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趙芳玉 CHAO, FANG-YU |
---|---|
論文名稱: |
從複合化與語法化觀點看臺閩語及華語情態詞「X定」 A Study on Taiwan Sowthern Min and Mandrain Modals 「X定」from Grammaticalization and Compounding Perspectives. |
指導教授: |
鄭縈
Cheng,Ying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4 |
中文關鍵詞: | 語法化 、複合化 、主觀化 、「X定」 、台灣閩南語 、華語 |
外文關鍵詞: | Grammaticalization, Compounding, subjectification, 「X定」, Taiwan Sowthern Min, Mandrain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探討台閩語及華語情態詞「X定」的語法化與複合化現象。「情態副詞」與「情態動詞」並不是可以明確截然二分的類,中間存在著模糊的灰色地帶,到底這二個分類之間,有何糾葛不清的現象呢?在這些現象的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原因與歷史淵源?這是本論文主要想探討的問題。
本論文先從斷代共時與歷時的角度來整理、分析語料;還從複合化、語法化及主觀化的觀點做切入,討論「X定」式情態詞的演變過程,這是從理論的角度來看「X定」的演變,同時也借助理論的推理,來試著解釋目前所能觀察到的語言演變上的盲點。本論文所討論的「X定」式情態詞包括「一定」、「必定」、「確定」、「肯定」或「鐵定」。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依首字筆劃逆序排列)
羅竹風 主編。 1997。漢語大詞典。東華書局。
謝佳玲。2002。漢語的情態動詞。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佳玲。2003。華語的情態動詞與情態副詞:語意的分類與歸類。漢語學習2,1-56–1-73。
燕天展 胡可一編。1990。實用詞語辨析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
黎運漢。1981。漢語虛詞演變的趨勢初探。暨南大學學報。4:103–111。
黎運漢、週日健。1985。虛詞辨析。商務出版社。
鄭縈。1997。國語和閩南語動補式詞序的比較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語言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縈。1998。國科會計畫「台灣國語、閩南語和客家話各類情態詞搭配關係的比較」。(編號NSC 88-2411-H-126-005)的成果報告)。
鄭縈。2003。從方言比較看情態詞的歷史演變。台灣語文研究:第一卷.第一期.慶祝曹逢甫教授六十華誕專號。119-141。
鄭縈、趙芳玉。2004a。漢語情態詞「一定」、「必定」的語義發展與互動。收錄於Recent Advancement in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Proceeding of 5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 edited by D-H Ji, Lua & Wang, COLIPS Publication, pp.69-75 (ISBN981-05-1038-1) (NSC 92-2411-H-126-006)
鄭縈、趙芳玉。2004b。漢語情態詞「一定」的語法化過程。第五屆台灣方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P265-289
鄭良偉 主編。1992。國語常用虛詞及其台語對應詞釋例。文鶴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三月初版)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1995。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文3,161–169。
劉紅光。1999。古漢語常見否定詞淺析。曲靖師專學報。第18卷Vol.18。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劉小梅。1997。國閩客語的動態文法體系及動態詞的上加動貌語意。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趙芳玉、鄭縈。2005。台灣華語與閩南語「一定」用法之比較。臺灣語言教學與研究期刊,第六期。P147-159。
趙元任著 丁邦新譯。1994。中國話的文法。臺灣學生書局。
熊學亮。2003。語言學新解。復旦大學出版社。
董忠司 主編。2000。臺灣閩南語辭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董秀芳。2002a。論句法結構的詞彙化。語言研究3:56-65。
董秀芳。2002b。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四川民族出版社。
葛本儀。2002。現代漢語詞彙學。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楊樺。1996。關於「是否(是不是)VP」的若干特徵。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期。P21-25。
楊秀芳。2000。臺灣閩南語語法稿。大安出版社。(1991第一刷)
廈門大學中國話方言文學研究所漢語研究室。1993。臺灣版普通話閩南語詞典。台笠出版社。
黃月圓。1995。複合詞研究。國外語言學。2:1-9。
湯廷池。1979。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灣學生書局。
湯廷池。2000。漢語的情態副詞:語意內涵與句法功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一本,第一分。
湯廷池、湯志真。1998。華語情態詞序論。第五屆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77-197。
陳修主編。1991。臺灣話大辭典。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沫若。1954。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連金髮。2000。構詞學問題探索。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61–78。
許極燉。1992。常用漢字台語詞典。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
許慎著、(清)段玉裁注。1979。說文解字注。藝文出版社。
曹逢甫。2004。語法化輪迴的研究:以漢語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為例。未刊稿。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1999。漢字形義分析字典。北京大學出版社。
曹日昇。2001。文言常用虛詞通解。湖南教育出版社。
張麗麗。1993。現代漢語中的法相詞。中研院。
張誼生。2000a。論與漢語副詞相關的虛化機制-兼論現代漢語副詞的性質、分類與範圍。中國語文1,3–15。
張誼生。2000b。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博。1999。組合同化-論詞義衍生的一種途徑。中國語文2:129–136。
張淑敏。1998。為閩南語動詞試定界說。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 243-264頁。
張清源。1994。同義詞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
馬慶株編。2003。語法研究入門。商務印書館。(1999第一版。)
馬清華。2003a。詞彙語法化的動因。漢語學習。2:15–20。
馬清華。2003b。漢語語法化問題的研究。語言研究。Vol:23 No:2 p63-71。
袁暉主編。2001。現代漢語多義詞詞典。書海出版社。
徐時儀。1998。論詞組結構功能的虛化。復旦學報。哲社版第五期。P108-112
孫錫信。2003。語法化機制探賾。語言文字學。第五期。
孫朝奮。1994。《虛化論》評介。國外語言學4,19–25、18。
唐啟運、週日健。1989。漢語虛詞詞典。廣東人民出版社。
胡明揚。1997。篇名:詞類問題考察。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洪惟仁。1991。臺灣閩南語文獻簡介。收錄於《『臺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董忠司主編。1996。臺灣語文協會。
洪維仁編著、杜嘉德.編、巴克禮補編。1993。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4廈英大辭典。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柳士鎮。1992。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大學出版社。
侯學超。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慶勳。2001。台灣閩南語概論。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盈秀。2005。別字語法化和複合化在華語及台閩語的研究。新竹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屈承熹、紀宗仁。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沈家煊。2001。語言中的「主觀性」和「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Vol:33 No:4 p268-275。
李科第。2001。漢語虛詞辭典。雲南人民出版社。
李文澤。2001。宋代語言研究。北京市:線裝書局。
呂叔湘。2003。現代漢語八百詞 增訂本。商務印書館。(1980年5月第一版。)
吳為善。2003。雙音化、語法化和韻律詞的再分析。漢語學習2,8–14。
吳守禮編。2000。《國臺對照活用辭典》。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守禮校註。2001。明嘉靖刊荔鏡記戲文校理。閩臺方言史資料研究叢刊;1-2。
吳永德 主編。1999。現代漢語辨析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
朱德熙。1985。漢語方言裡的兩種反複問句。中國語文。1:10–20。
石毓智、李納。2001。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形態句法發展的動因和機制。北京大學出版社。
申小龍 主編。2003。語言學綱要。復旦大學出版社。
王順隆新編。2004。新編台日大辭典。台北市:王順隆。(台灣總督府原著。1907。日台大辭典。)
王海棻。1991。六朝以後漢語疊架現象舉例。中國語文224期。
王升魁等編寫﹔鄭星象主編。1998。古漢語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
王力主編。2000。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出版社。
王力。1997。同源字典。商務印書館。
太田辰夫著 蔣紹愚、徐昌華譯。2003。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1985。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出版社。
丁光迪主編。1991。諸病源候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英〕戴維‧克裡期特爾 編 沈家煊譯。2002。現代語言學詞典。商務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德〕哈杜默德‧布斯曼 原著 陳慧瑛主編譯。2003。語言學詞典。商務印書館。
《英文資料》
(依首字字母順序排列)
Bloomfield, L. 1993. Language. New York:Henry Holt & Co.
Chomsky, N. 1970. Remarks on normalization. In R. Jacobs and P.S. Rosembaum, eds. , Readings in English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Blaisdell, Waltham. Mass.
Douglas, R. C. 1873.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Taipei:SMC publishing INC.
Hopper, P. 1991 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ization, in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eds. by E. Traugott & B. Heine, Amsterdam:Benjamins, Vol. 1:17-35。
Lyons,John.1977. Seman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D.G.. 1993. Complex verb formation. Amsterdam : John Benjamins.
Traugott, E. C. 1989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Language 65:31-55
Traugott, E. C. 2003[1993] '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sation', in Grammaticalisation, eds. by Paul J Hopper 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Second Edition,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sang, Chui-Lim. 1981. A Semantic Study of Modal Auxiliary Verbs in Chinese.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
Tsao, F-F(曹逢甫) 1990 Sentence and clause structure in Chinese, Taipei: Student Book Co.。
《網路資料》
(依首字筆劃逆序排列)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6%E9%A1%B5&variant=zh-t w
漢籍全文資料庫清單: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9201a.xls
閩南語俗曲唱本「歌仔冊」全文資料庫: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
楊允言台語文網站:http://203.64.42.21/iug/Ungian/ungian.asp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dict/dict.sh?cond=%A6%DB%B5%F4&pieceLen=50&fld=1&cat=&ukey=-987021294&op=&imgFont=1﹝註32﹞
國學網--中國經濟史論壇 - 《清實錄》的經濟史料價值: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5831
台灣語文學會:http://210.240.194.138:8080/02/a.asp﹝註2﹞
王順隆:談台閩「歌仔冊」的出版概況Last update 2002/05/29:
http://www32.ocn.ne.jp/~sunliong/lunwen0.htm
王順隆:閩台「歌仔冊」書目‧曲目(增補版)Last update 1999/01/03
http://www32.ocn.ne.jp/~sunliong/lunwen2.htm
中華百科全書:http://living.pccu.edu.tw/chinese/index.asp
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SinicaCorpus/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
中華博物/說文解字註:http://www.gg-art.com/imgbook/index_b.php?bookid=53&columns=&stroke=8&page=2
「台灣檔案資料庫」簡介(作者:台史所詹素娟):
http://www.ascc.net/nl/86/1309/04.txt
『荔鏡姻,河洛源』閩南語第一名著《荔鏡記》多媒體數位數學:
http://cls.admin.yzu.edu.tw/LM/lm_home.asp
『明清實錄 全文版 DVD-ROM』紹介:
http://www.chugoku-shoten.com/mokuji/cmokuji/31108/3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