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愷薇 Hong, Kai-Wei |
---|---|
論文名稱: |
鹽鐵會議中「官營政策」之論爭探析 Study on the Goverment Monopoly in the Discussion on Salt and Iron |
指導教授: |
林聰舜
Lin, Tsung-Shun |
口試委員: |
郭永吉
張菀琤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文社會學院 - 中國文學系 Chinese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9 |
中文關鍵詞: | 鹽鐵會議 、官營政策 、均輸平準 、鹽鐵專賣 、漢匈戰爭 |
外文關鍵詞: | Discussion on salt and iron, Government Monopoly, Jun-Shu and Ping-Zhun, Monopoly of Yan-Tie, War of Han dynasty and Xiong-Nu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元封元年,桑弘羊以均輸、平準制度整合了「鹽鐵專賣」,為國家帶了極大的財政效益,不僅緩解了各地的飢荒問題並補足了對外的邊費缺口
。然而政府對於民生資源的掌控過度排擠民間獲利,從而造成民怨四起,因此在始元六年,霍光以昭帝之名義召舉賢良、文學論「民之疾苦」召開「鹽鐵會議」,藉此排解民怨。
在「鹽鐵會議」上,以鹽鐵私營為立場的賢良、文學與鹽鐵官營為立場的桑弘羊展開論辯,雙方爭對:官營政策之存廢問題、匈奴侵邊問題、帝國路線轉換問題,三個面向進行對話。本文透過兩造之間的論辯過程,探討官營政策對於漢帝國的重要性,以及在「鹽鐵會議」後,漢帝國政治路線兼容「武折」與「德懷」的政治考量。
In Yuan-Feng first year元封元年 of the Han dynasty漢朝, Sang Hong-Yang桑弘羊integrated to the Monopoly of Yan-Tie鹽鐵專賣 with Jun-Shu均輸and Ping-Zhun平準, which was called Government Monopoly 官營政策.This policy which was solved the famine of disaster and maked up the cost of war was brought many benefits to the government finance. However, government took away all the benefits of groceries , so that the citizens who lost the commercial interests were angry about it .Therefore , The Discussion on salt and iron鹽鐵會議 was held by Huan Kuan 霍光 , and he looked for Xian-Liang 賢良and Wen -Xue文學to discussed the suffering of citizens by Emperor Zhao’s name昭帝.
In the Discussion on salt and iron鹽鐵會議 , Xian-Liang 賢良and Wen-Xue文學who was supported privatedly-owned and Sang Hong-Yang桑弘羊 who was the government repreantative were debated the issue about three topics : Weather the Government Monopoly 官營政策 would be last or not? How to conquered the aggression of Xiong-Nu匈奴? What was the direction of Han dynasty’s漢朝political course? The study would be arrived at a conclus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Government Monopoly 官營政策to Han dynasty漢朝, and the alternation of Han dynasty’s漢朝political course after the Discussion on salt and iron鹽鐵會議.
參考文獻
一、 古籍
〔清〕焦循正義、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楊伯峻注,《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西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西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西漢〕桓寬著、〔明〕張之象註,《鹽鐵論》,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西漢〕桓寬著、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西漢〕班固著,〔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二、 專書
王迺琮,《先秦兩漢經濟思想史略》,北京 : 海洋出版社,1991年。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台北 : 三民出版社,2019年。
〔清〕皮錫瑞著:《經學歷史》,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冷飛鵬,《中國秦漢經濟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劍農,《先秦兩漢經濟史稿》,台北 : 華世出版社,1981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吳慧,《中國古代六大經濟改革家》,上海:人民出版,1983年。
吳慧,《中國古代商業》,台北 : 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余英時,《漢代貿易與擴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5年。
林劍鳴,《秦漢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林文勛,《中國古代專賣制度與商品經濟》,昆明 : 雲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林聰舜,《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2013年。
林聰舜,《秦漢歷史與思想的幾個側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年。
周桂鈿,《秦漢思想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馬持盈,《中國經濟史》,台北 : 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6年。
胡寄窗,《中國經濟思想史》,上海 : 人民出版社,1972年。
晉文,《桑弘羊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2005年。
徐復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年。
徐漢昌,《鹽鐵論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1983年。
傅筑夫,《中國古代經濟史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7年。
趙靖、石世奇,《中國經濟思想通史》,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楊生民著,《漢武帝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劉澤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朝卷)》,台北:洪葉文化,2002年。
錢公博,《中國經濟發展史》,台北:文景書局,1984年。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錢穆,《秦漢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三、 學位論文
(一) 博士論文
王永,《《鹽鐵論》研究》,西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
化濤,《權力視域下的政策調整與思想論爭──《鹽鐵論》的政治學解讀》,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李興,《《鹽鐵論》經濟倫理思想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
(二) 碩士論文
奚林强,《鹽鐵會議與西漢中後期漢匈關係的變化》,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黃千容,《《鹽鐵論》中賢良文學與御史大夫論國家經濟問題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楊珮君,《《鹽鐵論》中賢良、文學的儒學思想探析》,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四、 學報期刊論文
丁毅華,〈鹽鐵會議論戰性質辨析〉,《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04期,頁51-57。
田餘慶,〈論輪臺詔〉,《歷史研究》,1984年02期,頁3-20。
付開鏡,〈中國古代民怨化解論〉,《廣西社會科學》,2016年第02期,頁115-119。
朱中博、汪寧,〈《鹽鐵論》與中國古代戰略文化〉,《國際政治科學》,2007年第04期,頁85-103。
成祖明,〈詔測賢良文學制度背景下的「天人三策」〉,《歷史研究》,2012年第04期,頁134-143。
辛德勇,〈漢武帝晚年政治取向與司馬光的重構〉,《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頁5-50。
林文勛,〈中國古代專賣制度的源起與歷史作用──立足於鹽鐵專賣制的考察〉,《鹽業史研究》,2003年第03期,頁9-17。
馬大正,〈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與邊疆治理〉,《西域研究》,2002年第04期,頁1-15。
梁宗華,〈尚仁義與務權利之爭──《鹽鐵論》的儒學價值觀及其學術意義〉,《東岳論叢》,2015年第12期,頁48-52。
張大可,〈司馬遷的經濟思想述論〉,《學術月刊》,1983年第10期,頁38-44。
張大可,〈試論賢良文學──兼評鹽鐵會議〉,《天水師專學報》,1984年第01期,頁4-14。
張思恩,〈霍去病與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03期,頁38-43。
傅允生,〈西漢鹽鐵會議與本末之爭再認識〉,《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第05期,頁125-127。
楊勇,〈歷史視野中鹽鐵會議賢良文學的「德化」觀〉,《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47卷第03期,頁156-160。
楊勇,〈再論漢武帝晚年政治取向──一種政治史與思想史的聯合考察〉,《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31卷第02期,頁155-169。
楊勇,〈論漢武帝朝財政的發展階段及其理路〉,《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32卷01期,頁26-29。
謝謙,〈大一統宗教與漢家封禪〉,《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02期,頁7-11。
五、 專書與會議論文集論文
王偉柳、趙建,〈《鹽鐵論》與儒家思想〉,《孔學研究(第十六輯)──雲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2009年,頁176-183。
林文勛,〈中國歷史上的「鹽鐵時代」及其地位〉,《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一輯))2005年,頁119-126。
晉文,〈桑弘羊與西漢鹽鐵官營〉,《漢唐社會經濟與海鹽文化學術研討》,2008年,頁81-86。
蔣大鳴,〈桑弘羊的聚財措施和聚財思想初探〉,《集雨窖文叢——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成立20周年紀念文集》,2000年,頁285-289。
劉守剛,〈第一帝國興衰的財政基礎〉,《財政史研究(第三輯)》,2010年,頁205-216。
譚建立,〈論桑弘羊的理財思想與措施〉,《財政史研究(第八輯)》,2015年,頁275-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