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子申 Wu, Tzu-Shen |
---|---|
論文名稱: |
論我國有線電視費率管制 Pricing Regulation of Taiwan’s Cable Industry |
指導教授: |
彭心儀
Peng, Shin-Yi |
口試委員: |
虞孝成
Yu, Hsiao-Cheng 黃郁雯 Huang, Yu-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管理學院 - 科技法律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w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8 |
中文關鍵詞: | 市場失靈 、政府失靈 、費率管制 、有線電視產業 、分組付費 |
外文關鍵詞: | Market Failure, Government Failure, Price Regulation, Cable Industry, Channel Tiring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有線電視產業之費率管制為題,旨在探討現行的費率管制措施是否有修正之必要及其應有之可能方向為何。我國對於有線電視之管制密度,不可謂不高。從市場進入到營業行為,處處皆有政府看得見的手。然而長期以來,卻也未受到民眾之肯定,這是政府管制不足或是政府的過度管制,實有深入思考之必要。
本文分析了現行管制措施的理論意義,對照實然的運作結果,並試圖加以詮釋,指出我國有線電視環境,有其先天的不良及後天的失調。若無法面對市場狹小的現實,而希望能以更低廉的價格獲得更好的節目,實屬強業者之所難,而當我們無法在天秤的兩端做出政策目標的取捨時,管制措施必然是進退失據。本文也對於近期主管機關再次提出的分組付費措施,一併地做出了分析,認其非根本的解決之道,而有再思考之必要。
本文主張,費率的核心癥結,乃在於現行的費率上限。費率上限之美意,在於保護消費者權益,其立意不容抹煞,然而在當前的社會中,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部分法規的鬆綁,費率上限所伴隨的副作用,值得我們再多加考慮,是否仍有保留之必要。
書籍:中文
- Baker(馮建三譯),「傳媒、市場與民主」,臺北市,巨流,2002年。
- Daniel F. Spulber(余輝、何帆、錢家駿、周維富譯),「管制與市場」,上海,格致出版社,第1版,2008年7月。
- Harold L. Vogel(陳志凱、鄧旭茹譯),「娛樂經濟」,臺北市,五南,第1版,2008年10月。
- J.Gregory Sidak、Daniel F. Spulber(宋華琳譯),「美國公用事業的競爭轉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2012年6月。
- Nicholas Abercrombie(陳芸芸譯),「電視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市,偉伯文化國際,第2版,2004年1月。
- Robert L. Schuettinger、Eamonnn F. Butler(余翔譯),「四千年通脹史」,北京,東方出版社,第1版,2013年7月。
- 王文宇,「公司法論」,臺北市,元照,第4版,2008年9月。
- 王俊豪主編,「管制經濟學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7年5月。
- 王軍,「為競爭而管制」,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第1版,2009年6月。
- 王唯,「透視臺灣電視史」,臺北縣,中國戲劇藝術實驗中心,第1版,2006年10月。
-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編,「認識公平交易法」,臺北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第11版,民國96年11月。
- 李青,「自然壟斷行業管制改革比較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第1版,2010年5月。
- 邱昌泰,「公共政策」,高雄市,巨流,第5版,2013年8月。
- 柳守平,「圖解經濟學」,新北市,華威,第2版,2014年2月。
- 茅銘晨,「政府管制法基本問題研究-兼對紡織業政府管制制度的法學考察」,北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8年12月。
- 徐偉初、歐俊男、謝文勝,「財政學」,臺北市,華泰文化,第2版,2008年1月。
- 高安邦,「政治經濟學」,臺北市,五南,第2版,2002年11月。
- 鄒積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價格管制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第1版,2012年7月。
- 劉小兵,「公共管理學」,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9年8月。
- 劉孔中,「通訊傳播法:數位匯流、管制革新與法治國家」,臺北市,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版,2010年8月。
- 潘天蔚,「中國公用事業的管制與競爭」,臺北市,翰蘆圖書,第1版,2014年6月。
書籍:英文
- David L. Weimer & Aidan R. Vining,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Inc.(1992)
- Eamonn Butler, Public Choice-A Primer,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2012)
- Gordon Tullock, Arthur Seldon, and Gordon L. Brady, Government failure : a primer in public choice,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2002)
期刊論文:中文
- 王星辰,系統台的暴利有多大?,財訊月刊,第306期,2007年8月。
- 王維菁,著作權與台灣影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新聞學研究,第111期,2012年4月。
- 李怡曄、張靜怡、林美蓮,台灣有線電視市場競爭分析之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第1卷第4期,2011年12月。
- 施俊吉,有線電視市場結構與經營區調整政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4卷第2期,2012年6月。
- 張其祿,政府管制政策績效評估─以OECD國家經驗為例,經社法制論叢,第38期,2006年。
- 張其祿,論政府管制之決策品質:以行政中立為核心,T&D飛訊,第107期,2010年。
- 張美玲、王國樑、陳麗雪,臺灣有線電視產業成本特性與壟斷力之探討,公平交易季刊,第21卷第1期,2013年1月。
- 張順教,淺談「公共選擇」,經濟前瞻,第28號,1992年。
- 莊春發,論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的競爭政策,臺灣銀行季刊第61卷第4期,2008年。
- 陳孝平,從「資訊不對稱」看全民健保規範,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10期,1991年。
- 陳錦烽、林宛瑩、林良楓,有線電視公共政策之探討:基本頻道收視費率審查項目及標準,公共政策叢刊,第1期,2010年3月。
- 曾國峰,有線電視不同付費機制對頻道產製與消費的影響,中華傳播學刊,第16期,2009年。
- 馮建三,通傳會與文化部的功課--創新傳媒改革,時代評論,第2期,2011年。
- 董理,價格上限規制的反競爭效應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第3期,2008年。
- 劉孔中,休曼法對實施獨占之規範,歐美研究,第26卷第1期,1996年3月。
- 劉崇堅,理想競爭理論及其對解除管制政策之影響,經社法論叢,第7期,1991年。
- 蔡志宏,韓國數位匯流發展策略觀察,電信隨筆,第32期,2011年10月。
- 戴伯芬,無法執法與有法放任: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的制度論分析(1983-2000),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9卷第2期,2007年。
期刊論文:英文
- Christopher T. Buckley, A' La Carte v. Channel Bundling: The Debate over Video Programming Distribution, 20 Loy. Consumer L. Rev.413.(2008)
- Ronald H. Coase 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3.(1960)
- Ronald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New Series, Vol. 4, No. 16.(1937)
- Ford, George S. and Koutsky, Thomas, A La Carte and 'Family Tiers' as a Response to a Market Defect in the Multichannel Video Programming Market, Phoenix Center Policy Bulletin No. 14. (2006)
- George A. Akerlof,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84, No. 3.(1970)
- Jade Brewster, Cracking the Cable Conundrum: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A La Carte Models in the Cable Industry, 62 UCLA L. Rev. Disc. 20.(2014)
- Johan den Hertog, Review Of Economic Theories Of Regulation, Tjalling C. Koopmans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volume 10, issue 18.(2010).
- Johan den Hertog, Review Of Economic Theories Of Regulation, Tjalling C. Koopmans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volume 10, issue 18.(2010).
- John Brätland, Contestable Market Theory as a Regulatory Framework: An Austrian Postmortem,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Austrian Economics, 7(3).(2004)
- Leslie, Christopher R., Antitrust Amnesty, Game Theory, and Cartel Stability, 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 Vol. 31.(2006)
- Pierre Larouche, Europe and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with Emphasis o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TILEC Discussion Paper.(2007)
- Thomas W. Hazlett, Prices and Outputs Under Cable TV Reregulation, 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 Volume 12, Issue 2.(1997)
- William J. Baumol, Contestable Markets: An Uprising in the Theory of Industry Structur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2, No. 1.(1982)
- Yasuji Otsuka, Bradley M. Braun, Price Cap Regulation in the Cable Television Industry: Why was the Demand Stagnant?, Journa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Trade, Volume 3, Issue 1-2(2003)
研討會論文
- 郭旭棋,台灣有線電視系統經營區特質與MSO經營之關聯性,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2013年。
- 蔡念中、劉敦瑞,我國有線電視數位化發展瓶頸與推動策略之研究,數位創世紀學術實務國際研討會,2009年
- 鄭自隆,替代或襲奪?台灣電視產業的問題與因應,銘傳大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
- 戴智權,有線電視系統業水平整合之競爭政策研究,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2011年。
研究報告與研究計畫
- 101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年。
- 主持人:陳清河教授,95年有線電視頻道與系統交易秩序建立之研究,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2002年。
- 計畫主持人:江耀國,共同主持人:周韻采、劉鴻暉、江瑞祥,世界重要國家有線電視頻道分組模式之研析與我國有線電視頻道分組制度之建立,行政院新聞局,2004年。
- 計畫主持人:彭孟慈,協同計畫主持人:羅世宏,電視頻道節目重播率調查與規範政策研究委託研究案期末報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3年。
- 計畫主持人:鄭自隆,共同主持人:謝章富、蘇建州,協同主持人:莊春發、洪賢智、顏錫銘、陳淑嬌,95年電視事業(含無線、衛星及有線)產業調查研
- 計畫主持人:龔明鑫,協同主持人:張建一,2010影視產業趨勢研究專題研究報告—電視及電影產業,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2年。
- 計畫主持人:龔明鑫,協同主持人:張建一、呂曜志,2011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影及電視產業,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3年。
- 計畫主持人:龔明鑫,協同主持人:黃兆仁、張建一,2009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視、電影及流行音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1年。
會議記錄
- 「因應數位匯流調整有線電視收費模式規劃」(草案)座談會會議紀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02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