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佑羣
Huang, Yu-Chun
論文名稱: 苗栗縣南庄鄉基督長老教會木笛班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Recorder Class affiliating with Nanjhuang Presbyterian Church in Miaoli
指導教授: 蘇凡凌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南庄基督長老教會木笛班木笛音樂
外文關鍵詞: Nanjhuang Presbyterian Church, recorder class, recorder music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苗栗縣南庄鄉督長老教會木笛班」對苗栗縣南庄鄉之影響與貢獻。首先針對研究主題,蒐集相關文獻資料,探討文藝復興時期所流行的木笛之歷史、其在台灣的推動情形、以及列入台灣小學音樂課本指定教材之要素。
    其次,介紹南庄鄉之地理環境、基督教信仰在何時傳入當地、南庄基督長老教會之歷史與現況,以及木笛班的歷史。
    接著探討以木笛班為基礎而延伸出的許多音樂團體或愛鄉團體,如:婦女合唱團、南庄鄉愛鄉協進會…等,採用訪談方式,藉以了解木笛班對於南庄鄉之發展與影響,並歸納討論木笛音樂在音樂教育上之地位。
    最後提出幾項建議,期盼木笛班對南庄鄉之未來發展更有所助益。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wer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Recorder Class affiliating with Nanjhuang Presbyterian Church in Miaoli.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theme of this study, collect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nd exploring the history of the prevalent recorder in the Renaissance, the impetus to Taiwanese and the essential factor of musical textbooks in Taiwan elementary schools.
    Secondly, introducing the location of Nanjhuang Township , the time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anjhuang Presbyterian Church and the history of the recorder to support the study.
    Then explor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recorder class and developing many musical organizations or specific civic organizations, such as, women chorus, Nanjhuang specific civic organization and etc.. Interview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to Nanjhuang Township and orientated the recorder on mus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finding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recorder class being helpful to Nanjhuang future.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表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範圍 1 第三節 研究目的 2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 第五節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南庄基督長老教會木笛班成立之背景與歷史沿革 7 第一節 南庄鄉的環境 7 第二節 南庄基督長老教會之歷史與現況 11 第三節 木笛列的歷史沿革 17 第三章木笛的歷史與其在台灣的推動情形 25 第一節 木笛的歷史概說 25 第二節 木笛在台灣的推動情形 28 第三節 木笛列為課本指定教材之探討 32 第四節 木笛在音樂教育上的地位與探討 36 第四章 南庄鄉基督長老教會木笛班的發展與影響 37 第一節 木笛班對南庄鄉之藝文發展 39 第二節 木笛班對南庄鄉之影響 46 第三節 訪談與分析 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5 第一節 結論 55 第二節 建議與展望 56 參考文獻 58 附錄 60 附錄一 南庄鄉基督長老教會歷年活動介紹 60 附錄二 「苗栗縣南庄鄉愛鄉協進會」歷年來推動社區營造各項活動記錄 84 附錄三 問卷記錄 97 附錄四 訪談逐字稿記錄一 116 附錄五 訪談逐字稿記錄二 118 附錄六 訪談逐字稿記錄三 122 附錄七 訪談逐字稿記錄四 125 附錄八 音樂會節目單 127 表次 表2-1-1 南庄鄉族群分佈比例 9 表2-1-2 南庄鄉各村寺廟統計圖表 10 表2-2-1 南庄基督長老教會歷年會員人數及收入統計表 15 表3-2-1 20世紀台灣的直笛大事記 30

    參考文獻
    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市:文建會。
    吳明宗(1993)。直笛之簡介。省交樂訊,16,15-16。
    吳明宗(1993)。木笛史〈中〉。省交樂訊,19,24-25。
    吳明宗(1993)。木笛史簡介〈下〉。省交樂訊,21,24-25。
    吳舜文(1991)。一般學校音樂課程中的直笛教學。中等教育,42(6),83-91。
    吳榮桂(1986)。直笛教材教法研究─兼談本省現有直笛教材分析。音樂教育,3, 17-21
    吳京珍(1998)。愉悅的心靈樂章。國教之友,49(3),2。
    邱家麟(1989)。樸質無僞的音色魅力:淺談直笛及其教育功能。師友月刊,266, 46-48。
    林凱陳(1987)。開拓再生的歲月─談如何使用直笛。音樂教育,(4),2。
    林凱陳(1987)。開拓再生的歲月─器樂的合奏教學。音樂教育,(4),6。
    林凱陳(1989)。以直笛輔助的音樂遊戲教學設計。音樂教育,(12),22。
    林凱陳(1995)。直笛的認識。省交樂訊,46,10-12。
    林淑芬(2005)。直笛音樂教育在台灣之引進與發展。教師之友,46(4),64-72。
    姚世澤(1991)。如何邁向多元化的音樂教育─傳統音樂教學所面臨的挑戰。中等教育,42(6),13-15。
    南庄鄉公所(2009)財團法人陳運棟文教基金會主編。
    南庄鄉公所(1989)。風光明媚南庄鄉,南庄鄉公所編印。
    南庄鄉愛鄉協進會(2001)。編風清雲淡南庄行,台北市:文建會。
    夏忠堅(1983)。隱藏的一群──台灣客家庄和客庄教會。台北:教會更新研究發展中心、客家宣教協會
    翁奉斌(1995)。追求美的直笛音樂。國教輔導,34(6),33-37
    陳國泮(1987)。千年滄桑的笛音─直笛發展史。音樂教育,(4),16-30。
    陳國泮(1997)。二十世紀的直笛發展史。省交樂訊,(65),3-6。
    陳運棟(1983)。客家人,台北:聯亞出版社
    陳友新(1993)。國小音樂教學的檢討與改進建議。國教園地,46,4-8。
    郭長揚(1986)。如何發掘音樂的美感(上篇)。音樂教育,(3),36-44。
    郭惠嫻(1987)。令人著迷的小東西─直笛淺談。音樂教育,(4),34-35
    郭惠嫻(1995)。國小音樂科實施演奏教學的重要性。國教月刊,41(5、6),18-21。
    郭惠嫻(1997)。國民小學音樂課程實施演奏教學的重要性。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28),419-434。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2001)。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編印。
    張奮前(1960)。客家民風民俗之研究,台經出版社。
    張碧蓮(1987)。推動「直笛教學」的首─陳忠秀與台中勵學會。音樂教育,(4),37-39。
    楊文碩(2003)。直笛教學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國教天地,(152),92-98。
    楊文碩(2004)。器樂教學的美感經驗──以直笛教學為例。研習資訊,21(1),20-28。
    楊文碩(2004)。落實直笛教學的多元評量。國教天地,(155),81-87。
    楊文碩(2004)。器樂教學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音感及節奏能力(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2004)。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2NPTTC247002。
    趙景惠(1986)。直笛教學的推展與音樂教育。音樂教育,(3),30-31。
    趙正山主編(2000)南庄鄉風土誌,苗栗縣政府。
    劉英淑(1994)國民小學音樂科─新舊課程之比較。研習資訊,11(2),28-41。
    賴瀅如(1999)。直笛教學三部曲。師友月刊,388,78-81。
    諶士芬(1997)。卡爾‧奧福教學法在直笛團教學上的應用。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8),215-235。
    David Lasocki(2003)木笛合奏的歷史。載於Bart Spanhove(原著),完美的合奏。(頁54-61)。譯者:董子嘉。桃園市,山河企業社。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