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惠如
Tsai, Huei-Ru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英語向下延伸方案實施現況與成效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ownward Extending English Teaching Policy in Elementary Schools
指導教授: 顏國樑
Yen, Kuo-Liang
口試委員: 鄭淑惠
Cheng, Shu-Huei
林志成
Lin, Chih-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英語向下延伸方案實施現況學習成效
外文關鍵詞: downward extending English teach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learning effectivenes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英語向下延伸方案之實施現況與成效,分析國小低年級英語教師在教學實施情形、教學困境及學生學習成效之現況,並探討教師「教學實施情形」與「學生學習成效」之間的相關性及預測力。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基隆市、宜蘭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台中市及台南市106學年度實際授課低年級英語的教師為研究對象,含正式老師與代理代課教師。研究者以自編問卷為資料蒐集工具,正式問卷共發至304間學校共427份問卷,回收386份,回收率約90.3%,得有效問卷376份。問卷回收後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積差相關以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獲致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小低年級英語教師「教學實施情形」達高程度,其中以「教學方法」面向之實
    施情形度最高。
    二、國小低年級英語教師「教學困境」感受度達高程度,其中以「學生」面向之困境
    感受度最高。
    三、國小低年級英語「學生學習成效」達高程度,其中以「學習動機」面向之成效最
    佳。
    四、在「教學實施情形」中的「教學方法」面向上,「正式英語科任教師」之實施程
    度高於「英語教師兼任行政教師」。在「補救教學」面向上,「偏遠地區」教師
    之實施程度高於「一般地區」教師;「三節以上」教師實施程度高於「每週一
    節」教師。在「教學資源」面向上及整體層面上,「三節以上」教師實施程度高
    於「每週一節」及「每週兩節」教師。
    五、在「教學困境」中的「教學」面向上,「一般地區」教師的困境感受程度高於
    「偏遠地區」教師。「13~24班」教師困境感受高於「12班以下」教師。在「政
    策」面向及整體層面上,「每週一節」教師困境感受程度高於「每週兩節」教師
    六、在「學生學習成效」中的「語言能力」面向上,「正式英語科任教師」之學生學
    習成效優於「英語教師兼任行政教師」;「三節以上」與「每週兩節」教師之學
    生學習成效表現較「每週一節」教師高。在整體層面上,「每週兩節」教師之學
    生學習成效高於「每週一節」教師。
    七、教師教學實施情形與學生學習成效之間具有中度之正相關。
    八、教師教學實施情形對學生學習成效之間有預測力,以「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成
    效最具有預測力。


    This study aims to expolre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ownward Extending English Teaching Polic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has been adopted to get insight into the teacher’s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the difficulty they has encounter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glish instruction. Besides, the research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nd impact between teacher’s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ss.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English teachers who teaches first and second graders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106 academic years in Yilan County, Keelung City,Taipei City,New Taipei City, Taoyuan City, Hsinchu City,Hsinchu County, Taichung City and Tainan City.The research handed out 427 questionnaires to 304 elemetary schools, 386 questionnares are collected, the recovery rate was 90.3%. There were 376 questionnaires valid with the availability rate of 97.4%. The data i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inding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English teachers have high degree level on teachers’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especially in teaching method dimension.
    2.English teachers have high perception degree toward the teaching difficulty, especially in students dimension
    3.English teachers show high degree level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especially in learning motivation dimension.
    4.As to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firstly, in the teaching method dimension, official English subject teachers have higher implementation degree than teachers adjunct section director. Secondly, in the remedy teaching dimension, teachers from remote area schools have higher implementation degree than teachers from central area schools. Besides, teachers from schools which have three periods of English class per week have higher implementation degree than teachers from schools which have one period of English class per week. Thirdly, in the teaching resourse dimension and the whol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teachers from schools which have three periods of English classes per week have higher implementation degree than teachers from schools which have one and two periods of English class per week.
    5.As to teaching difficulty, firstly, in the teaching dimension, teachers from central schools have higher perception degree than teachers from remote schools. Also, teachers of the schools with 13-24 classes have higher perception degree than teachers of the schools with 1-12 classes. Thirdly, in the policy dimension and the whole teaching difficulty situation, teachers from schools which have one period of English class per week have higher perception degree than teachers from schools have two periods of English class per week.
    6.As to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firstly, in the language ability dimension, official subject teachers show better degree level than teacher adjunct section director. Secondly, in the whol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situation, teachers from schools which have two periods of English class per week show better degree level than English teachers from schools which have one period of English class per week.
    7.The teacher’s teaching implemetntion situation can apparently precit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語言習得與關鍵期理論探究.....13 第二節 低年級英語教學探究.....24 第三節 我國英語向下延伸方案之執行情形.....40 第四節 英語向下延伸方案之相關研究.....4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56 第三節 研究工具.....60 第四節 實施程序.....71 第五節 資料分析.....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81 第一節 英語向下延伸方案之教學實施現況.....81 第二節 國民小學實施英語向下延伸方案之學生學習成效.....87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低年級英語教師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效之差異分析.....89 第四節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實施情形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相關分析.....122 第五節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實施情形對學生學習成效之預測力分析.....124 第六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1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3 第一節 結論.....143 第二節 建議.....147 參考文獻.....153 壹、中文部分.....153 貳、英文部分.....160 附錄.....163 附錄一 專家審題意見與修正情形彙整表.....163 附錄二 預試問卷.....175 附錄三 正式問卷.....183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1)。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中時電子報 (2013)。英語情境中心,12區都有了。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0000561-260107
    王瀞慧(2012)。台灣國民小學一年級英語教科書內容比較分析-以康軒版、何嘉仁
    版及吉的堡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台中市教育局(2012)。台中市國小英語課程綱要與能力指標。台中:作者。
    台北市教育局(2010)。台北市國民小學語文學習領域英語課程綱要。台北:作者。
    台北市教育局(2017)。雙語啓航夢想飛揚新聞稿。取自
    http://www.doe.gov.taipei/ct.asp?
    xitem=335483458&CtNode=66159&mp=104001
    台南市政府(2014)。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暨兼任行政人員每週授課節數補充規定。台南:作者。
    台南市政府(2015)。台南市政府第二官方語言行動計畫。
    石國鈺(2009)。現行國小語文教育的缺失與改善途徑。台北市。
    石裕惠(2016)。桌上遊戲融入國中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程度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台中市。
    朱錫琴(2002)。九年一貫語文領域(英語組)研習手冊。台北:教育部。
    自由時報(2010)。北縣英語活化課程 教部喊卡。取
    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395695
    自由時報(2011)。小一學英文?/竹縣國際禮儀課 惹質疑。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508393
    自由時報(2016)。台南首創 小二英語課全英語教學。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26572
    自由時報(2017)。台南小一英語教學 61所學校試辦。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10901
    余光雄 譯(2005)。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台北:培生教育文化出版。
    何詩婷 (2017)。運用桌遊提供國小一年級學生英語課學習投入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吳啟聰(2017)。國小學童家長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和英語學習動機、學習成效之探
    討:以宜蘭縣羅東鎮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吳憶梅(2014)。彰化縣國小教師對國民小學一年級全面實施英語教學之看法(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台南市。
    吳麗珊(2015)。應用英語兒歌提升台灣國小學童聲韻學識及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大學,屏東縣。
    呂宜珊(2013)。英語教育起步早,國中學生學得好?以台灣中學英語教師之觀點看
    英語向下延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李雅娟(2012)。桃園縣國小低年級英語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
    李溫德(2014)。國小合作學習英語成效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宜蘭縣。
    汪羿汝(2015)。斯伯丁字母拼讀教學法對國小低年級學生英語拼字能力與學習動機
    影響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邱政皓(201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出版。
    孟繁宗 (2017)。文化教材融入英語補救教學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林孟璇 (2018)。英語歌曲教學對五年級學生英語字彙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台南大學,台南市。
    林明地(2016)。國際移動力的光譜:務實而明智的國際移動。教育研究月刊,271,
    4-16。
    林芸莉(2013)。國小英語字母補教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
    學,嘉義縣。
    林冠慧(2016)。台中地區國小英語補救教學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
    甲大學,台中市。
    林清山譯(1990)。Richard E.Mayer著。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出版公
    司。
    籴佩儒(2015)。運用「融入式英語教學」策略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洪鈺嵐(2014)。說故事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英語字彙學習與聽力效益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洪儷瑜(2012)。由補救教學到三層級學習支援。教育研究月刊,221,18。
    孫珍貞(2013)。任務型教學法實施於國小英語補救教學之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中正大學,嘉義縣。
    桃園市政府(2011)。桃園縣國民小學英語課程綱要。桃園:作者。
    桃園市政府(2015)。桃園市國民小學教師每週授課節數實施要點。桃園:作者。
    桃園市教育局(2017)。用資通訊科技翻轉教育,讓學生適性發展培育未來學生。天
    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6077
    高永奇(2014)。第二語言習得。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高郁涵 (2013)。國小英語教師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
    教育大學,新竹市。
    基隆市政府(2012)。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每週授課節數表。基隆:作者。
    基隆市政府(2016)。基隆市國民小學語文學習領域英語課程綱要。基隆:作者。
    張武昌(2006)。台灣的英語教育:現況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9 ,
    129-144。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淑芬(2014)。台灣地區國小教師資訊融入英語教學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鳳書(2015)。運用節奏韻文對國小學生英語口與流暢度與聽力能力之影響(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台南市。
    張靜云(2013)。新北英語活化課程政策轉向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2(8),51-53。
    教育部(1998)。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8)。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台北:作者。
    教育部(2013a)。國際教育白皮書。台北:作者。
    教育部(2013b)。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台北:作者。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2015a)。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辦理學校本位之英語教
    學創新方案實施計畫。台北:作者。
    教育部(2015b)。提升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計畫。台北:作者。
    郭伊潔(2017)。全英語教學對國小學生英語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
    郭維雯(2017)。運用桌遊以提升國小學生之英語閱讀能力與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台南市。
    都建穎(2013)。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入門。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陳世威(2011)。注音符號對英語聽力字彙學習的影響。英語教學期刊,35,51-
    87。
    陳伶芳(2017)。圖像教學配合韻文口訣對國小一年級學童英文字母學習之成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陳依婕(2009)。海峽兩岸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總要與教科書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亭吟(2013)。英語歌曲融入文法補救教學對國二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及學業
    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大學,台南市。
    陳惠琦(2016)。國小英語繪本對英語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桃園市。
    陳琬婷(2014)。國小選用的英語繪本分級適合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
    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陳琳依(2018)。應用桌上遊戲融入補救教學於英語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台南大學,台南市。
    陳靜怡(2007)。淺析國小英語教學之實施。網路社會學通訊,66。
    游光銳(2002)。九年一貫國小英語課程之政策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交通大
    學,新竹市。
    游雅筑(2013)。桃園縣英語向下延伸之初探性研究:現今國小英語老師之看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馮錦寶(2015)。台南市國小英語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
    大學,台南市。
    黃心皇(2016)。電子白板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英語學習表現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縣。
    黃世杏(2015)。英語成為國際語言對英語教學典範與台灣國小英語教育的啟示(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新北市政府(1997)。北縣國中小英語課程96綱要。新北:作者。
    新北市政府(1998)。台北縣國中小英語課程97暫行綱要。新北:作者。
    新北市政府(2013)。新北市國民中小學英語課程綱要。新北:作者。
    新竹市政府(2007)。新竹市國民小學英語學習領域能力指標。新竹:作者。
    新北市教育局(2017)。英速魔法學院。取自:新北市政府施政成果網 h
    ttps://wedid.ntpc.gov.tw/
    楊怡婷(2016)。補救教學有效嗎?。台灣教育評論月刊,5,173-177。
    靳洪剛(2004)。語言獲得理論研究。北京:新華書店。
    楊錦勤(2016)。透過爵士韻文促進英語口說能力之研究-以國小英語補救教學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葉淑慧(2014)。資訊與科技融入國小二年級英語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清華大學,新竹市。
    詹餘靜(2004)。教師、教學、評量與教材-九年一貫課程國小英語教學探究。國立
    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167-196。
    鄒文莉(2009)。兒童英語教學13堂課。台北:三民書局。
    廖曉青(2006)。兒童英語教學。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趙楊(2015)。第二語言習得。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趙曉美(2015)。補救教學 VS.有效教學。台灣教育評論月刊,4,21-25。
    劉芊妤(2016)。鷹架構築策略運用於英語字母補救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劉亭瑜(2017)。電子白板結合合作學習教學應用在國小英語教學之成效(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劉建基譯(2003)。Raymond Williams著。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出版
    公司。
    劉思佳(2016)。運用英語繪本進行國小四年級英語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劉敏(2012)。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應遵循的原則,英語新世紀,6, 67-70。
    劉學陽(2017)。國小英語補救教學實施讀者劇場之個案研究:以CALL RT合作學習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蔡育真(2017)。國小教師對於資訊與通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之態度(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屏東大學,屏東縣。
    蔡幸惠(2017)。運用補救教學策略提升七年級英語學習成就低落學生學習動機與學
    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鄭珩(2014)。英語自然發音歌曲與韻文之兩種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音韻覺識與識字能力的效益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市。
    蔣貴蘭(2013)。從國小級任老師的觀點探討國小一年級實施英語教學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聯合報(2011)。英語教學 將從小三延伸到小一。取自
    http://blog.xuite.net/teacher.us/news/44560469
    謝淑娟(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英語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簡秀香(2015)。運用電子書對國小中年級補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桃園市某國
    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蘇靖雯(2016)。希望理論融入國民中學英語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貳、英文部分

    Brown, H. D. (2001). Teaching by principles. New York, the USA:
    Pearson Education.
    Brown, S., & Larson-Hall, J. (2012).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yths. the USA: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hang, H. F. (2004).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of elementary
    English instruction in Taiwan: Does age matter? Taiwan Journal of
    TESOL, Vol.1.1, 7-104.
    Crystal, D. (1997).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stone, R. (2008). Teaching a modern language to children at a
    primary school: Making it work for all. 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 Vol.32.41, 1-40.
    Lightbown, P. M., & Spada, N. (1999).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Toronto
    Paul, D. (2003). Teaching English to children in Asia. Longman Asia
    ELT.
    Krashen, S.D.(1987).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 Ltd,UK.
    Stern, H. H. (1983).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Toronto
    Tseng, Y. H. (2017). Contextual cues used by young L2 readers: A
    study of reading English environmental print. 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Vol41.3165-89.
    Ur, P. (1998).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H. L., & Hung, S. C. (2013). English remedial teaching for young
    learners: A case study of integrating English learning with arts.
    English Teaching and Culture.Vol 9,48-5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