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書瑜 Kuo, Shu-Yu |
---|---|
論文名稱: |
台灣派遣制度的研究:以一個國際知名的公司為例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f outsourcing system : a case study of 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ical company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陳祥水
Chen, Hsiang-Shui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文社會學院 - 人類學研究所 Anthrop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0 |
中文關鍵詞: | 派遣 、非正式組織 、華人領導企業組織 、組織理論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內、外有關組織的研究成果常是依循前人的立論基礎加以擴展或是補足。無論是研究管理過程、組織內成員的心理狀況、社會環境對組織的影響總有不足之處。研究組織管理制度的往往容易忽略身處其中成員對組織的影響;研究組織成員本身對組織的影響,往往也忽略管理制度對組織成員的影響。
台灣組織發展之研究原是立基西方組織研究之上,80、90年代西方轉而關注華人領導組織的特色,諸如企業管理用人講求人情、關係等方面之研究均有不少成就。再來派遣相關研究者近年來多著重於幾個方向,例如從資方的觀點出發進行研究,討論的是管理過程如何能更有效提升派遣人力的績效;從法律的觀點討論勞動法的適用性;也有部分討論派遣人員的心理狀況、工作態度對組織造成的影響,然而目前還尚未有人探究派遣企業及華人領導組織特色之間的關連。
本文歸納出組織理論發展以來爭論不休的幾個論點,以非正式組織研究當做討論的重點,再來整理華人領導企業組織,有關家的概念、家長式領導、差序關係用人、人情報酬等幾項特點,最後透過田野研究,採用參與觀察、訪談方法,以派遣為主軸切入去看派遣人員、受派企業及派遣企業這三者之間的關連。
文崇一
1982 報恩與報仇:交換行為的分析。刊於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楊國樞、文崇一主編,頁311-344。台北:中央研究院。
王欣、耿莉萍
2000 非正式群體在煤炭企業管理中的作用。焦作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卷,第1期頁21-23。
王至中
2005 影響派遣勞工工作投入及離職傾向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德睦、葉秀珍
2008 台灣非典型就業的發展趨勢及決定因素之分析。發表於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十一次研討會第二階段論文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
http://www.ios.sinica.edu.tw/sc/cht/files/conf11-2/H2.pdf
冬春
1993 天下第一村:大邱莊的故事。刊於大地地理雜誌,第65期頁5-24。
成之約
1998 淺論派遣勞動及其對勞資關係的影響。刊於就業與訓練,第
16 卷,第6期頁3-11。
1999 淺論非典型僱用關係工作形態的發展與影響。刊於勞工行政,第139期頁10∼18。
成之約、鄭津津
2000 派遣勞動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刊於勞工行政,第146期
頁43-55。
朱聖惠
2007 派遣「女」王?─ 勞動彈性化對女性勞動參與之影響。東吳大學社會學系九十六學年度研究生研究計畫暨論文發表會會議論文。
金玉梅
1998 沒有信念,企業就不存在。刊於天下雜誌,第202期頁164∼168。
周信旗
2001 人力資源彈性化任用管理之研究-以我國派遣勞動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琪
2005 社會鑲嵌取徑下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的勞動力市場與產業發展。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祈豪
2003 台灣派遣法制化之研究─由日本派遣勞動法制度及政策之歷史
發展考察 。台北:致良。
邱駿彥
1996 勞工派遣法律問題之探討。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998 日本勞工派遣法之現狀。刊於就業與訓練,第16卷,第6期頁17-25。
金耀基
1981 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刊於中央研究院第一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
集。台北:中央研究院。
1985 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刊於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徐正光
1977 工廠工人的工作滿足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刊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3 期頁23-63。
許士軍
1972 有關黎史(Litwin and Stringer)二氏組織氣候尺度在我國企業機構之
適用性之探討。刊於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第26期頁103-138。
陳正良
1994 派遣業勞工之僱用關係與勞動條件。刊於勞資關係月刊,第12卷,第12期頁7。
陳其南
1985 房與傳統中國家族制度—兼論西方人類學的中國家族研究。刊於漢學研究,第3卷,第1期頁127-184。
1988 中國人的家族與企業經營。刊於中國人:觀念與行為,文崇一、蕭新煌主編,頁129-142。台北:巨流。
1990 明清徽州商人的職業觀與家族主義:間論韋伯理論與儒家倫理。刊於家族與社會:台灣和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頁259-312。台北:聯經。
陳明璋
1988 家族文化與企業管理。刊於中國人的管理觀,頁189-212。台北:桂冠。
陳昆鴻
2000 轉包制工作型態的初步分析─以家內勞動與派遣勞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惠
2005 勞動派遣中要派企業與派遣機構人力資源管理關聯性之研究。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玉清
1981 教育行政機關組織氣候之研究―教育部之調查分析。刊於教育與心理研究,第4期頁95-97。
黃五東
2004 從勞資爭議論勞工地位---- 1998年台聯貨櫃罷工案例分析。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彭文賢
1980 系統研究法的組織理論之分析。台北:聯經。
黃光國
1982 社會及行為科學之中國移植:多項變數分析之應用。刊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楊國樞、文崇一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4 台灣地區企業組織型態與員工工作士氣。刊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6期頁145-193。
1985 儒家倫理與企業組織型態。刊於中國式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1-38。台北:中國時報。
1988 中國式家族企業的現代化。刊於中國人的權力遊戲,黃光國主編,頁233-272。台北:巨流。
喬健
1982 關係芻議。刊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楊國樞、文崇一主編,頁345-360。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傅晴華
2005 新選擇的可能與限制:台灣有機農業勞動者的勞動參與過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
楊美惠
2005[1994] 禮物、關係學與國家:中國人際關係與主體性建構,趙旭東、孫珉譯。台北:南天。
楊國樞、鄭伯壎
1989 傳統價值觀、個人現代性及組織行為:後儒家假說的一項微觀驗
證。刊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4期頁1-49。
楊聯陞
1973 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刊於食貨月刊,第3卷,第8期頁31-42。
鄭伯壎
2003 組織行為研究在臺灣 : 三十年回顧與展望。台北:桂冠。
鄭津津
1998 勞動派遣相關法律問題之探討。刊於就業訓練,第16卷,第6期頁12-16。
1999 勞動派遣之法律關係與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刊於中正大學法學
集刊,第2期頁237-256。
2003 從美國勞動派遣法制看我國勞動派遣法草案。刊於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0卷,第1期頁37-98。
潘英海
1994 聚落、歷史與意義:頭社村的聚落發展與族群關係。刊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77:89-123。
蔡培村
1981 國中校長領導形式、教師人格特質與學校組織氣氛之關係。刊於教育與心理研究,第4 期頁101-103。
蔡秀涓
2002 府部門人力資本理論與應用。刊於東吳政治學報,第14期頁135-166。
蔡博全
1999 國內人力派遣業制度運作及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之探討:以美國相關產業為對比。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曉盈
2005 派遣勞工工作角色身份對組織承諾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應建民
2005 使用非正職人員的程度對正職人員的勞資關係品質與工作保障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永祥
1975 本國銀行與在台美國銀行組織氣候之比較分析。刊於管理通訊,第10卷,第5期頁12-19。
簡建忠
1999 台灣派遣勞工對派遣工作看法之研究。刊於勞資關係論叢,第9期頁99-124。
Bahls, Jane Easter
1991 Employees For Rent. Nation’s Business 79: 36-38.
Belous, Richard S.
1989 How Human Resource Systems Adjust to the Shift
Toward Contingent Workers. Monthly Labor Review 112: 7-12.
Braverman, Harry
1974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 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New York : Monthly Review Press
Burawoy, Michael
1979a Manufacturing Consent : Changes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b The Anthropology of Industrial Work.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8: 231- 266.
DeGeorge, Gail
1997 You Do the Work,They Do the Paperwork. Business
Week 3553: 4
Fayol, Henri
1916[1968] General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 London: Pitman
Fernberg, Patricia
1991 Temporary Services: More Than Putting Out Fires. Modern Office Technology 36:23-24
Gouldner, Alvin
1959 Oraganizational Analysis. In Sociology Today. Robert k. Merton ed.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Grandinetti, Deborah
1996 Is It Finally Time to Lease Your Office Staff? Medical Economics 73: 111-115.
Hirschman, Carolyn
1997 All Aboard. HR Magazine 42:80-85.
Kalleberg, Arne
2000. Nonstandard Employment Relations: Part-Time, Temporary and
Contract work.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 341-365.
2003 Flexible Firms and 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Work and Occupations 30 :154-175.
Litwin, G. H.
1968 Moti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Cambridge,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Mayo, Elton
2003[1945] The Human Problems of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New York : The Viking Press
Mangum, Garth
1985 The Temporary Help Industry: A Response to the Dual Internal Labor Market.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38:599-611
Melchionno, R.
1999 The Changing Temporary Work Force: Managerial,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Workers in Personnel Supply Services Industry. Occupational Outlook Quarterly 43 : 24-32.
Merton, Robert K.
1952 Bureaucratic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 In Reader in Bureaucracy. Robert k. Merton ed.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Ong,Aihwa
1987 Spirits of Resistance and Capitalist Discipline: Factory Women In Malaysia.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arker, Rober
1994 Flesh Peddlers and Warm Bodies:The Temporary Help Industry and Its Workers. 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Resnick, Rosalind
1992 Leasing Workers. Nation’s Business 80:20-28
Roy,Donald
1980[1960] Review of Michael Burawoy, Manufacturing Consent. 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 24:329-339
Rousseau, Jean- Jacques
1893 社約論。徐百齊譯,台北:商務。
Ryan, A. M. and Schmit, M. J.
1996 Calculation EEO Statistics in the Temporary Help Industry. Personnel
Psychology 49: 167-180
Sanders, Kay
1998 Pick a Pro. Office Systems 15:23-26.
Sahlins, Marshall
1979 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 Structure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Sandwich Islands Kingdom. Ann Arbor: U. of Michigan Press
1985 Islands of Hist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egal, L. M., and Sullivan, D. G.
1997. The Growth of Temporary Services Work.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1: 117-136.
Scott, W. Richard.
1998[1981] Organizations :Rational,Natural,and Open Systems.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Taylor, Frederick Winslow
1985[1912]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Easton : Hive
Wright, Susan
1994 Culture in Anthrop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 In Anthropology of Organizations. Susan Wright ed. Pp.1- 3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Warner, W. Lloyd
1947[1974] The Social System of the Modern Factory : The Strike : A Social
Analysis.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Harry
1989 What Temporary Workers Earn: Findings From New BLS Survey. Monthly Labor Review 1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