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紀瑞珍
Ruei-Jhen Ji
論文名稱: 桃竹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專業能力之探究
The Study of Public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Implementing Pre-schools′ Curriculum of Exercise and Games in Taoyuan and Hsinchu Area
指導教授: 楊麗齡
Li-Ling Yang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專業能力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幼稚園教師公立幼稚園
外文關鍵詞: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exercise and games curriculum, kindergarten teachers, public kindergartens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公立幼稚園教師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之專業能力,主要之研究目的為:一、探討桃竹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自我評定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專業能力的現況;二、比較桃竹地區具不同背景變項的公立幼稚園教師自我評定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專業能力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研究者自行編製之「教師自我評定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之專業能力調查問卷」為主要研究工具,以桃竹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為研究對象,共發出問卷447份,回收有效問卷382份,回收率為85.5%。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卡方檢定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獲得結論如下:
    一、公立幼稚園教師自我評定其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之整體專業能力現況普遍良好,屬於中上程度。
    二、公立幼稚園教師自我評定其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之整體專業能力會因著地區、大學類別、服務年資、在職進修情形、班級實施現況、在學期間修課情形等變項不同而有顯著差異;未因縣市、教育程度、婚姻與育兒狀況、專業證照等變項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公立幼稚園教師之不同背景變項,經由卡方獨立性考驗,顯示部分背景變項彼此間具顯著的關聯性。
    最後,根據研究所得結論,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師資培育機構、幼稚園、幼稚園教師及家長提出具體建議,並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implementing exercise and game curriculum of public kindergartens in Taoyuan and Hsinchu Area. The goals of the study follow: 1. through self-assessmen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public kindergarten teachers′ capability implementing exercise and game curriculum in Taoyuan and Hsinchu Area; 2.to compare the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of teachers whose backgrounds were different. This research applied a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called “Self Assess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Implementing Pre-schools′ Curriculum of Exercise and Games”;The tool was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as the instrument for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s were delivered in Taoyuan and HsinChu to gather information needed. Totally, 447 questionnaires were delivered, and 382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for the response rate of 85.5%.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chi-square test. The results follow:1. Public kindergarten teachers′ capability implementing exercise and game curriculum were moderate.2. Public kindergarten teachers′ capability implementing exercise and game curriculum varied significantly with regions, types of colleges graduated, seniority, status of attending in service training, current status of class implementing exercise and game curriculum,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taken in colleges;Their capability did not vary significantly with counties/ cities location, status of education, status of marriage/ child- rearing, and certificates of physical pedagogy. 3. Some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public kindergarten teacher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Eventually, recommendations were made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teachers′ colleges, kindergartens, kindergartens′ teachers and parents,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教師專業能力內涵---------------------------------9 第二節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之相關概念----------------------18 第三節 與本研究相關之重要文獻--------------------------29 第四節 影響實施運動遊戲課程教師專業能力之背景因素------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45 第一節 研究假設----------------------------------------45 第二節 研究流程----------------------------------------46 第三節 研究對象----------------------------------------47 第四節 研究工具----------------------------------------49 第五節 資料處理----------------------------------------51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55 第一節 幼稚園教師之樣本描述----------------------------55 第二節 教師自我評定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專業能力之現況分 析----------------------------------------------66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自我評定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專 業能力之差異分析--------------------------------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87 第二節 結論--------------------------------------------90 第三節 建議--------------------------------------------91 參考文獻-------------------------------------------------97 附錄 附錄一 各類教師之專業能力內涵表-----------------------104 附錄二 預試問卷---------------------------------------107 附錄三 預試問卷內容及統計分析結果---------------------111 附錄四 正式問卷---------------------------------------115

    一、中文部分
    水心蓓(2003)。從動作教育的觀點論幼兒運動遊戲的教學編排與創新。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253-272。
    王立杰(1999)。幼稚園法令知多少。幼教資訊,104,54-57。
    王欣茹(2002)。花蓮縣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建台(2006)。樂趣化幼兒體能活動與設計。載於黃永寬(主編),幼兒運動遊戲(頁28-35)。台北縣:中華民國幼兒體育發展協會。
    王健次(1981)。如何實施幼兒體育課程。台北縣:歐語。
    王誼邦(1997)。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縣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旺益(2004)。台北縣市幼兒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余育蘋(2002)。排球運動教練專業能力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子宏(2003)。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專業能力內涵之因素分析研究。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第二版)。台北市:五南。
    吳雅芳(2006)。中部區域幼稚園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現況與園長認知程度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巫曙穎(2002)。因應「藝術與人文」課程實施-國中音樂教師專業能力需求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招譽(2003)。台北市幼稚園幼兒體能之調查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春欣、李致美(2007)。南部區域幼稚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現況調查之研究。幼兒運動遊戲年刊,2,46-63。
    李健浩(1995)。我國啟智教育高職階段職業類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崑璋(2004)。台北縣市幼稚園之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情況與園長認知程度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李淑惠(2003)。幼兒體能教師專業能力分析與培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麗珍(1994)。成人收看電視與體適能之關係。大專體育,15,87-92。
    沈志強(2004)。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連魁(2003)。幼兒體能遊戲課程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大專體育,65,19-24。
    沈連魁(2008a)。幼兒體能專家教師在課程與目標之概念分析。幼兒運動遊戲年刊,3,72-76。
    沈連魁(2008b)。幼兒體能專家教師教學策略之運用。幼兒運動遊戲年刊,3,29-34。
    卓加真(譯)(2002)。S. R. Curtis著。幼兒體能教學(The Joy of Movement~in Early Childhood)。台北市:光佑。
    尚憶薇(2005)。探討幼兒遊戲的類型與價值。學校體育,86,91-96。
    林風南(1990)。幼兒體能與遊戲。台北市:五南。
    林曼蕙(2001)台灣兒童的體能狀況。兒童保健,27,21-29。
    邱皓政(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林貴福(1998)。幼兒體能教學。國教世紀,181,7-10。
    林敬民(2005)。學校棒球運動教練專業能力現況與需求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瑋茹(2003)。幼托整合方案下托教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信誼基金會學前兒童教育研究發展中心(主編)(1991)。幼稚園托兒所活動設計實例1音樂‧運動(第六版)。台北市:信誼。
    柯政良(2003)。台北市運動指導員專業知能重要程度認知與需求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洪毓瑛(譯)(2000)。S. Bredekamp,& C. Copple編。幼教綠皮書-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專業幼教(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新竹市:和英。
    洪慧芬(2001)。兒戲非兒戲:談幼兒遊戲的教育功能與成人應扮演的角色。空大學訊,271,98-101。
    徐錦興(1990)。不同指導者參與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體能發展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群超(2006)。幼兒運動遊戲課程設計與教學。大專體育,83,1-7。
    張財銘(2004)。南部區域幼稚園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現況與園長認知程度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張翠娥(1998)。幼兒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
    教育部(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
    教育部(2004)。國內幼稚園運動遊戲實施現況調查。九十三年度教育部推動幼稚園運動遊戲方案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許秀桃、戴玉林、曾淑平(2005)。體適能課程對幼稚園兒童運動能力效果之研究。彰化師大體育學報,5,141-153。
    許義雄、黃月嬋(譯)(2001)。J. E. Rink著。體育教學策略(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for Learning)。台北市:麥格羅希爾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郭志輝(主編)(1985)。幼兒體能與課程。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陳全壽、劉宗翰、張振崗(2004)。我國體適能政策指標之建議。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創刊號,1-11。
    陳信全(2001)。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運動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既丞(2006)。體能遊戲課程對學齡前幼兒體適能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童淑美(2007)。幼稚園實施體適能活動之個案研究-以一所科技大學附設幼稚園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心韻(1997)。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文俊(1998)。兒童身體活動之必要性。台灣省學校體育,46,24-27。
    黃永寬(2001)。動作教育模式在幼兒運動遊戲教學之觀察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永寬(2004)。幼兒運動遊戲教學之理念。學校體育雙月刊,80,25-35。
    黃永寬(2007)。幼兒運動遊戲之教學策略。幼兒運動遊戲年刊,2,16-22。
    黃永寬(2007)。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概況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137-149。
    黃秀蓮(2001)。幼稚園教師對幼兒體能教學態度之探討。中華體育,15(1),47-53。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台北市:漢文。
    黃棟樑(2007)。十二週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運動能力之影響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楊朝祥(1984)。技術職業教育辭典。台北市:三民。
    楊聯琦(譯)(2001)。E. C. Burton著。幼兒運動教學(Physical Activities for the Developing Child)。台北市:信誼。
    葉憲清(2000)。廿一世紀理想的學校體育教師形象。國民體育季刊,29(1),4-11。
    鄒碧鶴、張鳴珊、李岫蓉、顏懿汝(2004)。南部地區幼兒體能發展現況研究。嘉南學報,30,404-417。
    劉銘凱(2005)。運動遊戲課程實施對幼兒運動能力成效之探討-以員東國小附設幼稚園為例。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蔡盈修(1987)。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運動能力及社會能力發展之影響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勤貞(2001)。幼兒體能課程設計的器材使用對幼兒運動能力發展之影響。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漢吾(2001)。幼兒體能教學的省思。大專體育,54,5-10。
    盧美貴、蘇雪玉(1999)。台北市幼稚園與托兒所整合規劃研究專業知能篇。台北市教育局委託專案研究。台北市:教育局。
    盧素碧(1987)。幼兒教育課程理論與單元活動設計(增訂一版)。台北市:文景。
    蕭柱惠(2003)。我國高級職業學校電子科畢業生專業能力內涵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春金(2003)。幼稚園教師的關鍵能力。教育資料與研究,52,75-83。
    戴文青(2001)。「教學日誌」在幼兒教師專業成長上的功能探討。幼兒教育年刊,13,139-196。
    二、西文部分
    Carlson, S., Fulton, J., Lee, S, Maynard, L., Brown, D., Kohl III, H.,& Dietz, W.(2008).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Data from the 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8(4),721.
    Click, P (1996).Administration of schools for young children. New York : Delmar publishers.
    Datar, A.,& Sturm, R.(2004). Physic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body mass index:Evidence from the 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94(9),1501-1506.
    Ebbeck, M.(1990). Preparing early childhood personnel to be pro-active,policy-making professionals.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58,87-95.
    Finch, C.,&Asselin, S.(1984).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vocational special needs teacher competenc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24 107).
    Monette, M.(1977).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need:An analysis of selected literature.Adult Education,27(2),116-127.
    Peak, L.,&Brown, J.(1980).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process for identifying the inservice needs of vocational educators serving special needs populations.Pilot test repor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98 288).
    Zachopoulou, E.,Tsapakidou, A.,&Derri, V. (2004). The effects of a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music and movement program on motor performance.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9,631–642.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