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子翔
Su, Tzu Hsiang
論文名稱: 臺灣日治時期的族群治理
Ethnicity governance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姚人多
Yao, Jen To
口試委員: 張隆志
陳瑞樺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社會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ci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4
中文關鍵詞: 族群關係政治理性統治技藝前現代現代國家落差
外文關鍵詞: ethnic relations, political rationality, governmental technology, pre-modern, modern state, gap
相關次數: 點閱: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篇論文探討台灣日治時期的族群治理。長期以來,關於日治時期的研究,台灣社會往往被視為一個整體,面對日本殖民政府進行一致的對抗。族群關係在日治台灣的探討,是相當缺乏的。另一方面,社會學的研究大多把清帝國和日治看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系統。
    本研究以國家治理的角度,探討清帝國到日治對於族群治理的延續與改變。
    在概念上,透過治理性概念的「政治理性」和「統治技藝」來探討日本殖民政府的族群治理。本研究的問題意識1.日本殖民政府如何認識、治理族群?2.族群治理為何產生落差?3.日本殖民政府對於族群的治理,改變了什麼?延續了什麼?
    本研究發現,日本殖民政府展現一定的族群統治能力。但是日本殖民政府對於族群的政治理性,沒有相應的統治技藝導致延續了族群衝突與界線。官方所建構的族群知識與實際統治,產生了落差。族群衝突、界線的延續,或是治理落差,都證明日本殖民政府對於台灣族群的有限治理。


    Abstract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ethnicity governance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in Taiwan. For quite some time, there has been a tendency to consider Taiwanese society as an indivisible whole, when confront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The research on the era of Japanese rule has ignored the discussion on ethnic rel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 the Great Qing rule and the Japanese rule are considered as two entirely different systems in sociological research.
    In terms of state governan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ntinuity and changes from Great Qing era to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Conceptually, we discuss the ethnicity governance of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through the “political rationality” and the “governmental technology” in governmentality. This study is driven by the following puzzles. First, how did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know of and govern the various ethnic groups? Second, why did ethnicity governance generate the gap? Third, for ethnicity governance what did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change and develop?
    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showed a certain degree of ability to govern the ethnic groups. But for the political rationality of ethnicity governance, there was no corresponding governmental technology, which leads to the ethnic conflict and boundaries. There’s a gap between the ethnic knowledge construc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act of actual governing . The existence of ethnic conflicts, the continuity of boundaries or gaps in governance demonstrates the limitations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over Taiwanese ethnic groups.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 1.1 研究發想………………………………………………………………………………………………1 1.2 問題意識………………………………………………………………………………………………7 1.3 文獻回顧………………………………………………………………………………………………8 1.4 研究定義、架構………………………………………………………………………………15 1.5 研究方法……………………………………………………………………………………………15 1.6 章節安排……………………………………………………………………………………………16 第二章 族群建構……………………………………………………………………………………17 2.1 殖民知識…………………………………………………………………………………………….18 2.2 後藤新平的生物政治學…………………………………………………………………. 19 2.3 族群知識建構……………………………………………………………………………………. 20 2.4 殖民政府簡單化人群分類………………………………………………………………….22 2.5 展示的機制─博覽會、風俗誌、人口地理…………………………………….25 2.6 小結……………………………………………………………………………………………………. 28 第三章 族群轉型………………………………………………………………………………………………30 3.1 帝國劃界:介入「界外」…………………………………………………………………. 30 3.2 交錯的族群社會………………………………………………………………………………….31 3.3 同化、現代族群框架出現…………………………………………………………………. 35 3.4 皇民化、戰爭動員體制下的族群……………………………………………………… 37 3.5 小結……………………………………………………………………………………………………..39 第四章 族群的治安管控─分類械鬥與族群關係…………………………………40 4.1 日治漢人社會衝突圖像及現代族群分類的誕生.................................. 41 4.2 分類械鬥與族群關係…………………………………………………………………………. 45 4.3 日本官方如何理解分類械鬥、漢人社會衝突…………………………………47 4.4 族群的治安管控─現代司法體系、警察制度……………………………………48 4.5 小結……………………………………………………………………………………………………. 54 第五章 族群治理落差─官方與社會…………………………………………………56 5.1 落差概念……………………………………………………………………………………………. 56 5.2 落差事件、戰爭………………………………………………………………………………… 59 5.3 小結…………………………………………………………………………………………………….66 第六章 結論……………………………………………………………………………………………………67 附錄:論文回應…………………………………………………………………………………………………76 參考文獻……………………………………………………………………………………………………………….80

    參考文獻

    專書、期刊論文
    中文

    王甫昌,2003[民92],《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群學。
    王甫昌,2008,〈台灣族群分類概念與內涵的轉變〉,發表於2008年台灣社會
    學會年會:解嚴二十年台灣社會的整合與分歧,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
    所:台灣社會學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12-13 ~ 2008-12-14。
    王甫昌2011 <第三章、福佬(或河洛)人>,收於蕭新煌等著,《臺灣全志 卷
    三 住民志 族群篇》,183-291頁,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王泰升,2010,《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聯經。
    王泰升,2011,〈日治時期高山族原住民的現代法治初體驗:以關於惡行的制裁
    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
    王學新,2009,《日本對華南進政策與臺灣黑幫籍民之研究》,國史館台灣文獻
    館。
    矢內原忠雄;林明德譯,2007《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
    史料基金會。
    石丸亞邦,2008,《臺灣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吳密察監修,2005,《台灣史小事典》,遠流。
    吳叡人,2006,《福爾摩沙意識形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
    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十七卷二期。
    呂紹理,2005(民94),《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形象表述=Exhibiting
    Taiwan: Power, Space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臺
    北市:麥田出版。
    李文良,2011,《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 ~ 1790)》,國立台灣
    大學出版中心。
    李玉珍,2011,〈齋姑、齋教與宗族─日治新竹州的女齋堂〉,收錄在連瑞枝、
    莊英章《客家、女性與邊陲性》,南天。
    李崇禧,1996(民85),《日本時代台灣警察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大法律研究所。
    沈德汶,2008,《日治時期台灣浮浪者取締制度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台灣史
    研究所論文。
    周婉窈,1997(民86),《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中央研究院臺灣
    史研究所籌備處。
    周婉窈,2010,〈試論戰後臺灣關於霧社事件的詮釋〉,《臺灣風物》60:3。
    周婉窈,2010,《台灣歷史圖說》,聯經。
    周婉窈著;許書寧繪圖,2014,《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
    的國人》,臺北市:玉山社。
    官大偉,2010,〈從「蕃人/蕃地」、「山地/山胞」到「原住民/傳統領域」:
    現代資源管理論述下的人地再現與地理學想像〉,《「跨文化:民族與文化
    再生」2010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社會學系、民族學系。
    林正慧,2013(102),《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國立台灣
    大學文學院歷史。
    林偉盛,1993(民82),《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市:自立晚
    報。
    近藤正己著;林詩婷譯,2014,《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大出
    版中心。
    凃照彥著;李明峻譯,2003,《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初版,人間出版社。
    姚人多,2001,《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
    姚人多,2003,《傅柯、殖民主義與後殖民文化研究》,臺灣社會學第六期。
    姚人多,2014,〈社會是戰爭的延續:日治時期以來台灣「國家的敵人」與「治
    安戲碼」的歷史考察〉,收錄在汪宏倫主編的《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
    主體經驗》,聯經。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中研院社會所。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k Anderson);吳叡人譯,1999(民88),《想像的共同
    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市:時報文化。
    翁仕杰,1994,《台灣傳統民變的轉型:歷史宿命與超越》,台北市:自立晚報。
    康豹,2006,《染血的山谷: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臺北市:三民。
    張隆志,2006,〈知識建構、異己再現與統治宣傳:《臺灣統治志》(1905)和日
    本殖民論述的濫觴〉,梅家玲,《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
    臺北:麥田出版社。
    梁秋虹,2013,《治理底層女性:日本殖民性治理與被治理者的政治
    (1895-1937)》,台大社會所博士論文。
    梁華璜,2001,〈日據時代台灣籍民在閩省的活動與處境〉,《台灣總督府的「對
    岸」政策研究》,稻香。
    陳姃湲編著,2012,《看不見的殖民邊緣:日治台灣邊緣史讀本》,玉山社。
    陳怡宏,2001,《忠誠和反逆之間─1895~1901年間臺北、宜蘭地區「土匪」集
    團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安,2012,《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新竹地區的客家社會統治:以《警友》雜
    誌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偉智,1998,《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日治初期台灣原住民研究
    的展開(1895-1900)》,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偉智,2014,《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
    陳翠蓮,2008,《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遠流。
    陳麗華,2011,〈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
    臺大歷史學報48期。
    曾文亮,2012 〈臺灣日治時期法律上人群分類及其效果〉,2012年2月7日中
    研院臺史所周二演講。
    黃榮洛,2006(民95),《北埔事件文集》,新竹縣文化局。
    黃應貴,2012(101),《「文明」之路》,中研院民族所。
    詹姆斯‧C‧斯克特(James C. Scott);王曉毅譯,2004,《國家的視角:那些試圖
    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詹素娟,2005,《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
    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台灣史研究》第十二卷 第二期,頁121-166
    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詹雅能,2009.12,〈一方碑一段史:「興建台灣府淡水廳城碑」〉,《竹塹文獻》,
    第44期。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蔡柏壎譯,2008,《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
    以後治安狀況(上卷)》,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劉妮玲,1983,《清代台灣民變研究》。臺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鄭安睎,2011,《日治時期蕃地隘勇線的推進與變遷(1895~1920)》,國立政大
    民族系博論。
    鄭政誠,2005,《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之研究》,博揚文化。
    戴國煇編著;魏廷朝譯,2002(民91),《臺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與資料》,
    臺北縣:國史館。
    羅烈師,2006(民95),《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
    華大學人類所博論。
    藤井志津枝,1997(民86),《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理蕃政策》,台北市:文英堂。
    顧敏耀,2011,《召喚客家鄉鎮的歷史:日治時期桃園新屋鄉的人物群像與權力
    網絡》,清雲學報。

    日文
    菊池寬,〈涙ぐましい……三民族の協調 甲子園印象記〉,《東京朝日新聞》昭
    和六年(1931) 8月22日。
    月出皓,明治三十六年(1903),《臺灣館》,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
    祝成已,明治四十一年(1908),《明治三十八年 臨時台灣 戶口調查記述報
    文》,臨時台灣戶口調查部 出自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國立台灣圖
    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西岡英夫,〈老鰻に關する考察─臺灣の無賴漢に就いて〉,1932.09.01 台灣警察
    時報。
    西岡英夫,〈老鰻に關する考察-臺灣の無頼漢に就いて〉,1932.10.1 台灣警察
    時報。
    西岡英夫,〈老鰻に關する考察(續)-臺灣の無賴漢に就いて〉,1932.11.01台
    灣警察時報。
    西岡英夫,〈老鰻に關する考察(續稿)-臺灣の無賴漢に就いて〉,1933.01.01 台
    灣警察時報。
    西岡英夫,〈老鰻に關する考察(續稿)-臺灣の無賴漢に就いて〉,1933.02.01 台
    灣警察時報。
    西岡英夫,〈分類械鬪と臺灣民族性(二)〉,1930.04.01 台灣警察時報。
    台湾総督府警務局編;吳密察解題,1995(1938初版),《台湾総督府警察沿革志》
    (ニ)》,南天書局。
    武井羽二郎,〈司法警察處務規程註釋〉,《臺灣警察協會雜誌》147~148號,
    昭和四年九月、十月。
    片岡巖,大正十年(1921),《臺灣風俗誌》,臺灣日日新報社。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昭和十年(1935),《臺灣の警察》,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昭和六年(1931),《臺灣の警察》,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法務部,1920,《臺灣匪亂小史》,臺灣總督府府務部。
    英文
    Charles Tilly, 1983, “Speaking Your Mind Without Elections, Surveys, or Social
    Movements”, Journal: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 PUBLIC OPIN QUART , vol.
    47, no. 4.
    Jen-to Yao, 2002, “Governing the Colonised: Governmentality in the Japanese
    Colonisation of Taiwan, 1895-1945”,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Essex.
    Michael Mann, 1984,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 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Volume 25 / Issue 02 / pp
    185-213.

    報紙、檔案、資料庫
    《台灣日日新報》
    《台灣警察協會雜誌》
    《台灣警察時報》
    《日治法院檔案資料庫》

    網絡資料
    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潘文杰
    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1855&keyword=%BC%EF%A4%E5%AAN (瀏覽日期:2013年5月6日)
    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日阿拐
    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1859&keyword=%ABn%C9%DC%A8%C6%A5%F3 (瀏覽日期:2013年5月8日)
    臺灣記憶 蔡清琳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project_id=twpeop&dtd_id=15&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6%AD%B7%E5%8F%B2%E4%BA%BA%E7%89%A9%E5%B0%8F%E5%82%B3--%E6%98%8E%E6%B8%85%E6%9A%A8%E6%97%A5%E6%93%9A%E6%99%82%E6%9C%9F&subject_url=toolbox_figure.hpg&xml_id=0000300589&who=%E8%94%A1%E6%B8%85%E7%90%B3 (瀏覽日期:2014年1月5日)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趙明政
    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1993&keyword=%BB%AF%A9%FA%ACF (瀏覽日期:2014年1月8日)
    臺灣大百科全書 軍伕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php?id=23466 (瀏覽日期:2014年6月18日)
    國立台灣文學館 臺灣新民報介紹
    http://sinmin.nmtl.gov.tw/opencms/sinmin/intro.html?rdm=1292378205362 (瀏覽日期:2015年6月5日)
    銃 http://ja.wikipedia.org/wiki/%E9%8A%83 (瀏覽日期:2013年6月8日)
    腦寮 台灣大百科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605 (瀏覽日期:2014年3月10日)
    樟腦 台灣大百科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607&Keyword=%E6%A8%9F%E8%85%A6%E5%B0%88%E8%B3%A3 (瀏覽日期:2014年10月12日)
    林一宏,2010,〈從「開山撫番」到「理蕃」:樟腦產業與隘勇線的演變〉,《臺灣博物季刊》107期,頁18-25 網路版。
    http://blog.xuite.net/evanhoe/balihun/55636198 (瀏覽日期:2013年10月5日)
    作者整理自《理蕃誌稿》1918-1938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http://tw.myblog.yahoo.com/min351205/article?mid=12350&sc=1
    (瀏覽日期:2013年1月15日)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http://citing.hohayan.net.tw/citing_content.asp?id=1859&keyword=%A4%E9%AA%FC%A9%E4 (瀏覽日期:2014年6月16日)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