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方育萱
Fang, Yuh-Shiuan
論文名稱: 新竹市三民國小國樂團發展歷程研究
A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ical Orchestra in Hsinchu San Min Primary School
指導教授: 楊佈光
Yang, Bu-Guang
口試委員: 吳博明
Wu, Bo-Ming
黃春興
Huang, Chun-Hs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學院 - 音樂學系所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國樂團組訓國民小學經營管理
外文關鍵詞: Chinese orchestra, Group training, Primary School, Management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竹市三民國小國樂團,歷史久遠,有著專業完整的師資,在比賽中屢獲佳績,多次出國交流表演,讓台灣的國樂被世界聽見,故選定三民國小國樂團為筆者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主要為訪談、創團以來的歷史資料整理、家長現況調查問卷、學生現況調查問卷等。
    本研究的章節安排與內文架構如下︰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名詞解釋、以及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二章文獻探討,內容描述國樂的含意、國樂團的樂器種類、國樂的發展歷史、國樂團的發展現況、國樂團的組訓。第三章是研究方法與實施,其內容包括研究方法、研究架構、資料蒐集與分析、研究信度及效度。第四章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描述國樂團經營的理念與發展過程之外,也以問卷來檢視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家長的滿意度,並以訪談來進一步了解國樂團的創團經過。第五章為結論,在回顧統整本研究之研究的內容後,試著提出建議及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供新竹市三民國小國樂團或其他國樂團及研究者參考。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San M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Orchestra (Hsinchu City, Taiwan), which is a school with long history and professional faculty. The school also has won excellent results in many competitions and performed abroad for many times, making Taiwan’s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renowned internationally. The research was contained interviews, data collection from history of the San M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Orchestra, and questionnaires for the parents and the students.
    Chapter and structure of this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the research purposes and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terminology explanation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scope and research limitations. The second chapter is literature discussion, describing the meaning of Chinese music, Chinese orchestra musical instruments, Chinese music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ese orchestra and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training for a Chinese orchestra.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implementation, including research methodology, research framework,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and researc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described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 orchestra. Besides,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examine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and parents' satisfaction, furthermore,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founding process of Chinese orchestra. Chapter five concludes with a review of overall contents for this study, suggestions, and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s for other Chinese orchestra and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國樂的含意-----------------------------------------------------9 第二節 國樂團的樂器種類-----------------------------------------------11 第三節 國樂的發展歷史------------------------------------------------12 第四節 國樂團的發展現況-----------------------------------------------20 第五節 國樂團的組訓--------------------------------------------------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33 第二節 研究架構------------------------------------------------------36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37 第四節 研究信度及效度------------------------------------------------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41 第一節 三民國小國樂團的成立與現況-------------------------------------41 第二節 三民國小國樂團組織架構-----------------------------------------49 第三節 三民國小國樂團訓練及教學---------------------------------------52 第四節 三民國小國樂團的經營管理及活動成效------------------------------55 第五節 三民國小國樂團的困境與展望-------------------------------------71 第六節 三民國小國樂團發展現況問卷調查結果分析--------------------------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7 第一節 結論--------------------------------------------------------127 第二節 建議--------------------------------------------------------131 參考文獻-----------------------------------------------------------134 附錄---------------------------------------------------------------141

    壹、 中文文獻
    一、專書
    ⚫ 王文科編譯(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院。
    ⚫ 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8(2),84-98。
    ⚫ 王正平(1994)。臺灣國樂發展之回顧與展望。教師天地,71,30-33。
    ⚫ 王映丹;游卓霖。樂團教學輔以數位音樂研究。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8,197 – 212。
    ⚫ 尚蓉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原作者:R. K. Yin)。臺北市: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89)。
    ⚫ 余甲方(2006)。中國古代音樂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臺北市: 五南。
    ⚫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
    ⚫ 林明輝(1995)。兒童器樂演奏與指導:旋律樂器篇。麗文文化公司。
    ⚫ 呂鈺秀(2003)。台灣音樂史。五南。
    ⚫ 吳芝儀(2005)。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45-188 頁)。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 吳博明(1999)。樂器在國民小學音樂科各項教學的應用。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主編),臺灣地區國民小學音樂教學研討會系列之三:邁向二十一世紀音樂教學之藝術-合唱與合奏教學研討會論文集(79-109頁)。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C. Marshall,
    & G. B.Rossma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
    ⚫ 姚世澤(2002)。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及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 高子銘(1959)。現代國樂。台北:正中書局。
    ⚫ 許常惠(1981)。民族音樂論述稿(三)。台北。樂韻出版社。
    ⚫ 陳友新(1988)。讓兒童樂隊走向正名之路-節奏樂隊組訓活動之檢討。音樂教育,8,8-14。
    ⚫ 陳友新(1991)。參加音樂比賽的學校樂團之組織、訓練、表演。音樂教育,19,4-10。
    ⚫ 陳學謙(1990)。兒童合唱團之組訓。國民教育,30 (9),18-38。
    ⚫ 陳炎墀(1994)。學校樂隊組織行政與訓練。慈幼出版社。
    ⚫ 陳勝田(1981)。國樂團組訓之研究。台北市。中華樂訊。
    ⚫ 陳勝田(1995)。四十年來國樂教育之回顧與展望。藝術學報。57。
    137-152。
    ⚫ 陳勝田(1997)。《音樂台灣一百年論文集》。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台北。
    ⚫ 陳裕剛(1994)。〈影響臺灣地區四十年來國樂器發展之因素〉。《中國新音樂史論集國樂思想》,337-386。
    ⚫ 陳良弼、吳思達、盧怡伶(2004)。音樂比賽之變革對國樂教育的影響。
    ⚫ 陳志宏(2009)。學校本位的國樂教育課程之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 莊敏仁(2004)。質性個案研究設計之探討。音樂教育研究的時代趨勢與派點實例論文集,61-72。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
    ⚫ 莊淑貞(1998)。淺淡兒童樂隊的編組與訓練。南投文教,11,43-46。
    ⚫ 柴帥(2015)。對民族管絃樂合奏訓練課程的思考。
    ⚫ 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捷。臺北市。
    ⚫ 教育部(2002a)。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E世代人才培育計劃」。教育部。臺北市。
    ⚫ 教育部(2002b)。《教育政策白皮書》。
    ⚫ 張渝役(1995)。國小音樂科教材教法。五南。臺北市。
    ⚫ 張統星 (1987)。近四十年來我國國民小學之音樂教育。教育資料集刊。12。
    ⚫ 黃光雄;簡茂發 (1991)。教育研究法。師大書苑有限公司。臺北市。
    ⚫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心理出版社。臺北市。
    ⚫ 葉乃靜(2012)。訪談法。國家教育研究院。
    ⚫ 楊佈光(1990)。談兒童樂隊之組訓—鼓笛隊。國教世紀,26(1),28-32
    ⚫ 楊鴻年(2011)。樂隊訓練學(套裝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1日)出版書籍。
    ⚫ 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20 頁)。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 齊易、張文川(2004)。音樂藝術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出版社。
    ⚫ 廖樹浯(1997)。我對器樂合奏教育的管見。國民教育,37(3),59-61。
    ⚫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F. M.Connelly, & D. J. Clandinin)。臺北:心理出版社。
    ⚫ 鄭德淵(2000)。Chinese Orchestra 在世界樂壇的定位。兩岸國樂交響化研討會-關照現代國樂的文化面相。高雄:高雄市國樂團。
    ⚫ 鄭方靖(1993)。運用科大宜教學法於國小新課程樂理要素教學策略及活動實例理論研究篇。高雄市:復文。
    ⚫ 賴美鈴(1998)。光復後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載於「中小學音樂師資培育與音樂資訊運用發展國際研討論文集」(頁 65-101),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 蕭啟專(1987)。由嘉義縣國民小學節奏樂團比賽談節奏樂團的訓練。教師之友,28(2),20-22。
    ⚫ 蕭啟專(1998)。從兒童樂隊比賽談兒童樂隊訓練。教師之友,39(5),8-12
    ⚫ 嚴祥鸞 (1996)。參與觀察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臺北市。
    二、碩博士論文
    ⚫ 王姝櫻(2005)。國小打擊樂團組訓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 王德愉(2007)。臺北地區國民小學音樂社團現況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 朱樂寧(2008)。台灣當代國樂團的發展探討-以小巨人絲竹樂團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 朱陳翰思(2018)。國民小學直笛合奏團組訓之探討–以桃園市中原國小為例。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 江姮姬(2003)。國小校長文化回應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
    ⚫ 李奇峰(2009)。宜蘭縣國民小學弦樂團推展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 李翊青(2001)。如何建立與帶領一個青少年樂團。東吳大學,臺北市。
    ⚫ 李佳卉(2006)。國小弦樂團合奏訓練與實務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 李秀美(2005)。臺灣區音樂比賽兒童樂隊演奏曲目探討-常用樂曲之分析、詮釋與教學。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 沈敬惠(2003)。國中直笛合奏團組訓參賽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 范崇毓(2007) 。民族管弦樂團探究與展望。東吳大學,臺北市。
    ⚫ 吳俐臻(2010)。高雄縣指標型國民小學國樂團發展與經營策略探討。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 邱聖惠(2014)。國民小學國樂團組訓與教育功能之個案研究 -以桃園縣一所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 林佩娟(2006)。多元文化的再現與延伸─論國樂的產生與在台灣的發展。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市。
    ⚫ 林昀萱(2007)。國民小學音樂性社團經營與展望。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 林怡慧(2010)。國小管樂團運作情形之研究 -以宜蘭縣某國小為例。臺東大學。臺東市。
    ⚫ 林淑美(2003)。嘉義地區國民小學兒童樂隊經營生態之研究。南華大學。嘉義縣。
    ⚫ 林一鳳(2002)。臺灣專業國樂團營運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樂團為例。南華大學,嘉義。
    ⚫ 林俊吉(2010)。國中西式管樂合奏團組訓與指揮法。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 施姍佑(2003)。臺灣地區國民小學絃樂團組訓之探究。國立臺北師
    139
    範學院,臺北市。
    ⚫ 高可芸(2007)。國小直笛團和管樂團組訓之比較研究(以桃園縣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 徐敏容(2021)。國樂團的組訓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 張淳淳(2014)。國民中學行進樂團組訓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 麥心怡(2020)。國民小學管樂團發展及組訓之個案研究-以新竹市一所國小為例。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 孫沛元(2008)。傳統與現代之間:現代國樂發展過程中的觀察及反思。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市。
    ⚫ 許允麗(1994)。國民小學兒童合唱團組訓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 許惠雯(2003)。我國國小管樂團與兒童樂隊組訓與未來發展之分析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 郭薇(2019)。臺南高雄地區國民小學國樂團調查研究。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 陳俐婷(2020)。台北市國小直笛合奏團組訓研究 -以西區中型學校為例。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 陳志宏(2009)。學校本位的國樂教育課程之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 梁芸韶(2013)。國小兒童樂隊組訓之個案研究--以桃園一所國小為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 黃文玲(2000)。五十年間(1949-1999)臺灣的國樂發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140
    ⚫ 彭馨瑩(2010)。高雄市國小國樂團學生之音樂學習態度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 曾芷畇(2018)。國小國樂團之搖籃─以高雄市一甲國小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 傅馨儀(2008)。國小打擊樂團發展與組訓之個案研究--以三所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 董華貞(2009)。國小兒童樂團經營之研究--以花蓮縣樂樂國小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 劉佳佳(2012)。北部地區國民小學管樂團組訓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 廖妙英(2006)。國小音樂團隊教學策略與經營策略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 謝馨儀(2019)。特優國小直笛合奏團組訓之教學策略和團隊經營與 管理研究-以台南市三所國小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 謝苑玫(1994)。電腦輔助音樂教學研究--音符與休止符認知教學之成效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