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慧玲
論文名稱: 花婆婆-一位新手教師陪伴孩子的行動故事
指導教授: 成虹飛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敘說探究行動研究新手教師說故事
外文關鍵詞: narrative research, active research, novice teacher, storying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生命無論長短,只要曾經走過便會留下足跡,因此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段可貴迷人的故事。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研究生-我,為了想要學習如何成為一位教師,經由參加另類教育團體開始,到獨自繼續行動並回看自我生命的行動實踐故事,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呈現歷程中發生的重要事件。在說故事的過程中雖然曾經萌生想要放棄的念頭,但在回看自己初衷與靜靜思索的堅持下,仍一步、一步慢慢前進,讓故事得以持續延展。

    以「花婆婆」做為論文題目開始,卻是在回看整個故事後的發現,因為「花婆婆」一書是我與孩子共讀的繪本之一,書中談到「要做讓世界更美麗的事。」也是我說故事、行動探究的初衷。在這趟說故事的歷程裏,我可以更真切的呈現我、孩子的情感,並透過每次行動不斷的反思、沈澱、回觀來屏除自我設限的視框,漸漸地了解更多自己與孩子的想法,找尋與看見自己未來的行動力量。


    No matter how long the life is, you leave footprint as long as once walked through . Therefore, everyone's lives are valuable and charming stories.

    This story is about a postgraduate , I, who want to learn how to become a teacher. Through attend an alternative education group in the beginning, then, then, I continue to practice alone and reflect on the process of action. By telling a story, I present the important events during the process. The idea of giving up once came to my mind, I decide to carry on the story in spite of the difficulties.

    The reason why I used the picture book “Miss Rumphius” as the thesis topic is that I share the reading with children. The main idea of the book is to do something which can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 It also influences me to begin the action research. When reading the story, we can express the emotions sincerely. Through the continually reflection after every action, I get rid of my stereotype. I realize the children and myself more and I find my strength of action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我想說故事.....................1 關於第一個我想說故事的原因-緣起........1 關於第二個我想說故事的原因..............3 第二節 我說故事的方式..................6 第三節 我想當個花婆婆..................7 第二章 曾經說不下去的故事..............8 第一節 我說故事(書寫)的歷程...........8 故事開始之前..........................8 原先我想要說的故事 .................8 柳暗花明又一村.......................11 第二節 我的故事裏重要的經歷事件與改變...12 第三章 故事的起航.....................16 第一節 加入阿花老師的教育事業團隊,成立青青繪本社.16 何謂教育事業團隊......................16 我在團體中的位置......................18 第二節 出乎意外的初體驗................18 第三節 我想生氣了.....................20 混亂的開始...........................20 混亂................................21 冷靜................................22 第四節 特別的孩子.....................23 小羽................................23 小志................................25 小芸................................28 第五節 多樣的收穫.................... 35 另一種收穫-孩子也可以說...............35 原來孩子也有在聽......................37 第六節 尾聲.......................... 39 期末成果展............................39 再回青青國小..........................40 第七節 進入元元社區....................41 何謂元元社區..........................41 營隊活動..............................41 第四章 轉彎後繼續航行..................44 第一節 口試計畫後的失落心情............44 萌生放棄的念頭........................44 決定再行動............................46 第二節 進入樂樂國小,做個陪伴者..........46 個案的尋找............................46 樂樂國小的場域脈絡 .................49 第三節 截然不同的感覺..................49 第四節 發現繪本可以幫助孩子學注音........51 學不好注音會怎樣.......................56 初見小麟的家..........................57 第五節 繪本和孩子的脾氣.................58 看見小麟的脾氣.........................58 運用繪本改變孩子的情緒..................60 與小麟的關係下降.......................62 放下以繪本工具改善孩子情緒的目的.........66 煩躁的下雨天...........................68 老師也會哭?...........................70 第六節 考試之外的事.....................72 小麟的畫、辦家家酒 ..................72 平靜的一百分...........................76 下象琪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77 摺紙..................................79 《花婆婆》-要做讓世界更美麗的事.........79 穿毛衣................................82 校刊上的名字...........................83 外星人................................84 破布鞋................................87 哭!.................................89 結束了嗎?............................90 第七節 市立國小的回饋..................91 第五章 回觀自己.......................97 第一節 我 ..........................97 第二節 求學階段.......................98 第三節 職場生涯......................115 第四節 離開職場到選擇研究所 .........116 第六章 回首來時路 ..................118 第一節 再看一次來時路................118 第二節 現在的我.....................125 參考文獻 .......................... 126

    Barbara Coone著,方素珍譯(民87)花婆婆。台北:三之三文化。
    Clandinin,D.J.&Connelly,F.C.著,蔡敏玲,余曉雯譯(民92)。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王雅玲(民88)。圓一個另類教學的夢:我陪一位學習困難學生成長的故事。國立新竹師範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美菁(民91)。七色花的故事:一個女性教師生命角色轉換之處境探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文英(民89)。身體的包袱:一位國小老師身體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所碩士論文。
    李崇建、甘耀明(民93)。沒有圍牆的學校:體制外的學習天空。寶瓶文化:台北。
    李崇建(民95)。移動的學校沒有圍牆的學校: 體制外的學習天空。寶瓶文化:台北。
    林敏宜(民89)。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心理:台北。
    翁開誠(民91)。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台北:五南。
    郭淑惠(民91)。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
    黃苡萱(民93)。黃鋒習飛旅程-透過協同教學追求自信的敘說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
    楊惠婷(民95)。從陪伴中體認「互為主體」:我與兩位家庭背景懸殊小男孩的故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敏玲(民93)。我看教育質性研究創塑意義的問題與難題:經歷、剖新與再脈絡化。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1),493-518。
    蕭昭君(民85)國小教室的主人與客人:花蓮鄉下學童經驗課程觀察研究。國立台東師院「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理論與實務的探究研討會」論文集。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