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姿慧 |
---|---|
論文名稱: |
幼稚園教師實施幼兒評量之現況調查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 A Stud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Implement Assessment. |
指導教授: | 詹文娟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幼兒教育學系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3 |
中文關鍵詞: | 幼稚園教師 、幼兒評量 、問卷調查 |
外文關鍵詞: | kindergarten teachers, early childhood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s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地區幼稚園教師實施幼兒評量之現況,並分析桃園地區幼稚園教師實施幼兒評量時,所面臨的問題和需求。
本研究的研究對像為桃園地區立案公私立幼稚園的幼教師,以自行設計的問卷,寄給經由分層等比隨機抽樣,所選取的163間幼稚園,每間幼稚園2份問卷。回收的問卷剔除無效問卷後,共有98份有效問卷。雖回收率僅三成,不過從回答問卷者遍佈桃園縣各類型園所,即使研究發現只能代表較具備正確評量概念之教師,但對瞭解桃園地區幼兒評量現況仍能提供珍貴訊息。
依據問卷的資料加以分析,歸納出以下三點結論:
一、幼兒評量理念與執行上有落差
對照填答教師的幼兒評量實作內容與其理念,可以發現實作與其理想上有落差,例如:在研究結果呈現多數教師規劃評量時,認為應考量幼兒發展特質等原則,但約半數的老師仍使用紙筆的評量方式(練習本),並未考量此方式無法符合幼兒發展特質。在評量的實際用途和理想目的之間,落差最大的是「鑑定有特殊需求的幼兒」,最少老師達到此目的,不過也有六成教師作此用途。在教學中評量幼兒的實踐程度與其評量理念也有段差距,有些老師表示常利用教學活動進行評量,但其評量方式卻只有在主題後使用檢核表或學習單,沒有隨時使用觀察紀錄。
二、幼兒評量的實踐主要受教師評量信念影響
本研究發現教師評量信念是決定幼兒評量實施的重要依據,較不受園方規定和政府政策之影響。
三、現場幼教師仍需要實作方面的協助
雖多數填答教師具有正確的幼兒評量理念,也有相關的經驗或訓練。但是在對教師本身的協助方面,有一半的填答教師非常同意「有學者專家可以實作輔導」;在相關的教育研習部份,有六成填答教師非常同意「分享幼兒評量實際範例」,並為最多填答老師認同的研習。這似乎意味著教師在實作時,仍存有許多疑惑,急需實作方面的協助。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幼教師、相關單位及未來研究,提供相關建議。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understand (1) how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implement assessment、and (2) what are the problems and teachers』 needs in implementing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163 randomly sampled kindergartens in all areas of Taoyuan County、two questionnaires for each kindergarten. Total of 98 valid responses were collected. Although the response rate was approximately 30%、these responses were evenly distributed through all areas in Taoyuan County. Our data still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in understanding how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Taoyuan area implement assessment and their needs.
Three conclusions were made based on our analyses of the questionnaires. First、there are gaps between teachers』 assessment knowledge and their practices. Second、kindergarten teachers』 belief of assessment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ir assessment practices. Third、kindergarten teachers still need concrete and practical assistance in implementing assessment in their classroom.
The study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to kindergarten teachers、in-service training、and future studies.
中文
王珮玲(1998)。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全國幼教資訊網(2006)。桃園縣統計報表之公私立幼稚園數及立案
班級數。2006年7月3日。取自:http://140.126.34.248/。
行政院主計處(2006)。最新各縣市統計指標。2006年7月3日。取
自:http://win.dgbas.gov.tw/dgbas03/bs8/city/default.htm。
何嘉盈(2003)。檔案評量在幼稚園的運用初探—紀錄與評估幼兒的學
習經驗。教師天地,122,58-60。
呂翠夏(2000)。統整課程之評量︰運用實作評量於幼稚園的實例。測
測驗與輔導,166,3357-3359。
李郁芬(譯)(2002)。J. H. Helm、S. Beneke、& K. Steinheimer著。開
啟學習的視窗:建檔與評估孩子的學習經驗。台北縣中和市:光佑文化。
李嘉華(2005)。台北縣幼兒園教師對於教學評量的實施情況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G0069206013。
幸曼玲、廖鳳瑞(譯)(1995)。Meisels、S.J.主講。表現評量。家政教
育,13(2),19-23。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市:心理。
林惠娟(1999)。有意義的評量活動----談幼兒真實評量。教育實習季
刊,5(1),37-43。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
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洪毓瑛(譯)(2000)。S. Bredekamp & C. Copple編。幼教綠皮書:符
合0-8歲孩子身心發展的專業幼教(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新竹市:和英。
桃園縣政府(2001)。桃園縣幼稚園評鑑報告。桃園縣: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政府(2002)。桃園縣幼稚園評鑑報告。桃園縣: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政府(2003)。桃園縣幼稚園評鑑報告。桃園縣: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政府(2004a)。桃園縣幼稚園評鑑報告。桃園縣:桃園縣政府。桃園縣政府(2004b)。桃園縣幼教資源典藏系列(二)幼兒評量集。桃園縣: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05)。桃園縣立案幼稚園。2005年12月1日。
取自:http://media.tyc.edu.tw/eduskd/newweb/kidedu/幼稚園電話地址查詢/index.asp。
桃園縣政府入口網站(2006)。教育資源之各級教育單位。2006年7
月3日。取自:http://www.tycg.gov.tw/cgi-bin/SM_theme?page=3e87e793。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梁雲霞(譯)(2001)。Mara Krechevsky編著。光譜計畫:幼兒教育
評量手冊。台北市:心理。
莊明貞、邱愛鈴(2003)。國小教師學習評量信念與實踐之個案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6(3),163-200。
陳姿蘭(2001)。一位幼稚園老師實施卷宗評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9NTNU0261020。
陳瓊森(譯)(1997)。Howard Gardner著。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台
北市:信宜基金出版社。
黃淑苓(1995)。幼兒教學評量。嘉義師院學報,9,667-694。
楊國賜、蔡榮貴(2002)。全國幼兒教育普查計畫。教育部委託專案
計畫成果報告。嘉義:嘉義大學。
葉嘉青(譯)(2002)。J.Q. Cheng、M. Krechevsky、J. Viens、& E. Isberg
編著。因材施教/多元智慧之光譜計畫的經驗。台北市:心理。
詹文娟(2003)。幼兒多元評量檔案與輔導研習。新竹市92年9月教
師研習,未出版。
廖鳳瑞(1995)。重歷程的評量在台灣幼稚園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附設幼稚園之例。家政教育,13(2),50-71。
廖鳳瑞(2004)。從檔案看幼兒的經驗課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92-2413-H-003-006-)。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廖鳳瑞、陳姿蘭(編譯)(2002)。幼兒表現評量—作品取樣系統。台
北市:心理出版社。
廖鳳瑞、萊素珠、謝文慧、陳姿蘭、林怡滿(譯)(2005)。O. McAfee
and D. J. Leong著。幼兒發展學習的評量與輔導(Assessing Guiding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台北市:華騰文化。
劉安彥(2003)。教學評量的理論與實用。教育資料與研究,55,
100-108。
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L. S. Vygotsky原作。M. Cole等編。
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台北市:心理。
盧美貴(1998)。開放式幼稚園課程與學習評量之研究。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7-2411-H133-001)。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
盧美貴(1999)。幼稚園的真實性評量:常被忽略的家長參與。教師
天地,99,46-53。
盧雪梅(2000)。多元教學評量的理念和實務。教育研究,76,57-66。
西文
Bergen、D. (1993). Authentic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Childhood
Education、70(2)、99-102.
Bredekamp、S. & Copple、C. (Eds.). (199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Washington、D.C./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c1997.
Gullo、D. F. (1994). Understand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WA: A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Guddemi、M. P.(2003). Assessment for childhood ages 3 to 8 years. In
Measureing up : Assessment issues for teachers、counselors、and administrators.
Herman、J. L. (1992). What research tells us about good assess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49(8)、74-78.
Impara、J. C.、Impara、B. S.、& Fager、J. J. (1993). Teachers』 assessment
background and attitudes toward testing. Theory into Pratice、32(2)、113-117.
McMillan、J. H. (2003).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teachers』
classroom assessment descision making: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Measurement、Issues and Practice、22(4)、34-43.
Meisels、S. J. (1989). High-stakes test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6(7)、16-22.
Meisels、S. J. (1996-1997). Using work sampling in authentic
assessments. Educational Leadership、55(4)、60-65.
Pucket、M. B.、& Black、J. K. (1994). Authentic assessment of the young
child :celebrating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NY: Macmillan.
Shepard、L. A. (1989). Why we need better assessments. Educational
Leadership、46(7)、4-9.
Shepard、L. A. (2000). 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a learning culture.
Educational Research、29(7)、4-14.
Smith、A. F. (2000). Reflective portfolio─preschool possibilities.
Childhood Education、76(4)、204-208.
Trepanier-Street、M. L.、McNair、S.、& Donegan、M. M. (2001). The
views of teachers on assessment: A comparison of lower and upper elementary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15(2)、234-241.
Wortham、S. C.(2003). Assessing and reporting young child’s progress:
A review of the issues. In Major trends and issu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pp.97-113). NY: Teachers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