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梓鈴 Lin Tzu-Ling |
---|---|
論文名稱: |
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與學校效能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Way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Power of Leadership is used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Tao-yuan County, Hsin-chu County, Hsin-chu City, and Miao-li County |
指導教授: |
李安明
Li An-Min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7 |
中文關鍵詞: | 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 、學校效能 |
外文關鍵詞: | The Way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Power of Leadership is used, School Effectiveness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與學校效能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校長、兼任行政人員與專任教師所知覺到的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與學校效能之差異,並探討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與學校效能之相關,以及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對學校效能之預測力,最後提出具體建議做為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及校長在領導權力運用方式以及提升學校效能之參考,並提供未來相關研究之方向。
本研究以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與新竹市四縣市地區之公立小學校長、兼任行政人員與專任教師作為母群體進行研究,以研究者自編之「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與學校效能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有效樣本745份,包括:71位校長、273位兼任行政人員與397位專任教師。根據受試者之填答結果,分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
本研究所獲致之結論如下:
一、國民小學校長、行政人員與教師對於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與學校效能的知覺度屬於中高度。
二、國民小學校長與教師所知覺到的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會因其性別、主要教育背景與服務年資而有差異;但是不同年齡、最高學歷、學校地區與學校規模的校長、行政人員與教師所知覺到的校長教學領導則無差異。
三、國民小學校長、行政人員與教師所知覺到的學校效能會因其年齡、學校地區與學校規模而有差異;但是不同性別、最高學歷、主要教育背景與服務年資的校長、行政人員與教師所知覺到的學校效能則無差異。
四、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與學校效能關係密切,亦即校長、行政人員與教師對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知覺程度越低,則其所知覺到的學校效能運作概況程度愈低。
五、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之「合法堅定」、「理性專業」、「人際合作」與「溝通協調」對學校效能最具預測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國民小學校長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ay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Power of Leadership is used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Tao-yuan County, Hsin-chu County, Hsin-chu City, and Miao-li County, explore principals', teachers serve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perceptive differences on these two areas,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y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Power of Leadership is used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explore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way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Power of Leadership is used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The analyzed data was collect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 “The Investigating Study of The Way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Power of Leadership is used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Tao-yuan County, Hsin-chu County, Hsin-chu City, and Miao-li County.” ,was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There are 745 valid cases, including 71 principals, 273 teachers serve administrators and 397 teachers.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through mean, stander deviation,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anonical correlations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principals', teachers serve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perceptive on the entire and sub-directions degree of The Way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Power of Leadership is used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are Medium-High.
2.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such as gender, major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serving years, were to show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Way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Power of Leadership is used Scale.
3.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principals, teachers serve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such as age, school size, and location of school, were to show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Scale.
4.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he Way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Power of Leadership is used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5. “Legitimate and Firm”, “R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and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were the most positive predictors of The Way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Power of Leadership is used.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is research finally proposes suggestions to education authority and principles as well as for further research.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石遠誠(2003)。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臺中。
仲秀蓮(2004)。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正向思考、領導型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台北。
江志正(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0,高雄。
江志正(2008)。教育變革時代中談永續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1,58-67。
江滿堂(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領導型態、團體動力、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屏東。
何志峰(2002)。國民小學校長時間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屏東。
何姿瑩(2007)。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以領導卓越國小校長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7,台中。
余朝權譯(1990)。領導學。台北:五南。
吳清山(2002)。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宋雅倫(2003)。正式領袖與非正式領袖之間的領導模式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桃園。
李明來(2008)。國小校長領導風格、權力運用與教師組織變革支持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台南。
李健銘(2003)。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行為及其權力運用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台北。
李淑芬(1996)。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用、教師參與決定、與學校效能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屏東。
周昌柏(2007)。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交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花蓮。
周珮儀(1998)。從社會型態的發展談領導權力的變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6),111-121。
林水木(2004)。學校行政領導之權力管理與運用。學校行政雙月刊,(31),20-45。
林月盛(2003)。國民中學教改壓力、組織衝突、權力運用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3,高雄。
林坤豐(1980)。國民中小學校長權力運用方式與教師工作滿足感之關係的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金福(2002)。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台北。
林政宏(2004)。國民小學教師覺知教育改革壓力、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高雄。
林重澎(1989)。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權力基礎與教師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台北。
林純媛(2005)。雲嘉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婉琪(2000)。國民小學教師士氣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以台灣北部地區三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臺北。
林逸青(2003)。國中校長權力運作策略、衝突管理策略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微觀政治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台北。
林聰地(2000)。臺中縣國民小學教育改革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新竹。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台北。
柯志平(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臺北。
洪啟昌(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台北。
紀智隆(199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權力運用與教師接受行政決定意願之關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994,台南。
孫瑞霙(2001)。領導型態與領導績效之探討—學校與企業之比較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3),107-130。
秦夢群(2001)。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五南。
張明輝(1999)。企業組織的革新對學校組織再造的啟示。教師天地,98,10-16。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台北:五南。
教育行政做為一種規訓措施:採用傅科對權力、論述、和方法的觀點(蘇永明譯)(無日期)。未出版。
教育組織行為(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譯)(2000)。台北:揚智。
梁文蓁(2001)。中學女性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以兩位女性校長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台北。
曹學仁(1997)。高級中學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997,台北。
粘淑芬(2003)。高職訓導主任領導權力、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3,彰化。
許清田(2003)。教師權力運用類型、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許嘉政(2004)。從權力結構的角度談校長的領導角色。學校行政雙月刊,(33),161-166。
陳木金、蔡文杰(2004)。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混沌現象敏銳度對組織權力關係重建之預測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7(3),483-505。
陳佩琪(2007)。Foucault規訓權力觀在潛在課程與教育議題上的闡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信君(2005)。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高雄。
陳添財(2002)。綜合高中學校效能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台北。
陳燕慧(2002)。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臺中。
傅科(1992)。規訓與懲罰(劉北城、楊遠嬰譯)。台北:桂冠。
黃坤政(2000)。教評會之實施對國小校長對權力運用策略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新竹。
黃宗顯(2007)。校長權力運用的美學轉化。教育研究月刊,162,5-12。
黃昆輝(1990)。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黃金木(2003)。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以雲林縣、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嘉義。
黃種斌(2005)。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新竹。
楊樹槿(1992)。國民小學校長的權力類型、教師參與決定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高雄。
葉子超(2004)。地方勢力介入學校事務、校長因應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高雄。
潘慧玲(1999)。學校效能相關概念的釐析。教育研究資訊,7(5), 138-153。
蔡文杰(2007)。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組織特性發展與學校效能展現關係之研究-以有機化組織觀點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臺北。
蔡明芬(2007)。國民小學校長學校行銷組合策略運用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嘉義。
蔡培村(1985)。國民中小學校長的領導特質、權力基礎、學校組織結構及組織氣候與教師工作滿足關係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麗文。
鄭文帆(2009)。彰化縣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決定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9,彰化。
鄭進丁(1990)。國民小學校長運用權力策略、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秀玉(2004)。雲嘉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嘉義。
戴振浩(2001)。國民小學男女校長領導特質與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台北。
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五版)。台北:文景。
謝文全(2005)。教育行政學(二版)。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文全等(2006)。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台北:五南。
謝傳崇(2002)。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臺北。
顏士程(2007)。國民小學組織變革、校長權力基礎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嘉義。
顏弘欽(2009)。國民小學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台北。
顏秀香(2003)。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特質、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屏東。
羅英豪(2000)。國民中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台北。
羅虞村(1989)。領導理論研究。台北:文景。
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高湘澤、高全余譯)(1994)。台北:桂冠。
西文部分
Etzioni, A.(197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mplex organizations : on power, involvement, and their correlates. New York:Free
Fairholm, G. W.(1993). Organizational power politics: Tactics i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Personnel Psychology, 436.
Hoy, W. K., & Miskel, C. G. (200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6rd ed.). New York: McGrwa-Hill.
Madaus, G. F., Airasian, P. W. & Kellanghan, T.(1980). School effectiveness: A reassessment of the evidence. New York: McGrwa-Hill..
Pfiffner, John M. & Frank P. Sherwood (1960).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urkey, S. C., & Smith, M. S. (1983). Effective schools: A review.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4), 427-452.
Robbins, S. P.(199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Controversies and Applic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Scott, W.(1992). Organizations: 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s (3rd ed.). Cliff Englewood, NJ: Prentice -Hall.
Scheerens, J.&Bosker, R.(1997).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Oxford:Pergamon.
Seashore, S. E. and Yuchtman, E. (1967). Factorial Analysis of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2(4), 377-395.
Weber, M.(1947). The theory of soci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Young, D.J.(1998).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rural school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western australian high school student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2141)
Yukl, G. (1994).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3rd ed.). NJ: Prentice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