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青青
論文名稱: 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學校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
Coping Strategy on Job Pressure for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and Miaoli Areas that Implemented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指導教授: 李安明
An-Min Li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3
中文關鍵詞: 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因應策略
外文關鍵詞: participat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job pressure, coping strategy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的主要旨意,在探討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學校工作壓力的現況、壓力因應策略的現況、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相關,並綜合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參與試辦評鑑學校、政府機關、以及後續研究的參考。
    本研究方法採用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訪談對象為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行政人員及教師各一名,共六人接受訪談;問卷調查對象以竹苗地區國民小學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的248名教師進行普查,發出問卷248份,回收204份,有效問卷184份,回收率達74%;主要研究工具為研究者改編之「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學校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問卷」,所得資料利用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以及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另經由半結構式訪談,對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的現況與關係輔以解析,並藉由受訪人員之觀察與工作體驗,提出具體建議。進行資料分析。根據主要研究發現歸納成結論如下:

    一、普遍知覺到工作壓力為中度;壓力因應策略運用程度屬中度。
    二、不同背景變項與工作壓力的關係上,以年齡「46歲以上」、最高學歷「師專畢業」、學校規模「13-24班」、服務縣市在「新竹市」、擔任「主任」職務以及試辦年度「95與96年度持續參與試辦」的竹苗地區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的教師感受工作壓力程度較高。
    三、不同背景變項與因應策略的關係上,以年齡「31-35歲及36-40歲」、最高學歷「一般大學畢業」以及擔任「導師」職務的竹苗地區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的教師運用壓力因應策略程度較高。
    四、竹苗地區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的教師工作壓力各層面與因應策略各層面間呈現顯著負相關及中高度的典型相關,即因應策略運用能力越強,工作壓力感受度越低。

    本研究針對上述結論,對相關教育單位提出若干建議,盼能對於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的教師減緩工作壓力,增進教學效能以及身心健康,並作為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ob pressure for schools that implemented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coping strategy on job pressure and the relevant solution of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n Hsinchu and Miaoli areas.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provides the concrete suggestion for the reference to the participating experiment schools,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 follow-up researches.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research applies the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interview object is one administrator and one teacher each from the schools in Hsinchu County, Hsinchu City and Miaoli County that implemented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totally six people taking interview; the object for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248 teachers from th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and Miaoli areas that participated in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The number of total questionnaire that distributed is 248 and 204 sets are returned with effective 184 sets, the returned rate is 74%. The main research instrument is the “Questionnaire of Coping Strategy on Job Pressure for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and Miaoli Areas that Implemented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which revised by researcher. The collected data and findings are then analyzed by using the statistic methods such as average,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s well as adopted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analyze their job pressure and current coping strategy.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will propose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n interviewees and their work experiences. The conclusion is made as follow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in research findings and results:

    1. The common awareness of job pressure is medium degree; the coping strategy application on pressure belongs to medium degree.

    2.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job pressures, the teacher who is above 46 years old with the highest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Teachers College”, serves in a school with “13-24 classes” scale in Hsinchu City as Chief, and teacher of those schools in Hsinchu and Miaoli areas that implemented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 2006 and 2007 continuously will have greater job pressure.

    3.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coping strategy, the teachers who are “31-35 years old” with the highest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serve as “class instructor” of those schools in Hsinchu and Miaoli areas that implemented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will have higher degree of applying the coping strategy on pressure.

    4. It show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and medium-high degree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aspects of job pressure and coping strategy for teachers of those schools in Hsinchu and Miaoli areas that implemented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which means the stronger the coping strategy application, the lower the awareness of job pressure.

    This research provides several suggestions to the relevant education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and hopefully this research can act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on reducing job pressure for teachers of the school that implemented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making improvement in teaching efficacy and their physical and mind health.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試辦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內涵..................... 11 第二節 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的意涵.......................... 18 第三節 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5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8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1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5 第一節 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現況 分析........................................... 7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教師工作壓力之差 異分析......................................... 7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教師壓力因應策略 之差異分析...................................... 92 第四節 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教師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 分析........................................... 104 第五節 訪談結果與分析................................... 110 第六節 綜合討論與分析................................... 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33 第二節 結論........................................... 140 第三節 建議........................................... 142 參考文獻.............................................. 146 一、中文部份........................................... 146 二、西文部份.......................................... 147 附 錄................................................ 151 附錄ㄧ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源與因應策略對照表......... 151 附錄二 工作壓力量表彙整................................ 152 附錄三 工作壓力因應策略量表彙整......................... 156 附錄四 指導教授推薦函.................................. 159 附錄五 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學校工作壓力 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問卷(專家審題用)............... 160 附錄六 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學校工作壓力及其 因應策略之訪談大綱.............................. 174 附錄七 專家效度意見彙整表.............................. 177 附錄八 專家效度訪談意見彙整表.......................... 194 附錄九 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學校工作壓力及其 因應策略之研究問卷(正式問卷)................... 196 表 次 表2-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式彙整表 ....................... 12 表2-2 九十六年度申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名單............. 13 表2-3 國外學者對工作壓力之定義一覽表 ................... 19 表2-4 國內學者對工作壓力之定義一覽表.................... 21 表2-5 工作壓力來源相關研究一覽表........................ 29 表2-6 教師評鑑產生的壓力及因應方法彙整表................. 33 表2-7 國內外學者對因應策略之定義一覽表.................. 34 表2-8 工作壓力因應策略相關研究一覽表.................... 37 表2-9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源與因應策略對照表.......... 38 表2-10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源與因應策略彙整表.......... 39 表3-1 訪談對象一覽表 ................................. 55 表3-2 竹苗地區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數量表............. 56 表3-3 正式問卷寄發及回收統計表......................... 57 表3-4 有效樣本基本資料分析表........................... 57 表3-5 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構面分析表............. 60 表3-6 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師壓力因應策略構面分析表...... 63 表3-7 專家學者名單.................................... 66 表3-8 專家同意度百分比彙整表........................... 67 表4-1 竹苗地區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師工作壓力現況分析表... 76 表4-2 竹苗地區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師壓力因應策略現況分析表 78 表4-3 不同性別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現況t-test摘要表 80 表4-4 不同年齡教師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ANOVA摘要表 81 表4-5 不同學歷教師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ANOVA摘要表 83 表4-6 不同學校規模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ANOVA摘要表 85 表4-7 不同服務縣市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ANOVA摘要表 87 表4-8 不同任教年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ANOVA摘要表 88 表4-9 擔任不同職務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ANOVA摘要表 89 表4-10 不同試辦年度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壓力t-test摘要表 92 表4-11 不同性別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壓力因應現況t-test摘要表 93 表4-12 不同年齡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壓力因應策略ANOVA摘要表 94 表4-13 不同學歷教師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因應策略ANOVA摘要表 96 表4-14 不同學校規模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壓力因應策略ANOVA摘要表 98 表4-15 不同縣市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壓力因應策略ANOVA摘要表.. 99 表4-16 不同年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壓力因應策略ANOVA摘要表... 100 表4-17 不同擔任職務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壓力因應策略ANOVA摘要表 102 表4-18 不同試辦年度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壓力因應策略t-test摘要表104 表4-19 試辦專業發展評鑑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105 表4-20 試辦專業發展評鑑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典型相關係數摘要表 106 表4-21 試辦專業發展評鑑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典型相關分析表 108 表4-22 工作壓力現況題項填答之平均數前後三項排序摘要表....... 121 表4-23 壓力因應策略現況分析表........................... 122 表4-24 整體背景變項的試辦專業發展評鑑教師工作壓力的差異總表.. 123 表4-25 整體背景變項的試辦專業發展評鑑教師壓力因應策略的差異總表 127 圖 次 圖1-1 研究步驟流程圖................................. 7 圖2-1 Ivancevich & Matteson 工作壓力模式圖.......... 25 圖2-2 Gmelch壓力循環模式圖 .......................... 26 圖2-3 Kyriacou & Sutcliffe 的教師壓力模式圖......... 27 圖2-4 d.katz & R.L.Kah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圖........ 28 圖3-1 本研究之架構圖............................... 51 圖4-1 竹苗地區試辦專業發展評鑑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典型相關 分析路徑圖.................................... 10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富民(2005)。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朱芳謀(2004)。屏東縣國小教師對「教師評鑑」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何永川(2004)。高雄縣國民小學教師教育改革壓力、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何信煒(2004)。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宗立(2006)。教師評鑑的理念。教育新知,11。線上檢索:2007年4月5日。網址:http://163.24.165.1/ptej/detail.asp?id=390/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晨妤(2006)。台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匡雲(2006)。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之建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李玫玲(2004)。兒童英語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俊湖(2007)。從教師評鑑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習資訊,24,139-148。
    杜昌霖(2005)。行政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主任暨組長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周巧芳(2005)。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校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江河(2002)。高雄市國中教師對教師專業評鑑相關議題之調查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松柏(2004)。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林政宏(2004)。國民小學教師覺知教育改革壓力、組織承諾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萬來(2005)。國小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以雲林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榮彩(2002)。高雄市國小教師專業評鑑實施意見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林志成(2006)。教師專業發展與評鑑的困境與對策。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6,1-48。
    洪文章(2005)。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中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范熾文(2002)。學校行政原理。師大書院發行。
    秦夢群(2000)。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五南。
    高景志(2004)。國民小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效能之相關研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德銳(2003)。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的規劃與推動策略。現代教育論壇。
    張慶勳(2004)。學校組織行為。台北:五南。
    教育部(2005)。促進教師專業‧精進教學品質。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3月31日。網址:http://epaper.edu.tw/196/main02.html/
    盛宜俊(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實施教師評鑑態度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明峰(2004)。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手冊建構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許祝齡(2000)。存在學校兩性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對待--一所茶鄉迷你小學的觀察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耀輝(200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白玲(2003)。國民小學校長對教師評鑑態度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怡君(2003)。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雪琴(2003)。新竹縣國民小學實施學校本位教師評鑑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德宗(2004)。學校人事人員的角色期望、角色壓力、角色踐行、組織承諾與工作倦怠之關聯性研究-以嘉義縣市高中職國中國小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善慈(2004)。屏東縣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劉正宇(2004)。我國北區七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劉慶中(200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蔡孟珍(2001)。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試辦九年一貫課程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翠娥(2004)。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全利(2003)。屏東縣國民小學資深教師工作壓力知覺、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駱 仁(2006)。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顏秀香(2003)。國小校長領導特質、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顏國樑(2007)。教師專業評鑑制度-從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開始。新竹縣九十六年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宣導說明會手冊,96,1-9頁。
    羅月華(2003)。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以台南縣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饒邦安(2005)。影響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實施的相關因素與推動策略。國立編譯館館刊,33(2),16-29。

    二、西文部份
    Cooper, C. L, & Marshall, J(1976).Occupational sources of stress: a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lating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ental ill health .Joutnal of Occupation Psychology,49,11-28.
    Dewe, P. J.(1986). Stress:causues, consequences & coping strategies for teachers. Final Report on Research Commission by the New Zealand Educational lnstitute, 1981-1982(ED280807)
    Folkman, S., Lazarus, R.S., Dunkel-Schetter, C., DeLongis, A., & Gruen, R. J.(1986).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 Cognitive ap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5),992-1003.
    Gupta, N., & Beehr, T. A.(1979). Job stress and employee behavior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23,373-387.
    Jamal M. &Vishwanath,V.(1990).Type-A behavior,its prevalence and consequences among woman murse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Human Relation, 44(11),1213-1228.
    Kaplan, P. S., & Sutein, J.(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Wadsworth
    Kyriacou, C., & Sutcliffe, J.(1978).Teacher stress: Prevalence, sources, and dymptoms.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al Psycholoty,48(2),159-167.
    Luthans, F.(1982).Organizational behavior,New York:McGraw-Hill BookCo.
    Matheny,K.B. & McCarthy,C.J.(2000).Write Your Own Prescription for Stress C A: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Inc
    Steers, R. M.(1988).Work and stress introducion t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Performance, 32, 160-177.
    Albertson, L. M., & Kagan , D. M.(1989).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1(1), 69-75.
    Dewe, P. (1986). Coping with work stress: An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 , Action Research in Education, 33, 27-40.
    Fleming, R. et al. (1984). Toward o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t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46(4), 939-949.
    Greenberg, G., & Baron, R. (1997).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O’connor, E. S., & Clarke, L. G. (1990). Definition and conceptual- lization of stress in organization of stress in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5, 184-215.
    Martin, T. N., & Schermentharm, J. R. JR. (1983). Work and non work influence on health: A research agenda using inability to leave as a critical variabl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8(4).650-659.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