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乙玲
Tseng, Yi-Ling
論文名稱: 《千江有水千江月》語言偏離探討
A Study on Linguistic Deviation of “A Thousand Moons on a Thousand Rivers”
指導教授: 鄭縈
Cheng, Ying
口試委員: 徐富美
Hsu, Fu-Mei
范文芳
Fan, Wen-F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南大校區系所調整院務中心 - 中國語文學系語文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語言偏離方言閩南語千江有水千江月
外文關鍵詞: linguistic deviation, dialect, Taiwanese, A Thousand Moons on a Thousand River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語言偏離是一種寫作工具,為的是吸引人注意力,進而達到所要傳達的目的,經常會在廣告、小說中見到。王希杰(1996)認為偏離是相對於零度存在的。零度,我們可以將其看成語言使用的常規,那麼,偏離,可以是任一種形式,例如就書面語來說,「妻子」是常人可以接受的零度語詞,則「內人、愛人、老婆、賤內、做飯的、孩子的媽」便可視為「妻子」的偏離形式。本文選擇用Leech(1969)提出的說法來處理文本,Leech指出偏離形式有八種,分別是語音偏離、詞彙偏離、語法偏離、語義偏離、語域偏離、方言偏離、外來語的摻雜。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在1981年獲得臺灣聯合報長篇小說的得獎作品,為臺灣當代流行的文學經典,其閩南語方言的使用,加上中華民俗傳統之描寫手法細緻,獲得許多讀者喜愛,在當時也被很多學校指定為寒暑假的課外必讀書籍之一。本文以其為主要研究文本,分析其語言偏離的情形,祖利軍(2007)指出方言偏離是指方言與標準語的不同,台灣的標準語是國語,所以與國語不同的閩南語、客家語即可看作是方言,方言偏離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中的一大特色,其他偏離還包括語音偏離、詞彙偏離、語法偏離、語義偏離等。接著再將其與《嫁妝一牛車》做比較,發現兩部作品主要都使用方言偏離,作者有不同寫作的風格,《千江有水千江月》是典雅樸實、溫暖感動;《嫁妝一牛車》是艱澀難讀、嘲諷有力,他們想要傳達的想法也不一樣,所以雖然兩者一樣都使用語言偏離來增加閱讀的層次,但各自有自己的特色風格。


    Linguistic deviations is a way that authors can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so that they could successfully tell people what they want them to know, it’s very common in the commercials and novels. Wang shi-jei proposed that deviation is defined relative to zero in 1996. If we see zero as a norm of linguistic using, deviation could be any kinds of formation. If we see “wife” as a common use, then in Chinese, there are some words which are the deviation forms of wife like nei-ren, ai-ren, lau-po, chien-nei, who cooked, kid’s mom, and so on. This article used eight types of deviations which proposed by Geoffrey Leech in 1969. They are phonological deviation, lexical deviation, semantic deviation, grammatical deviation, deviation of register, graphological deviation, dialectal deviation, and deviation of historial period.
    Chinese is the official lauguage in Taiwan, so Taiwanese and Hakkanese are defined as dialects.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eviations in “A Thousand Moons on a Thousand Rivers”, dialectal deviation is one of its features. Compare with “A Thousand Moons on a Thousand Rivers”, the dialectal deviation in “The Ox-Cart for Dowry” is also one of its features. But their own writing styles brought the readers different feelings, one is elegant, simple, and touched and the other is a satire and hard to read, what they want to tell are different. Although they used dialectal deviation in their writing, they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第一章 緒 論 1 1.1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研究方法與流程 3 1.3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2.1 《千江有水千江月》相關研究 5 2.2 語言偏離相關研究 9 2.2.1有關偏離的討論 10 2.2.1.1 語言世界的偏離 11 2.2.1.2 物理世界的偏離 12 2.2.1.3 文化世界的偏離 13 2.2.1.4 心理世界的偏離 14 2.2.2偏離的分類 15 2.2.2.1語音偏離 16 2.2.2.2詞彙偏離 23 2.2.2.3語法偏離 28 2.2.2.4語義偏離 36 2.2.2.5 語域偏離 42 2.2.2.6書寫偏離、仿擬偏離、方言偏離、歷史時代偏離、外來語的摻雜 44 2.3 小結 45 第三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中偏離分析 46 3.1語料整理過程 46 3.2偏離分類 49 3.2.1方言偏離 49 3.2.2語義偏離 59 3.2.3語法偏離 61 3.2.4詞彙偏離 64 3.2.5語音偏離 67 3.3 小結 69 第四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與《嫁粧一牛車》的語言偏離比較 71 4.1背景及語言風格的比較 71 4.2《千》與《嫁》的語言偏離比較 75 4.2.1《嫁》中的語音偏離 81 4.2.2《嫁》中的詞彙偏離 82 4.2.3《嫁》中的語法偏離 83 4.2.4《嫁》中的語義偏離 84 4.2.5《嫁》中的語域偏離 85 4.2.6《嫁》中的方言偏離 87 4.3小結 88 第五章 結語 89 5.1 研究成果 89 5.2 研究限制 90 5.3 未來研究 91 參考文獻 92 附錄 98 表目錄 表 1 各家偏離與LEECH之偏離異同表 15 表 2 語音偏離整理表 23 表 3 詞彙偏離整理表 28 表 4 語法偏離整理表 36 表 5語義偏離整理表 42 表 6語料偏離分析表(擷取) 47 表 7各項偏離在的一到五章中的比例分布表 49 表 8 《千》文中閩南語歌詞整理表 57 表 9 《千》文第一到五章語義偏離 60 表 10 《千》文第一到五章語法偏離 62 表 11 《千》文第一到五章詞彙偏離 65 表 12 《千》文第一到五章語音偏離 68 表 13兩作者比較表 71 表 14 《千江有水千江月》與《嫁粧一牛車》的偏離比較表 81 圖目錄 圖 1 ALKA-SELTZER止痛藥廣告 18 圖 2台澎金馬6歲以上人口在家裡用臺語的比例圖 50

    一、著作/論文
    王希杰(1996),《修辭學通論》,南京大學出版社,南京。
    王禎和(1993),《嫁粧一牛車》,洪範書店有分公司,台北。
    王禎和(1994),《玫瑰玫瑰我愛你》,洪範書店有分公司,台北。
    王禎和(2013),《人生歌王》,聯合文學出版社,新北。
    吳瀛濤(1975),《臺灣諺語》,臺灣英文出版社,臺北。
    李宜玫(2012),台灣女作家長篇鄉土小說中的情愛書寫:以《千江有水千江月》、《鹽田兒女》、《流水帳》為考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與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
    李赫(1989),《台語的智慧第三集》,稻田出版社,臺北。
    李赫(1990),《台語的智慧第四集》,稻田出版社,臺北。
    沈麗香(2002),蕭麗紅小說中的人物與鄉俗─以《桂花巷》、《千江有水千江月》、《白水湖春夢》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暨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常楫(1992),《臺灣閩南諺語》,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臺北。
    徐富美(2012),語言學角度的語言風格學-以〈嫁粧一牛車〉為例。第九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秦秀白(1986),《文體學概論》,湖南教育出版社,湖南。
    高全之(1997),《王禎和的小說世界》,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符明珠(2006),蕭麗紅小說的文化記憶書寫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莊霈涵(2009),蕭麗紅小說的民俗書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許晉彰、盧玉雯(2011),《台語每日一句─落台語俗諺很簡單》,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陳芳明(2011),《臺灣新文學史》,聯經出版事業公司,臺北。
    陳華民(1998),《台灣俗語話講古》,常民文化出版社,臺北。
    游涵宇(2008),王禎和小說語言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小佳(2007),兩岸鄉土小說的世俗精神範本─汪曾祺與蕭麗紅創作比較論。西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
    潘榮禮(2016),《台灣俚諺語新解》,前衛出版社,臺北。
    蕭麗紅(1981),《千江有水千江月》,聯經出版事業公司,臺北。
    二、期刊
    王希杰(2006),零度和偏離面面觀,《語文研究》,第2期。第1-6頁。
    白碧慧(2007),蕭麗紅小說語言風格析論,《安順學院學報》,第9卷第3期。第8-10頁。
    任穎(2010),談手機短信語言世界的偏離,《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8卷第2期。第48-52、104頁。
    安璐(2011),試析幽默中的語言偏離現象,《大觀周刊》,第17期。第28、19 頁。
    吳笛(2005),尋找精神原鄉─從《桂》、《千》、《白》三部長篇看蕭麗紅文化身份呈現,《華文文學》,第1期。第45-50頁。
    吳穎、余斌(2015),「無厘頭」語言偏離淺析——以周星馳電影為例,《現代語文》,第2期。第93-94頁。蔣雯璐、賈曉云(2013),網路語言中的「偏離」,《語言學刊:外語教育教學》,第2期。
    李雪梅(1998),優美典雅的懷舊情結─評蕭麗紅的兩部長篇小說,《海南師院學報》,第4期。第70-73頁。
    李學寧、陳皎(2001),Leech偏離類型評述,《無錫輕工大學學報》,第2卷第2期。第189-192、216頁。
    李曉梅(2014),廣告語體的偏離研究,《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3卷第3期。第114-116頁。
    周海明(2009),語域理論與喜劇小品中的語言變異現象,《現代語文》,第9期。第88-91頁。
    孫和平(2014),語言偏離藝術研究,《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3期。第121-126頁。
    徐菊清(2017),王禎和小說的多語混雜現象分析,《健行學報》,第36卷第4期。第43-44頁。
    祖利軍(2007),偏離與翻譯,《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第2期。第107-112頁。
    許琇禎(1997),論文學語言的方言策略—以蕭麗紅《白水湖春夢》為例,《孔孟學報》,第74期。第211-224頁。
    陳美靜(2009),王禎和〈小林來台北〉的修辭研究,《應華學報》,第5期。第137-158頁。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第5-42頁。
    程金芝(2006),傳統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命運─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淺議,《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6卷第3期。第34-36頁。
    楊翠(2005),文化中國.地理台灣──蕭麗紅一九七○年代小說中的鄉土語境網路語言中的「偏離」,《台灣文學學報》,第7期。第1-42頁。
    廖淑芳(2008),王禎和與林宜澐小說比較閱讀─以語言運用為主的考察,《東華漢學》,第7期。第217-218頁。
    劉舜佳(2014),淺析徵婚廣告中的語言偏離現象,《青年文學家》,第30期。第119、121頁。
    鄧夢蘭(2008),喜劇小品語言世界的「偏離」與幽默,《宜春學院學報》,第30卷第3期。第123-127頁。
    魯靜(2015),小品語言的話語偏離研究,《現代語文》,第2期。第83-85頁。
    盧淑梅(2007),翻譯中的語境和─從翻譯《畫眉嘴國王》談起,《邢台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第82-83頁。
    魏在江(2002),廣告語言變異及語用目的分析,《西南政法大學學報》,第6期。第27-31頁。
    三、網路資源
    古代詩人嘲笑胡人老婆發音不正但胡音卻和普語發音一樣
    (http://bbs.tianya.cn/post-329-424116-1.shtml)
    胡曾/戲妻族語不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JHBaIQy30)
    歇後語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D%87%E5%BE%8C%E8%AA%9E)
    解讀賈寶玉
    (http://blog.udn.com/fguedu/14587217)
    網路語言中的偏離現象分析
    (http://www.industrydocument.com/4691776803/)
    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
    https://goo.gl/XntCEV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