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嘉琪
Chia-Chi Cheng
論文名稱: 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f Relationships among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s
指導教授: 林志成
Chih-Cheng Li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8
中文關鍵詞: 國民小學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教學效能
外文關鍵詞: Elementary School,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的關係,目的在瞭解國民小學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的現況,並分析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學校環境變項在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的差異情形,最後,探討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的相關和預測作用。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並輔以半結構式訪談。以桃竹苗四縣市公立國民小學800名教師為研究樣本,回收有效樣本為761份,佔回收總樣本數的95.12%。所蒐集的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以及多元逐步迴歸等方法進行資料的分析。
    主要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的情緒勞務為中高程度,以情緒表層行動得分最高。
    二、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的工作滿意度為中度偏高程度,以人際關係得分最高。
    三、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的教學效能為中高程度,以教學氣氛得分最高。
    四、年長、資深、兼任主任之教師,其所知覺的情緒勞務較高。
    五、男性、年長、兼任主任、12班以下、偏遠地區、桃園縣和新竹縣之教師,其所知覺的工作滿意度較高。
    六、年長、資深、研究所畢業、兼任主任、市區之教師,其所知覺的教學效能較高。
    七、情緒勞務知覺愈高之教師,其工作滿意度知覺愈高。
    八、工作滿意度知覺愈高之教師,其教學效能知覺愈高。
    九、情緒勞務知覺愈高之教師,其教學效能知覺愈高。
    十、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對教學效能具正向預測作用,以情緒深層行動最能預測教學效能。
    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國民小學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方面的建議,裨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國民小學、國民小學教師以及未來研究建議之參考。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among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t focuses on:
    1、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2、Studying the connections among teachers’ background variables, environment variables,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3、An analysis of the interrelation and prediction among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e study population is the teachers of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Hsin-Chu County, Hsin-Chu City, and Mia-Li County. Methods adopted in this research were condu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samples were 800 teachers selected from 107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Among them, there were 761 valid samples. The effective rate of questionnaires reached 95.12%.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for the hypothesis test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he t-test, one-way ANOVA,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

    The findings and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1、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of elementary schools is intermediate hight level. Among them, the dimension of emotion surface acting gets the highest scores.
    2、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s is a little above intermediate level. Among them, the dimens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gets the highest scores.
    3、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s intermediate hight level. Among them, the dimension of teaching atmosphere gets the highest scores.
    4、Senior, experienced, concurrently holding jobs of de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ossess higher emotional labor.
    5、Male, senior, concurrently holding jobs of dean, in remote districts school, teaching less than 12 classes, areas in Taoyuan County and Hsin-Chu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ossess higher.
    6、Senior, experienced, postgraduate, concurrently holding jobs of dean and in urban districts school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ossess highe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7、The higher level of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teachers possess, the higher level of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that teachers will achieve.
    8、The higher level of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teachers possess, the higher level of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that teachers will achieve.
    9、The higher level of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teachers possess, the higher level of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at teachers will abtain.
    10、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s subject to positive prediction by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and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Among them, the emotion deep acting is the most eligible on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som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gencies, elementary school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future study are propos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教師情緒勞務的理念意涵與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理念分析與相關研究 24 第三節 教學效能的理念分析與相關研究 38 第四節 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3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9 第一節 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的現況分析 79 第二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和學校環境變項在情緒勞務之差異情形 90 第三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和學校環境變項在工作滿意度之差異情形 106 第四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和學校環境變項在教學效能之差異情形 122 第五節 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相關 137 第六節 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對教學效能之預測分析 151 第七節 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訪談結果和分析 159 第八節 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綜合討論 1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9 第一節 結論 189 第二節 建議 193 參考文獻 197 壹、中文部分 197 貳、英文部分 203 附  錄 207 附錄一 問卷使用同意書 207 附錄二 專家內容效度推薦函 209 附錄三 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210 附錄四 正式問卷 216 附錄五 訪談大綱與訪談邀請函 221 附錄六 訪談紀錄(受訪者A) 223

    壹、中文部分
    方紫薇(2002)。國中教師在師生互動中情緒調適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0-2413-H-009-001),未出版。
    王派土(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田育昆(2007)。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江文慈(2001)。透視教學中的關鍵張力- 教師情緒。師友,408,43-47。
    江明洲(2006)。桃園縣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信念之研究。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薇慧(2007)。國小校長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吳宗祐(2003)。工作中的情緒勞動:改念發展、相關變項分析、心理歷程議題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宗祐、鄭伯壎(2003)。組織情緒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秋),137-173。
    吳明清(2000)。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名詞:情緒勞務。教育資料與研究,65,136。
    吳清基(1979)。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嘉澤(2006)。從教師情緒勞務談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41,127-136。
    李育亭(2007)。教師知覺學校組織氣氛與情緒勞務負荷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北縣高職教師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欣慧(2006)。教師情緒智慧、教師權能與教師效能感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李雲漳(2002)。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新民、陳密桃(2006)。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務因素結構對工作倦怠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20,67-89。
    李新寶(200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麗君(2007)。國民中學教育人員情緒勞務負荷與職業倦怠相關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辛俊德(2002)。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志成、張學善(2003)。情緒管理課程對提昇教育學程學生情緒智慧之成效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3-H126-001),未出版。
    林秀琴(2006)。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校長溝通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度及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尚平(2000)。組織情緒勞務負擔量表之發展。中山管理評論,8(3),422-447。
    林威年(2005)。國小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海清(1994)。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研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素卿(2004)。高雄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與工作壓力之長期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惠煌(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詠和(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雍智(2000)。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義豐(2006)。台南縣國小學校行政服務品質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蔚芳(2006)。從情緒勞務的觀點談教師的人際情緒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50,25-37。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侯辰宜(2007)。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桃園。
    胡文琪(2005)。工作特性、情緒勞務負擔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和美區國小教師為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胡素華(2004)。台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教師工作滿意與學校組織效能之台東縣。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施榮鍾(2004)。中部地區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彰化。
    徐瑞珠譯,Hochschild,Arlien Russell著(1992)。情緒管理的探索。台北:桂冠。
    秦夢群(2004)。教育行政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高麒雅(2004)。國民小學教師情緒管理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乃文(2005)。台北縣國小教育人員情緒勞務負荷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德銳(1995)。學校行政研究。台北:五南。
    張賢坤(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張曉毓(1997)。情緒勞務、組織行為結果與人力資源管理方案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張瓊文(2005)。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瑞芳(2001)。國民小學啟聰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郭振生(2003)。內部行銷導向、組織承諾、工作滿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地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郭晏庭(2006)。桃園巿國民小學普通班級任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郭清杉(2006)。台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藝術學報,61,221-253。
    陳木金(2006)。從教師效能來塑造良師典範的師道精神。師友月刊,463,8-16。
    陳妍辰(2003)。情緒勞務、工作特性、工作滿足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性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怡如(2006)。高中職餐旅群教師情緒智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餐旅學院旅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慕賢(2003)。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游淑惠(2003)。國小校長魅力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裕敏(2003)。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黃鈺雯(2004)。國小教學資源中心空間使用及規劃之用後評估研究─以嘉義市一所學校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楊雅真(200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教學效能關聯之探討--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楊麗燕(2007)。國小導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屏東。
    葉佳文(2006)。臺灣地區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台北。
    鄔佩君(2003)。第一線服務人員之情緒勞動的影響因素與其結果之關係:以銀行行員為例,未出版,台北。
    劉淑雯(2003)。私立課後托育教師專業能力、工作滿意與教師效能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社會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潘安堂(2002)。國民小學教師授能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蔣佳良(2005)。臺北市國民中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與學校組織文化及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志成(2005)。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五縣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蔡家廷(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組織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東。
    蔡書憲(2002)。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本位課程之角色知覺與其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蔡進雄(2005)。勞心、勞力、勞情?--論中小學教師的情緒勞務。師友,455,42-44。
    蔡翠娥(2004)。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鄭文達(2007。情緒勞務、情緒耗竭、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鄭媛文(2005)。桃園縣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鄭景文(2005)。國中資優教育教師工作情緒智力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珮秀(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怡卉(2003)。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組織溝通與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駱仁(2006)。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您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韓玉芬(2004)。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歷程之質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謝文全(2006)。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謝月香(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謝百亮(2006)。後現代脈絡下國民中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謝明俸(2004)。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鍾榮進(2005)。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闕美華(2000)。國中小教師情緒智慧、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顏淑惠(2000)。國民小學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貳、英文部分
    Adelmann, P. K. (1989). Emotional labor and employee well-be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ichigan, Ann Arbor.
    Ashforth, B. E., & Tomiuk, M. A., 2000. Emotional Labour and Authenticity: Views from Service Agents. In S. Fineman (Ed.), Emotion in Organizations (2nd ed.). London: Sage., 184-203.
    Ashton, P. T., Webb, R. B. & Doda, N. (1983). A study of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ERIC Document Reprodu ction Service, No.ED231834)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
    Brotheridge, C. M., & Lee, R. T. (2003).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Emotional labour scal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6, 365-379.
    Brotheridge, C. M., & Grandey, A. A. (2002).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Comparing two perspectives of”people work”.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0, 17-39.
    Brown, R. B. (1997). Emotion is orginazitions: The case of English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academic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ral Science, 33(2):247-262.
    Borich, G. D. (1994).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 Macmallin.
    Bobbett, J. J. (2001). School culture, teacher efficacy, and decision-making in demonstrably effective and ineffective schoo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 Mechanical College.
    Gosserand, R. H. (2003). An examination of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related to emotional labor.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Herzberg, F., B. (19689). One more time: How do you motivate employe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53-62.
    Hill, F. H. (1991). 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lective practice, content knowledg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 teacher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38565)
    Hochschild, A. R. (1983).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Berkeley: Unervisety of California.
    Ho, I. T. & Hau, K. T. (2004). Australian and Chinese teacher efficac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personal instruction, discipline, guidance efficacy and beliefs in external determina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 313-323.
    Isenbarger, L. & Zembylas, M. (2006). The emotional labour of caring in teach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2(1), 120-134.
    Kallberg, E. (1977). “A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2, 124-143
    Lin, H. L., Gorell, J., & Taylor, J. (2002). Influenc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on U.S. and Taiwan preservice teachers’efficacy belief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6(1), 37-46.
    Locke, E. A. (1969). What i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4, 309-336.
    Locke, E. A. (1976).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 In M.D.Dunnette(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1297-1349. Chicago, IL: Rand McNally.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oneys, S. M. (1992). 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survey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51056).
    Mottet, T. P., Beebe, S. A., Raffeld, P. C., Medlock, A. L. (2004). The effects of student verbal and nonverbal responsiveness on teacher self-efficacy and job satisfac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53, 150-163.
    Morris, J. A., & Feldman, D.C.(1996). The dimension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4), 986-1010.
    Poter, A., & Brophy, J. (1988). Syntheses of research on good teaching: In sights from the work of th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teach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5, 74-78.
    Pugliesi, K. (1999). The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Effects on work stress, job satisfaction,and well-being.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3(2), 125-154.
    Reiner, D. M., & Zhao, J.(1999).The Determinants of Job Satisfaction Among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Security Police. Review Of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5-18.
    Robbins, S. P. (2001).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London: Prentice Hall, Inc.
    Roulston, K. (2004). An investigation of music teacher’s work in changing tim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 5(1), 31-56.
    Sarvis, J. (1990). Compasion of attitudes of selected school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toward the importance of leader effectiveness characteristics in conducting teacher evalu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si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Utah.
    Smith, P. C., Kendall, L. M. & Hulin, C. L. (1969). The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 .Chicago: Rand Mcnally.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Wiley.
    Wharton, A. S. (1993). The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service work: Managing emotions on the Job. Work and Occupation, 20(2), 205-232.
    Yeung, K. W., & Watkins, D. (2000). Hong Kong student teachers’personal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fficac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2), 213-235.
    Zembylas, M. (2004). Emotional Issues in Teaching Science: A Case Study of a Teacher? Views.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34(4), 343-364.
    Zembylas, M., & Papanastasious, E. (2004). Job satisfaction amng school teachers in Cyoru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2, 357-374.
    Zembylas, M., & Papanastasious, E. (2006). Sources of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in Cyorus. 36(2), 229-247.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