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姮榕
論文名稱: 陳義芝詩主題研究
指導教授: 丁威仁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陳義芝現代詩主題研究
外文關鍵詞: ChenI Yizhi, Modern poetry, Thematic studies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陳義芝自述:「我心目中的詩人是能為自己的土地與人民發言,把民族的歷史、命運、傳說、生活型態擺進去作品的人。」可以見陳義芝的詩作對於自己生活週遭鄉土的人事、草木和景物,莫不有深刻的體察,並且注入了濃厚的情感來紀錄,因此作品有著濃厚的人道關懷精神。他接受過完整而嚴格的學院訓練,對於中國傳統文學有長時間的研讀,造詣甚高。又他別於一般學院作家在於他的藝術自覺,使他作品突破學院侷限,創作更是多元且自成一家。
    詩人余光中曾說:「陳義芝詩藝的兩大支柱,是鄉土是古典。」他在揮灑自如的文字中呈現廣闊的視野及細膩的體察,並託寓生活哲思,字句中流露典雅氣息,總令讀者在欣賞其詩作時亦生共鳴及省思。
    追溯陳義芝第一本詩集《落日長煙》自西元1977年出版後,其創作集包含詩集、詩選集及散文集現在已累積了十三冊之多,其中詩集共有八冊,出版至今已造成讀者廣大的迴響,且獲得多項文學大獎的肯定。
    本論文擬以陳義芝創作的詩集,欲對其詩創作有一全貌之探究,針對下列面向加以探討分析:由「陳義芝創作歷程」瞭解其詩創背景,並以三大主題「親情倫理主題」、「土地懷鄉主題」、「關懷當代國際與生活體悟」爬梳,最後歸納「陳義芝詩的藝術特色」,並具體呈現出陳義芝詩的成就與價值。


    Chen Yizhi readme: "I have in mind of the poet is able to speak their own land and the people, the nation's history, destiny, legend, lifestyle put people into work." Poems can see Chen Yizhi around the country for their own lives Personnel , vegetation and scenery, everyone has deeply understand, and injected a record of strong emotion, so work has a strong spirit of humanitarian concern. He received a complete and rigorous academic training, for China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literary study, high attainments. And does he do in the normal college writer lies in his artistic consciousness, so that he works breakthrough School limitations, more diverse and creative dreams.
    Poet Yu Kuang-chung said: "Chen Yizhi poetic art of the two pillars of local classical." His effortless text presents a broad perspective and understand the delicate and care apartment living philosophizing, words in revealing elegant atmosphere, with a total so that when readers appreciate his poems also resonate with students and reflection.
    Retroactive Chen Yizhi first book of poems, "sunset long smoke" from AD 1977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its creation set contains poems, essays, poems collection and now has accumulated as much as thirteen, of which a total of eight poems, published so far has resulted in readers a broad response, and won a number of literary awards affirmed.
    This paper intends to Chen Yizhi creative poetry, I want to have a picture of his poems to the inquiry, oriented to be explored for the following analysis: from "Chen Yizhi creative process" to understand the poem invasive background, and three themes "family ethics theme", "land nostalgic theme, "" caring understanding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life "through her, and finally summarize" Chen Yizhi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and specifically showing Chen Yizhi poetic achievements and valu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義界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四節 文獻回顧 …………………………………………………………7 第二章 陳義芝生平及創作歷程 第一節 陳義芝的生平 ……………………………………………………11 第二節 陳義芝詩創歷程與詩風遞嬗 ……………………………………18 第三節 陳義芝的創作理念……………………………………………………30 第三章 描繪親情倫理 第一節 寫給父母的詩 …………………………………………………………34 第二節 寫給妻兒的詩 ……………………………………………………40 第三節 童詩創作 ………………………………………………………………47 第四節 小結 ……………………………………………………………………52 第四章 土地懷鄉書寫 第一節 現實的土地-台灣 ………………………………………………54 第二節 想像的鄉愁-中國 ………………………………………………55 第三節 鄉土抒寫之變奏………………………………………………………63 第四節 小結 …………………………………………………………………67 第五章 關懷當代國際與生活體悟 第一節 觀照國際動盪 ……………………………………………………70 第二節 異國風情寫真 ……………………………………………………75 第三節 生活體悟 …………………………………………………………79 第四節 小結 ……………………………………………………………………83 第六章 陳義芝的藝術特色 第一節 涵蘊古典 ……………………………………………………………85 第二節 意象豐富 ……………………………………………………………89 第三節 韻律流暢 ……………………………………………………………94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陳義芝主題意涵 …………………………………………………98 第二節 陳義芝詩的成就與價值 ……………………………………101 第三節 陳義芝詩的未來研究與展望…………………………………102 參考書目與文獻 ……………………………………………………………104 附錄一 陳義芝大事年表 ……………………………………………………110

    參考書目及文獻
    一、 陳義芝著作
    (一)詩集
    陳義芝:《落日長煙》,高雄:德馨室出版,1977年 。
    陳義芝:《青衫》,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4月。
    陳義芝:《新婚別》,台北:大雁書店,1989年9月。
    陳義芝:《遙遠之歌》,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6月。
    陳義芝:《不能遺忘的遠方》,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3月。
    陳義芝:《不安的居住》,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2月。
    陳義芝:《小孩與鸚鵡》,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8月。
    陳義芝:《陳義芝 世紀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2000年6月。
    陳義芝:《我年輕的戀人》,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10月。
    陳義芝:《邊界》,台北:九歌出版社,2009年5月。
    陳義芝:《陳義芝詩精選集》,台北:新地出版社,2010年4月。

    (二)陳義芝散文集
    陳義芝:《在溫暖的土地上》,台北:洪範書店,1987年5月。
    陳義芝:《為了下一次的重逢》,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9月。
    陳義芝:《歌聲越過山丘》,台北:爾雅出版,2012年4月。

    (三)陳義芝文論
    陳義芝:《不盡長江滾滾來-中國新詩選注》,台北:幼獅文化,1993年6月。
    陳義芝:《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性別意識》,台北
    學生書局,1999年9月。
    陳義芝:《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台北:九歌出版,2006年3月。
    陳義芝:《文字結巢》,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
    陳義芝:《現代詩人解構》,台北:聯合文學,2010 年9月。

    二、專書(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丁師威仁:《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新北市:新銳文創,2012年5月。
    文訊雜誌社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1996年3月初板。
    仇小屏:《文章章法論》,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1月出版。
    王立:《中國文學古代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台北:文史哲,1994年2

    王夢歐註譯:《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2009年11月。
    王弼注 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台北:中華書局,2008年12月。
    古遠清、孫光萱:《詩歌修辭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6月初版一刷。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月增訂再版。
    向明:《新詩十五問》,台北:爾雅出版社,1997年2月初版。
    向陽:《台灣現代文選新詩卷》,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6月初版一刷。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1年6月新排二版。
    朱光潛:《詩論》,台北:書泉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
    艾略特著、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台北:田園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3月初版。
    托爾斯泰著,草嬰譯:《戰爭與和平》,台北:木馬文化,2004年7月。
    李元洛:《詩美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2月初版。
    李怡:《中國新詩的傳統與現代》,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1月
    初版。
    李若鶯:《現代詩修辭運用析探》,台南:火鳥出版社,2002年2月
    初版。
    李瑞騰:《新詩學》,板橋:駱駝出版社,1997年3月,初版一刷。
    李瑞騰:《八十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92年十一月。
    李翠英:《雪的聲音-台灣新詩理論》,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
    2007年12月初版。
    沈謙:《修辭學》,新北市:空中大學,1995年。
    洪連富:《當代主題散文研究》,高雄:復文,1998年3月。
    林于弘:《台灣新詩分類學》,台北;鷹漢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6月初版一刷。
    林亨泰:《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6月初版。
    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6月初版。
    胡幼慧:〈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
    研究實例》,台北:巨流,2006年9月。
    徐琰:《世界文豪托爾斯泰》,台北:驛站出版,2009年7月。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5月初版。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88年11月11版。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二版一刷 。
    許世旭:《新詩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8月初版。

    孟樊主編:《新詩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4月 。
    尉天驄:《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年10月初版。
    張雙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8月初版。
    莊雅州 黃靜吟註譯:《爾雅今著今譯》,台北:台灣商務,2012年3月。
    陳啟佑(渡也):〈新詩的斷句與分行〉,《新詩補帖站》,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3月出版。
    陳啟佑(渡也):《新詩補帖站》,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3月。
    陳啟佑(渡也):《花落又關情》,台北:新字然主義,2001年3月。
    陳惠齡:《現代文學鑑賞與教學》,台北:萬卷樓,2001年9月。
    陳義芝主編:《2004台灣詩選》,台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3月初版。
    陳義孝編著:《佛學常見詞彙》,台北:福智之聲出版,2007年4月。
    〔清〕馬瑞辰撰、陳金生點校:《毛詩傳箋通釋》共三冊,台北:中華書局,2009年7月。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台灣前行代詩家論-第六屆現代詩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初版 。
    雅瑟編著:《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台北:小倉出版,2011年10月。
    黃永武:《中國詩.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1992年5月一版十印。
    黃雅莉:《詩心的尋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8月
    黃維樑:《怎樣讀新詩》,台北:五四書店,1989年4月初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12月增訂五版。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講《金剛經》,台北:法鼓文化,2002年4月。
    楊牧:《文學知識》,台北:洪範書店,1979年9月初版。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書店,2004年9月初版九印。
    楊牧:《隱喻與現實》,台北:洪範書店,2001年3月初版。
    楊倫箋注:《杜詩鏡詮》,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4月。
    楊牧、顏崑陽編:《現代散文選(續編)》,台北:洪範,2002年8月。
    葉維廉:《比較詩學》,台北:東大圖書,2007年9月二版一刷。
    廖玉蕙:《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
    趙衛民:《新詩啟蒙》,台北:業強出版社,2003年2月初版。
    趙殿成:《王摩詰全集箋注》,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3月。
    趙天儀:《台灣文學周邊—台灣文學與現代詩的對流》,台北:富春出版,2002年4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8月一版二刷。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94年8月。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8 月修
    訂七版。
    謝文利、曹長青:《詩的技巧》,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初版一刷。
    聯合文學出版社編:《閱讀文學地景.新詩卷》,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年4月初版。
    蕭蕭:《現代詩學》,台北:東大圖書,1987年7月初版二刷。
    蕭蕭:《現代詩縱橫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3月。
    蕭蕭:《台灣新詩美學》,台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2月初版。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2月初版。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2004年7月初版一刷。
    羅青:《詩人之燈》,台北:東大圖書,1992年7月初版。
    羅青:《詩的風向球》,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年8月初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冊一:《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圖書館,1985年第十版。
    二、 期刊與專書論文
    丁師威仁:〈意象論〉,《閱讀現代詩內在形式與外在關聯》,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系,2006年。
    古遠清:〈深化台灣女性詩學研究-讀陳義芝《從半裸到全開》〉,台北:《文訊》177期,2007年7月。
    李元洛:〈傳統與現代的交融--略論陳義芝的詩〉,台北:《文訊》66 期,1994年6 月。
    李瑞騰:〈在詩外求詩,在知識界尋找作家〉,台北:《文訊》138期,1997年4月。
    沈奇:〈時間、家園與本色寫作-評陳義芝的詩〉,台北:《文訊》134期,1996年12 月。
    沈曼菱:〈記憶與時空之延展-論陳義芝詩作中的土地經驗與鄉愁書寫〉,台中 《2009後浪詩社與台灣現代詩的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主編,2010年3月。
    林雙不:〈略談陳義芝「點燈的人」的象徵意義〉,台北:《明道文藝》62期,1981年5月。
    林德俊:〈父親的詩-閱讀陳義芝的親情書寫〉,台北:《創世紀詩雜誌》143期,2005年6月。
    吳億偉:〈輕輕叩,年輕的門〉,《文訊雜誌》138期,1997年 4月。
    吳儀鳳:〈「故事研究」與「主題學研究」之比較〉,《輔仁國文學報》,第十四期,1993年3月,頁183-184。
    莊祖煌:〈蛇與狐之變--論陳義芝詩中的厭倦與奮起〉,台北:《國文學誌》10 期,2005年6 月。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中外文學》,第12卷第2期,1993年。
    莫渝:〈十問陳義芝〉,台北:《幼獅文藝》592期,2004年4月。
    馮永敏:《散文鑑賞藝術探微》,台北:文史哲, 1998年2月。
    焦桐:〈忐忑的苦戀-評陳義芝詩集《不安的居住》〉,台北:《幼獅文藝》530期,1998年2月。
    曾昭旭:〈樸厚的溫柔-評陳義芝「在溫暖的土地上」〉,台北:《聯合文學》第四卷第三期,1988年1月。
    張默:〈人性閃光-評陳義芝的「新婚別」〉,台北:《聯合文學》第六卷第三 期,1990年1 月。
    張瑞芬:〈悲懷書簡外一章-評陳義芝《為了下一次重逢》〉,台北:《文訊》256期,2007年2月。
    張春榮:〈奕奕星空爭輝-陳義芝主編《散文教室》〉,台北:《文訊》202期,2002年6月。
    張春榮:〈最短篇的創造力-陳義芝主編《最短篇》〉,台北:《文訊》216期,2003年10月。
    溫珮妤:〈好個詩人〉,台北:《幼獅文藝》543期,1999年3月。
    廖玉蕙:〈生命的春暖-評陳義芝「在溫暖的土地上」〉,台北:《文訊》31期,1987年8月。
    楊照:〈浪漫補課-序陳義芝詩集「我年輕的戀人」〉,台北:《聯合文學》18 卷12 期,2002年10 月。
    簡政珍:〈文字的時間性進展與意象的環鍊〉,《創世紀詩雜誌》,146 期,2006年。
    蕭蕭:〈評落日長煙〉,台北:《詩人季刊》,1993年6月。

    四、學位論文
    徐珮琳:《陳義芝新詩中的時間書寫》,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張春榮先生指導,2011年6月。
    黃筱萍:《陳義芝現代詩詞格分析》,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振念先生指導,2010年6月。
    曾香綾:《余光中詩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蔡宗揚先生指導, 2008年6月。
    劉惠娟:《論陳義芝現代詩的古典風格-從詞彙角度分析》,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王松木先生指導,2007年 6月。
    五、報紙
    楊牧:〈詩的創作與累積〉,《中央日報》第36版,1996 年12 月7 日。
    瘂弦:〈學院的出走與回歸〉,《中央日報》第37版,1998年1月17日。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