾正行政機關之違法或不當處分,保護人民之權利或利益,同時藉由行政自我省察之程序,亦得減輕法院負擔。然觀諸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訴願審議決定,認定訴願有理由之案件比例並不高,故是否達到前揭訴願之目的,並非無疑。且訴願審議過程中在正當程序之踐行上,亦有所不足,鑒於此,本文參考美國及我國學說與實務上之理論與說明,並整理我國釋憲實務的見解脈絡,試圖建構第二章正當法律程序之概念、內涵,並釐清正當法律程序與正當行政程序之關係;其次在第三章部分,探求訴願之制度、程序及目的,並為訴願程序應踐行之正當法律程序下一定論;第四章再進一步探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訴願審議是否踐行正當法律程序?統計訴願決定有理由與否之因素為何?訴願制度運作成效為何?等問題;第五章將從第四章訴願決定及行政訴訟之量化研究分析中,藉由第二章、第三章關於正當法律程序及訴願制度之探討,回頭檢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訴願決定,並針對訴願決定提出評析和看法;重新檢視目前行政院環保署在訴願審議過程、審議決定之問題及其應有之正當程序,針對訴願審議所產生之正當法律程序問題提出建議。第六章,將對綜觀全文作出結論,並提出所觀察到的實務運作情形,希望行政院環保署予以修正和完善,以期能促使人民之權利能有更實質之保護。


    The right to administrative appeal is guaranteed by the Constitution of Taiwan. It allows for people to appeal sentences for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s on the grounds of being illegal or otherwise improper. However, only a low proportion of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s are appealed, which the Environment Department regards as reasonable, so the purpose of the right of administrative appeal may not be fulfilled. In addition, the administrative appeal process is flawed. This paper refers to due process of law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 and examines how Taiwan’s Constitution is interpreted to determine how the due process of law referred to in Chapter 2 is defined an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ue process of law in general and in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Chapter 3 explores the system, procedures, and purpose of administrative appeals and shows how the due process of law is executed during such appeals. Chapter 4 examines whethe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s administrative appeal procedures follow the due process of law, summarizes the reasonable grounds for appeal decisions, and asses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appeal system. Chapter 5 examines the administrative appeal decisions made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dministrative appeal decisions presented in Chapter 4 through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due process of law and the administrative appeal system described in Chapters 2 and 3. This chapter also contains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chang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s administrative appeal system to better comply with due process of law requirements. Chapter 6 put forward my observations about courts’ practice in administrative appeal decisions and a statement of hope that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Executive Yuan will make corrections to better protect the people’s rights.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錄 VI 表目錄 IX 圖示目錄 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文獻回顧 6 第五節 論文架構 9 第二章 正當程序 10 第一節 正當法律程序之意義及發展 13 第二節 正當法律程序之內涵 16 第三節 正當行政程序 22 第一項 正當行政程序之意義 22 第二項 正當行政程序於我國行政程序法之運用 25 第三項 憲法解釋或判決關於「正當行政程序」之運用 40 第三章 訴願制度 42 第一節 訴願制度之意義 42 第二節 訴願制度之功能 44 第三節 訴願法對於正當程序的落實 47 第一項 公正作為義務─迴避及程序外接觸 47 第二項 公正裁決義務─聽證權、受告知權及說明理由義務 49 第三項 公開行政資訊─閱卷權 56 第四項 訴願法與行政程序法之比較 60 第四章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訴願決定分析 62 第一節 各年度訴願決定與案件之關係 68 第一項 102年度 68 第二項 103年度 71 第三項 104年度 75 第四項 105年度 79 第五項 106年度 84 第六項 107年度 87 第七項 小結 90 第二節 律師代理與訴願決定結果之關係 92 第三節 訴願有理由之理由為何 94 第四節 關於到會陳述意見及兩造言詞辯論之情形 96 第五節 提起行政訴訟之統計分析 99 第一項 判決撤銷訴願決定之原因 101 第二項 判決撤銷原處分及訴願決定之原因 104 第五章 建議 120 第一節 對訴願人之建議 120 第一項 請求到會陳述意見 120 第二項 委任專業代理人 122 第二節 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訴願審議委員會之建議 123 第一項 調查證據方面 123 第二項 應嚴格遵守訴願法第67條第3項規定 128 第三項 說明理由義務 130 第四項 閱卷方面 131 第三節 對法律制度興革之建議 133 第一項 閱卷問題 133 第二項 陳述意見及言詞辯論問題 136 第四節 針對法院判決之建議 140 第六章 結論及展望 142 附表 146 參考文獻 147 壹、中文文獻 147 一、專書(按姓氏筆畫排序) 147 二、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147 三、專書論文 148 四、網頁文獻 148 五、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見書 149 六、行政函釋 149 貳、英文文獻 149 一、專書 149 二、判決 150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按姓氏筆畫排序)
    (一) 翁岳生等合著,翁岳生主編(2021)。《行政法》下冊。元照出版。
    (二) 張自強、郭介恆合著(2008)。《訴願法釋義與實務》。臺北: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三) 湯德宗(2005)。《行政程序法論》。二版,元照出版。
    (四) 劉建宏(2017)。《訴願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
    (五) 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2013)。《行政程序法實用》,修訂四版,新學林出版。
    二、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一) 吳志正、葉眉君(2018)。〈醫療刑責過失程度之法實證分析:對醫療刑責合理化之省思〉。《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7卷第3期,頁1125-1174。
    (二) 吳明孝(2017)。〈文化資產保存法與正當法律程序--行政法院裁判與訴願實務發展之脈絡分析〉。《臺灣法學雜誌》,第331期,頁147-159。
    (三) 林欣柔(2018)。〈非真正強制?不完全自主?:臺灣愛滋篩檢法制之實證檢討與改革〉。《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7卷第4期,頁1995-2063。
    (四) 洪家殷(1994),〈論行政處分之理由說明(上) 〉,《政大法學評論》,第52期,頁91-110。
    (五) 孫德至、司徒嘉恒(2012)。〈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訴願制度實證研究(2007-2009 年)〉。《中研院法學期刊》,第十期,頁225-279。
    (六) 張文郁(2014),〈論行政程序上之事實調查(上)〉,《月旦法學雜誌》,第 227 期,頁66-88。
    (七) 張永健(2013)。〈訴願制度運作成效之實證評估架構——以臺灣內政部2006–2009年訴願案件為例〉。《北大法律評論》,第14卷第2輯,頁344-388。
    (八) 張永健、李宗憲(2015)。〈身體健康侵害慰撫金之實證研究:2008 年至 2012 年地方法院醫療糾紛與車禍案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4卷第4期,頁1785-1843。
    (九) 許宗力(2000),〈基本權程序保障功能的最新發展─評司法院釋字第488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頁153-160。
    (十) 陳愛娥(2016)。〈訴願決定的形成與表述-以訴願有理由為考量重點〉。《行政機關訴願作業實務》,第4版,頁233-258
    (十一) 黃士洲、簡銀瑩、林世銘(2014)。〈官官相護?訴訟當事人身分影響稅務訴訟結果之初步證據〉。《臺大管理論叢》,第25卷,第1期,頁185-214。
    (十二) 黃俊杰(2015)。〈論正當程序之踐行〉。《台灣法學雜誌》,第282期,頁41-53。
    三、專書論文
    郭介桓(1998)。〈正當法律程序—美國法制之比較研究〉。《憲法體制與法治行政 --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二)》。
    四、網頁文獻
    (一) 行政院。〈訴願決定書程式範例及撰寫注意事項〉。105年12月1日頒布,載於網址:https://www.ey.gov.tw/Page/915C80C0E545FDC9(最後瀏覽日:108年4月15日)。
    (二) 行政院。〈本院及所屬機關訴願案件收辦統計表〉,載於網址:https://appeal.ey.gov.tw/Other/Other01/Index(最後瀏覽日期:112年4月20日)。
    (三) 行政院。〈地方機關訴願案件收辦統計表〉,載於網址:https://appeal.ey.gov.tw/Other/Other01/Index(最後瀏覽日期:112年4月20日)。
    (四) 司法院。〈統計年報〉,載於網址:https://www.judicial.gov.tw/tw/lp-1820-1-xCat-08.html(最後瀏覽日:112年8月11日)。
    五、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見書
    (一) 釋字第709號羅昌發大法官部分協同部分不同意見書。
    (二) 釋字709號解釋林錫堯大法官協同意見書、陳新民大法官部分不同意見書及葉百修大法官協同意見書。
    (三) 釋字第605號解釋大法官曾有田協同意見書。
    六、行政函釋
    (一) 民國89年11月27日法務部(89)法律字第041632號函。
    (二) 民國90年07月02日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90)公法字第01975號函。
    (三) 民國90年09月10日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北市法二字第9020687500號函。
    (四) 民國90年09月24日法務部(90)法律字第000586號函。

    貳、英文文獻
    一、專書
    (一) Calvert, T. H. (1924).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courts. Vol. 2. Edward Thompson Company.
    (二) Liu G. & Karlan P. & Schroeder C. (2009). Keeping Faith with the Constitution. American Constitution Society.
    (三) McGehee, L. P. (1906). Due Process of Law Under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Edward Thompson Company.
    (四) Taylor, H.(1917). Due process of law and the equal protection of the laws. Callaghan.

    二、判決
    (一) Yick Wo v. Hopkins, 118 U.S. 356 (1886);
    (二) Terrace v. Thompson, 263 U.S. 197, 216 (1923)
    (三) Mullane v. Central Hanover Bank & Trust Co,339 U.S. 306.(1950)
    (四) Mathews v. Eldridge, 424 U.S. 319 (197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