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致齊
Chih-Chi, Yeh
論文名稱: 幼兒園行銷之個案研究:以課程為核心
A Case Study of Kindergarten Marketing: Seeing Curriculums as a Core
指導教授: 周淑惠
Shu-Hui, Chou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幼兒教育學系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4
中文關鍵詞: 幼兒園幼兒園行銷個案研究課程
外文關鍵詞: kindergarten, kindergarten marketing, case study, curriculum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以觀察、訪談、文件檔案等方式,探究一所有教育理念的私立幼兒園如何在教育理念與營利之間取得平衡,並進行以課程為核心之幼兒園行銷。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為在以課程為核心之幼兒園行銷中,個案園所使用的「外部行銷策略」為何?「內部行銷策略」為何?「互動行銷策略」為何?
    研究結果發現,在實行行銷策略之前,個案園長會先進行情勢分析探究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接著依據情勢分析設定近遠程目標。外部因素可分三項,分別是幼兒園與法令政策之關係、幼兒園與經濟層面之關係以及幼兒園與社會現況之關係;內部因素可分三項,分別是幼兒園與園所資源之關係、幼兒園與園所教師之關係以及幼兒園與園所家長之關係。在設定近遠程目標上,個案園長將目標設定成近程、中程和長程,每個階段目標可再細分園長個人、園所整體和園所教師三部分。
    行銷策略可分為「外部行銷策略」、「內部行銷策略」以及「互動行銷策略」。「外部行銷策略」可分成五項策略:「產品」策略為符應課程要素與理論之幼教專業課程;「價格」策略為學費折扣;「通路」策略為在園所、學校等據點提供服務給家長或他人;「推廣」策略為藉公關、演講、部落格、提供研究場域等提升園所知名度;「人員」策略為提升教師專業;「內部行銷策略」為提供教師專業成長機會、支持教師教學民主、傳遞園所教育理念、歡迎隨時溝通、關心關懷與提供福利、教師互相請益以及教師互相關懷;「互動行銷策略」為親師聯絡、親師溝通、親師合作以及全園與家長互動。
    本研究發現個案園所使用之行銷策略與個案園長分析之情勢與設定之目標相結合,將情勢分析與目標設定之內容能融合在行銷策略上。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個案園所使用之行銷策略極為多元,策略使用之目的不只兼顧教育理念與營利,也讓家長與社會大眾認識園所課程與理念。在招生時,園所行政團隊誠懇地與家長溝通,讓家長認識園所的課程、教學、環境、作息等。若家長無法接受園所的理念,或是入園後發現非其所要,園所也歡迎家長另尋符合其需求之園所。此外,幼兒園行銷成功是歸功於行政團隊與全園教師、全園之間的溝通、擁有教育理念之核心課程、家長全力的配合與支持。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論,提供有心進行以課程為核心之私立幼兒園、以及未來研究者提供相關建議。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how a private kindergarten does marketing by seeing curriculums as a core considering education ideas and profit-making. This case used the way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such as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exter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inter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interac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fore the kindergarten principal using strategies, the kindergarten principal would analyze situations concerned about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After the kindergarten principal analyze situations concerned about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 the kindergarten principal would set up short-term, middle-term, and long-term goals. There are three external factors. They 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dergarten, laws and polic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econom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society. There are three intern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kindergarten recourse; the relationship about kindergarten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 relationship about kindergarten and kindergarten parents. When setting goals, the kindergarten principal divided goals into short-term, middle-term, and long-term goals. All the goa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factors: kindergarten principal, kindergarten,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Marketing strategies can be divided into “exter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inter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interac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In “exter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the kindergarten offered the “product” strategy of professional and excellent curriculums, the “price” strategy of elastic discount of school tuition, the “place” strategy of an offer of service in the related locations, the “promotion” strategy of increasing popularities by using many ways, for example: public, speech, blog etc, and the “people” strategy of boosting the profession of teachers; In “inter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the kindergarten principal ga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llowing teachers’ teaching independence, delivering kindergarten education ideas, teachers are free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everywhere and every time, encouraged and cared by the kindergarten principal, teachers are asked for advices and care for each teachers; In “interac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the kindergarten used parents-teacher contact, parents-teacher communication, parents-teacher cooperation, and parents-kindergarten inter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best suit in situations and goals which kindergarten principal analyzed and set up. Thus, kindergarten principal made situations and goals combined.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are diverse,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education ideas and profit-making, letting everyone know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and educational ideas. When attracting new students, the kindergarten members tried their best to introduce about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teachers’ teaching,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and how students work and rest etc. Besides, kindergarten marketing can be succeed result in the team of kindergarten administration and teachers, communicated between kindergarten members, seeing curriculums as a core considering education ideas, cooperation and support from parents. Finally, the research proposes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in practice and research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case study.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行銷--------------------------------------------11 第二節 學校行銷-----------------------------------------22 第三節 幼兒園行銷---------------------------------------37 第四節 文獻歸納----------------------------------------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63 第一節 研究對象----------------------------------------63 第二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72 第三節 研究流程-----------------------------------------82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85 第五節 研究倫理----------------------------------------87 第四章 個案園所行銷策略-----------------------------------89 第一節 情勢分析與目標設定-------------------------------89 第二節 外部行銷-園方與家長互動---------------------------119 第三節 內部行銷-園方與教師互動--------------------------156 第四節 互動行銷-園方、教師與家長互動---------------------187 第五節 綜合討論個案園所行銷策略-------------------------2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213 第一節 結論-------------------------------------------213 第二節 建議-------------------------------------------216 第三節 研究者後記--------------------------------------219 參考文獻-------------------------------------------------221 一、中文部分--------------------------------------------221 二、英文部分--------------------------------------------228 三、網站部分--------------------------------------------231 附錄一-------------------------------------------------232 附錄二-------------------------------------------------233 附錄三-------------------------------------------------234 表 次 表2-1 企業使用之行銷策略-----------------------------------19 表2-2 企業行銷之遭遇困境-----------------------------------20 表2-3 學校使用之行銷策略-----------------------------------33 表2-4 學校行銷之遭遇困境-----------------------------------35 表2-5 幼兒園使用之行銷策略---------------------------------49 表2-6 幼兒園行銷之遭遇困境---------------------------------51 表2-7 企業、學校與幼兒園之行銷策略統整-----------------------54 表2-8 企業、學校與幼兒園之遭遇困境統整-----------------------57 表3-1 教師背景資料表---------------------------------------65 表3-2 仁愛幼兒園一天作息時間表------------------------------67 表3-3 資料蒐集方式與內容-----------------------------------79 表3-4 轉譯符號--------------------------------------------80 表3-5 資料代碼--------------------------------------------80 表4-1 兒照法對仁愛幼兒園之可能影響與仁愛幼兒園之因應----------93 表4-2 情勢分析與園所目標設定之關係-------------------------115 表4-3 仁愛幼兒園之情勢分析和近遠程目標----------------------118 表4-4 仁愛幼兒園外部行銷具體策略與情勢分析之對應-------------154 表4-5 仁愛幼兒園外部行銷具體策略與近遠程目標之對應-----------155 表4-6 仁愛幼兒園內部行銷具體策略與情勢分析之對應-------------185 表4-7 仁愛幼兒園內部行銷具體策略與近遠程目標之對應-----------186 表4-8 仁愛幼兒園互動行銷具體策略與情勢分析之對應-------------198 表4-9 仁愛幼兒園互動行銷具體策略與近遠程目標之對應-----------199 表4-10 仁愛幼兒園與文獻行銷策略對照表-----------------------208 表4-11 仁愛幼兒園與文獻行銷困境對照表-----------------------211 圖 次 圖2-1 文獻歸納圖------------------------------------------61 圖3-1 仁愛幼兒園組織圖-------------------------------------66 圖3-2 仁愛幼兒園一樓平面圖---------------------------------69 圖3-3 仁愛幼兒園地下一樓平面圖------------------------------69 圖3-4 仁愛幼兒園二樓平面圖---------------------------------70 圖3-5 仁愛幼兒園三樓平面圖---------------------------------70 圖3-6 仁愛幼兒園五樓平面圖---------------------------------71 圖3-7 研究流程圖------------------------------------------8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明鳳(2006)。行銷在非營利組織的運用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5, 131-140。
    王文科、王智弘(2010a)。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論。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10b)。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四版)。台北市:五南。
    王素珍、鍾麗民(2005)。訪談研究法在體育領域之運用。大專體育,80,101-108。
    方採勤(2006)。中部地區幼稚園促銷策略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中華民國教育統計(2007)。
    幼稚教育法(2009)。
    江滿堂、陸怡蒨(2009)。一所國小行銷策略的個案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0,121-139。
    江義平、湯少華(2008)。台灣行動行銷產業發展趨勢之探索性研究。電子商務學報,10(4),1009-1040。
    江義平、湯少華(2009)。台日韓行動行銷經營模式比較分析之研究。電子商務研究,7(1),27-58。
    江長遠、張家昌(2007)。從行銷5P談運動行銷策略。彰師大體育學報,7,75-81。
    李潔茹(2009)。新成立幼兒園園長運用行銷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
    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市:五南。
    李瑋蓁(2007)。幼稚園行銷組合策略對家長選校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宜娟(2006)。朝陽科技大學幼兒英語師資培訓課程(一)實施成效之初探研
    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4(2),137-184。
    李翠玲(2001)。特殊教育教學設計。台北市:心理。
    李朝卿(2008)。南投縣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何雍慶、吳文貴、佘溪水(2006)。台灣企業行銷研究活動之研究。輔仁管理評論,13(1),57-74。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2003)。
    吳清山(2004)。學校行銷管理的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47,23-34。
    吳宗立(2003)。學校經營的行銷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61,62-69。
    吳建華(2008)。學校行銷的理念與實踐─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53,175-191。
    吳國基(2005)。學校行銷策略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與實務。學校行政雙月刊,37,96-108。
    吳炳銅(2006)。教育行銷學。台北縣:桂冠。
    吳豐祥、林子正(2008)。我國OEM/ODM轉自有品牌廠商建構行銷通路之個案
    研究-動態能力與組織學習的觀點。行銷評論,5(3),347-370。
    余佩珊(譯)(2004)。Drucker, Peter F.著。彼得‧杜拉克:使命與領導(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台北市:遠流。
    阮碧繡(1993)。談行歧路的幼兒教育課程-替當前台灣幼教課程把脈。研習資
    訊,10(4),42-47。
    林鴻章(2002)。台商投資大陸幼兒園所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私立朝陽科技
    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76,31-47。
    林仁煥(2008)。學校創新經營的金三角行銷策略之探究─以台北縣屈尺國小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57,165-190。
    林靜雯、陳念宏(2009)。投資人關係成功因素之實證研究。績效與策略研究,4(1),93-112。
    林綵薰(2007)。幼稚園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幼稚園園長經營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莉娟(2005)。精緻學校經營的策略─以一安堂幼稚園為例。幼教資訊,179,30-35。
    林佳芬(2007)。華人幼兒教育產業都會區行銷策略之比較研究─以台北、香港、新加坡三地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佳芬(2010)。都會城市幼兒教育機構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及高雄為例。幼兒教育,298,23-41。
    林淑惠(2006)。行銷與招生績效之研究─以中部地區高中職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彩梅、蘇雲華、張穎潮(2009)。國際電業自由化及民營化下電力業者行銷策
    略之實證研究-以大用量客戶為對象。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3(1),19-40。
    林明珠(2008)。談「偶像崇拜」在運動行銷之應用。中華體育季刊,22(2),86-91。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頁239-262)。
    周文欽(2002)。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台北市:心理。
    周淑惠(2006)。幼兒園課程與教學:探究取向之主題課程。台北市:心理。
    周佩樺、林俊昇(2009)。高中職學校行銷之策略研究。2009服務業行銷研討會,
    台中市,495-510。
    段慧瑩(2007)。台灣人口結構變遷之幼兒教育政策及其興革。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4,57-72。
    范雅雲(2005)。新竹地區幼稚園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與運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范惟翔(2005)。行銷管理:策略、個案與應用。台北市:揚智。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倩瑜、臧瑩卓(2008)。協助一位幼兒園在職進修教師課程轉型之行動研究。
    幼兒保育學刊,6,25-45。
    孫義雄(2007)。深度訪談法與犯罪成因探索。警學叢刊,25,1-28。
    郭思妤(譯)(2009)。Kotler, Philip and Lee, Nancy著。科特勒談政府如何做行銷(Market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A Roadmap for Improved)。台北市:培生。
    郭巧俐(1993)。幼教服務市場與行銷策略之實證研究─以大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洪文政(2007)。學校行銷策略運用於偏遠地區國民中學招生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洪順慶(2001)。服務行銷。台北市:經典。
    陳淑琦(1994)。幼兒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市:心理。
    陳詩宜(2007)。臺北市公幼教師對幼稚園行銷策略重要性的認知與運作現況之
    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銘達(2000)。幼教之行銷策略─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敏忠(2007)。我國技職校院行銷策略之探究。中華技術學院學報,37,291-304。
    陳淑琴(2007a)。幼兒教師主題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
    報:教育類,21(2),頁27-52。
    陳淑琴(2007b)。課程組織型態。載於陳淑琴、謝明昆、薛婷芳、林佳慧、謝瑩慧、魏美惠(合編),幼兒課程與教學:理論與實務(頁89-116)。
    陳成業(2009)。美國職業運動組織票房行銷策略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3(3),132-141。
    陳家儀(2007)。私立國民小學有形化行銷策略之探討。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靜嬋(2009)。我國大學招收外國學生政策與策略之研究─以教育行銷策略理論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李綢(2005)。個案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徐茂洲、潘豐泉、黃信錚(2008)。運動彩券行銷組合活動與類型對購買意願關
    係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1(3),44-56。
    徐宗國(譯)(1997)。Anselm Strauss and Juliel 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高雄
    市:巨流。
    高介仁(2007)。行銷管理運用於國小學校經營策略之研究。2007 現代經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167-177。
    高登第(譯)(2004)。Kotler, Philip、Jain, D(Dipak) and Suvit Maesincee著。科特勒希世紀行銷宣言(Marketing Moves: A New Approach to Profit, Growth, and Renewal)。台北市:天下。
    翁儷禎(2010)。新竹地區私立幼托園所行銷策略與內容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許士軍(1980)。現代行銷管理。台北市:三民。
    許士軍(1991)。國際行銷管理。台北市:商務。
    許詩旺(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許瑞雯(譯)(1999)。Walker, Decker and Soltis, Jonas F. 著。課程與目的(Curriculum and aims)。台北市:桂冠。
    許明珠(2007)。幼稚園行銷策略探討。教師天地,146,21-25。
    許月梅(2006)。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及其教學評量。載於張衛族、許月梅、陳
    惠玲、楮淑純(合編)。幼兒課程發展與設計(頁5-1-5-38)。台北縣:群
    英。
    粘勝傑(2005)。探討兒童教育連鎖體系赴大陸投資之競爭優勢與行銷策略。大葉
    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國民教育法(2009)。
    莊靜怡(譯)(2006)。Vausm, David A. de著。社會研究法的設計(Research Desigh
    in Social Research)。台北縣:韋伯。
    湯堯(2001)。學校經營學校經營管理策略 : 大學經費分配、募款與行銷。台北
    市:五南。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
    張添洲(2005)。學校本位課程實務。台北市:五南。
    張國雄(2004)。行銷管理。台北市:雙葉。
    張振明(譯)(2004)。Koter, Philip著。行銷是什麼(Marketing Insights from A
    to Z)。台北市:城邦。
    張心馨、王怡臻(2008)。多國籍企業海外行銷通路、網絡關係即電子化程度對
    通路績效之實證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5(2),47-83。
    張衛族、許月梅、陳惠玲、楮淑純(2006)。幼兒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載於張
    衛族、許月梅、陳惠玲、楮淑純(合編)。幼兒課程發展與設計(頁1-1-1-43)。
    台北縣:群英。
    黃麗卿(2006)。幼稚園專業服務行銷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俊英(1994)。變動中的台灣企業行銷環境─宏觀面的分析。台大管理論叢,5(1),1-40。
    黃俊英(2005)。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市:天下。
    黃俊英(2007)。行銷學原理。台北市:華泰。
    黃義良(2006)。幼稚園服務行銷之個案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0,1-32。
    黃延聰(譯)(2009)。Perreault, William D.、Cannon, Joseph P. and McCarthy, E.
    Jerome著。行銷管理:策略化觀點(Basic Marketing: A Marketing Strategy
    Planning Approach 17th ed.)。台北市:新陸。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
    黃怡雯(2009)。少子化趨勢下學校行銷的運用策略。師話情益,644,17-22。
    黃光雄、蔡清田(2007)。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黃蕙娟、施致平(2008)。中華職棒聯盟六球團行銷研究之現況分析與研究。體
    育學報,41(4),69-90。
    黃宏田(2004)。社區大學策略性行銷之研究:十個個案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曉芬(2003)。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三所私立國小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
    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彭孜婷(2008)。幼教產業的經營模式與體驗行銷之探討─以某私立體智能館為
    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長苓(2000)。質性研究工作坊系列一:訪談法 -1-。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
    56,2-7。
    楊海濤(2009)。幼兒園品牌經營與行銷研究-以東森YOYO幼兒園為例。國立
    東華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葉兆棋(2007)。策略行銷研究:國小在地遊學活動之實證分析。管理科學與統
    計決策,4(3),73-88。
    葉立誠(2009)。台灣服飾產業國際行銷發展之探究。文大商管學報,14(1),
    41-56。
    鄭勵君(1998)。學校形象之行銷管理策略淺析。高市文教,63,55-59。
    劉佳蕙(2008)。幼稚園與國小以「發展模式」做銜接之調查研究。幼教研究彙刊,1(2),55-78。
    劉慈惠(2003)。從「幼兒美語風潮」談父母如何看孩子的學習。幼兒教育專刊,206,29-32。
    劉旅榕、張家銘(2009)。飛牛牧場之經營管理與行銷策略分析。休閒保健期刊,1,193-204。
    鄧博維、林淇凡、楊家玟、莊鴻濱、蔡維鈞、郭秋玲(2008)。高雄市左營區觀
    光行銷策略之研究。觀光餐飲評論,2(1),21-3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潘成滿、陳金泉、魏梅金(譯)(2006)。Pride, William M. and Ferrell, O. C.著。行銷學(Foundations on Marketing)。台北市:雙葉。
    賴桂蘭(2005)。策略性行銷規範性與實證性之比較研究-以幼教及相關產業為
    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賴建都(2009)。國產水果品牌形象設計暨行銷推廣之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
    2009,423-440。
    樓永堅(審定)(2007)。Rajiv Lal, John A. and V. Kasturi Rangan著。行銷管理
    (Marketing management text and cases)。台北市:智勝。
    蔡春美(2007)。導論。載於蔡春美、張翠娥、陳素真(合編),幼教機構行政
    管理教學:理論與實務(第三版)(頁3-44)。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
    盧素碧(2002)。幼兒教育課程理論與單元活動設計。台北市:景文。
    盧美貴(審定)(2004)。幼兒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學富。
    盧煥升、王思尹(2008)。國內運動行銷公司發展分析之探討。運動傳播學刊,1,
    8-15。
    蕭富峰(2006)。行銷策略。台北市:華泰。
    謝文雀(譯)(2007)。Kolter, Philip、Keller, Kevin Lane、Ang, Swee Hoon、Leong,SiewMeng and Tan, Chin Tiong著。行銷管理:亞洲觀點(第四版)(Marketing Management: An Asian Perspective)。台北市:華泰。
    鍾蕙伃(2006)。運用廣播媒體進行學校行銷之研究─以宜昌國小百年校慶為例。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鍾素美(2007)。以社區為中心之國民中學招生行銷策略─以屏東縣麟洛國中與社區領袖合作模式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簡楚瑛(2003)。課程模式之定義與要素。載於簡楚瑛、盧素碧、蘇秋愛、劉玉燕、漢菊德、林玉珠、吳嫈華、張孝筠、林士真、鄭秀容(合編),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第二版)(頁2-6)。台北市:心理。
    簡楚瑛(2009)。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魏惠娟(2006)。台灣地區學校行銷研究評析及其對學校行銷策略規劃的啟示:1984-2004的探索。教育政策論壇,9(2),131-154。
    魏美惠(2007)。評量:兒童行為、專業教師及教保活動。載於陳淑琴、謝明昆、薛婷芳、林佳慧、謝瑩慧、魏美惠(合編),幼兒課程與教學:理論與實務(頁421-457)。台北市:華都。
    藍毓仁(譯)(2008)。Ritchie, Jane and Lewis, Jane著。質性研究方法(Qualitive
    Research Practice)。台北市:巨流。
    羅昌鑑(2005)。台北縣私立幼教經營者行銷策略認知與運用之調查研究。輔仁
    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羅明忠(2008)。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的研究評析及對學校行銷策略的啟示。學校
    行政雙月刊,58,133-149。
    蘇麗菊(2007)。小學校長的行銷策略─以嘉義市二所國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二、外文部份
    Anderasen, A. R. & Kotler, P. (2003).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ew Jersey: Prentice Hill.
    Armstrong, G. & Kotler, P. (2005).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7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ill.
    Barnett, S. T. & Dascher, P. E. & Nicholson, C. Y. (2004). Can school oversight
    adequately assess department outcomes a study of marketing curriculum content.
    Journal of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 157-162.
    Brooks, J. (1982). Marketing the public school.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2-24.
    Cucchiara, M. (2008). Re-branding urban schools urban revitalization, social status,
    and marketing public schools to the upper middle class.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3 (2), 165-179.
    DiGiorgio, C. (2006). What happens after the law is passed marketing to parent
    demands in a Canadian Francophone school. Journal of school choice, 1 (3),
    91-113.
    Dosen, D. O. & Martinovic, M. (2003). Marketing of services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Republic of Croatia. Educational Studies, 29 (4), 373-386.
    Gray, L. (1991). Marketing educ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Gerring, J. (2007). Case study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mmersley, M.; Foster, P. and Gomm, R. (2000). Case study and theory. In: Gomm,
    R.; Hammersley, M. and Foster, P. eds. Case Study Method: Key Issues, Key
    Texts. London: Sage, pp. 234–258
    Kotler, P. (2003). Marketing management (11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ill.
    Kotler, P & Armstrong, G. (2004). Principles of marketing(10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ill.
    Kotler, N. G. & Kotler, P & Kotler, W. I. (2008). Museum marketing and strategy :
    designing missions, building audiences, generating revenue and resourc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ingapore: Craft Print Internation Ltd.
    Kotler, P. & Roberyo, N & Lee, N. (2002). Social marketing: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San Francisco, CA : Jossey-Bas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millan, J. H. (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 fundamentals for the consumer.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Mincy, J. A. (2006). Implications of contemporary intelligence theories to marketing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301-306.
    Oplatka, I. (2007). Theprincipal's role in marketing the school: subjective
    interpreations and personal influences. Planning and Changing, 38
    (3&4),208-221.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1998). 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faff, J. & Sondalle, N. & Biebel, L. & Haen, A. (2008). Parent Connection a school
    marketing effort that works. Principal, 60-61.
    Padgett, R. (2007). Marketing Schools for Survival. Education Digest: Essential
    Readings Condensed for Quick Review, 72(9), 37-38.
    Posner, G. J. (1992).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 New York: McGraw-Hill.
    Trarp, R. G., & Gallimore, R. (1988). Rousing minds to life: Teaching, learning, and
    schooling in social comtex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hite, J. (2005). The curriculum and the child :the selected works of John White.
    New York : Routledge.
    Willows, D. (2008). Branding your school ten lessons in marketing not to be ignored.
    International schools journal, 1, 17-24.
    Wiles, J., & Bondi, J. (1998).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guide to practice.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Wolfgang, C. H. & Wolfgang, M. E. (1999). School for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Wortham, S. C. (1994).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developmental bases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Vining, L. (2006). Obstacles to school marketing. Education today, 3, 17-18.
    Yin, R.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3rd ed.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三、網站部份
    內政部、教育部幼托政策整合推動委員會(2003)。幼托整合政策規劃結論報告。
    2010年4月26日,取自
    http://www1.nttu.edu.tw/shufang/%AA%FE%A5%F3/%A5%AE%B1%D0%B7
    s%AAk%AE%D792.3web.htm
    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2011)。2011年7月25日,取自
    http://www.ey.gov.tw/ct.asp?xItem=29931&ctNode=242&mp=1
    李宗文(2003)。幼托整合:師資培育者的意見及一點想法。2011年7月25日,取
    自http://www.ece.moe.edu.tw/preschool/9th/p_topics/p_content.html
    行政院主計處(2011)。2011年2月8日,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2.xls
    教育部統計處(2011)。2011年2月8日,取自
    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178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