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組喜
論文名稱: 清華簡〈楚居〉之地理問題研究
指導教授: 邴尚白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楚居季連熊繹
外文關鍵詞: Chu ju, Ji Lian, Xiong Yi, Ying
相關次數: 點閱: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清華簡〈楚居〉篇作為研究的對象,主要探討內容為其中的地理問題,並論述與其相關的歷史,透過地望的考證可以讓我們更充分的了解楚國的歷史地理。
    本文分為四章,首章緒論,首先概述清華簡〈楚居〉,其次說明〈楚居〉地理問題研究的動機與目的、材料與方法,最後槪述前人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探討〈楚居〉中與古史傳說有關的的三個人物及相關之地理問題:神話傳說中的季連初降於 山,考證與其相關的山、川及地名,再論述楚的源起與三楚先之一的穴熊,最後談到始封立國的熊繹,於夷屯建 室且竊取鄀人之犝於夜間祭祀。
    第三章討論〈楚居〉中與郢字相關的地理問題。〈楚居〉篇共出現十四個以「郢」命名的王居,楚王在其間遷徙。本章主要探討郢之性質、郢的意義及地望等問題。
    末章則總結本文的主要論點,並提出相關研究未來的展望。


    Geographical issues studied in Qing Hua Jian <Chu ju>
    In this paper, Qing Hua Jian <Chu ju> articl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The main issues discussed and related to the history of geography.Through looking at the research makes us more fully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Chu.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and outlined Qing Hua Jian < Chu ju >,followed by the study of motivation <Chu Ju> geography, materials and methods, previous studies concluded.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ree characters and related geographic issues < Chu ju > of ancient legends ,associated with mythology of Ji- lian born in Kui mountain . Migration-related research areas with Ji- lian.Discussed the origins of Chu and one of the first three Patriarchs -Xue- xiong. Turning finally to the founding of the Xiong -yi, razed to build Bian- shi in Yi-zhun. Xiong -yi stole cattle without horns of Ruo and then in the evening worship
    Chapter III discusses geographical issues < Chu ju > and Ying-related words. In < Chu ju >, mention of there are 14 named use of " Ying "capital . The king relocated in these towns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 Ying " meaning and " Ying "-related place name.
    The la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main argument of this paper, and propose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清華簡〈楚居〉概述 1 第二節〈楚居〉地理問題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楚居〉地理問題研究的材料與方法 3 第四節 前人研究槪述 3 第二章 〈楚居〉中與古史傳說有關的地理問題 8 第一節 傳說中的季連與有關的地理問題 8 第二節 楚之源起與穴熊有關的地理問題 24 第三節 始封立國的熊繹與有關的地理問題 30 第三章 〈楚居〉中與郢字相關的地理問題 39 第一節 〈楚居〉中郢之性質 40 第二節 〈楚居〉郢都的地理問題 44 第三節 〈楚居〉「郢」之外的都城地望 57 第四章 結論 67 第一節 本文主要的論點 67 第二節 相關研究的展望 68 參考文獻 69 附錄一、釋文 74 附圖一、清華簡〈楚居〉地名分布圖–76

    (一) 古籍整理本(依四部分類編排)
    1.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卷40(楚世家)。
    2.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12月)。
    3.(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10月)。
    4. 黃懷信、孔德立、周海生:《大戴禮記彙校集注》(北京:三秦出版社,2005年1月)。
    5. 杜預:春秋左傳注疏,卷第十二。

    (二) 現代專著(依出版先後編排)
    1. 郭若沫:《殷契粹編考釋》,(科學出版社,1965年)。
    2. 徐中舒:《論巴蜀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3. 王光鎬:《楚文化源流新証》,(武漢大學出版社,1984年)。
    4. 王光鎬:〈荊楚名實綜議〉,《楚史論叢 初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
    5.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增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
    6. 石泉:〈楚都丹陽地望新探〉《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7. 石泉:〈楚郢、秦漢至齊梁江陵城故址新探〉《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10月)。
    8. 石泉:〈楚都何時遷郢〉《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10月)
    9. 蕭兵:《楚辭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10.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11. 劉彬徽、何浩:〈論包山楚簡中的幾處楚郢地名〉,《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12. 羅運環:《楚國八百年》(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
    13. 侯仁之:〈歷史地理學芻議〉,《歷史地理學四論》。(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
    14.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15. 張正明:《楚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6. 陳偉:《包山楚简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
    17.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第六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18. 錢穆:《史記地名考.自序》,《史記地名考》上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19. 姜亮夫:《楚辭學論文集》《姜亮夫全集》第八冊(昆明:雲南人民出版,2002年10月)。
    20. 曹瑋:《周原甲骨文》(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2年)。
    21. 方向東:《大戴禮記彙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22. 吳良寶:《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23.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12月)。

    (三)、學位論文

    1.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四) 期刊論文(依發表先後編排)
    1. 左鵬:〈楚始都丹陽諸說之比較〉《江漢論壇》08期(1955年)。
    2. 劉彬徽:〈試論楚丹陽和郢都的地望與年代〉《江漢考古》第1期(1980年)。
    3. 俞偉超:〈關於楚文化發展新探索〉《江漢論壇》第1期(1980年)。
    4. 楚皇城考古發掘隊:〈湖北宜城楚皇城勘查簡報〉《考古》第2期(1980年)。
    5. 高應勤、程耀庭:〈談丹陽〉《江漢考古》第2期(1980年)
    6. 黃德馨:〈荊楚釋名問題〉《江漢論壇》第6期(1980年)。
    7. 楊寬:〈西周時代的楚國〉《江漢考古》第5期(1981年)。
    8. 王瑞明:〈荊楚釋名〉《江漢論壇》第1期(1980年)。
    9. 姚漢榮〈先楚族屬源流考辨〉《江漢論壇》第11期(1983年)。
    10. 馬世之:〈關於楚之別都〉《江漢考古》第2期(1985年)。
    11. 王廷洽:〈荊楚國名考釋〉《民族論壇》第1期(1995年)。
    12. 趙炳清:〈楚人先民溯源略論〉《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13. 黃錫全:〈楚都「鄩郢」新探〉《江漢考古》第2期(2009年)
    14. 李學勤:〈論清華簡《楚居》中的古史傳說〉,《中國史研究》第1期(2011年)。
    15. 李守奎:〈《楚居》中的樊字及出土楚文獻中與樊相關文例的釋讀〉,《文物》第3期(2011年)。
    16. 李守奎:〈論《楚居》中季連與鬻熊事蹟的傳說特徵〉《清華大學學報》第3期(2011年)。
    17. 李守奎:〈《楚居》中的楚先祖與楚國姓氏〉《出土文獻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18. 李守奎:〈《楚居》中的樊字及出土楚文獻中與樊相關文例的釋讀〉《文物》第3期(2011年)。
    19. 趙平安:〈試釋《楚居》中的一組地名〉《中國史研究》第1期(2011年)。
    20. 梁濱:〈名楚考〉《懷化學院學報》第30卷第7期(2011年7月)。
    21. 高崇文:〈清華简《楚居》所载楚早期居地辨析〉《江漢考古》第121期(2011年10月25日)。
    22. 邴尚白:〈清華簡《楚居》中的季連傳說〉《出土文獻文字與語法研讀會論文集》(2012年)。
    23. 鄧宏亞:〈從清華簡《楚居》探楚王「徙郢」原因〉《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2卷第5期(2012年10月)。
    24. 胡剛:〈有「鄀」銅器與鄀國歷史新論〉《文物》第4期(2013年)。
    25. 尹弘兵、吳義斌:〈「京宗」地望辨析〉《江漢考古》第126期(2013年)。
    26. 李玉潔:〈《清華簡‧楚居》記載的夏商之際楚人活動地域〉《鄭州大學學報》第46卷第5期(2013年9月)。

    (五) 網站論文(依發表先後編排)
    ﹝簡帛研究網,網址:http://www.jianbo.org﹞
    1. 子居:〈清華簡《楚居》解析〉,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11/ziju001.htm(2011年3月30日)又見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網站,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
    1.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楚居》
    研讀札記〉,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53(2011年1月5日)。
    2. 蘇建洲:〈《楚居》簡7楚武王之名補議〉,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80(2011年1月13日)。
    3. 王偉:〈清華簡《楚居》地名劄記(二則)〉,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80(2011年4月28日)。
    4. 黃錫全:〈楚武王「郢」都初探——讀清華簡《楚居》札記之一〉,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10(2011年5月31日)。
    5. 笪浩波:《從近年出土文獻看早期楚國中心區域》,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1(2011年6月2日)。
    6. 劉濤:〈清華簡《楚居》中所見巫風考〉,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58(2011年6月19日)。
    7. 王偉:〈由清華簡《楚居》「秦溪之上」說起〉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81,2011年7月8日。
    8. 陳民鎮:〈清華簡《楚居》集釋〉,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63(2011年9月23日)。
    9. 夏麥陵:〈初讀清華簡《楚居》的古史傳說〉,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952(2012年10月27日)。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網址:http://www.bsm.org.cn﹞
    1. 程燕:《說樊》,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63(2011年1月6日)。
    2. 陳偉:〈讀清華簡《楚居》劄記〉,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71(2011年1月8日)。
    3. 守彬:〈從清華簡《楚居》談「×郢」〉,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77(2011年1月9日)。
    4. 守彬:〈讀清華簡《楚居》季連故事〉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82。(2011年1月10日)
    5. 宋華強:〈清華簡《楚居》1~2號與楚人早期歷史傳說〉(2011年1月15日)。
    6. 陳偉:〈岳麓秦簡《三十五年質日》「箬鄉」小考〉,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31(2011年4月4日)。
    7. 陳偉:〈秦至漢初銷縣地望補說〉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32(2011年4月5日)。
    8. 虞同:〈讀《楚居》劄記》,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64(2011年4月24日)。
    9. 程少軒:〈談談《楚居》所見古地名「宵」及相關問題〉,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83(2011年5月31日)。
    10. 王紅星:〈楚郢都探索的新線索〉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84#_ednref10(2011年6月1日)。
    11. 凡國棟:〈清華簡《楚居》中與季連有關的幾個地名〉,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86,(2011年6月4日)。
    12. 黃鳴:〈清華簡《楚居》一至四簡的歷史地理考察〉,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18(2011年 7月20日)。
    13. 黃錫全:《「朋郢」新探——讀清華簡《楚居》札記之三》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84(2011年11月28日)。
    14. 尹弘兵:〈從《楚居》看季連與穴熊的關係〉,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11 (2012年06月18)。
    15. 黃鳴:〈從《楚居》的「聶耳」傳說看商周之際的楚國地理與史實〉,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00(2011年12月22日)。
    ﹝武漢大學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所,網址:http://www.rcc.whu.edu.cn/﹞
    1. 黃錫全:〈長江中游楚國「軫郢」試探〉,
    http://www.rcc.whu.edu.cn/a/cxwk/chc/2011/0819/322.html(2010年5月19日)。
    2. 黃錫全:〈楚武王「郢」都初探——讀清華簡《楚居》札記之一〉http://www.rcc.whu.edu.cn/a/cxwk/qhj/2011/0825/348.html(2011年6月1日)。
    3. 趙平安:〈《楚居》的性質、作者及寫作年代〉http://www.rcc.whu.edu.cn/a/cxwk/qhj/2011/0823/341.html(2011年8月22日)。
    4. 黃錫全:〈楚簡秦溪、章華台略議— —讀清華簡《楚居》劄記之二〉http://www.rcc.whu.edu.cn/a/cxwk/chc/2011/0904/421.html(2011年9月1日)。
    5. 羅運環:〈關於季連糾葛問題的探討〉,http://www.rcc.whu.edu.cn/a/cxwk/csi/2013/0406/761.html(2013年04月06日)。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