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駿嵐
LIN,CHUN-LAN
論文名稱: 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Cultural and creative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lated courses
指導教授: 葉忠達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0
中文關鍵詞: 文化創意相關課程文化創意產業職業訓練學員大學課程學生
外文關鍵詞: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urse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vocational training students, university student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研究者於2009~2013年間,兼任職業訓練、技職教育以及大學教育各領域之教學實務,探討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之間的議題。期望透過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相關文件探討,以及搭配教學實務前、後問卷統整分析,將上述問題探討、深究結果,作為今後文化創意教學之參考。本研究分為五個具體目的︰

    (一) 探討研究對象對「企業管理」在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中的態度與學習成效。
    (二) 探討研究對象對「廣告行銷」在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中的態度與學習成效。
    (三) 探討研究對象對「創新設計」在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中的態度與學習成效。
    (四) 探討研究對象對「藝術人文」在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中的態度與學習成效。
    (五) 了解研究對象對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之收穫、困擾以及心得與建議。

    綜上所述,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法將文化創意相關理論彙整並結合教學,透過課程設計及教學研究;並以問卷進行前、後測,讓學生、學員以自陳方式填答、填寫,並進行量化與質性分析。研究之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期待並滿意融入「企業管理」、「廣告行銷」、「創新設計」、「藝術人文」四個部分的文化創意相關課程。
    (二) 研究對象針對授課時數、課程結構、課程延伸、課程內容以及課程其他部分,提出具體建議。
    (三) 研究提出針對職業訓練以及大學課程的具體建議。
    (四) 研究提出對「因材施教與系統化教學」、「增加文化領域的探究」以及「作為通識課程的嘗試」,三項針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關鍵詞︰文化創意相關課程、文化創意產業、職業訓練學員、大學課程學生


    Abstract
    Cultural and creative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lated courses.

    This study aims to researchers between 2009 and 2013, I served as vocational train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all areas of teaching practice, discuss issues betwee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urses.

    Expectations through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ocuments related courses to explore, as well as teaching practice before the match, after integration questionnaire analysis will explore these issues, go into the result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cultural and creative teaching.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five specific objectives:

    1. Explore the subjects of "Business Management" attitude and learning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urses.

    2. Explore the subjects of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attitude and learning outcomes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urses.

    3. Explore the subjects of "Innovative Design" attitude and learning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urses.

    4. Explore the subjects of "Arts and Humanities" attitude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urses.

    5.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study of harvest-related courses, as well as ideas and suggestions distress.

    In summary, this study will be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action research compil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theory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curriculum design; questionnaire before and after the test, so that students and trainees in the way respondents from readme an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Expectations and satisfaction integrate the study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four-part courses "Business Management",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Innovative Design", "Arts and Humanities."

    2. Students researched for teaching time, course structure, curriculum extension the rest of the course content and curriculum specific proposals.

    3. Research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university courses.

    4. Research presented to the "individualized and systematic teaching", "increase the cultural field of inquiry" and "as a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to try," thre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urse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vocational training students, university stud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五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沿革 13 第二節 文化創意相關課程 17 第三節 文化創意相關課程與職業訓練及大學課程的關聯 30 第四節 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前導研究 37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37 第二節 待答問題、研究對象與工具 40 第三節 研究結果與分析 44 第四節 研究結論與建議 48 第五節 小結 52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5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課程內容 59 第四節 課程理念與架構 64 第五節 研究工具 72 第六節 資料處理 77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87 第一節「文化創意相關課程」內容中「企管」部分 91 第二節「文化創意相關課程」內容中「廣告」部分 103 第三節「文化創意相關課程」內容中「設計」部分 115 第四節「文化創意相關課程」內容中「藝術」部分 127 第五節 研究對象之收穫、困擾、心得與建議 14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57 第一節 結論 157 第二節 建議 176 參考文獻 187 附錄 一、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一分鐘報告問卷(空白) 190 二、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一分鐘報告問卷(範例) 191 三、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問卷前、後測問卷(空白) 192 四、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問卷前、後測問卷(範例) 194 五、元智大學102學年第1學期期初學習問卷調查 196 六、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桃園職業訓練中心個別教師滿意度總表 (林 駿嵐、青訓資電、桃園會展) 197 七、社團法人台灣文化創意發展協會學習心得報告(範例) 198 八、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產業人才投資計畫102年度參訓學員意見調 查表 (範例) 199 表次 頁次 表2-2-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桃園職業訓練中心國際會議展覽實務班…20 表2-2-2財團法人元智大學推廣教育部文化創意思考班……………………………21 表2-2-3社團法人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文化創意企劃設計班………………21 表2-2-4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青年職業訓練中心資訊電子應用班………22 表2-2-5財團法人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畢業製作課程CC443A…………………23 表2-2-6財團法人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畢業製作課程CC446A…………………23 表2-4-1相關研究文獻論文摘要表……………………………………………………33 表3-2-1質性問卷回收一覽 (調查日期2012.09.19~2013.01.02) …………………...42 表3-2-2質性問卷回收一覽 (調查日期2013.01.07~2013.03.11) …………………...43 表4-3-1職業訓練領域研究對象………………………………………………………62 表4-3-2大學課程領域研究對象………………………………………………………64 表4-4-1科技產品行銷概念課程與文化創意相關內涵之關係架構…………………66 表4-4-2廣告行銷設計與專案管理課程與文化創意相關內涵之關係架構…………68 表4-4-3文化創意企劃設計課程與文化創意相關內涵之關係架構…………………70 表4-4-4畢業製作課程與文化創意相關內涵之關係架構……………………………72 表4-6-1前測問卷統計一覽 ………………………………………………………….78 表4-6-2後測問卷統計一覽 ………………………………………………………….79 表4-6-3質性問卷統計一覽–青年職業訓練中心部分………………………………..80 表4-6-4質性問卷統計一覽–台灣文化創意發展協會部分………….……………….80 表4-6-5質性問卷統計一覽–桃園職業訓練中心部………………………………......81 表4-6-6質性問卷統計一覽–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部分…………………………..82 表4-6-7質性研究資料處理代號及編碼方式…………………………………………85 表5-1-1我認為習得企業管理的重要性。答題統計歸納 …………………………93 表5-2-1我認為習得廣告行銷的重要性。答題統計歸納………………………….105 表5-3-1我認為習得創新設計的重要性。答題統計歸納 ………………………...117 表5-4-1我認為習得藝術人文的重要性。答題統計歸納 ………………………...129 圖次 頁次 圖2-2-1 「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主要教學理念及形式框架……..……………………26 圖3-2-1 「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一分鐘報告表」問卷……….…………………………41 圖4-1-1研究架構………………………………………………………………………54 圖4-2-1研究流程………………………………………………………………………58 圖4-5-1 「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問卷……………………………………73 圖4-5-2 「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一分鐘報告表」問卷…………………………………75

    參考文獻

    王弓 (2000)。知識經濟時代的產業發展政策。高希均、李誠,知識經濟之路。台
    北市:天下遠見。
    元智大學 (2013)。元智大學102學年第1學期 期初學習問卷調查。檢索日期:2013/11/01。取自網址: https://portalx.yzu.edu.tw/MainIframeR.aspx?SysCode=A08&SysURL=https://portal.yzu.edu.tw/NewSurvey/NewLogin.aspx。
    行政院 (1994)。消費者保護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三條。台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 (2010)。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台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2013)。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10201中文
    簡介。台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勞委會職業訓練局 (1983)。職業訓練法。台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 (2010)。六大新興產業人才培訓
    與發展趨勢研發期末報告(文化創意產業)。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執行計畫。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桃園職業訓練中心 (2014)。個別教師滿意度總表。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桃園職業訓練中心 (2013)。訓練職類介紹。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桃園職業訓練中心 (2013)。國際會議展覽實務班。
    檢索日期:2013/1/10。取自網址:http://tyvtc.gov.tw/content/日間職前訓練。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產業人才投資方案 (2013)。社團法人臺灣文化創意
    產業發展協會文化創意企劃設計班。檢索日期:2013/1/10。取自網址:
    http://tims.etraining.gov.tw/timsonline/index3.aspx?OCID=50895。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產業人才投資方案 (2013)。財團法人元智大學推廣
    教育部文化創意思考班。檢索日期:2013/1/10。取自網址:http://tims.etraining.gov.tw/timsonline/index3.aspx?OCID=44199。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產業人才投資計畫 (2013)。102年度參訓學員意見調
    查表。台北市。
    行政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5)。大學各系所(組)授予學位中、英文名稱參考手
    冊。台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台北市:行政院。
    余崇銘 (2002)。製造業技術創新管理能力內涵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社團法人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2013)。學習心得報告。台北市。
    林奎佑 (2004)。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經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駿嵐 (2013)。文化創意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2013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官淑如、許永洲(2007)。文化創意產業之專業能力指標發展模式初探—以數位媒體
    設計從業人員為例。環球技術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雲林縣。
    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2012)。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調查。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2007)。創意經濟與人才培育。
    倫敦台灣貿易中心 (2010)。英國創意產業介紹。
    許焜仁 (2008)。職訓局所屬職業訓練師制度變革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許格嘉 (2012)。計劃行為理論與科技接受模型理論探討職業訓練滿意度之研究-
    以創意手工藝職業訓練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博士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嘉義縣。
    傅昭萍 (2009)。臺北市國中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運用文化創意產業概念於藝
    術教育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台北市。
    楊集衣 (2006)。企業管理大意(三版)。台北市︰志光。
    張文櫻 (2007)。文化創意產業商業模式之研究-以文化創意商品產業價值鏈觀點。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貞麗 (2011)。應用Kano模式分析文化創意產業服務品質-以蕃薯窯文化創意園區為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進雄 (2009)。情意如何評量?以大學教學為例。評鑑雙月刊19期。
    歐滄和 (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市:心理。
    劉新圓 (2009)。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
    Howard Gardner (1983)。心智架構:多元智能理論(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 。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