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明資 Min-tzu Chen |
---|---|
論文名稱: |
應用圖像思考策略於少年小說閱讀教學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惠邦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7 |
中文關鍵詞: | 圖像思考策略 、少年小說 、閱讀教學 、閱讀理解 、讀者反應論 、思考地圖 、心智構圖 、行動研究 |
外文關鍵詞: |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fictions for young adult, reading instruc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ader response theory, thinking map, Mind Mapping, action research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近幾年來,在閱讀教學的領域中,少年小說所具備的功能性及啟發性已深深被肯定。然而在內容、角色、情節等要素上,比一般文本都複雜許多的少年小說,無論是教學者在團體中的引導或是學生個人的閱讀,都需要更有效的策略去支持更深入的閱讀理解。本研究嘗試應用圖像思考策略於少年小說閱讀教學中,探討透過圖像組織圖的繪製,是否有助於課堂上的閱讀討論、呈現學生閱讀狀況以及促進閱讀理解,因此本研究的三個重點為:
一、找出圖像思考策略應用於少年小說閱讀教學之方法。
二、探索圖像思考策略對學生少年小說閱讀理解之幫助。
三、確認運用圖像組織圖將內心想法具像化表達之效果。
亦即探討圖像組織策略使用於班級討論及個人閱讀記錄之成果,以期呈現學生之閱讀理解及讀者反映論對文本詮釋之多樣性。
本研究應用行動研究方法,於國小五年級班級中實施一年,所獲得之研究結果如下:
一、記錄圖像組織圖應用於少年小說閱讀教學之方式與心得,供往後實施者作為參考。
二、從教學中證實圖像組織策略能有效建構個人閱讀意義、幫助合作學習及有效提升閱讀力。
三、學生能有效透過圖像組織圖將內心想法具象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unctions and edifications of fictions for young adult are deeply approved. However, fictions for young adult a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other literary forms in factors, such as content, characters, and action, I believe to reach in-depth reading comprehension, more efficient strategy should be applied.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use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to develop reading techniques of fictions for young adult, ultimately to explore its helpfulness in discussion of class, and to show the status of reading to promote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us, the key points of this study are below:
1. Find out the methods of using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in reading instruction.
2.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fictions for young adult by using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3. Check the result of their thinking concretely by using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This study is done with action research method in my fifth-grade-class for one year.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1. Keep track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using of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in reading instruction of fictions for young adult, and which provide suggestion for other performers.
2. Proved that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is effective in constructing personal meaning in reading, and help cooperative learning, as well as enhance reading comprehension.
3. Students can show their thinking in reading concretely by using graphic thinking strategy.
一、中文部分
吳敏而、陳鴻銘、賈文玲、侯秋玲、張友馨(民 92)。聊書與文學。台北:朗智 思維科技。
余民寧(民86)。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概圖之研究。臺北:鼎商。
李欣蓉譯(民94)(Karen Bromley,Linda Irwin-De Vitis & Marcia Modlo著)。圖像化學習-在不同課程領域使用圖像組織。台北:遠流
吳裕聖(民89)。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生科學文章閱讀理解及概念構圖能力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國科會科資中心。
吳英長(民 75)。從發展觀點論少年小說的適切性與教學應用。高雄:慈恩出版社。
金健人(民77)。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
林守為 (民77)。兒童文學。台北:五南。
林清山(民79)。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
林良(民89)。在少年小說裡成長。收錄於林滿秋、馬念慈(民89)。孩子一生的閱讀計畫。台北:天衛文化。
林文寶編(民80)。談少年小說的寫作。台北:幼獅
林政華(民80)。兒童少年文學。台北:富春。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民85)合著。兒童文學。台北:五南。
林淑惠(民95)。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在網路閱讀與紙本閱讀之閱讀理解、行為、介面、策略偏好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習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秀英(民93)。美術班少年小說閱讀指導之研究--以生命教育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慧姿(民94)。新手教師應用繪本結合心智圖法於國教資源班閱讀教學之質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淑珍(民94)。交互教學法對閱讀障礙學生閱讀能力提升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佛斯特(1973)。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的寫作藝術。李文彬譯。臺北:新朝文庫。
胡人菊(民67)。小說技巧。遠景出版社。
周慶華(2002)。故事學。台北:五南。
洪月女譯(民87)(Ken Goodmen著)。談閱讀。台北:心理。頁161。
范瑞東(民94)。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學習成效影響的後設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夏林清(民86)。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張子樟(民85)。認識少年小說。台北:天衛文化出版社。
張子樟(民91)。回顧中的省思 : 少年小說論述及其他。澎湖縣文化局。
張清榮(民 80)。兒童文學創作論。台北:富春文化出版社。
張莉珍(民92)。故事構圖策略與摘要策略對增進國小六年級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之比較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正治(民79)。童話寫作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惠邦(民87)。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櫻代(民87)。概念構圖策略促進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科會科資中心。
陳純純、江艾謙、王文秀(2006)。閱讀寫作so easy。台北:幼獅。頁28。
黃玉輝(90)。重塑兒童閱讀圖像—建構新世紀閱讀策略(上)。師說: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月刊,158期,民90.10,頁47-57。
湯婷琇(民95)。少年小說在國小高年級語文科教學的運用。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葉瓊華、周台傑、詹文宏(民85)。概念構圖、自問自答及畫重點策略對國小閱讀障礙兒童閱讀理解能力及後設認知能力教學成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齊若蘭、游常山、李麗雪等(民92)。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台北:天下雜誌出版社。
楊思諶(民78)。談少年小說的寫作。載於林文寶主編(民78),兒童文學論述選集(頁184-191)。台北:幼獅。
蔡曉楓(民93)。解讀少年的自我統合與追尋─一個少年小說閱讀討論會的質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清田(民89)。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劉瓊文(民90)。多元化閱讀理解評量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測驗與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謝珍珍(民92)。親子共讀少年小說研究—以自身個案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韓順進(民95)。概念構圖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閱讀理解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魏靜雯(民93)。心智繪圖與摘要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摘要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羅玲妃譯(民86)(Tony Buzan原著)。心智繪圖—思想整合利器。台北:一智。
羅盤(民69)。小說創作論。臺北:東大。
二、英文部分
Heilman,A.W.,Blair,T.R.,&Rupley,W.H.(2002).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teaching reading(10th ed).Columbus,OH:Merrill.