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淑芬
論文名稱: 從TIMSS 2007 分析探討臺灣國小四年級新移民子女之數學成就表現
The study use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analyze Mathematicsachievement of the New-Immigrant of the fourth grad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IMSS 2007 Taiwan Data
指導教授: 蔡文煥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數理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新移民子女數學成就數學學習自信數學學習興趣
外文關鍵詞: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mathematics achievem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attitude, mathematics learning interest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採用量的研究法,分析 TIMSS 2007 台灣地區國小四年級數學成就測驗與背景問卷資料,研究樣本共有4051人,其中新移民子女子女336人,非新移民子女3715人,以t考驗、ANOVA分析方法,來探討台灣地區國小四年級之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在個人背景因素、數學學習興趣與數學學習自信、數學成就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1.台灣地區四年級學生在TIMSS 2007 數學成就表現達到高級國際基準點,其中非新移民子女為高級國際基準點,新移民子女為中級國際基準點,非新移民子女科學成就的表現較新移民子女佳。
    2. 新移民與非新移民子女在認知領域「知識」、「應用」、「推理」三項的表現,皆有顯著性差異,且非新移民子女三項表現皆優於新移民子女。
    3. 非新移民子女之使用國語頻率、家庭教育資源較新移民子女豐富。
    4. 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數學成就之表現,因使用國語頻率、家庭教育資源、數學學習興趣與自信、學校規模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家庭教育資源越豐富、數學學習興趣與自信越高,學校規模越大,其科學成就越高。
    5.新移民子女的數學成就不因學校所在地而有顯著差異。
    6.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在數學成就的表現,與數學學習興趣與自信有顯著相關。

    關鍵詞:新移民子女;數學成就;數學學習自信;數學學習興趣


    Abstract

    The study use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analyze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test and questionnaire data of the fourth grad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IMSS 2007 Taiwan Data. Total of the study samples were 4,051 people, including 3,715 children of Taiwanese people, 336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By t test, ANOVA analysis methods, the research explor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ese children and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on fourth grade in personal background factors, mathematics learning attitude, confidence,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s.
    Major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ere described as follows:
    1.Taiwan's fourth -graders in TIMSS 2007 mathematics achievements were at the senior international benchmark. And Taiwanese children were at the senior international benchmark,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were at the intermediate international benchmark.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performances of Taiwanese childrens’ were better than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2.Taiwanese children and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domain of ‘knowledge’, ‘apply’,‘reasoning’. In those three domains, Taiwanese children were better than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3. Taiwanese children use Chinese language more often, and have better family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an the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4. The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performance of Taiwanese children and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depends on the frequency of using Chinese language, family educational resource, children's mathematics learning attitude, and size of the school. It showed that more family resources, more positive attitude and the high mathematics achievements would be.
    5. The mathematics achievements of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ased on school's locations.
    6. The mathematics achievements of Taiwanese children and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have significant relation to mathematics learning attitude and confidence.

    Key words: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mathematics achievem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attitude, mathematics learning interest.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新移民子女教育及相關研究………………………………………11 第二節 影響數學成就因素之探討…………………………………………27 第三節 TIMSS 測驗及其相關研究…………………………………………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44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3 第一節 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之背景分析描述……………………53 第二節 新移民子女數學成就與相關變項之分析…………………………65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2 第一節 研究結論……………………………………………………………82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展望……………………………………………………86

    一、中文部分
    王耀琮(2009)。從TIMSS2007分析台灣國小四年級學生數學課堂、課後學習、數學態度和數學認知表現之關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順民、賴宏昇(2009)新移民家庭經濟安全與就業需求--宜蘭縣經驗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2/6283
    內政部(2003)。九十二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11.12.10)。政府貼心服務,讓新移民安居樂業,在臺生活更EASY。內政全球資訊網,網路新聞。
    內政部統計通報(2010)。歷年嬰兒出生數按生母國籍區分。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1)2011年12月統計資料。各外籍配偶人數按國籍分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台北,內政部。
    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2/6283
    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2008)。TIMSS 2007 計劃簡介。http://www.sec.ntnu.edu.tw/NSC/TIMSS/TIMSS.htm
    自由電子報(2006.5.11)。新台灣之子 學習未必弱勢。自由電子報。
    自由電子報a(2006.5.11)。國語文能力 已贏過原住民。自由電子報生活新聞。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月刊,441,6-12。
    吳錦惠、吳俊憲(2005)。「新台灣之子」的教育需求與課程調適。課程與教學季刊,8,53-72。
    吳毓瑩、夏曉鵑(2005)。教育部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之子女教育處境與改進策略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專案。
    吳文瑜(2007)。由TIMSS 2003的結果分析四年級學生課堂、課後學習、數學興趣、自信與數學成就之關係:以七國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昭儀(2010)。高雄市國民中學鄰近學校規模差距成因及其教育機會均等意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淑貞(2011)。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研究-以桃園市某公立國小為例。開南大學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萍、李瑞金(2004)。台北市外籍配偶社會適應之研究-以越南籍配偶為
    例。社教雙月刊,119,4-20。
    李文盛(2007)。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的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成就動機之比較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家同(2010)。李家同談教育。台北:聯經。
    杜正勝 (2004)。我國教育政策之現況與未來發展。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五屆第五會期報告。
    何美瑤(2006)。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之研究--以文化資本的觀點探析。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清山譯(1997)。Richard E.Mayer原著。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
    林碧珍、蔡文煥(2005)。TIMSS 2003 臺灣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數學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科學教育月刊,285,2-38。
    林佩蓉(2007)。國小四年級新移民學童之家庭背景.數學自信與數學興趣對數學成就的影響-TIMSS 2003次層次資料分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翠玲(2010)。新移民子女之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對學校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周素芳(2007) 。TIMSS2007評量架構在台灣國小學童數學成就評量發展模式之應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坤潭(2008)。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北區某校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蘭(2006)。Leonard Sax,Why gender matters原著。養男育女調不同。台北;遠流。
    洪郁雯(2006)。發展外籍配偶子女數學教與學模式之個案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洪川富(2007)。家庭作業完成時間與頻率對學習成就的影響之研究-TIMSS 2003台灣數學科資料的階層線性模式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詠茹(2011)。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生學習成就相關性之探討-以TIMSS 2007亞洲四國/地區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施靜芬(2008)。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某國小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夏麗鳳(2010)。澎湖縣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嘉德(2010) 。從教科書分析來瞭解我國四年級學生在TIMSS 2003與TIMSS 2007幾何與測量表現之差異。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陶韻婷(2006)。國中生科學成就與學生背景、學校規模及城鄉之關聯性探討---以TIMSS 2003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翁雅惠(2010)。新移民子女整數乘除測驗編製及其調查研究-以彰化縣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郭添財、陳星貝(2007)。新臺灣之子教學變革新思維。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 (1998)。現代心裡學。台北:東華。
    張素珍(2010)。以TIMSS 2007數學評量架構中認知領域進行國小六年級小數的除法測驗編製及分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素娥(2012)。國小新移民子女與本籍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以雲林縣某國小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教育部(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1)。國小平均每班學生人數及生師比。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43.xls。
    教育部統計處(2012)。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台北:教育部。
    陳柏霖(2005)。多元文化教育的續起-新移民教育及其子女教養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9。
    陳雪玉(2005)。發展新移民文化談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教育輔導措施。教師天地, 135,35-42。
    陳美玲(2010)。新移民子女父母管教方式與其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永昌(2010)。家庭社經因素對八年級學生數學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以TIMSS 2003資料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淑蘭(2010)。新北市新移民與非新移民子女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惠卿(2006)。影響數學成就因素在結構方程式模型之檢定:以台灣與美國八年級學生TIMSS2003資料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紫敏(2009)。我國2009年竹苗地區國小四年級學生在TIMSS 2007科學領域低答對率試題的表現及試題閱讀理解之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國民教育司(2009)。改善校園環境及弱勢學生照顧。九十八年度地方教育事務統合視導報告,1-24。
    彭佳伶(2007)。東南亞裔新移民家庭語言環境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哲彬(2005)。析論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教育趨勢導報,17,15-22。
    黃綺君(2006)。新竹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 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尚文(2009)。從TIMSS 2007 探討教師因素與國小四年級學生數學認知表現之關係:以臺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教育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俊傑(2009)。國民小學施行課後輔導與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成就之研究—以嘉義縣朴子地區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惠芬(2010)。桃園縣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子女正向心理特質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毅志(2011)。台灣的教育分流、勞力市場結層結構與地位取得。台北:心理。123-158。
    游慈雲(2008)。TIMSS 2007四年級科學測驗結果與我國國小科學課程、教科書及教師教學之分析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玟文(2007)。影響孩子學習的家庭因素。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61。
    董秀珍(2010) 。多元智能、父母管教方式對自我概念影響之階層線性模式分析-新移民子女與本籍生之比較。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溫明麗(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詹幼伃(2010)。新移民子女數學學習表現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國小三年級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葉尉鑫(2007)。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適應與政府生活輔導政策之研究。行政論述月刊,76。
    葉柳眉(2008)。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策略對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伯軒(2007)。探討影響國二學生數學學習成就的因素-以TIMSS 2003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彩汝(2010)。TIMSS 2003和TIMSS 2007國小四年級學生科學成就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日本與新加坡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廖育鋒(2010)。新移民子女家庭環境、母親管教方式與學業成就相關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劉蘇丹(2010)。家庭資源對新移民子女學習的影響-以桃園縣 X 國小為例。中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寶富(2008)。TIMSS 2007四年級科學成就進步國家之教師因素研究:以九國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蔣金菊(2005)。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屏東縣曙光國小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蔡文輝、李紹嶸(1995)。社會學概要。台北:五南。47-85。
    蔡清中(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翠玲(2006)。台中市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學童在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依靜(2006)。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探討。網路社會通訊期刊,57。
    蔡志隆(2007)。TIMSS 2007評量架構應用在金門縣國小學童數學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旻芳(2009)。台南縣外籍配偶子女與本國籍子女學習適應差異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蔡宛伶(2011)。應用結構方程模式檢定影響學生數學成就之因素-以TIMSS 2007臺灣四年級學生資料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錡秀貞(2009)。從TIMSS2007分析探討新移民子女的科學素養與科學成就表現-以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台華(2010)。新移民子女數學教育之探討與介入。國科會研究論文。
    戴玉綺(1992)。臺灣地區各縣市教育機會公平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巧婷(2009)。TIMSS 2007高低成就國家之國小四年級學生在科學認知領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蕭羽倩(2009)。新移民子女與本地生學業成就差異及其對相關教育輔導政策之啟示。明道大學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蘇健華(2002)。淺談家庭背景與教育取得,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3。
    蘇一如(2007) 。影響國際數學成就因素之比較-以TIMSS2003臺灣與美國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雅雯(2008)。臺中市國小四年級新移民子女數學學業表現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二、英文部分

    Ball, D. L., & Bass, H. (2003). Making mathematics reasonable in school. In J. Kilpatrick, W. G. Martin, & D. Schifter (Eds.) A Research Companion to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pp. 27-44).
    Bourdieu ,Pierre(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bow, C.P. and Stanley, J.C. (1980) Sex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al Ability: Fact or Artifact?. Science, 210, 1262-1264.
    Katz, D.(1960).The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ttitudes. Public Opinion.
    Martin, M.O., Mullis, I.V.S., & Chrostowski, S.J. (Eds.)(2004),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Martin, M. O., Mullis, I. V. S., & Chrostowski, S. J. (2004).TIMSS 2003 technica
    report: Findings from IEA’ 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grades . Chestnut Hill, MA: TIMS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Mullis, I. V. S., Martin, M. O., & Foy, P. (2008). TIMSS 2007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 Findings from IEA’ 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grades .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Mullis I.S., Martin M.O., Ruddock G.J., O’Sull ivan C.Y., Arora A., & Ebru E. (2005).TIMSS 2007 assessment frameworks . Chestnut Hill, MA: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CTM..
    Olson, J.F., Martin, M.O., & Mullis, I.V.S. (Eds.). (2008) . TIMSS 2007 Technical Report.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Teachman D.J.(1987)Family Background , Educational Resource ,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