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鐘俊驊 Chung, Chun-Hwa |
---|---|
論文名稱: |
電競筆電市場策略與組織變革研究-以M公司為例 A Study of Gaming Notebook Market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 A Case Study of M Company |
指導教授: |
余士迪
Yu, Shih-Ti 蔡子晧 Tsai, Tzu-Hao |
口試委員: |
洪世章
Hung, Shih-Chang 李傳楷 Lee, Chuan-Ka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管理學院 - 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4 |
中文關鍵詞: | 電競筆電 、組織變革 、五力分析 、價值鏈 、策略行銷 、商業模式 、個案研究 |
外文關鍵詞: | Gaming Notebook, Organizational Change, Five force analysis, Value Chain, Strategic Marketin, Business Model, Case Study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回顧台灣電子業的歷史,從1980年前總統府資政李國鼎、前行政院孫運璿設立新竹科學園區發展半導體種下了台灣電子代工的種子,接連帶起後續宏碁、華碩、鴻海等電子五哥的崛起,至2017年資訊半導體等電子產業已占整體出口比49.3%以上,但台灣是由電子零組件代工起家,始終在終端品牌行銷上仍跟不上國外品牌,導致電子代工利潤總是毛三到四,經營得非常辛苦。
因此對於台灣電子產業面對成熟期的市場,為了提升品牌價值以及獲利,建立品牌是台灣電子業最重要的出路;所以本個案針對一家原本在電子零組件產業式微的M公司,面臨成熟且飽和衰退的市場,如何以差異焦點化策略以及組織變革突破困境,順利轉型為電競領域Top 1,最後結論針對M公司在該產業未來所面臨的問題與發展的機會給予建議。
關鍵詞: 電競筆電、組織變革、五力分析、價值鏈、策略行銷、商業模式、個案研究
Reviewing the Electronic industry history in Taiwan, it was seeding-root at Electronic OEM which established by Ex-Presidential Senior Minister Li Kwoh-Ting and Ex-government Chief Executive Sun Yun-Suan from Semiconductor development in Hsin Chu Science Park. This foundation has risen up the 5 electronic giants: ASUS, Acer, Compal, Quanta, and Foxconn. In 2017, the Semiconductor electronic Industries have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49.3% of the total exports in Taiwan; however, this Electronic Components OEM oriented model were lack of the product brand recognition with oversea companies. Also, this business model can not contributed a reasonable profit by customers cost saving strategies, which made the OEM providers having difficulty to survive.
As a result of seeking brand value and profits for the mature Electronic industry and the private brands establish, will be the one-way solution for Taiwan electronic industries. This case study was representing an M company who was suffered from the market saturation of the OEM decline. Instead, it has performed a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 reform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in Gaming Industries. Last but not least, I will illustrate the future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is M company and provide personal advice and counsel to sum up the conclusion.
Key words: Gaming Notebook、Organizational Change、Five force analysis、Value Chain、Strategic Marketing、Business Model、Case Study
[1] 龍騰微笑競賽。網址: http://www.acerfoundation.org.tw/longterm/2011/in-all-background.html
[2] 電腦及週邊設備產業鏈簡介,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
網址:http://ic.tpex.org.tw/introduce.php?ic=F000E
[3] TrendForce: 2017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占率。
網址:https://press.trendforce.com.tw/press/20180212-3715.html
[4] TrendForce: Tablet Shipments to See First On-Year Decline in 2014; Notebook Market Expected to Rebound。
網址:https://press.trendforce.com/press/20140825-1606.html
[5] 洪世章(2016),創新六策:寫給創新者的關鍵思維,初版,聯經出版。
[6] Michael E. Porter(2010),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三版,天下文化。
[7] Michael E. Porter(2010),競爭優勢(上),初版,天下文化。
[8] Michael E. Porter(2010),競爭優勢(下),初版,天下文化。
[9] Jay B. Barney,William S. Hesterly(2016),策略管理與競爭優勢,策略管理與競爭優勢,五版,華泰文化。
[10] John P. Kotter(2002),領導人的變革法則,初版,天下文化。
[11] John P. Kotter,競爭策略 轉型此路不通?,哈佛商業評論。
網址: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0399.html
[12] Peter F. Drucker(2004),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初版,遠流。
[13] Philip Kotler,Kevin Lane Keller(2016),行銷管理,15版,華泰文化。
[14] 賈伯斯給經理人的行銷課:把完美的產品擺在顧客面前,讓他們埋單。
網址: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10273
[15] 丘宏昌(2017),行銷管理課程講義。
[16] Alexander, O et al.(2012),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早安財經。
[17] Alex Osterwalder,Yves Pigneur,Greg Bernarda,Alan Smith,Trish Papadakos(2017),價值主張年代:設計思考X顧客不可或缺的需求=成功商業模式的獲利核心,初版,天下雜誌。
[1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19]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巨流。
[20] 陳建任(1997),產業研究技法與要領,金屬中心。
[21] 案例研究法,MBA智库百科。網址:http://wiki.mbalib.com/zh-tw/%E6%A1%88%E4%BE%8B%E7%A0%94%E7%A9%B6%E6%B3%95
[22] Robert K.Yin(2001),個案研究法,2版,弘智出版。
[22] 微星網站。網址:https://tw.msi.com/
[23] 微星年報(2016)。
[24] 曾靉,[2015年回顧]PC產業遇寒冬,明年觀察整併潮。
網址: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8251/BN-2015-12-17-221112-117
[25] Gartner。網址:https://www.gartner.com/en
[25] INSIDE,雲端運算是什麼?。網址:https://www.inside.com.tw/2017/06/27/cloud-computing
[26] Nvidia。網址:http://www.nvidia.com.tw
[27] Clayton M. Christensen(2015),甚麼才是破壞式創新,哈佛商業評論。
[28] IEK產業情報網,數位經濟趨勢下,產業如何智能化掌握商機。網址:https://www.itri.org.tw/chi/Content/NewsLetter/contents.aspx?&SiteID=1&MmmID=5000&MSID=712145322014546527&PageID=2
[29] 數位時代,[錢思敏]電競產業觀察Part1:它是一整個生態系,機會可能比你想像中還大!,網址: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7698/BN-2015-10-19-122720-77
[30] 王以萱(2017),筆記型電腦產業分析暨競爭優勢-以C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31] 左俊官(2017),台灣電子代工廠商持續成長、轉型及創造競爭優勢之研究:以A 公司為例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32] 徐靖雯(2017),發展平台商業模式探索性研究:以Gogoro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AMBA) 。
[33] 陳慶雄(2017),產品創新、品牌形象、知覺品質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研究-以微星科技電競產品為例,碩士論文,龍華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
[34] 羅珮瑜(2017),iPad上市後對筆記型電腦的影響及因應策略之研究-以hp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在職專班。
[35] 黃姿綺(2016),電競玩家經營遊戲實況台之成功因素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36] 鄭智仁(2016),筆記型電腦產業轉型電競產業關鍵因素之研究-以製造服務化觀點,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
[37] 吳坤達(2014),電競筆電廠商經營模式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
[38] 袁國超(2014),雲端運算與大數據對筆記型電腦發展趨勢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
[39] 劉玫芳(2014),3C成熟期商品之公司策略發展與產品創新研究-以微星科技筆電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40] 林靜怡(2013),平板電腦的興起對筆記型電腦的衝擊-以樞紐零件廠商新日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在職專班。
[41] 游文男(2013),平板電腦與筆記型電腦之競爭策略分析,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42] 李庭皓(2012),蘋果推出iPad對筆記型電腦產業衝擊之研究以華碩和宏碁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
[43] 蕭景仁(2012),全球平板電腦產業之競爭策略分析,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44] 洪啟智(2011),電子書與平板電腦產業之策略競合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管理科學組。
[45] 彭于軒(2011),平板電腦使用意願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
[46] 曾芳祥(2010),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商成功關鍵因素與競爭力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碩士在職專班高階公共管理組。
[47] 侯文田(2005),企業運用創新創造價值以提升競爭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48] 葛聲慈(1999),雲端運算基礎設施服務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管理組。
[49] 王宜弘(2018),別管挖礦 電競換機潮來了,先探投資週刊第1981期,P41-43。
[50] 林麗雪(2018),電競股將重返榮耀,先探投資週刊第1969期,P96-98。
[51] 尚清林(2018),全球瘋電競,財訊雙週刊第548期,P158-160。
[52] 吳中傑(2018),洛杉磯獨家直擊 電競版NBA誕生秀,商業周刊第1575期,P34-38。
[53] 馮欣仁(2018),最潮工作 最潮商機,先探投資週刊第1974-1975期,P82-91。
[54] 葉怡君(2018),寒假宅商機電玩展提前開戰,先探投資週刊第1970期,P56-58。
[55] 譚偉晟(2018),電競行業背後的美麗與哀愁,今周刊第1101期,P102-113
[56] 李欣宜,蘇宇庭(2017),虧損的電競界蘋果為何市值贏宏碁,商業周刊第1565期,P36-38。
[57] 林苑卿(2016),微星大復活,股價暴漲7倍的投資啟示錄,財訊第509期,P94-112。
[58] 劉佩修,蘇宇庭(2016),PC新活路,商業周刊第1516期,P98-120。
[59] 杜易寰(2015),台灣電競小子 殺進百億新產業,天下雜誌第568期,P76-78。
[60] 吳中傑(2015),年薪上億!網路一人媒體正崛起,商業周刊第1450期,P76-77。
[61] 尚清林(2014),財訊雙週刊第495期,P15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