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芳媛
論文名稱: 藝術治療對國小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之輔導研究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rt Therapy on the Social Skills of Students with autism i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 高榮禧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6
中文關鍵詞: 藝術治療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
外文關鍵詞: art therapy, children with autism, social skills
相關次數: 點閱: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藝術治療對國小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之輔導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藝術治療對國小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之輔導成效。本研究係採用單一受試實驗設計之跨行為多試探設計。研究對象為台中市某國小資源班的三位自閉症兒童,自變項為藝術治療,依變項為受試者的社交技巧。社交技巧方面分為三個單元,分別是「基本互動」、「交朋友」、「與他人合作」。
    藝術治療教學方案依社交技巧的教學目標分為三大單元,每個單元進行五次實驗活動,共計十五次藝術治療教學活動。實驗教學設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線期,第二階段是介入期,第三階段是保留期。所得的資料以圖示分析及視覺分析法做分析。
    三位受試在接受藝術治療後,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藝術治療能增進國小自閉症學生社交技巧之立即效果。
    二、藝術治療對國小自閉症學生社交技巧之輔導成效,具有維持效果。
    三、三位受試者的家長和級任教師均肯定藝術治療教學方案之成效。
    四、藝術治療教學方案對社交技巧改善的成效獲得受試者級任教師和家長的社會效度支持
    根據研究的發現與結論,提出相關的建議,以供藝術治療、教學及未來研究
    的參考。

    關鍵字:藝術治療、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Art Therapy on the Social Skills of Students with Autism in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rt therapy on the social skills by elementary children with autism. The study proceeds in the way of taking the multiple probe design across behaviors of single-subject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three participants with autism are placed in a resource room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is art therapy.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s the social skills of the three participants, including the scores of “basic communication”, “making friends”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There are three units of the art therapy according to social skills. The art therapy of each unit is implemented five times, for a total of fifteen times.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has three treatment phases-the baseline, the experimental instruction phase and the retention phase. The data collected is analyzed by using graphic display and visual analysis as well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All of the three tested subjects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examination scores during intervention phase than baselines.
    2. During the retention phase, all of the three subjects maintain their examination scores as intervention phase.
    3. Teachers and parents of the three tested subjects confirm that art therapy program can improve the social skills of the children with autism.
    4. Teachers and parents of the three tested subjects all support the art therapy program and have agreement that after the art therapy involvement, students’ social skills have the enhancement.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art therapy and futher research are given based on the results above.

    Key Word: art therapy、children with autism、social skill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待答問題…………………………………………………………………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五節 名詞解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藝術治療的理念…………………………………………………………9 第二節 自閉症兒童的社交技巧 ………………………………………………39 第三節 藝術治療在自閉症兒童教育的應用及相關研究 ……………………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69 第二節 研究對象………………………………………………………………73 第三節 研究工具………………………………………………………………75 第四節 研究程序………………………………………………………………79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84 第六節 信度與效度……………………………………………………………8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藝術治療對國小國小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之影響………………89 第二節 藝術治療教學方案成效問卷之結果分析……………………………105 第三節 信度與效度分析………………………………………………………111 第四節 綜合討論………………………………………………………………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7 第二節 建議……………………………………………………………………12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133 二、英文部分……………………………………………………………………140 附錄 一、藝術治療教學方案…………………………………………………………147 二、家長同意書…………………………………………………………………208 三、社交技巧觀察評量表………………………………………………………209 四、藝術治療教學方案紀錄表…………………………………………………210 五、社會效度評量表……………………………………………………………211 六、藝術治療教學方案成效問卷………………………………………………212 七、三位受試者之藝術治療作品………………………………………………213 附表目次 頁次 表 2-1 藝術治療與藝術教育的異同……………………………………………16 表 2-2 藝術教育與藝術治療之異同……………………………………………18 表 2-3 藝術理論探究……………………………………………………………32 表 2-4 藝術治療在教育之實證研究……………………………………………33 表 2-5 藝術治療在臨床醫療之實證研究………………………………………38 表 3-1 三位受試者的基本資料摘要表…………………………………………75 表 4-1 受試甲社交技巧階段內變化分析表……………………………………92 表 4-2 受試甲社交技巧相鄰階段間變化分析表………………………………92 表 4-3 受試乙社交技巧階段內變化分析表……………………………………99 表 4-4 受試乙社交技巧相鄰階段間變化分析表………………………………99 表 4-5 受試丙社交技巧階段內變化分析表 …………………………………104 表 4-6 受試丙社交技巧相鄰階段間變化分析表 ……………………………104 表 4-7 受試甲藝術治療教學方案成效問卷之分數同意表 …………………106 表 4-8 受試乙藝術治療教學方案成效問卷之分數同意表 …………………107 表 4-9 受試丙藝術治療教學方案成效問卷之分數同意表 …………………108 表 4-10 評分者一致性信度……………………………………………………112 表 4-11 社會效度評量表之結果統計表………………………………………114 附圖目次 頁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69 圖 3-2 藝術治療教學方案課程實施步驟………………………………………71 圖 3-3 研究流程圖………………………………………………………………80 圖 3-4 實驗處理階段時間分配狀況圖…………………………………………83 圖 4-1 受試甲社交技巧觀察評量表之得分……………………………………90 圖 4-2 受試乙社交技巧觀察評量表之得分……………………………………95 圖 4-3 受試丙社交技巧觀察評量表之得分 …………………………………10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大延(1994)。自閉症的特徵。特殊教育季刊,52,7-13。
    王欣宜、李宜珊、林祐瑄、陳奕廷(2005)。高職特教班社交技巧教學之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王秀绒(2000)。藝術治療基本理念與課程簡述。文化視窗,48-55。
    王淑琴(2007)。藝術治療對自閉症幼兒語言表達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學瀅(2002)。具有藝術治療理念的資優生藝術教育。現代教育論壇,15-18。藝術治療與藝術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江麗莉、蘇靖媛編譯(2003)。Lilian G. Katz 與Diane E. McClellan著。幼兒社會能力輔導(Fostering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The Teacher’s Role)。台北:華騰。
    余名樺(2002)。藝術童畫國。台北:藝術。
    余益興(2001)。融合教育安置下自閉症兒童之教育-以社會技巧學習為例。國教輔導,40,3,13-17。
    匡雅麗(2004)。藝術治療團體在精神科急性病房之應用研究:一個以青少年為主之團體歷程與效果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經明(1997)。特殊教育與電腦科技。台北:五南。
    朱經明(2002)。學習障礙、聽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學習3D電腦動畫及影像剪輯手語歌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叢書9103輯,主編:黃金源。教育部發行,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出版。
    杜正治譯(1994)。 J.W.Tawney, & D.L.GAST著。單一受試者研究法(Single subject research in special education)。台北:心理。
    李杰禧(2002)。藝術教育治療的實施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影響:一位國小導師的教學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美侖(2007)。藝術治療取向自我概念成長團體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姿瑩主編(2003)。情緒障礙教學研習-社交技巧教學活動彙編。台北:教育部。
    李淑玲、蔡啟海(2003)。資訊科技融入特殊美術教學。台北:敎育部。
    香港教育城-自閉症的定義。2006年7月2日,取自http://www.hkedcity.net/specialed/autism/intro_def.phtml
    吳欣怡(2001)。藝術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症病患的介入--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昆壽(1992)。特殊教育的想法與作法。高雄:復文。
    吳長鵬(1996)。殘障兒童美勞教學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吳淑敏(2003)。同儕媒介暨社交技巧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兒童社會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金樺(2003)。治療取向的班級藝術活動對國小學童情緒經驗、同儕關係與師生
    關係之輔導效果。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美華(1991)。藝術治療團體對國小適應欠佳學童自我概念及行為困擾之輔導效果。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廷和譯(1975)。Herbert Read著。透過藝術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台中:臺灣省教育廳。
    呂素真(2005)。超越語言的力量:藝術治療在安寧病房的故事。台北:張老師。
    宋維村(2000)自閉症學生輔導手冊。台北:敎育部。
    歐陽佩婷、何修瑜譯(2005)。Steven E. Gutsein著。解開人際關係之謎(Solving the Relationship Puzzle)。台北:商周。
    孟沛欣譯(2006)。Authur Robbins著。作為治療師的藝術家(The Artist as
    Therapist)。北京:世界圖書。
    孟瑛如(2004)。國民中小社交技巧行為特徵檢核表。台北:心理。
    林艾璇(2006)。憂鬱傾向大學生在藝術治療初期之重要事件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共田(1992)。武藏野東小學參觀感言。搜入:星星的孩子2。高雄市自閉症協進會,頁26-53。
    林貴美(1994)。音樂治療與教育手冊。台北:心理。
    林端蓉(2002)。特殊幼兒美術教學。台北:五南。
    郁秀珊(2005)。藝術活動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與藝術表現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靜慧(1996)。羅芠菲爾藝術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儷瑜、陳芬芳、黃裕惠、許尤芬主編(2002)。社會技巧訓練課程實例彙編。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胡雅各(1995)。社會技巧對腦性麻痺學生的重要性及其具體作法。特教園
    丁.10,22-25。
    范瓊芳(1998)。藝術教育與藝術治療比較。美育,96,25-34。
    侯禎塘(1987)。藝術治療團體對特殊學校肢體殘障國中學生人格之適應。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禎塘(1997)。行為導向藝術治療對國小多重障礙兒童行為問題及圖畫概念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侯禎塘(1999)。藝術治療在特殊兒童輔導之應用。屏師特教,7,12-14。
    侯禎塘(2000)。藝術治療的理論取向探究。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主編)特殊教育叢書第三十四期:特殊教育論文集(二)(65-104頁)。屏東:國立屏東師院特教中心。
    侯禎塘(2001)。藝術治療理論技術之探討-發展取向的治療理論、技術及運用。載於屏東師範學院九十學年度特殊教育教學研討會報告(118-141頁)
    侯禎塘(2003)。調適取向藝術治療。屏師特殊教育,5,18-25。
    徐美蓮、薛秋子(2000)。融合教育教學模式-以自閉症兒童融入普通班為例。高雄:復文出版社。
    徐慧端、盧素梅、黃忠賢、高名智(2006)。畫中有話:一個自閉兒童的藝術詮釋和介入歷。2006年7月20日取自http://web.pu.edu.tw/~pu0450/board/930322_c07.doc
    郭生玉(198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郭修廷(2001)。發展取向藝術治療對國小學童情緒困擾與自我概念之輔導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修廷(2002)。發展取向藝術治療在情緒虐待兒童輔導之應用。國教天地,148,3-10。
    郭靜晃、吳幸玲譯(2003)。Barbara M. Newman Philip R. Newman著。兒童發展: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a psychosocial approach)。台北:揚智。
    許天威(2003)。個案實驗研究法。台北:五南。
    許玫倩(2005)。一位藝術治療團體之ADHD成員在兒童發展中心之歷程與效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2)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台北:教育部。
    曹純瓊(1994)。自閉症而與敎育治療。台北:心理。
    陳淑萍(1999)。社會故事的教導對自閉症學童社會互動之影響情形。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學添(2001)。藝術治療介入對受虐兒童自我概念之影響。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慧真(2006)。現象學取向藝術治療團體在憂鬱症患者輔導效果之研究-以住院病人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陸雅青(1993)。藝術教育治療。載於當代美勞教學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3-42頁)。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陸雅青(1996)。藝術治療在過動兒治療的應用。載於兒童偏差行為的輔導與治療(261-318頁)。台北:心理。
    陸雅青譯(1997)。 Marcia L. Rosal著。兒童藝術治療(Approaches To Art Therapy With Children)。台北:五南。
    陸雅青(1999)。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台北:心理。
    陸雅青(2000)。藝術治療團體實務研究-以破碎家庭兒童為例。台北:五南。
    鈕文英(2001)。身心障礙者行為處理-正向行為支持取向。台北:心理。
    馮士軒(2005)。同儕核心反應訓練對增進國小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豔芬(2005)藝術治療與自閉症人士。香港展智季刊,第七十三期。2006年8月18日,取自 http://www.chinchi.org.hk/73/index_1.htm
    張正芬(1998):核心反應訓練在增進自閉症兒童象徵性遊戲的應用。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編:中華民國特殊教育30週年紀念專刊,321-339。
    張金調(2002)。讀心課程對教導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效果之影響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媛媛(2003)。藝術治療對國小學習障礙兒童提昇注意力的輔導效果。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莫淑蘭(2001)。兒童美術創造力與療育。美育,122,33-39。
    鈕文英(2001)。身心障礙者行為處理-正向行為支持取向。台北:心理。
    黃月霞譯(1990)兒童諮商與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黃惠姿、林銘泉譯(2006)。Paula Kluth著。愛上小雨人:自閉症參與融合教育完全手冊(You’re going to love this kid:Teaching students social skills with autism in the inclusive classroom.)台北:心理。
    黃志成、王麗美、高嘉慧(2003)。特殊教育。台北:揚智。
    黃瑞煥、陳寶珠譯(1982)。自閉症兒童的教學途徑。新竹:新竹師專特殊教育中心。
    游素娟(2004)。國小中度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訓練方案成效。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莉瑄(2003)。藝術治療團體對學習障礙兒童的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影響。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苗編譯小組譯(1998)。Cheryl A. King, Daniel S. Kirschenbaumm著。增進孩子社交技巧(Helping young children develop social skills: the social growth program)。台北:新苗。
    楊景堯譯(1983)。Barbara Furneaux & Brian Robert編著:Autistic Children-teaching, community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高雄市:復文出版社
    楊坤堂主編(2000)。情緒障礙理論與策略。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楊蕢芬、黃慈愛、王美惠(2003)。自閉症兒童社會情緒技能訓練。台北:五南。
    楊蕢芬(2005)。自閉症學生之教育。台北:心理。
    趙雲(1980)。兒童繪畫與心智發展。藝術家出版社。頁158
    鳳華(2000)。自閉症教育。載於許天威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台北:五南。
    鄭安修(2002)。治療取向的藝術教育對國小三年級學童生活適應之影響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宜青(2000)。藝術治療對選擇性緘默症兒童的介入-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淑玲(1996)。一位自閉症幼兒在融合教育政策實施下的狀況。國立師範大學家
    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淑玲(2002)。心智理論暨社交技巧教學對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行為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民專(2001)。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升學與就業轉銜服務需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焜輝(1994)。藝術治療。諮商與輔導,102, 26-31。
    劉振源(1999)。為何要讓孩子學畫。兒童美育文教雜誌,14,29。
    劉錫吾(1993)。肢障學生社會技巧訓練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衛生署(2002)。身心障礙等級。台北:衛生署。
    賴念華(1994)。成長團體中藝術媒材的介入一個成員體驗的歷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念華譯(2002)。Marian Liebmann著。藝術治療團體(Art therapy for groups a handbook of themes, games and exercises)。台北:心理。
    龍瑞如(2004)。當今藝術治療在精神醫學界的發展與省思。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133,68-80。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