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宜昀 chen-yi-yun |
---|---|
論文名稱: |
卡通影片應用於國小中年級聽覺障礙學生語文學習之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Cartoon Film on Learning of Literature for the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Grader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
指導教授: | 葉忠達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0 |
中文關鍵詞: | 卡通影片 、聽覺障礙 、語文學習 |
外文關鍵詞: | cartoon film, hearing impairment, learning of literature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卡通影片運用在國小資源班語文教學課程,對國小中年級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與書寫語文的學習表現。
以研究者任教之國小資源班二位中年級重度聽覺障礙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一週二節,每節四十分鐘,共二十三節課的教學研究。以質性為主,量化為輔的資料分析,自變項為卡通影片,依變項為閱讀理解與書寫語文的表現。教學過程中蒐集質性資料與量化資料,質性資料包括錄影、省思札記、觀察教師記錄、回饋問卷,進行不同角度的驗證;量化資料是以「國小兒童書寫語文能力診斷測驗(第二版)」為研究工具,進行教學前、後學習效果的檢核,並以自編的「看圖寫短文學習單」作為整體書寫語文表現的輔助依據。
最後,歸納本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結論:
一、設計適合國小中年級聽障生的卡通影片語文教學課程,包含考量聽障生現階段能力與需求,彈性調整九年一貫閱讀與書寫能力指標,採多元評量方式,以卡通影片故事為教學材料,提供多幅連環圖片的視覺線索,經由過程導向的放聲思考方式,藉著教師提問進行師生對話。
二、卡通影片能增進國小中年級聽障生的閱讀理解表現,包含語詞、句型、重述故事及故事意涵。
三、卡通影片能增進國小中年級聽障生的書寫語文表現,包含流暢度、語法及文意內容層次均有提升效果。
四、卡通影片能增進國小中年級聽障生的語文學習適應,包含注意力與學習動機均有提升效果。
最後,提出教學及未來研究建議,供教師、聽障生家長及研究者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artoon film on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performance in learning of literature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The participants were 2 severe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graders from one elementary school’s resource room administered by the researcher. There were 40 minutes per lesson, 2 lessons per week, total of 23 lessons for this research.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in this study was cartoon film, where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 written language. Data analysis in this research was mainly using qualitative method, quantitative method as auxiliary.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in the teaching.
The qualitative data includes video, the notes of the researcher’s reflection, teaching observation records, and feedback questionnaire, as multiple authentication methods. The quantitative data was based on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by "Elementary schools students’ writing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diagnostic tests(second edition)", and using the “composition through picture” learning notes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as auxiliary.
Based on the results,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d:
1. New literature courses suited to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grader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hould be designed. It includes: modified indicator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of Grade 1-9 Curriculum by the capacity and demand of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 at this stage; multiple assessments; providing visual cues by cartoon story; using questioning strategies get into conversation with students through process oriented approach of think aloud protocol.
2. Using cartoon film can promote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performanc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cluding vocabulary, sentence, restated story and meaning.
3. Using cartoon film can promote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performance in written language, including fluency, grammar and context level.
4. Using cartoon film can promote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adapt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lso enhance students’ attention and motiv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of teaching and further study were provided for teachers, Hearing-impaired parents and researcher.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心理出版社(無日期)。【國小兒童書寫語文能力診斷測驗】。取自http://www.psy.com.tw/product_desc.php?products_id=141
方芊雯(2005)。國小四年級運用動畫影片於視覺藝術教學行動研究:以「史瑞克」影片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內政部(2011)。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L0020020
方雅薇(2011)。國小六年級學童觀賞幻想風格卡通動畫對其繪畫創造力表現之研究—以高雄市民族國小某班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NPTT5616005)
王美智(2010)。先天性聽損兒童學習書面語言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FJU00462022)
王淑貞(2002)。感官觀察活動與過程導向寫作教學對學童寫作表現與態度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0NPTT1576067)
王淑娟(2001)。國內聽障學生書寫語言問題與課程之探討,臺中師院特教中心特殊教育論文集/特教叢書,9001輯,171-179。
王惠俐(2010)。自然手語融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對國中聽障學生閱讀理解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8NTNT5284012)
王鳳妃(2005)。多媒體聽障者成功故事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閱讀成效與自我概念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4NTCTC284004)
王瓊珠(譯)(2003)。讀寫新法幫助學生學習讀寫技巧。(原作者:Robert J. Marzano, Diane E. Paynter)。臺北:高等教育文化。
成遠(1995)。多媒體教學的理論基礎。婁底師專學報,2,35-39。
朱經明(1999)。多媒體與身心障礙兒童。特殊教育季刊,72,10。
朱經明(2002)。學習障礙、聽覺障礙及自閉症學生學習3D電腦動畫及影像剪輯手語歌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論文集,91(3),15-27。
朱經明(2003)。動態影像科技提升聽覺障礙學生數學文字題解題及閱讀理解能力之探討。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論文集,92(1),1-8。
朱經明(2008)。基模化電腦影片及動畫對聽障學生解算術金錢應用文字題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7,31-52。
江源泉(2000)。從聽到說。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江源泉(2006)。電腦視覺回饋在國中聽障生學習國字聲調書寫上的應用。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95-111。
何玉棻(2009)。故事結構教學在國小國語文讀寫教學之應用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8NKNU5045064)
利文鳳(2005)。聽覺障礙教育。【聽覺障礙線上諮詢】。取自http://140.127.56.1/sun/cg/20050320/940320d.doc
利文鳳(2006)。促進學齡前聽障幼兒溝通效能之經營實務。特教園丁,21(3)。
吳伊帆(2009)。多媒體文字訊息設計與學習者控制播放模式對學習成效、使用時間及認知負荷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7FGU05395001)。
吳明德(2013)。圖畫故事書與寫作教學之探討。取自http://enews.trsc.chc.edu.tw/95Webs/data/study0920.doc
吳珮雯(2002)。國小五年級普通學生及學習障礙學生口語表達與書寫表達表現上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瑞源(2005)。從認知負荷觀點探討在學習者控制環境下多媒體組合形式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
吳權威(2004)。電腦動畫概論與實務。台北:網奕。
呂佳樺(2012)。國中詩圖文寫作創意教學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NTNU5045021)
呂美吟(2006)。心智繪圖融入聽障生寫作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4NTNT5284034)
李玉琴(1999)。聽障兒童的學習困難與電腦科技的應用。特教園丁,15(2)。
李佩穗(1992)。電腦藝術。臺北:藝術圖書。
李姿德(2002)。交互教學法對增進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李映伶(2002)。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策略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0NTCTC576085)
李道明(1997)。什麼是動畫?一文收錄於動畫電影探索。載於黃玉珊,余為政(編)。臺北:遠流。
杜淑貞(1986)。國小作文教學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沈純依(2010)。國小資源班教師以閱讀理解教學經驗決選多媒體閱讀輔助策略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NHCT5284012)
余金庫(2010)。國小聽障學生應用基模化電腦影片解多步驟算術文字題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州大學,臺中市。
孟瑛如(1999)。資源教室方案—班級經營與補救教學。臺北:五南。
林佳蓉(2006)。以HPT模式及認知動機因素探討台灣資訊種子小學科技融入教學之現況與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教育類,19(1),117-148。
林佳蓉、陳莉莉、林曉薇(2011)。應用多媒體繪本與故事臉教學於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童閱讀理解之個案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98,58-77。
林淑貞(2007)。多媒體繪本教學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童閱讀理解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寶貴(1984)。聽覺障礙兒童語言溝通法與語文學法之研究,教育計畫叢書65輯(117-124頁)。臺北:教育部教育計畫小組。
林寶貴、黃玉枝(1993)。聽覺障礙兒童普通推理能力結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29-161。
林寶貴、黃玉枝(1997)。聽障學生國語文能力及錯誤類型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5,109-129。
林寶貴、黃瑞珍(1999)。國小兒童書寫語言評量指標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163-188。
林寶貴、錡寶香(2002)。聽覺障礙學童口語述說能力之探討:語意、語法與迷走語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2,127-154。
林寶貴(2006)。聽覺障礙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邱上貞、洪碧霞(1997)。我國四歲至十五歲兒童語言障礙出現率調查研究。教育學院學報,9,119-158。
邱惠芬(2003)。多媒體介面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學習成就及學習保留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邱瑜萱(2004)。注意力訓練融入閱讀理解教學對學習障礙伴隨注意力缺陷學生的閱讀理解學習成效及分心行為之影響—以彰化縣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2NHCT5284009)
洪玉華(2011)。國中生對歷史科多媒體教材學習感受及看法之個案研究-以世界史《希臘、羅馬古文明》單元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NTNU5332019)
柯華葳(2003)。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施測說明。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胡茵音(2011)。多媒體繪本教學方案對增進國小聽覺障礙學生口語敘事表現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NCYU5284003)
高令秋(1996)。歷程導向寫作教學法對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寫作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閆志明(2008)。多媒體學習生成理論及其定律———對理查.E.邁耶多媒體學習研究的綜述。電化教育研究,6,11-15。
國立嘉義大學特教中心(2006)。特殊教育學生輔導手冊-聽障類。嘉義:國立嘉義大學特教中心。
郭生玉;陳鳳如(1995)。整合性過程導向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兒童寫作品質及寫作歷程的影響。師大學報,40(06),1-35。
張佩琪(2011)。運用動畫影片學習英語單字:兒童學習態度與動機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NTHU5094098)
張玲霞(2006)。國語文別瞎搞。臺北:新手父母。
張淑媛(2003)。電腦化影像於漸進提示教學對聽覺障礙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1NTCTC576078)
張新仁(1992)。過程導向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學童之訓練成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0-0301-H-017-03)
張蓓莉(1987)。回歸主流聽覺障礙學生語文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19-134。
張蓓莉(1989)。聽覺障礙學生之語言能力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5,165-204。
張蓓莉(1993)。回歸主流國小聽覺障礙學生讀話能力研究。特殊教育學刊,9,23-50。
張蓓莉(2003)。聽覺障礙學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聽障教育,2,7-18。
張德銳(2007)。教學行動研究。臺北:智勝。
教育部(2006)。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H0080065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教育社群網】。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09)。特殊教育法。【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27
教育部(201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大綱總綱及配套措施】。取自http://www.ntnu.edu.tw/spc/drlusp_1/home.html
教育部(2011)。身心障礙學生教育輔助器材及相關支持服務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64
莊素貞(2008)。弱視學生的閱讀。【特殊教育叢書】。取自http://www.ntcu.edu.tw/spc/aspc/6_ebook/pdf/9302/03.pdf
陳小娟(1999)。加強聽覺功能的策略與補救活動。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文集(一),81-94。
陳伶俐(2010)。動畫音樂應用於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音樂欣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8NHCT5247001)
陳明媚(2003)。國小聽覺障礙學生數學文字題解題歷程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199-220。
陳彩屏(1989)。使用不同教學語言的聽障學生之語言能力比較研究。聽語會刊,6,21-23。
陳雅敬(2012)。學習障礙學生及聽覺障礙學生應用基模化影片資訊系統解原數未知多步驟文字題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陳凱盈(2010)。國小學生在不同媒介佛學教材之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
陳惠邦(2001)。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心理。
陳詩穎(2011)。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與一般兒童書寫表達能力之比較(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NTPTC284085)
陳瑤成(2008)。線上過程導向寫作環境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寫作修改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曾建章(2002)。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在啟智教育上的應用。特殊教育季刊,83,22-30。
曾惠卿(2011)。動畫電影應用於國小二年級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NHU05616024)
曾錦貞(2004)語文學習策略之探究--從幼小銜接觀點出發(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2NHCT5212002)
黃瑞珍(2002)。聽障兒童的語言特徵,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教系九十一學年度第二學期溝通技巧訓練講義,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黃瑞琴(1993)。幼兒的語文經驗。臺北:五南。
黃瑞琴(1997)。幼兒讀寫萌發課程。臺北:五南。
雷桂蘭(1999)。性教育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性知識、性態度學習效果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坤堂、李水源、張世彗、吳純純編製(2003)。國小兒童書寫語文能力診斷測驗。臺北:心理。
楊坤堂(2004)。書寫語文學習障礙。臺北:心理。
楊智華(2011)。運用動畫短片進行國小二年級說話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葉佩芳(2011)。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葉俊緯(2010)。國小六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影片融入品德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NKNU5332008)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2011)。100年7月28日中市教特字第1000046290號函。
廖柏森(2012年5月29日)放聲思考法【部落格文字資料】 取自http://blog.udn.com/trjason/6498627
廖琪美(2005)。動態影像漸進提示教學協助國小聽覺障礙學生解英語數學文字題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歐婷怡(2004)。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於高職聽覺障礙學生經濟學技能領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市。
劉佳玟(2007)。創造思考作文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在寫作動機及寫作表現上的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5NPTTC620003)
劉明松(2003)。結構性過程取向寫作教學對國小作文低成就學生寫作學習效果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1NCUE0284015)
劉美君(2011)。不同媒體形式融入國小中年級奈米科技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NHCT5212020)
劉建增(2005)。資訊科技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劉淑貞(2003)。成語教學方案對自閉症學生閱讀及溝通能力增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劉嘉萍(2011)。整合歷程的限制式寫作教學對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生寫作表現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中壢市。
潘元石(1978)。聽覺障礙兒童美術教育。臺北:雄獅。
潘皇玉、陳德來(2003)。最新多媒體概論。臺北:金禾。
蔡美華(譯)(2003)。行動研究法(原作者:Geoffrey E.Mills著)。台北:學富。
蔡清田(2004)。行動研究與「行動研究者」的省思。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臺北:心理。
蔡嘉景(2007)。互動式羽球單打戰術教學系統之開發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7NTCP5421005)
錡寶香(1996)。聽覺障礙學生的閱讀教學。特教園丁,11(4),6-11。
錡寶香(2009)。兒童語言與溝通發展。臺北:心理。
錡寶香(2011)。聽力損失幼童的早期讀寫萌發與支持。國小特殊教育,52,1-14。
薛明里(1996)。聽覺障礙學生國語文詞句錯誤分析研究。特殊教育季刊,58,21-24。薛明里(2003)。對話日誌於啟聰教育之應用。竹師特教簡訊,37,1-5。
謝宛如(2010)電子繪本創作融入聽障生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7TMTC5284035)
謝秉叡(2011)。視覺呈現方式對英語學習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KNU00676001)
謝碧霞(2008)。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聽覺障礙兒童語文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韓志評(2003)。四格圖說寫搭配同儕支持的認知寫作補救教學方案對學習障礙學童寫作表現與態度之成效研究。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2NPTT1576069)
顏春煌(2006)。數位學習與資訊素養。臺北市:金禾資訊。
羅文酉(2009)看見自己的思考 ─以圖像組織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7NTTTC461031)
蘇方柳(1993)。聽覺障礙兒童之聽能訓練(1)---提供良好的聽能發展環境。特殊教育季刊,49,5-10。
蘇家莉(2009)。語文學習障礙學生的補救與教學。國小特殊教育,47,83-90。
籃慧蓮(2006)。電影教學在國小生命教育課程上的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8(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